一种混凝土养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49209发布日期:2018-09-14 23:44阅读:14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混凝土养护装置。



背景技术:

工程领域混凝土养护一般采用覆盖洒水养护,但很多时候混凝土结构受高度的限制,只能通过结构物顶预留洒水装置对混凝土进行养护,加水问题需要动用起重设备,养护非常不经济,且混凝土无法长期保湿,混凝土的强度难以保证。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以上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混凝土养护装置,包括多个依次连接为一体的子覆层,任一子覆层包括:吸水保水层;不透气层;水管,设置在吸水保水层和不透气层之间,在水管的管壁上设置有多个出水孔,并且,各子覆层的水管连通为水管串,所述水管串的一端与第一供水泵连通,所述水管串的另一端与蓄水池连通。

优选地,所述水管以曲折迂回状或鱼骨状设置在吸水保水层和不透气层之间。

优选地,各子覆层的边缘设置有魔术带,各子覆层之间通过魔术带粘贴为一体。

优选地,应用于倾斜的混凝土表面的任一子覆层还包括积水槽,所述积水槽设置在子覆层的下部,所述水管包括第一内管和第一外管,所述第一内管与第一外管之间具有第一环形空间,所述出水孔设置在第一外管的管壁上,所述水管串还向积水槽内延伸出一个或多个支管,每一支管延伸入积水槽的一端的第一环形空间封闭,并且,与蓄水池连通的水管串的所述另一端的内孔封闭,所述第一供水泵与水管串的所述一端的第一环形空间连通,通过第一环形空间向水管串中供水,所述水管串的所述一端的内孔还与第二吸水泵连通,通过内孔将积水槽内的积水抽出并排放至蓄水池内。

优选地,水管包括第三内管和第三外管,在第三内管和第三外管之间具有第三环形空间,其中,在所述第三外管和第三内管的管壁上都设置有所述出水孔,所述混凝土养护装置还包括供水接头,所述供水接头连接于第一供水泵与水管之间,所述供水接头包括同心的以轴承连接在一起的第二内管和第二外管,所述第二内管的外壁上具有环形凹槽,所述第二外管的内壁上具有与所述环形凹槽配合的环形凸台,并且,在所述环形凹槽的端面上沿径向分布有多个沿轴向凸起的第一环形凸起,在所述环形凸台的端面上沿径向分布有多个沿轴向凸起的第二环形凸起,且第一环形凸起与第二环形凸起交错地以一定间隙交叉设置,并且,环形凹槽与环形凸台之间的空间通过穿透第二内管的通孔与所述第三环形空间连通,所述供水接头的内孔则与水管的内孔连通,并且,第二外管的靠向供水端的一端设置有皮带轮,在第二外管的靠向供水端的一端还通过轴承连接有供水套,所述供水套内具有与第二内管和第二外管之间的空间连通的供水通道,第一供水泵与所述供水通道连通,并且,所述供水接头的供水端的内孔与第二供水泵连通,其中,当需要向吸水保水层供应热水时,通过皮带轮驱动第二外管旋转,使得由第一供水泵供入第二内管和第二外管之间的空间的水经由第一环形凸起与第二环形凸起的间隙流过,并进而由摩擦对水加热,经过摩擦加热的水从所述出水通道进入所述第三环形空间,并从出水孔流出,当需要向吸水保水层供应冷水时,仅由第二供水泵通过供水接头的内孔向水管的内孔供水,并从出水孔流出。

优选地,在吸水保水层与混凝土接触的一面还设置有一个或多个温度传感器。

优选地,在吸水保水层与混凝土接触的一面还设置有一个或多个湿度传感器。

优选地,还设置有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与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第一供水泵、第二供水泵以及电机连接,所述控制单元根据温度和湿度数据控制电机转速,以及第一供水泵和第二供水泵的启停。

优选地,当检测到混凝土温度低于需求温度,则控制单元启动电机,通过摩擦旋转来加热供水;当检测到温度高于需求温度,则控制单元使电机停机,并控制第二供水泵向水管连接而成的水管的内孔供水。

