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钩车板式垂直升降停车系统及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096246发布日期:2019-03-13 23:53阅读:232来源:国知局
一种钩车板式垂直升降停车系统及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智能停立体车库汽车自动停放及搬运技术领域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钩车板式垂直升降停车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常见的垂直升降类停车设备主要有梳齿式停车设备和旋转钩车板式停车设备,梳齿式停车设备对设备层高要求较高,且横移部分成本较高,安装复杂;旋转钩车板式停车设备结构复杂。随着各种垂直升降类停车设备的普及,在使用过程中也体现出了以下不足,主要体现在,受限制于机械结构的设计和组装问题,每一层的层高要求较大,按照市面上的各种私家车、公务车的标准,普遍需要比车高高出10%以上的冗余空间,而垂直式停车设备要发挥其独特的节约占地面积的优势,至少需要提供10层以上的停车空间,这导致冗余空间的累积效应十分显著;其次,现有的立体车库设计,高层框架钢结构立体车库作为一个复杂的机械系统结构,工程造价要求选用合适的型材达到最经济性设计。立体车库采用最轻化设计的钢结构型式,可有效节约建造成本,但其结构受力必然将发生变化,在对立体车库进行优化时必须要保证其受力在许用值范围内。而这种建造形式就意味着其内在的其他机械构件在建造的时候也要一并考虑,减少整个系统的复杂程度。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点,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钩车板式垂直升降停车系统及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设计一种钩车板式垂直升降停车系统及方法,结构简单,成本较低,且能实现车板式塔库层高较小的要求。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钩车板式垂直升降停车系统,包括支架、轿厢、载车板、升降传动机构和对重机构,所述升降传动机构包括第一动力源,第一动力源固定于所述支架,所述升降机构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轿厢和所述对重机构,升降传动管机构具体包括第一动力源和连接于第一动力源的滑轮,滑轮连接能够缠绕于滑轮的绳索,绳索的末端连接对重机构,对重机构可采用常用电梯使用的对重,在此不再赘述。

所述轿厢通过连接绳索的始端连接所述升降传动机构,所述载车板连位于所述支架中或位于所述轿厢上方,所述轿厢在升降传动机构的带动下能够沿支架运动,这种平层运动过程在现有技术中常用,在此不再赘述,平层运动为汽车能够通过轿厢进入载车板提供了实现的可能。

所述支架至少包括用于固定所述第一动力源的第一动力源固定架,和多个用于固定所述载车板的载车板固定架。第一动力源固定架和载车板固定架为支架提供的必要条件,以便于前期安装。

所述载车板包括多个,多个所述载车板平行设置,多个所述载车板的垂直投影均一致。多个载车板能够连接于多个所述载车板固定架或所述轿厢;所述轿厢通过传动机构能够将所述载车板运送至所述载车板固定架。这种载车板的设置有利于提高轿厢的利用率,进而提高整体使用效率。

所述轿厢包括传动机构和连接并驱动传动机构的第二动力源,所述传动机构包括链条和推动杆,所述第二动力源能够带动链条,所述推动杆固定于链条表面,所述推动杆能够在链条运动的过程中与载车板接触。

所述轿厢还包括轿厢主体,所述轿厢主体呈盒状或多层板状,所述传动机构和所述第二动力源固定于所述轿厢主体中。

所述轿厢主体的垂直投影可以完全覆盖待停汽车的垂直投影。

所述载车板的底面的周侧设有用于与所述推动杆嵌合的π形件。当载车板位于轿厢上方时,轿厢到达某一停车层,轿厢停止升降,平层打开,轿厢中第二动力源带动链条运动,此时固定于链条上的推动杆随之转动,转动过程中推动杆能够与所述π形件配合,实现载车板的横移动作。

