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泵管浇筑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86628发布日期:2019-01-04 23:07阅读:570来源:国知局
混凝土泵管浇筑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辅助设备领域,更具体的说,它涉及一种混凝土泵管浇筑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技术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混凝土被大量使用,混凝土的运输和混凝土泵送施 工工艺中,在城市大型建筑末端施工一般就是采用塔式混凝土布料机来完成工程施工中的 运输、铺设以及浇筑入膜等工作。

现有技术中,授权公告号为CN206591441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布了一种用于桥塔施工混凝土泵管转动装置,包括底盘,在所述的底盘中间安装有限位架,在所述的限位架中间沿竖直方向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竖直泵管,在所述的竖直泵管的上部出口和底部进口处分别通过转动弯管连接有水平泵管,在所述的竖直泵管的下部安装有从动齿轮,在所述的底盘上固定有伺服电机,在所述的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有主动齿轮,所述的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啮合配合,上部的水平泵管用于放料,下部的水平泵管用于连接混凝土输送装置。

但是这种用于桥塔施工混凝土泵管转动装置在工作的过程中,由于底座是固定的,不能进行大面积的混凝土浇筑。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进行大面积混凝土浇筑的混凝土泵管浇筑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混凝土泵管浇筑装置,包括支架、固定在支架底端的滑动机构以及固定在支架顶端的支撑架;所述滑动机构包括滑轨以及与滑轨滑动连接的底座,所述底座的底端转动连接有与滑轨配合的滑轮;所述支撑架上放置有水平管,水平管的一端连接有穿过支架的竖直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竖直管与混凝土进给装置连接,混凝土从伸缩软管中流出,当周围区域的混凝土浇筑完成后,移动底座,将底座移动到未浇筑的区域,增加浇筑的面积。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滑动机构还包括固定在地面上的支撑块以及与支撑块卡接的半球形过渡块,过渡块的球形面与支撑块卡接,滑轨设置在过渡块平面的上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混凝土浇筑的高度不高于过渡块平面的高度,当混凝土浇筑完毕并成形后,先将支架以及支撑架取下,之后将过渡块取出并对过渡块残留的坑洞进行添堵,方便浇筑完成后混凝土泵管浇筑装置的拆卸。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过渡块的平面上固定有垫块,所述滑轨固定在垫块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混凝土浇筑的高度不小心高过过渡块的高度,垫块起一个缓冲作用,避免混凝土与滑轨进行接触,减少滑轨与混凝土接触而导致滑轨不能拆卸的情况出现。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架与支撑架之间固定有回转支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架相对于支架转动,能够进一步增加浇筑的面积。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架的一端设置有配重组件,配重组件包括设置在支撑架一端的配重架以及与配重架固定连接的配重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配重块使支撑架的两端保持平衡,增加支撑架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架上设置有液压杆,液压缸的缸体与支撑架固定连接,液压缸的活塞杆与配重架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支撑架的一端的重量发生变化时,通过液压杆活塞杆的伸缩带动配重架的位置发生变化,调整力臂从而使支撑架保持平衡,进一步增加支撑架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述支撑架上开设有滑槽,所述配重架的底端转动连接有与滑槽配合的转动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滑动轮减少支撑架与配重架之间的摩擦,增加配重架滑动的流畅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滑槽的末端固定有限位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块能够防止液压缸的活塞杆过渡伸缩,带动配重架离开支撑杆,减少意外的出现,增加工作单位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架上固定有加强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强杆能够加强支撑杆的机构,增强支撑杆的稳定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底座在滑轨上滑动,以及支撑架相对支架的转动,增加混凝土浇筑的面积,并增加支撑杆的稳定性,提高工作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的整体轴测图;

图2为滑动机构的轴测图;

图3为体现转动机构的示意图;

图4为体现配重组件的局部视图;

图5为图4的A部放大图。

图中:1、支架;2、滑动机构;21、支撑块;22、过渡块;23、垫块;24、滑轨;25、底座;251、滑轮;3、转动机构;31、支撑架;311、加强杆;32、回转支承;33、配重组件;331、配重架;3311、转动轮;332、配重块;333、滑槽;3331、限位块;334、液压缸;34、水平管;341、伸缩软管;342、竖直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种混凝土泵管浇筑装置,参见图1,包括支架1、固定在支架1底端的滑动机构2以及固定在支架1顶端的转动机构3。

参见图2,滑动机构2包括固定在地面上的支撑块21、与支撑块21卡接的过渡块22、固定在过渡块22顶端的垫块23、固定在垫块23顶端的滑轨24以及与滑轨24滑动连接的底座25。底座25的两侧转动连接有与滑轨24滑动连接的滑轮251。

过渡块22为半球形,且底端为圆弧面并与支撑块21卡接,顶端为平面。垫块23通过螺栓与过渡块22固定连接。滑轨24也通过螺栓实现与垫块23的固定连接。

参见图3,转动机构3包括设置在支架1上方的支撑架31、固定在支撑架31和支架1之间的回转支承32、设置在支撑架31一侧的配重组件33以及设置在支撑架31另一端的水平管34。水平管34放置在支撑架31上,水平管34远离回转支承32的一端连接有伸缩软管341;水平管34靠近回转支承32的一端连接有穿过回转支承32和支架1的竖直管342。支撑架31上固定有用于增强支撑架31支撑强度的加强杆311。

参见图4和图5,配重组件33包括配重架331、与配重架331固定连接的配重块332、开设在支撑架31上并且与配重架331滑动连接的滑槽333以及缸体固定在支撑架31上活塞杆固定在配重架331上的液压缸334。配重架331的底端转动连接有与滑槽333配合的转动轮3311。滑槽333的末端固定有限位块3331。

使用方法:将支撑块21固定在地面上,并将过渡块22与支撑块21卡接固定,再将垫块23固定在过渡块22的顶端,将滑轨24固定在垫块23顶端,使两条滑轨24保持平行,并在滑轨24上放置底座25。之后用起重机将支架1与转动机构3放置到底座25上,并将底座25与支架1进行固定,完成混凝土泵管浇筑装置的安装。使用时,将竖直管342与混凝土进给装置连接,混凝土经过竖直管342和水平管34从伸缩软管341末端输出。

通过底座25的滑动和转动机构3的转动,增加混凝土的浇筑面积。混凝土浇筑的厚度不得高于过渡块22的平面高度。使用完成后,待混凝土成形后,取消支架1与底座25的固定,先用起重机取走支架1与转动机构3,之后依次取走底座25、滑轨24、垫块23,并拔出半圆形的过渡块22。最后,对取出过渡块22后留下坑洞进行填补,完成整体的浇筑过程。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