优选地,吸水保水层是吸水树脂,不透气层是塑料布。

本发明的混凝土养护装置设计简单,加水不受结构物高度限制,养护装置的水份蒸发较慢,根据不同的结构物尺寸可以进行拼接,养护装置可以周转使用,既经济又实用,可以完全达到规范要求的养护条件。并且,对于应用在倾斜混凝土表面的时候,可以通过积水槽将汇集与槽内的水抽出并返回到蓄水池内,通过循环抽出和泵水,保证吸水保水层的含水量均匀一致,进而保证混凝土养护表面的湿度一致。本发明还设置有供水接头,该供水接头能够根据混凝土表面的温度传感器来控制第一供水泵和第二供水泵向水管串内供应的冷热水量,控制供水的温度,进而保证混凝土表面的温度和湿度保持在合理范围内。

附图说明

通过结合下面附图对其实施例进行描述,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技术优点将会变得更加清楚和容易理解。

图1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的混凝土养护装置的示意图;

图2-1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子覆层的剖面图;

图2-2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子覆层的剖面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的应用在倾斜的混凝土的混凝土养护装置的示意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的应用在倾斜的混凝土的混凝土养护装置的水管串的横截面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的供水接头的剖视图;

图6是表示图5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附图来描述本发明所述的混凝土养护装置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认识到,在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或其组合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而不是用于限制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此外,在本说明书中,附图未按比例画出,并且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部分。

一种混凝土养护装置,包括多个依次连接为一体的子覆层。其中,任一子覆层都包括吸水保水层、不透气层和设置在其之间的水管,并且,各子覆层的水管连通为水管串,将水管串的一端与第一供水泵连通,水管串的另一端与蓄水池连通,利用第一供水泵向水管串中泵水,使得吸水保水层保持一定的含水量,为混凝土养护提供所需的湿度。其中,吸水保水层可以是吸水树脂,不透气层可以是塑料布等。

如图1、图2-1和图2-2所示,仅以两片子覆层为例进行说明。混凝土养护装置包括第一子覆层1和第二子覆层2。两个子覆层的结构基本相同,其中,第一子覆层1包括第一吸水保水层11、不透气层12、第一水管13。同样地,第二子覆层包括吸水保水层21、不透气层22、第二水管23。第二水管23设置在吸水保水层21和不透气层22之间。在第一水管13和第二水管23上均设置有多个出水孔。例如,第一水管13上设置有第一出水孔131,第二水管23上设置有第二出水孔231。其中,第一水管13的一端具有第一连接头132,第二水管23的临近的一端设置有第二连接头232,通过第一连接头和第二连接头将第一水管13和第二水管23连通为一个水管串。并且,水管串的一端与第一供水泵40连接,水管串的另一端延伸入蓄水池50内。第一供水泵40向水管串内孔供水,水流从出水孔流出到吸水保水层。

以上仅是以两片子覆层为例进行说明,实际上,根据混凝土面积的需要,可以将更多片子覆层连接为一体,并将各水管与邻近的子覆层的水管连通,一个水管可以与多个邻近的水管连通,只要能够形成水流通道即可。

该混凝土养护装置在使用时是覆盖在待养护的混凝土上,具体说,是将吸水保水层的一面覆盖在混凝土上。通过第一供水泵40将蓄水池50的水泵入水管30内,并经水管串返回蓄水池50。同时,水从水管串的出水孔流出,并浸入吸水保水层11、21内。水被各吸水保水层吸收,以满足混凝土养护的湿度要求,而不透气层则能够避免水份蒸发过快,使得混凝土养护环境持续保持在所需的湿度和温度下。

在一个可选实施例中,各子覆层之间通过魔术带粘贴在一起。具体说,如图1所示,沿第一子覆层1的边缘设置有条形的魔术带钩面14,沿第二子覆层2的边缘设置有条形的魔术带毛面24。在使用时,将魔术带钩面14和魔术带毛面4粘贴在一起,即可将各子覆层连接为一片。

在一个可选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水管可以是曲折迂回的布置,以尽可能的使喷洒的水更加均匀的浸入吸水保水层。或者,也可以是类似于鱼骨状,包括主水管以及从主水管向两侧延伸出去的多个分水管。

