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墙板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526912发布日期:2019-08-24 10:20阅读:163来源:国知局
一种装配式墙板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装配式板墙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装配式墙板系统。



背景技术:

墙板为建筑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建筑物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传统的板墙做法大都采用湿法作业,此做法需要技术熟练的工人,而且施工复杂,周期长,材料消耗及作业污染大,不利于后期的保养与维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装配式墙板系统。

为了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装配式墙板系统,包括工字形结构梁,所述结构梁的开口内设有镀锌钢板,所述镀锌钢板的上下两侧分别设有上挂件和下挂件;

所述下挂件包括墙体、第一板体和限位组件,所述墙体设置在结构梁的下方,所述第一板体设置在镀锌钢板的远离结构梁的一侧,第一板体通过限位组件与墙体相连;

所述上挂件包括调节组件、第二板体和连接角钢,所述调节组件设置在镀锌钢板上,所述第二板体设置在第一板体的上方,所述连接角钢设置在第二板体的靠近结构梁的一侧,所述第二板体通过连接角钢与调节组件相连;

所述调节组件包括第一角钢和第二角钢,所述第一角钢的一侧贴靠在镀锌钢板上并通过第一螺栓相连,其相邻的另一侧沿z轴方向设有第一长圆孔,所述第二角钢设置在第一角钢的拐角内侧,第二角钢的一侧沿y轴方向设有第二长圆孔,其相邻的另一侧沿x轴方向设有第三长圆孔,所述第二长圆孔与第一长圆孔贴靠并通过第二螺栓相连,所述连接角钢的一侧与第三长圆孔贴靠并通过第三螺栓相连,其相邻的另一侧与第二板体贴靠并通过预埋螺栓相连。

作为优选,为了限制第一板体竖直方向运动,所述限位组件包括预埋件、底座、螺母和调节螺栓,所述预埋件设置在第一板体内,所述底座设置在第一板体的靠近结构梁的一侧,底座与预埋件相连,所述螺母焊接在底座上,所述调节螺栓设置在墙体内且与螺母螺纹连接。

作为优选,为了起到备用调节的作用,当下挂件的墙体与第一板体之间距离过大,不适合采用限位组件连接时,可以通过另一个调节组件来连接第一板体并调整其位置。所述调节组件有两个,两个调节组件对称设置在镀锌钢板的上下两侧。

作为优选,为了起到密封省胶的作用,所述第一板体与第二板体之间设有泡沫棒。

作为优选,为了进一步提高密封的效果,所述泡沫棒的外侧涂有密封胶。

作为优选,为了保证第一角钢与镀锌钢板之间的连接强度,所述第一螺栓有三个,三个第一螺栓在第一角钢上排成一列。

作为优选,为了起到防火的效果,所述第二板体与结构梁之间设有防火岩棉。

作为优选,为了使得镀锌钢板与结构梁连接牢靠,所述镀锌钢板与结构梁焊接固定。

作为优选,为了起到保温的效果,所述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内均设有保温岩棉层。

作为优选,为了使得第二板体可以前后、左右、上下移动,所述第一长圆孔与第二长圆孔垂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装配式墙板系统,适用于钢结构建筑外墙的墙板,依照对应步骤施工,简单高效,安装精度高,能够有效缩短工期;现场干法装配方便,节水节电节材,环保性能优良;墙板均采用螺栓连接,方便拆装,利于后期保养维护,并具有良好的防火、保温、抗震性能。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装配式墙板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装配式墙板系统的调节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标号和对应的名称为:1.结构梁,2.镀锌钢板,3.墙体,4.第一板体,5.第二板体,6.连接角钢,7.第一角钢,8.第二角钢,9.第一螺栓,10.第二螺栓,11.第三螺栓,12.预埋螺栓,13.预埋件,14.底座,15.螺母,16.调节螺栓,17.泡沫棒,18.防火岩棉,19.保温岩棉层。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发明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发明有关的构成。

