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清洁型混凝土加工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003166发布日期:2019-10-29 22:09阅读:138来源:国知局
一种清洁型混凝土加工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混凝土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清洁型混凝土加工设备。



背景技术:

混凝土是广泛应用于土木工程的建筑材料,用水泥作胶凝材料,砂、石作集料;与水按一定比例配合,经搅拌、成型、养护而得。在研制混凝土试件时,按预定性能设计和制作混凝土,研制轻质、高强度、多功能的混凝土新品种,此时需要对各种材料进行搅拌加工。

而现有技术中的混凝土加工设备在使用时,对于其内部的清洁处理尚不完善,使用后的设备内部会有残留的材料附着在表面,时间越久累积越多,不仅会影响到设备的正常使用,而且使设备内部形成顽固的残留层,影响设备内部的清洁度。现有技术中是将外部水管手动插入腔体进行清理,这样的清理不足之处在于:1、取外置水管会浪费一定的时间;2、仅使用水进行冲刷,一些在内壁上已经凝固的混凝土将无法冲刷下来。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清洁型混凝土加工设备,使每批次混凝土搅拌完成后可以完成罐体内部的自动化清理,使罐体内部保持清洁。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清洁型混凝土加工设备,包括罐体、进料孔、支撑座、电机、旋转轴、横杆和主喷头;所述支撑座水平设置在地面上;所述罐体水平固定设置在支撑座上;所述进料孔开设在罐体的上方侧壁;所述电机设置在罐体的顶端;所述旋转轴竖直转动设置在罐体的内部,且其顶端与电机的动力输出端传动连接;所述横杆设置有两组,两组横杆水平共面固定设置在旋转轴上,横杆远离旋转轴的一侧设置有刮板;所述罐体的顶端的内壁上固定设置有三组主喷头,三组主喷头呈正三角形均匀排布。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内部的混凝土取出后,会有残留的物质吸附在罐体的内壁上,通过主喷头喷射出来的水去冲洗内壁,同时启动电机,搅拌组件将喷射出来的水折射到罐体内部,使冲刷的内壁范围更大;刮板对内壁上已经凝固或黏连的混凝土刮下,同时冲洗到底部,使罐体内壁凝固的顽固残留混凝土彻底清洗下来;实现了罐体内部的自动化清理,使罐体内部保持清洁。

作为优选,所述罐体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部为圆筒形,下部为半球形,且罐体的底端设置有吸水管,且吸水管的出水端设置有吸水泵。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半球形可以将内部的液体聚集到一起,吸水管通过吸水泵的吸取将内部的液体吸出,相较于现有技术中从进料孔插入吸管去吸取,这样的吸取方式更加方便快捷,避免内部混凝土沉底凝固。

作为优选,所述吸水管上位于吸水泵与罐体之间的部分设置有电磁阀。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磁阀对吸水管的开闭起到控制作用,避免内部液体流入吸水管。

作为优选,所述地面上设置有内挖的凹坑,所述凹坑的开口处设置有过滤网,所述吸水泵将所述吸水管内的水抽至凹坑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吸水管吸出的液体通入凹坑,避免液体直接流入大自然,造成环境的破坏;而经过过滤网的过滤,网上剩余的成分可以二次利用,避免资源的浪费。

作为优选,所述刮板包括一体成型的竖板和弧形板;所述竖板顶端与横杆固定连接,底端与所述弧形板一体连接;弧形板位于罐体下部的半球形内并且其弧度与半球形的弧面弧度一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刮板可以刮到的平面包括其最上端所在水平面往下的内壁部分,其弧形板部分可以搅动半球形底部内腔的液体,同时将底部凝固的混凝土刮下。

作为优选,所述主喷头的外壁周向发散且间隔排布有辅助喷头,辅助喷头的喷水口倾斜向下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辅助喷头与主喷头同时进行喷射,可以实现多角度的喷射,增大喷射范围,提高冲刷内壁的效率。

作为优选,所述罐体的顶端侧壁上固定设置环形的串流管,串流管连通三组主喷头的输入端,串流管的输入端穿出罐体的内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串流管的输入端与外界的水源连接,打开外界水源将串流管环形空腔内填满,并由主喷头和辅助喷头一起喷出;设置一组串流管便于控制多组喷头的开闭。

作为优选,所述进料孔上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的一侧与进料孔的一侧的罐体侧壁转动连接,挡板上设置有卡件,且所述卡件与进料孔相互匹配卡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内部进行搅拌或冲洗时关闭挡板,其罐体的内部成为封闭的空腔,使内部的液体不会飞溅到外部。

作为优选,所述横杆的底面均匀且竖直固定设置有若干搅拌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搅拌棍随着旋转轴旋转,对内部的液体进行搅拌,在清理的时候一边起到折射喷出清理的液体的作用,一边可以对底部的液体进行搅拌,避免凝结。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通过设置主喷头和刮板,实现了内部喷射水进行内部的冲刷处理,同时刮掉内壁凝固的混凝土,使其内部的清理更加的彻底。

