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复合塑料建筑模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72371发布日期:2018-10-16 19:34阅读:26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模板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增强复合塑料建筑模板。



背景技术:

我国的建筑模板大多使用钢模板、木模板和竹胶板。钢模板价格高、维护费用高、自重大,且不能任意切割拼装,还很容易与混凝土粘连,需要大量使用脱模剂;木模板、竹胶板比钢板价格低,但是因使用甲醛胶而形成刺鼻气味和致癌物质,木材因潮湿和干燥等自然条件而产生变形和腐烂,还存在拼缝多、平整度差、易变形受潮、易分解、易产生胀模现象等缺陷,而且木模板、竹胶板周转次数低、损耗成本高,都不能回收利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木模板易变形造成施工质量不良,钢模板笨重易粘连等缺陷。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增强复合塑料建筑模板,包括:面板结构的塑料增强层,以及分别设置于所述塑料增强层上下两表面的隔热层。

为了避免在使用过程中,隔热层出现磨损导致塑料增强层腐烂,而影响混凝土浇筑时的施工质量,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隔热层远离所述塑料增强层的一面设有反光涂层,所述反光涂层外侧还设有防腐耐磨层。

为了保证所述隔热层能够有足够的强度,且隔热效果更好,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隔热层的厚度设为1-4毫米。

为了保证所述塑料增强层的强度能够承受混凝土浇筑时的压力,避免建筑模板在使用过程中出现变形现象,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塑料增强层的厚度设为4-18毫米。

为了保证所述建筑模板能够不分正反的安装于支架上并进行支模浇筑,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塑料增强层的上下两表面所设置的隔热层厚度设为相同厚度。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所述隔热层设在所述塑料增强层的上下两表面且厚度相同,以保证整个复合塑料建筑模板结构本身内部不存在结构应力,模板本身不容易产生变形或弯曲。

相比于同类建筑材料,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原材料价格低廉,易于获得,生产成本低;但是产品本身的刚度大大提高,并且产品可以反复使用,可焊接,无需维修,施工使用报废后100%可以重复回收;降低建筑工程造价。

同时,因所述隔热层具有良好的隔热保温效果,可满足冬季温度过低情况下,仍然可进行混凝土浇筑工作,而传统木模板当室外温度低于零度时,混凝土易凝固而导致浇筑出现蜂窝,或是脱模时易出现粘模现象,不利于混凝土浇筑工作,传统钢模板因设为金属材料,其本身金属散热效率高,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更易出现凝固现象而导致蜂窝状;通过利用具有隔热保温效果的隔热层,以及两个隔热层之间设置的塑料增强层,可有效保证建筑模板围挡起来的所需浇筑位置温度减少扩散时间,增加保温时长,由此避免在浇筑过程中混凝土过早凝固造成浇筑体出现蜂窝。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增强复合塑料建筑模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增强复合塑料建筑模板的粘贴层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增强复合塑料建筑模板的吸盘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增强复合塑料建筑模板的凹槽和凸起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增强复合塑料建筑模板的球形孔和球形块配合结构示意图;

其中,1-塑料增强层,2-隔热层,3-粘贴层,4-吸盘,5-凹槽,6-凸起,7-竖向支撑,8-挡块,9-球形块,10-横向支撑,11-球形孔,12-连杆,13-螺柱,14-螺母,15-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实施例1

根据图1所示,一种增强复合塑料建筑模板,包括:面板结构的塑料增强层1,以及分别设置于所述塑料增强层1上下两表面的隔热层2。所述隔热层2设为白色聚丙烯(或白色阻燃聚丙烯),所述塑料增强层1设为发泡改性聚丙烯芯材质。

相比于同类建筑材料,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原材料价格低廉,易于获得,生产成本低;但是产品本身的刚度大大提高,并且产品可以反复使用,可焊接,无需维修,施工使用报废后100%可以重复回收;降低建筑工程造价。

同时,因所述隔热层2具有良好的隔热保温效果,可满足冬季温度过低情况下,仍然可进行混凝土浇筑工作,而传统木模板当室外温度低于零度时,混凝土易凝固而导致浇筑出现蜂窝,或是脱模时易出现粘模现象,不利于混凝土浇筑工作,传统钢模板因设为金属材料,其本身金属散热效率高,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更易出现凝固现象而导致蜂窝状;通过利用具有隔热保温效果的隔热层2,以及两个隔热层2之间设置的塑料增强层1,可有效保证建筑模板围挡起来的所需浇筑位置温度减少扩散时间,增加保温时长,由此避免在浇筑过程中混凝土过早凝固造成浇筑体出现蜂窝。