在一个可选实施例中,在将该装置应用在倾斜的混凝土时,由于水流的自重,使得吸水保水层的下部容易积蓄更多的水量,而吸水保水层的上部则可能会水量不足。针对此种情况,如图3所示,在子覆层的下部边缘设置有积水槽150,使得当该装置覆盖在倾斜的混凝土表面时,积水槽150位于最下方,可以将由于自重向下流淌的水存蓄。以水管串仅包含第一水管13为例,如图3所示,第一水管13包含第一内管133和第一外管134,但第一内管133的外壁与第一外管134的内壁之间并不接触,而是具有第一环形空间100。水管的横截面如图4所示。当然,第一内管与第一外管之间可以具有一些支撑构件(未视出),以便将第一内管支撑在第一外管内。将第一水管13的管路上延伸出一个或多个支管138。该支管138延伸入积水槽150内。该支管138延伸入积水槽150的端部的第一环形空间100封闭,可以是将第一外管134向径向内侧弯曲,从而封闭第一环形空间100,使得只有水管串内孔与积水槽150连通。并且,第一水管13的延伸入蓄水池50的水管串内孔封闭,使得仅有支管138通过水管串内孔与第二吸水泵70连通。第一供水泵40从第一水管13的侧面穿透第一外管并与第一环形空间100连通,向第一环形空间100内供水。

下面简单说明一下其工作过程,首先第一供水泵40经过第一环形空间100向第一水管13内供水,由于支管138的第一环形空间封闭,水流从第一供水泵40向蓄水池50流动,水从第一出水孔131流出并浸入吸水保水层中。而第二吸水泵70则通过第一内管133的水管串内孔将积水槽150中的积水吸出,并送入蓄水池50中。从而保证吸水保水层的上部和下部都能够均匀充满水,进而保证混凝土的湿度满足养护需求。

在一个可选实施中,在吸水保水层与混凝土接触的一面还设置有湿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混凝土表面的湿度。

在一个可选实施例中,在吸水保水层与混凝土接触的一面还设置有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混凝土表面的温度。

在一个可选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水管包括第三内管171和第三外管172,在第三内管171和第三外管172之间具有第三环形空间300,其中,在所述第三外管172和第三内管171的管壁上都设置有出水孔。

在第一供水泵40和水管之间还连接有供水接头,该供水接头包括供水端和出水端,可以根据需要提供热水或冷水。下面结合图5和图6具体说明其结构,该供水接头包括第二外管141和第二内管142,第二内管142与第二外管141的两端通过轴承同心地连接。所述第二内管的外壁上具有环形凹槽200,所述第二外管的内壁上具有与环形凹槽200配合的环形凸台600,并且,在所述环形凹槽200的端面上沿径向间隔分布有多个沿轴向凸起的第一环形凸起201,在所述环形凸台600的端面上沿径向间隔分布有多个沿轴向凸起的第二环形凸起601,且第一环形凸起201与第二环形凸起601交错地以一定间隙交叉设置。

第二外管141的供水端还通过轴承连接有供水套143,在供水套143内具有穿透第二外管141从而与第二内管和第二外管之间的空间连通的供水通道1431。第一供水泵40与供水通道1431连通,向第二内管和第二外管之间的空间内供水。而第二外管141的外壁上还设置有皮带轮,通过电机160驱动皮带163,可以驱动第二外管141转动。环形凹槽与环形凸台之间形成供水流动的通道,且通过沿轴向穿透第二内管的通孔146与水管的第三环形空间300连通,供水接头内孔则与水管内孔连通。

电机160带动第二外管141转动,同时,第一供水泵40向环形空间供水,在第二外管141高速旋转的情况下,水流通过第二环形凸起601与第一环形凸起201之间的间隙,高速旋转的形成的摩擦力具有对水加热的效果。使得环空内的水流变为热水。供水接头与第一水管13连接,并且使得环形凹槽与环形凸台之间的空间通过通孔146与第三环形空间300连通,而供水接头内孔和水管的内孔也连通。由此使得热水进入第三环形空间300,并从出水孔流向吸水保水层。当仅需要冷水时,则电机160不需要旋转,仅从第二供水泵161向水管的内孔泵入冷水,水从内孔并经第二内管142上的出水孔进入第三环形空间300,并从第二外管141上的出水孔流出。

在一个可选实施例中,还设置有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与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以及电机连接。控制单元可以是plc或单片机等常用控制器。可以将电机转速与混凝土表面的温度传感器联系起来,温度传感器将检测的温度发送给控制单元,控制单元根据温度需求来调整电机转速。当检测到混凝土温度偏低,需要提供热水时,则启动电机,通过摩擦旋转来加热供水。如果温差较大,则增大电机转速。当检测到温度高于需求,则控制单元使电机停机,并控制第二供水泵向水管串供水。通过检测的温度值来控制电机转速,使所产生的热水温度与所需的温度匹配。还可以同时控制第一供水泵和第二供水泵同时供水,以使冷热水混合来调控水管喷出的水温。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