如图1-2所示,一种装配式墙板系统,包括工字形结构梁1,结构梁1的开口内设有镀锌钢板2,镀锌钢板2的上下两侧分别设有上挂件和下挂件;

下挂件包括墙体3、第一板体4和限位组件,墙体3设置在结构梁1的下方,第一板体4设置在镀锌钢板2的远离结构梁1的一侧,第一板体4通过限位组件与墙体3相连;

上挂件包括调节组件、第二板体5和连接角钢6,调节组件设置在镀锌钢板2上,第二板体5设置在第一板体4的上方,连接角钢6设置在第二板体5的靠近结构梁1的一侧,第二板体5通过连接角钢6与调节组件相连;

调节组件包括第一角钢7和第二角钢8,第一角钢7的一侧贴靠在镀锌钢板2上并通过第一螺栓9相连,其相邻的另一侧沿z轴方向设有第一长圆孔,第二角钢8设置在第一角钢7的拐角内侧,第二角钢8的一侧沿y轴方向设有第二长圆孔,其相邻的另一侧沿x轴方向设有第三长圆孔,第二长圆孔与第一长圆孔贴靠并通过第二螺栓10相连,连接角钢6的一侧与第三长圆孔贴靠并通过第三螺栓11相连,其相邻的另一侧与第二板体5贴靠并通过预埋螺栓12相连。

为了限制第一板体4竖直方向运动,限位组件包括预埋件13、底座14、螺母15和调节螺栓16,预埋件13设置在第一板体4内,底座14设置在第一板体4的靠近结构梁1的一侧,底座14与预埋件13相连,螺母15焊接在底座14上,调节螺栓16设置在墙体3内且与螺母15螺纹连接。

为了起到备用调节的作用,当下挂件的墙体3与第一板体4之间距离过大,不适合采用限位组件连接时,可以通过另一个调节组件来连接第一板体4并调整其位置。调节组件有两个,两个调节组件对称设置在镀锌钢板2的上下两侧。

为了起到密封省胶的作用,第一板体4与第二板体5之间设有泡沫棒17。

为了进一步提高密封的效果,泡沫棒17的外侧涂有密封胶。

为了保证第一角钢7与镀锌钢板2之间的连接强度,第一螺栓9有三个,三个第一螺栓9在第一角钢7上排成一列。

为了起到防火的效果,第二板体5与结构梁1之间设有防火岩棉18。

为了使得镀锌钢板2与结构梁1连接牢靠,镀锌钢板2与结构梁1焊接固定。

为了起到保温的效果,第一板体4和第二板体5内均设有保温岩棉层19。

为了使得第二板体5可以前后、左右、上下移动,第一长圆孔与第二长圆孔垂直。

第一板体4和第二板体5都是双面清水混凝土夹保温岩棉板体,预先在工厂内生产完成的,具有良好的防火、保温效果。在装配板体时,将镀锌钢板2与结构梁1焊接固定,然后装配下挂件,经现场实际测量后,选择适合的尺寸的第一板体4进行吊装,使得预埋件13与底座14靠近并且将它们焊接固定,通过调节螺栓16对第一板体4的进行限位,完成下挂操作。然后装配上挂件,吊装适合的尺寸第二板体5,通过第一螺栓9将第一角钢7与镀锌钢板2连接,然后由第二角钢8通过连接角钢6带动第二板体5进行前后、左右、上下的三维运动,使得第二板体5与第一板体4精确对准定位,然后操作人员只需要简单的拧紧各螺栓进行锁紧固定,即完成上挂操作,板墙装配完成。

由于这种结构装配适用于钢结构建筑外墙的墙板,依照对应步骤施工,简单高效,安装精度高,能够有效缩短工期;现场干法装配方便,节水节电节材,环保性能优良;墙板均采用螺栓连接,方便拆装,利于后期保养维护,并具有良好的防火、保温、抗震性能。

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具体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从上述构思出发,不经过创造性的劳动,所作出的种种变换,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