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底层钢结构装配式住宅的节点连接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84128发布日期:2019-06-13 12:02阅读:334来源:国知局
一种适用于底层钢结构装配式住宅的节点连接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钢结构住宅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底层钢结构装配式住宅的节点连接件。



背景技术:

钢结构建筑相比传统的混凝土建筑而言,用钢板或型钢替代了钢筋混凝土,强度更高,抗震性更好。并且由于构件可以工厂化制作,现场安装,因而大大减少工期。由于钢材的可重复利用,可以大大减少建筑垃圾,更加绿色环保,因而被世界各国广泛采用,应用在工业建筑和民用建筑中。目前钢结构建筑在高层、超高层建筑上的运用日益成熟。但是在低层独栋房屋中却存在较多问题:现有技术中的低层(3层以下)钢结构独栋房屋,比如新农村建设用房,主要有传统钢框架以及冷弯薄壁型钢两种方案,两种方案分别存在以下问题:一、钢框架存在的问题:无法满足建筑上两个需求:1、户型需要灵活布局2、室内柱不能突出墙体。而结构受力上的特点导致低层住宅侧向力起控制作用,如采用传统钢框架结构,由框架柱和框架梁组成抗侧力的框架,会需要较大的柱截面,经济性较差。二、冷弯薄壁型钢体系存在的问题:需要与轻钢龙骨结构相配套的维护体系——即夹心墙板体系,在使用中存在空质感,与我国居民的生活习惯有很大的冲突,目前推行起来很难被接受。此外,现有技术中的钢结构住宅,钢梁习惯性使用工字钢,利用工字钢的腹板与节点进行连接。在此结构下,其梁柱节点处会由于腹板板厚的存在,导致工字钢无法在节点上居中设置,导致节点受力不均,影响使用稳定性和安全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底层钢结构装配式住宅的节点连接件,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腹板板厚导致工字钢无法在节点上居中设置的问题,实现提高钢梁相对节点的居中度、增强结构稳定性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适用于底层钢结构装配式住宅的节点连接件,包括相互平行且正对的底板、顶板,所述底板、顶板均呈正方形,还包括固定在底板和顶板之间的钢梁连接件,所述钢梁连接件由弯曲部、安装部组成,所述弯曲部为弧形的曲面,弯曲部与底板和顶板均固定连接,弯曲部的一端位于底板和顶板同侧侧边中点的连线上;所述弯曲部从与底板、顶板相连的一端,至远离底板、顶板所在方向的一端,逐渐向侧面弯曲;所述安装部固定连接在弯曲部远离底板、顶板所在方向的一端,安装部为朝着远离底板、顶板所在方向的一端延伸的平板,安装部与底板、顶板均垂直,安装部上设置若干上下均布的第一螺纹通孔。

针对现有技术中腹板板厚导致工字钢无法在节点上居中设置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适用于底层钢结构装配式住宅的节点连接件,正方形的底板、顶板相互之间平行且正对,底板用于与位于节点下方的立柱或其它构件进行连接,顶板用于与位于节点上方的立柱进行连接,钢梁通过钢梁连接件进行连接。钢梁连接件固定在底板和顶板之间,钢梁连接件由弯曲部、安装部组成,所述弯曲部为弧形的曲面,弯曲部与底板和顶板均固定连接,弯曲部的一端位于底板和顶板同侧侧边中点的连线上,即是弯曲部的一侧侧边位于底板和顶板同侧侧边中点的连线上,弯曲部同时与底板和顶板进行固定。弯曲部从与底板、顶板相连的一端,至远离底板、顶板所在方向的一端,逐渐向侧面弯曲,再在弯曲部远离底板、顶板所在方向的一端设置安装部,因此安装部相较于底板、顶板对应侧边中点的连线,具有一定的间距,在此情况下,将工字钢的腹板与安装部进行贴靠时,使腹板位于安装部朝向底板、顶板对应侧边中点连线方向的一侧,此时腹板则能够更加靠近底板或顶板的中线位置,使得整个工字钢钢梁的居中度得到提升,整个节点结构的稳定性得到增强。优选的,弯曲部的弯曲程度根据所使用的工字钢腹板的厚度进行设置,使得腹板与安装部贴靠时,腹板厚度的中心位置正好正对底板、顶板对应侧边中点连线上,此时腹板完全居中,钢梁也就相对于本节点连接件完全居中,因此本实用新型具体使用时,根据不同工字钢腹板的厚度设置相匹配的弯曲部的弯曲程度,就能够确保钢梁相对于节点连接件的完全居中。当安装部与工字钢腹板相互贴靠时工字钢腹板端部开设与第一螺纹通孔相匹配的螺纹孔,即能够通过本申请前实现与钢梁之间的螺栓连接,完全钢结构住宅的节点连接。