为了保证所述建筑模板能够不分正反的安装于支架15上并进行支模浇筑,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塑料增强层1的上下两表面所设置的隔热层2厚度设为相同厚度。所述隔热层2设在所述塑料增强层1的上下两表面且厚度相同,以保证整个复合塑料建筑模板结构本身内部不存在结构应力,模板本身不容易产生变形或弯曲。

为了避免在使用过程中,隔热层2出现磨损导致塑料增强层1腐烂,而影响混凝土浇筑时的施工质量,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隔热层2远离所述塑料增强层1的一面设有反光涂层,所述反光涂层外侧还设有防腐耐磨层

为了保证所述隔热层2能够有足够的强度,且隔热效果更好,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隔热层2的厚度设为1-4毫米。

为了保证所述塑料增强层1的强度能够承受混凝土浇筑时的压力,避免建筑模板在使用过程中出现变形现象,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塑料增强层1的厚度设为4-18毫米。其中改性材料占聚丙烯材料的为0-200份,所述发泡改性聚丙烯芯层3为聚丙烯、碳酸钙改性聚丙烯、玻纤改性聚丙烯、氢氧化镁改性聚丙烯、高岭土改性聚丙烯、粉煤灰改性聚丙烯、植物纤维改性聚丙烯、氢氧化铝改性聚丙烯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混合。

为了保证所述隔热层2和所述塑料增强层1能够很好的结合,且在使用时不会出现分离现象,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根据图2所示,所述隔热层2与所述塑料增强层1的贴合面设有粘贴层3。

为了保证所述隔热层2和所述塑料增强层1能够很好的结合,且在使用时不会出现分离现象,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根据图3所示,所述隔热层2与所述塑料增强层1的贴合面间隔设有若干吸盘4,所述吸盘4设为柔性弧面结构。

使用时,将所述吸盘4的弧面上下及周围均涂覆粘合剂,再将涂覆有粘合剂的隔热层2迅速粘贴在所述塑料增强层1上,待粘合剂晾干后,所述塑料增强层1和隔热层2即可连接为一体。

为了保证所述隔热层2和所述塑料增强层1能够很好的结合,且在使用时不会出现分离现象,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根据图4所示,所述塑料增强层1与所述隔热层2粘贴配合的两个面上均间隔设有若干梯形结构的凹槽5,所述梯形结构的上底边设为凹槽5的槽底,所述梯形结构的下底边设为凹槽5的槽口处;

所述隔热层2与所述塑料增强层1所粘贴配合的一面设有梯形结构的凸起6,所述凸起6与所述隔热层2连接的一面设为梯形结构的下底边,远离所述隔热层2的一面设为所述梯形结构的上底边;

所述凹槽5与所述凸起6相互配合设置,配合时,所述凹槽5的槽底与所述凸起6的顶面相邻设置,加固了所述隔热层2和所述塑料增强层1之间的结合力,由此可保证所述隔热层2和所述塑料增强层1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因粘贴层3失效后分离而导致模板损毁,增加了建筑模板的使用寿命。

为了保证所述建筑模板不易变形,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根据图5所示,所述塑料增强层1内还间隔设有若干球形孔11,所述球形孔11内设有一球形块9,所述球形块9的顶部设有竖向支撑7,所述竖直支撑由所述球形块9顶部延伸至所述塑料增强层1上方的隔热层2上,且位于所述隔热层2一端还设有挡块8;

所述球形块9的左右两侧对称设有横向支撑10,所述球形块9的底部设有连杆12,所述连杆12由所述球形块9顶部一直延伸设置到所述塑料增强层1下方的隔热层2外侧面;所述连杆12远离球形块9的一端还设有螺柱13;

所述塑料增强层1下方的隔热层2用于安装支架15,所述塑料增强层1上方的隔热层2用于混凝土浇筑面。由于所述塑料增强层1上方的隔热层2为光滑面,可保证所述建筑模板在脱模时能够顺利由混凝土浇筑面上剥离,同时因其表面光滑,还保证了混凝土浇筑层的平整度,避免因浇筑层不平整导致多次返工修墙的工作。

通过在所述塑料增强层1内设置的球形孔11,并配合带有连杆12的球形块9,通过在连杆12伸出所述隔热层2的一端设置螺柱13,可将螺柱13安装固定在支架15上,利用支架15固定在所述塑料增强层1上方的隔热层2上,以避免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所述建筑模板面积过大而出现变形情况。通过设置的横向支架15可有效避免所述球形块9在后期使用使不会因球体旋转而带动连杆12旋转,进而避免螺柱13在拧螺母14时不会旋转。

通过设置的竖向支撑7以及竖向支撑7远离所述球形块9一端设置的挡块8,可将所述塑料增强层1和所述塑料增强层1上方的隔热层2有利结合,不会因长时间使用或磨损后所述隔热层2脱离所述塑料增强层1的问题。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