所述传动机构还包括链轮,所述链条配合于链轮,所述链轮连接第二动力源,所述第二动力源带动所述链轮转动的同时,链轮和链条的配合使链条运动。所示链条啮合于多个链轮,多个链轮中,包括第一链轮、第二链轮、第三链轮、第四链轮、第五链轮,其中第一链轮和第五链轮为相对距离最远的两个链轮,第三链轮和第四链轮之间,所述链轮往复连接于链轮,以获取足够的冗余长度,便于链条在后期的运动过程中具有足够的长度作为缓冲,以带动整个轿厢的运动。

本发明的运作步骤是:

1)装置安装:将钢结构的支架安装完成以后,调整垂直度与水平度,依次将轿厢、载车板、升降传动系统、对重系统安装完成,再将各部分装入钢结构中,完成安装;

2)存车时,先将车停放于轿厢之上的载车板,到达某一停车层时,轿厢停止升降,平层打开,轿厢中第二动力源带动链条运动,此时固定于横移链条上的推动杆随之转动,转动过程中推动杆嵌合于载车板上的π形件,实现载车板的横移动作,使载车板以及载车板之上的汽车进入载车板固定架;

3)车完全进入载车板之后,逆向启动第二动力源,由于此时汽车已经完全进入载车板,因此在逆向启动第二动力源的过程中,轿厢远离载车板,但是汽车仍然停放于载车板;

4)取车时,由于车体已经进入所述载车板的上方,因此需现将轿厢上方的空的载车板放置到空位上,再升降到取车层通过横移动作将载车板以及载车板上的车取出。

本发明的有益之处在于:

1、相较于传动的立体车库,本发明所公开的方案取消了让载车板本自身运动的方式,采用轿厢作为间接的存取车中间结构,避免了庞大的载车板运动所带来的机械结构问题,延长了立体车库的使用寿命,提高了立体车库的安全性能。

2、发明所公开的方案,结构简单,成本较低,且能实现车板式塔库层高较小的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1中支架、轿厢、载车板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1存车初始状态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1存车结束状态示意图。

图中:1.支架,2.轿厢,3.载车板,4.升降传动机构,5.对重装置,8.链条,9.链轮的轴,10.π形件,11.第一链轮,12.第二链轮,13.第三链轮,14.第四链轮,15.第五链轮,16.推动杆。。

具体实施方式

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申请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述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需要指出的是,以下实施例中的方位用词是根据附图和实际使用习惯进行描述的,其中,前、后实施例中的车架的车头、车尾方向。

实施例1

一种钩车板式垂直升降停车系统,包括支架1、轿厢2、载车板、升降传动机构4和对重机构5,所述升降传动机构4包括第一动力源,第一动力源固定于所述支架1,所述升降机构连接于所述对重机构5,升降传动管机构具体包括第一动力源和连接于第一动力源的滑轮,滑轮连接能够缠绕于滑轮的绳索,绳索的末端连接对重机构5,对重机构5可采用常用电梯使用的对重,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架1垂直于地面设置,可以完全位于地面之上。

所述轿厢2通过连接绳索的始端连接所述升降传动机构4,所述载车板固定于支架1或轿厢2,所述载车板实际上是一个可移动部件,所述载车板可以通过轿厢2的运动转移至支架1上的相应位置,所述轿厢2在升降传动机构4的带动下能够沿支架1运动,这种平层运动过程在现有技术中常用,在此不再赘述。在本实施例中,由于所述支架1垂直于地面设置,因此所述轿厢2为垂直升降轿厢2。

所述支架1至少包括用于固定所述第一动力源的第一动力源固定架,和多个用于固定所述载车板的载车板固定架。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架1采用钢构架,钢构架至少包括多个用于固定第一动力源和载车板的钢构件,钢构件连接形成钢构架。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动力源为普通升降机/电梯常用的伺服电机,并且伺服电机连接控制器,控制器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使用plc。关于plc控制伺服电机,这是电梯/升降机领域的常用手段,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电梯/升降机运行的具体要求编写plc控制程序,在此无需赘述。

