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店大堂多层玻璃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647893发布日期:2019-09-12 09:07阅读:447来源:国知局
酒店大堂多层玻璃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装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酒店大堂多层玻璃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传统玻璃隔断安装工艺步骤主要分为:测量放线,根据设计图纸尺寸测量放线,测出基层面的标高,玻璃墙中心轴线及上、下部位,收口U型3*3、3*4钢槽的位置线。预埋铁件下部侧边上部玻璃槽安装:根据设计图纸的尺寸安装槽底钢部件,用膨胀螺栓固定,然后安装上部、侧边钢玻璃槽。调平直,然后固定。安装槽内垫底胶带,所有非不锈钢件涂刷防锈漆。玻璃块安装定位,将玻璃槽及玻璃块清洁干净,用玻璃安装机或托运吸盘将玻璃块安放在安装槽内,调平、竖直后用塑料块塞紧固定,同一玻璃墙全部安装调平,竖直才开始注胶。嵌缝打胶,玻璃全部就位后,校正平整度、垂直度,同时用聚苯忆烯泡沫嵌条嵌入槽口内使玻璃与金属槽接合平伏、紧密,然后打硅酮结构胶;边框装饰,一般无竖框玻璃隔墙的边框是将边框嵌入墙、柱面和地面的饰面层中,此时只要精细加工墙、柱面和地面的饰面块材并在镶贴或安装时与玻璃接好即可。但是,一般玻璃隔断尺寸相对较小,施工难度较低,常规工艺很难满足大尺寸多层玻璃隔断技术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了一种能够提高施工效率的同时确保了整体稳固性,便于后期维护的酒店大堂多层玻璃安装结构。

具体技术方案如下:酒店大堂多层玻璃安装结构,包括玻璃模块,上口固定组件,下口固定组件和基层板,上口固定组件包括第一定位座和第一固定件,第一固定件与第一定位座连接,玻璃模块的上端与第一定位座连接,下口固定组件包括第二定位座和第二固定件,第二固定件与第二定位座连接,第二定位座设置于基层板,玻璃模块的底端与第二定位座连接。

以下为本实用新型的附属技术方案。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定位座具有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二定位座具有第二安装槽,玻璃模块两端设置分别在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中。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上口固定组件包括第一缓冲垫,第一缓冲垫设置在第一安装槽中,下口固定组件包括第二缓冲垫,第二缓冲垫设置在第二安装槽中。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上口固定组件包括调节片,调节片具有调节孔,第一固定件通过调节孔与第一定位座连接。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调节片设置在第一定位座两侧。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固定件包括第一螺母,第一垫片和第一螺栓,第一螺栓穿过调节孔与第一定位座连接,第一螺栓与第一螺母螺纹连接,第二固定件包括第二螺母,第二垫片和第二螺栓,第二螺栓穿过基层板与第二定位座连接,第二螺母与第二螺栓螺纹连接。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螺栓水平方向设置,所述第二螺栓竖直方向设置。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二螺栓有两个,两个第二螺栓间隔设置。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上口固定组件有多个,多个上口固定组件间隔设置。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下口固定组件有多个,多个下口固定组件间隔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的酒店大堂多层玻璃安装结构使得整体结构更加稳固;通过上下两组固定组件配合使用,使得维修更加便捷;固定组件可通过模块化批量生产,大大降低综合成本,同时能够满足不同厚度玻璃使用需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酒店大堂多层玻璃安装结构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酒店大堂多层玻璃安装结构的另一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上口固定组件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下口固定组件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二侧板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质性特点和优势作进一步的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所列的实施例。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酒店大堂多层玻璃安装结构包括玻璃模块1,上口固定组件2,下口固定组件3和基层板4,上口固定组件2包括第一定位座21和第一固定件22,第一固定件22与第一定位座21连接,玻璃模块1的上端与第一定位座连接。下口固定组件3包括第二定位座31和第二固定件32,第二固定件与第二定位座连接,第二定位座31设置于基层板4,玻璃模块1的底端与第二定位座31连接。上述技术方案中,玻璃模块通过第一、第二定位座固定,通过第一固定件使得第一定位座固定,第二固定件使第二定位座与基层板固定,从而实现玻璃模块的安装固定。上述技术方案结合使用了上下卡件组合形式,提高施工效率的同时确保了整体借个稳固性,通过控制第一、第二固定件拆卸实现了后期维修便捷的效果。本技术方案适用于不同厚度组合玻璃隔断,可实现批量化生产,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及市场前景。本实施例的玻璃模块为多层玻璃,基层板为钢板。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定位座21具有第一安装槽211,所述第二定位座31具有第二安装槽311,玻璃模块两端设置分别在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中,从而避免玻璃模块的上下两端晃动,提升玻璃模块的稳定性。本实施例中,第一定位座21为U型,其由底板5和两块相对设置的第一侧板6形成第一安装槽。第二定位座的第二安装槽由两块相对设置的第二侧板7和基层板4形成。

