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稳定性极高的藻井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844818发布日期:2019-10-12 23:29阅读:685来源:国知局
一种稳定性极高的藻井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古建筑结构领域,具体为一种稳定性极高的藻井结构。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木雕装饰在现在古建筑的复兴,具有中华民族文化特色的藻井技术也重新被更多的应用到新建的庙宇神殿中,藻井是中国传统建筑中室内顶棚的独特木雕装饰部分,通常位于室内的中厅上方,呈伞盖形,一般采取木结构的方式做出方形、圆形、八角形,以不同层次向上凸出,由细密的斗拱承托象征天宇的崇高。

但是目前的藻井结构稳定性是一个重要的问题,由于藻井结构复杂,重量较大,稳定性决定了其安全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设计的是一种稳定性极高的藻井结构,该藻井结构稳定性极高。

一种稳定性极高的藻井结构,包括房梁和藻井本体,所述藻井本体下端设有第一撑托层,所述第一撑托层包括第一支撑板、第一斗拱结构、第一竖支骨,所述第一支撑板为中空结构,所述第一斗拱结构与第一支撑板下端面固定连接,在第一支撑板表面四周均匀分布,所述第一斗拱结构包括斗块和拱杆,所述斗块与拱杆相互固定叠加,所述拱杆的外端与第一竖支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竖支骨均与房梁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拱杆靠近竖支骨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横支骨,所述第一横支骨与第一竖支骨交叉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横支骨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杆,所述第一竖支骨、第一横支骨和第一连杆相互连接形成一个封闭的稳定框架,所述第一横支骨均与房梁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撑托层表面依次叠加有第二撑托层、稳定支架、圆形撑托层、第一花窗层和第二花窗层,所述第二撑托层为四边形结构,第二撑托层结构与第一撑托层结构相同。

优选的,所述稳定支架包括第二支撑板、第一支杆、第二支杆和第三支杆,所述第二支撑板为中空结构,所述第一支杆、第二支杆、第三支杆与第二支撑板相互交叉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三支杆两端固定连接于第一支杆中端,第三支杆之间连接形成正四边形结构,所述第二支杆与第二支撑板固定连接形成近似正八边形结构。

优选的,所述第二花窗层外圈环形设有弧形支骨,所述弧形支骨一端与第一花窗层连接,另一端相互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二花窗层截面形状为半圆形。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设计的藻井结构,通过竖支骨与斗拱连接,将斗拱所承受的重力间接转移到屋顶房梁上,使得斗拱的承受能力更高,通过横支骨与竖支骨交叉固定连接,各横支骨之间形成一个稳定的框架,使得各斗拱之间更加稳定和牢固。

附图说明

为了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要说明,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结构获得其他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藻井内部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藻井外部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斗拱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稳定支架结构图;

1第一撑托层,2第二撑托层,3稳定支架,31第二支撑板,32第一支杆, 33第二支杆,34第三支杆,4圆形撑托层,5第一花窗层,6第二花窗层,7第一竖支骨,8第一连杆,9第一斗拱结构,91拱杆,92斗块,10第一支撑板, 11第一横支骨,12弧形支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3所示,一种稳定性极高的藻井结构,包括房梁和藻井本体,所述藻井本体下端设有第一撑托层1,所述第一撑托层1包括第一支撑板10、第一斗拱结构9、第一竖支骨7,所述第一支撑板10为中空结构,所述第一斗拱结构9 与第一支撑板10下端面固定连接,在第一支撑板10表面四周均匀分布,所述第一斗拱结构9包括斗块92和拱杆91,所述斗块92与拱杆91相互固定叠加,所述拱杆91的外端与第一竖支骨7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竖支骨7均与房梁固定连接;第一斗拱结构9用于支撑第一支撑板10,通过第一斗拱结构9的拱杆91一端与第一竖支骨7固定连接,第一竖支骨7均与房梁固定连接,将第一斗拱结构 9所承受的力通过第一竖支骨7间接转移到房梁上,使得整个结构更加稳定,第一斗拱结构9的承受能力更大。

如图1-2所示,所述拱杆91靠近竖支骨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横支骨11,所述第一横支骨11与第一竖支骨7交叉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横支骨11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杆8,所述第一竖支骨7、第一横支骨11和第一连杆8相互连接形成一个封闭的稳定框架,所述第一横支骨11均与房梁固定连接;通过第一横支骨 11与第一竖支骨7交叉固定连接,第一横支骨11之间又形成一个稳定的框架,使得斗拱之间更加稳定,不易松动,提高了整体的稳定性。

如图1-2所示,所述第一撑托层1表面依次叠加有第二撑托层2、稳定支架 3、圆形撑托层4、第一花窗层5和第二花窗层6,所述第二撑托层2为四边形结构,第二撑托层2结构与第一撑托层1结构相同;通过叠加不同的形状和结构,可以显示不同的藻井艺术,通过不同结构层层相叠,把整体的着力点分配到各层,使得结构更加稳定,第二撑托层2通过与第一撑托层1的结构相同,同样把斗拱所承受的重力转移到房梁上,提高其承受能力。

如图3所示,所述稳定支架3包括第二支撑板314、第一支杆32、第二支杆 33和第三支杆34,所述第二支撑板314为中空结构,所述第一支杆32、第二支杆33、第三支杆34与第二支撑板314相互交叉固定连接;通过稳定支架3的第一支杆32、第二支杆33、第三支杆34与第二支撑板314相互交叉固定连接,用于支撑圆形撑托层4、第一花窗层5和第二花窗层6,使得其重力可以均匀地分布在稳定支架3上面,交叉固定连接也提高了稳定支架3的稳定性和承受能力。

如图3所示,所述第三支杆34两端固定连接于第一支杆32中端,第三支杆 34之间连接形成正四边形结构,所述第二支杆33与第二支撑板314固定连接形成近似正八边形结构;通过正四边形结构和正八边形结构相互叠加,使得各角连接处形成三角形的稳定结构,使得稳定支架3稳定性更高。如图1所示,所述第二花窗层6外圈环形设有弧形支骨12,所述弧形支骨12一端与第一花窗层5连接,另一端相互固定连接;通过弧形支骨12另一端相互固定连接,使得第二花窗层6所受的拉力集中于一个点,使得稳定性更高,而且弧形支骨12可以通过雕刻不同的图案来增加藻井更加美观。

如图1所示,所述第二花窗层6截面形状为半圆形;使得藻井施工结束后,第二花窗层6不会与屋顶产生不规则接触,避免给施工带来更多难度。

以上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和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