所述载车板包括多个,多个所述载车板平行设置,多个所述载车板的垂直投影均一致。多个载车板顺序固定于多个载车板固定架。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载车板包括两组,所述第一组载车板和所述第二组载车板分别固定于所述支架1的两侧,所述第一组载车板与所述第二组载车板之间具有供所述轿厢2往复运动的通道。这种载车板的设置有利于提高轿厢2的利用率,进而提高整体使用效率。

所述轿厢2包括传动机构和连接并驱动传动机构的第二动力源,所述传动机构包括链条8和推动杆16,所述第二动力源能够带动链条8,所述推动杆16固定于链条8表面,所述推动杆16能够在链条8运动的过程中与载车板接触。

所述轿厢2还包括轿厢2主体,所述轿厢2主体呈盒状或多层板状,所述传动机构和所述第二动力源固定于所述轿厢2主体中。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轿厢2主体呈盒状,所述轿厢2主体用于承担车的重力。

如图3所示,所述轿厢2主体的垂直投影可以完全覆盖待停汽车的垂直投影。

所述载车板的底面的周侧设有用于与所述推动杆16嵌合的π形件10。当所述载车板放置于轿厢2之上方时,到达某一停车层时,轿厢2停止升降,平层打开,轿厢2中第二动力源带动链条8运动,此时固定于链条8上的推动杆16随之转动,转动过程中推动杆16能够与所述π形件10配合,实现载车板的横移动作,载车板进入载车板固定架。

所述传动机构还包括链轮,所述链条8配合于链轮,所述链轮连接第二动力源,所述第二动力源带动所述链轮转动的同时,链轮和链条8的配合使链条8运动。如图3所述,所示链条8啮合于多个链轮,多个链轮中,包括第一链轮11、第二链轮12、第三链轮13、第四链轮14、第五链轮15,其中第一链轮11和第五链轮15为相对距离最远的两个链轮,第三链轮13和第四链轮14之间,所述链轮往复连接于链轮,以获取足够的冗余长度,便于链条8在后期的运动过程中具有足够的长度作为缓冲,以带动整个轿厢2的运动。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所述链条8和链轮具有两组,其形态保持一致,分别位于所述轿厢2的两侧,两组链轮之间采用轴固定连接,所述链轮的轴9可旋转固定于轿厢2主体,此为现有技术中的常用手段,在此无需赘述。

本实施例的运作步骤是:

1)装置安装:将钢结构的支架1安装完成以后,调整垂直度与水平度,依次将轿厢2、载车板、升降传动系统、对重系统安装完成,再将各部分装入钢结构中,完成安装;

2)存车时,先将车停放于轿厢2之上的载车板,到达某一停车层时,轿厢2停止升降,平层打开,轿厢2中第二动力源带动链条8运动,此时固定于横移链条8上的推动杆16随之转动,转动过程中推动杆16嵌合于载车板上的π形件10,实现载车板的横移动作,使载车板以及载车板之上的汽车进入载车板固定架。

3)车完全进入载车板之后,逆向启动第二动力源,由于此时汽车已经完全进入载车板,因此在逆向启动第二动力源的过程中,轿厢2远离载车板,但是汽车仍然停放于载车板。

4)取车时,由于车体已经进入所述载车板的上方,因此需现将轿厢2上方的空的载车板放置到空位上,再升降到取车层通过横移动作将载车板以及载车板上的车取出。

实施例2

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支架1完全位于地面之下,因此,所述轿厢2的在相同的运行过程中运动方向与实施例1中的运动方向相反。

实施例3

实施例3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支架1一部分位于地上,另一部分位于地下。、

实施例4

所述载车板包括多组,所述载车板的组的数量大于等于3,多组载车板之间具有供所述轿厢2往复运动的通道。这种载车板的设置有利于进一步提高轿厢2的利用率,进而提高整体使用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