本实施例中,所述上口固定组件2包括第一缓冲垫23,第一缓冲垫23设置在第一安装槽211中,下口固定组件3包括第二缓冲垫33,第二缓冲垫设置在第二安装槽311中,从而在玻璃模块安装时,能够避免玻璃模块碰撞破损;同时,能够降低震动对玻璃模块的影响。本实施例中,第一缓冲垫设置在第一安装槽两侧,第二缓冲垫设置在第二安装槽两侧和底部。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知,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中与玻璃模块接触的面均可设置缓冲垫。本实施了的第一缓冲垫和第二缓冲垫为橡胶垫。

本实施例中,所述上口固定组件2包括调节片24,调节片24具有调节孔241,第一固定件22通过调节孔241与第一定位座21连接。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使得第一固定件能够调节与调节片的相对位置,从而调节第一定位座的位置。

本实施例中,所述调节片24设置在第一定位座21两侧,从而增强玻璃模块1的安装稳固性。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固定件22包括第一螺母221,第一垫片222和第一螺栓223,第一螺栓223穿过调节孔241与第一定位座21连接,第一螺栓223与第一螺母221螺纹连接,第二固定件32包括第二螺母321,第二垫片322和第二螺栓323,第二螺栓323穿过基层板4与第二定位座31连接,第二螺母321与第二螺栓323螺纹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螺栓223水平方向设置,所述第二螺栓323竖直方向设置。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螺栓323有多个,多个第二螺栓323间隔设置。本实施例中,第二螺栓323的一端与第二侧板7连接,每块第二侧板与两个第二螺栓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上口固定组件2有多个,多个上口固定组件2间隔设置,从而在玻璃模块的延伸方向设置多个上口固定组件,增强了玻璃模块的稳固性。

本实施例中,所述下口固定组件3有多个,多个下口固定组件3间隔设置,从而在玻璃模块的延伸方向设置多个下口固定组件,增强了玻璃模块的稳固性。

本实施例的酒店大堂多层玻璃安装结构的施工方法如下:1、将基层板铺设并焊接在水平基层钢架上,按照玻璃模块厚度作为对应玻璃第二定位座安装间距,并通过第二固定件将若干第二定位座固定于基层上;在安装玻璃模块1前,先将调节片安装在顶面基层上,并确保稳固,通过第一固定件将第一定位座预先安装在调节片上;第二定位座设有第二缓冲垫,当玻璃模块安置在第二定位座后通过调节孔固定调节片及第一固定件对缓冲空间进行细部调节,最后进行饰面材料安装。当需要对玻璃进行维修时,只需松开第一固定件将第一定位座上移,然后拆卸玻璃一边的第二侧板,而另外一边的第二侧板则起到靠山作用,只需慢慢倾斜玻璃后对玻璃进行更换即可。

本实施例的酒店大堂多层玻璃安装结构使得整体结构更加稳固;通过上下两组固定组件配合使用,使得维修更加便捷;固定组件可通过模块化批量生产,大大降低综合成本,同时能够满足不同厚度玻璃使用需求。

需要指出的是,上述较佳实施例仅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