所述底板、顶板一体成型。提高本实用新型的整体强度。

所述底板、顶板上均设置四个呈正方形分布的第二螺纹通孔。第二螺纹通孔用于与对应的立柱进行连接,时间快速方便的钢结构螺栓连接。

优选的,所述钢梁连接件共四个,四个钢梁连接件分别位于正方形的底板、顶板的四个侧边方向。便于通过本节点连接件同时向四个方向连接钢梁。

优选的,所述弯曲部的顶端与顶板焊接,所述弯曲部的底端与底板焊接。提高弯曲部的结构稳定性,确保对钢梁的稳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弯曲部与安装部的板厚相同,弯曲部与安装部的连接处齐平。使得本实用新型整体表面平滑无阻。

每个安装部上设置三个第一螺纹通孔。提高与钢梁连接时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一种适用于底层钢结构装配式住宅的节点连接件,安装部相较于底板、顶板对应侧边中点的连线具有一定的间距将工字钢的腹板与安装部进行贴靠时,使腹板位于安装部朝向底板、顶板对应侧边中点连线方向的一侧,此时腹板则能够更加靠近底板或顶板的中线位置,使得整个工字钢钢梁的居中度得到提升,整个节点结构的稳定性得到增强。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连接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及对应的零部件名称:

1-底板,2-顶板,3-弯曲部,4-安装部,5-第一螺纹通孔,6-第二螺纹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实施例1:

如图1至图4所示的一种适用于底层钢结构装配式住宅的节点连接件,包括相互平行且正对的底板1、顶板2,所述底板1、顶板2均呈正方形,还包括固定在底板1和顶板2之间的钢梁连接件,所述钢梁连接件由弯曲部3、安装部4组成,所述弯曲部3为弧形的曲面,弯曲部3与底板1和顶板2均固定连接,弯曲部3的一端位于底板1和顶板2同侧侧边中点的连线上;所述弯曲部3从与底板1、顶板2相连的一端,至远离底板1、顶板2所在方向的一端,逐渐向侧面弯曲;所述安装部4固定连接在弯曲部3远离底板1、顶板2所在方向的一端,安装部4为朝着远离底板1、顶板2所在方向的一端延伸的平板,安装部4与底板1、顶板2均垂直,安装部4上设置若干上下均布的第一螺纹通孔5。其中图4中所示的是本实用新型与上下立柱与四个方向的工字钢钢梁完成连接时的示意图。

实施例2:

如图1至图4所示的一种适用于底层钢结构装配式住宅的节点连接件,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底板1、顶板2一体成型。所述底板1、顶板2上均设置四个呈正方形分布的第二螺纹通孔6。所述钢梁连接件共四个,四个钢梁连接件分别位于正方形的底板1、顶板2的四个侧边方向。所述弯曲部3的顶端与顶板2焊接,所述弯曲部3的底端与底板1焊接。所述弯曲部3与安装部4的板厚相同,弯曲部3与安装部4的连接处齐平。每个安装部4上设置三个第一螺纹通孔5。

更优选的方案是,根据不同工字钢腹板的厚度设置相匹配的弯曲部的弯曲程度,就能够确保钢梁相对于节点连接件的完全居中。当安装部与工字钢腹板相互贴靠时工字钢腹板端部开设与第一螺纹通孔相匹配的螺纹孔,即能够通过本申请前实现与钢梁之间的螺栓连接,完全钢结构住宅的节点连接。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