(2)通过凹坑和过滤网对清理内部混凝土的废水进行处理,收集过滤来的物质,避免了资源的浪费,且废水不会直接流入大自然,避免了环境遭到破坏。

(3)通过设置挡板将罐体封闭,其内部为密闭的空腔,避免内部清理过程中液体飞溅到外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主喷头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罐体;11、进料孔;12、挡板;121、卡件;13、出料孔;2、支撑座;21、圆环;22、竖杆;3、电机;4、旋转轴;5、横杆;51、搅拌棍;52、刮板;521、竖板;522、弧形板;6、主喷头;61、辅助喷头;62、串流管;7、吸水管;71、电磁阀;72、吸水泵;73、过滤网;8、地面;81、凹坑。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清洁型混凝土加工设备,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罐体1、支撑座2、电机3、旋转轴4、横杆5、主喷头6和吸水管7;支撑座2水平设置在地面8上,支撑座2为一圆环21底部倾斜连接四条竖杆22,且四条竖杆22接地;罐体1水平固定设置在支撑座2上,支撑座2的圆环21环绕罐体1底部并与其外壁卡接在一起,罐体1被支撑起来,使罐体1的底部悬空;罐体1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部为圆筒形,下部为半球形,且两部分一体连接,半球形部分匹配插入支撑座2的圆环21内;电机3设置在罐体1的顶端上表面;旋转轴4竖直转动设置在罐体1的内部,且旋转轴4的上端与电机3的动力输出端传动连接,使电机3启动可带动旋转轴4旋转;横杆5设置有两组,两组横杆5的一端分别固定设置在旋转轴4的两侧,且两组横杆5共面;主喷头6设置有三组,均位于罐体1的顶端内壁上,且三组主喷头6呈正三角形分布与顶端内壁的边上,使主喷头6可以喷射的范围更大;在罐体1的顶端侧壁上固定设置环形的串流管62,串流管62连通三组主喷头6的输入端,串流管62的输入端穿出罐体1的内壁,水平设置在罐体1的外侧面上;吸水管7设置在罐体1的底部,且贯穿罐体1的底部伸入罐体1内,使罐体1内部的液体可以从吸水管7中流出。在罐体1的外侧设置有进料孔11,工人可以沿着进料孔11向内加入各种集料;在进料孔11的开口处设置有挡板12,挡板12的一侧与进料孔11的同侧内壁转动连接,且挡板12上朝向进料孔11的面上设置有卡件121;在需要对进料孔11进行关闭时,可手动将挡板12拨动至进料孔11内,使卡件121插入进料孔11,二者匹配卡接对挡板12进行限位,使内部搅拌和清理过程中不会出现液体飞溅出设备的情况;在罐体1的底端设置有出料孔13,使其内部加工后的混凝土可以在出料孔13的位置进行输出收集。在横杆5的下端面竖直固定设置有搅拌棍51,每组横杆5上的搅拌棍51均设置有三组且均匀间隔排布,使相邻的搅拌棍51之间液体可以流动,多组搅拌棍51提高了搅拌效率;在横杆5远离旋转轴4的一端设置有刮板52,刮板52包括一体成型的竖板521和弧形板522;竖板521的顶端与横杆5固定连接,底端与弧形板522一体连接;弧形板522部分位于罐体1下部的半球形内并且其弧度与半球形的弧面弧度一致;使竖板521与圆筒形部分的罐体1的内壁接触,弧形板522与罐体1的半球形部分的内壁接触,使旋转轴4带动横杆5和刮板52转动,刮板52将罐体1的内壁上凝固的混凝土刮下,使清洁效果更佳。在吸水管7上设置有电磁阀71,电磁阀71对吸水管7内的液体进行控制;在吸水管7的输出端一侧设置有吸水泵72,吸水泵72可使吸水管7更快的将罐体1内部的液体吸出。在地面8上远离罐体1的一侧设置有凹坑81,凹坑81挖设在地面8内,且凹坑81的开口处固定设置有过滤网73,使输出的液体在凹坑81中,避免液体直接输入大自然,从而造成环境破坏;同时过滤网73可将杂质过滤出来,对杂质进行分类可实现二次利用;节约了占地面积,且更方便观察桶内的液体量。

如图3所示,主喷头6的外壁周向发散且间隔均匀排布有三组辅助喷头61,辅助喷头61的开口倾斜向下设置,使主喷头6充水并喷射的同时,辅助喷头61同时充水并向外喷射,二者同时喷射使喷射面积增大,清洁效果更佳。

在本实用新型使用时,需要将挡板12打开,将各种集料按比例配置好后从进料孔11输入,之后合上挡板12;启动电机3,电机3带动旋转轴4转动,横杆5绕旋转轴4转动,搅拌棍51对内部的各种集料进行搅拌;搅拌完成后关闭电机3,打开挡板12并取出内部混凝土试件,之后再次合上挡板12。清理时,使用外接的通水装置向串流管62通水,串流管62对主喷头6和辅助喷头61供水,实现主喷头6和辅助喷头61同时向罐体1的内部喷射水;打开电机3,一方面使搅拌棍51旋转,折射喷头喷出的水,使水可以喷射到每一个角落;另一方面刮板52作用在罐体1的内壁上,刮掉在内壁上凝固的混凝土试样块,优化清理的效果;清理完成后打开电磁阀71和吸水泵72,将内部的废水吸出至凹坑81处,废水内部的混凝土试样被过滤网73滤出,达到节约资源的效果。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