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断面硐室混凝土浇筑模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073495发布日期:2020-03-10 09:20阅读:255来源:国知局
一种大断面硐室混凝土浇筑模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模板,尤其涉及一种马蹄形全断面组装式一次浇筑成形的模板。



背景技术:

目前,在一些井巷工程施工中,井深地压大,硐室断面大,防水等级高,混凝土质量要求高,往往采用马蹄形断面支护来确保井壁的受力和防水,传统的马蹄形断面浇筑采用顶底分层浇筑,在施工中对接茬部位的处理要求极高,一旦处理不好就可能造成淹井事故。工程斜长1233.665m,平均坡度11.6﹪,采用冻结法施工,冻结长度1066m,是国内最长的冻结斜井。矿道主斜坡道明槽工程,施工断面为马蹄形断面,使用钢筋混凝土浇筑,防水等级p12,要求施工一次整体浇筑。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解决工程斜长千米以上,平均坡度11.6﹪,采用冻结法施工,冻结长度千米以上,是国内较长的冻结斜井。矿道主斜坡道明槽工程,施工断面为马蹄形断面,使用钢筋混凝土浇筑,防水等级p12,要求施工一次整体浇筑的问题,发明了一种大断面硐室混凝土浇筑模板。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可以是:

一种大断面硐室混凝土浇筑模板,主要由底墙拱支撑、右外拱支撑、左外拱支撑、右内中段支撑、左内中段支撑、左内顶拱支撑、右内顶拱支撑、法兰、右外腿支撑和左外腿支撑组成,其所述的底墙拱支撑外侧右端连接右外腿支撑,右外腿支撑上端通过法兰连接右外拱支撑下端,右外拱支撑上端,通过另一个法兰连接左外拱支撑一端,左外拱支撑另一端通过又一个法兰连接左外腿支撑一端,左外腿支撑另一端连接底墙拱支撑外侧左端,底墙拱支撑上面右部通过另一个法兰连接右内中段支撑一端,右内中段支撑另一端通过另一个法兰连接右内顶拱支撑一端,右内顶拱支撑另一端通过设置的两个圆孔螺栓连接弧形片-,弧形片-一端设置两个圆孔,另一端连接在左内顶拱支撑一端,左内顶拱支撑另一端通过另一个法兰连接左内中段支撑一端,左内中段支撑另一端通过另一个法兰连接底墙拱支撑上面左部,通过由底墙拱支撑、右外拱支撑、左外拱支撑、右内中段支撑、左内中段支撑、左内顶拱支撑、右内顶拱支撑、法兰、右外腿支撑和左外腿支撑的连接,构成马蹄形断面浇筑空间。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也可以是:

所述的一种大断面硐室混凝土浇筑模板,其所述的底墙拱支撑1主要由底钢板、底立槽钢ⅰ、底立槽钢ⅱ、底立槽钢ⅲ、底立槽钢ⅳ、底立槽钢ⅴ、底立槽钢ⅵ、底立槽钢ⅶ、底立槽钢ⅷ、底斜槽钢ⅰ、底斜槽钢ⅱ、底立槽钢ⅸ、托底拱内碹胎、托底拱模板、托底拱外碹胎5和底托樑组成,所述的底钢板为长方形板,长方形板上设置多个圆孔,长方形板中部上面设置底立槽钢ⅳ,底立槽钢ⅳ左侧设置底立槽钢ⅲ,右侧设置底立槽钢ⅴ,底立槽钢ⅴ右侧设置底立槽钢ⅵ,底立槽钢ⅲ左侧设置底立槽钢ⅱ,底立槽钢ⅱ、底立槽钢ⅲ、底立槽钢ⅳ、底立槽钢ⅴ、底立槽钢ⅵ上端依次连接底托樑、托底拱外碹胎、托底拱模板和托底拱内碹胎,底托樑为弧形20#槽、托底拱外碹胎为建筑竹胶板、托底拱模板为10#槽、托底拱内碹胎为弧形20#槽,为弧形20#槽的底托樑、托底拱内碹胎和为建筑竹胶板的托底拱外碹胎弧度一致、多个为10#槽的托底拱模板均布垂直摆放在托底拱内碹胎与托底拱外碹胎中间;托底拱内碹胎两端分别连接一个法兰,法兰为长方形,上面设置四个圆孔,法兰与托底拱内碹胎连接,法兰其中一个面与20#槽的托底拱内碹胎槽底面平齐,法兰上的四个孔分别设置在20#槽下方两侧;底钢板右部上面设置底立槽钢ⅷ,底立槽钢ⅷ左侧设置底立槽钢ⅶ,底立槽钢ⅶ和底立槽钢ⅷ上面连接底斜槽钢ⅰ,底钢板左部上面设置底立槽钢ⅸ,底立槽钢ⅸ右侧设置底立槽钢ⅰ,底立槽钢ⅰ和底立槽钢ⅸ上面连接底斜槽钢ⅱ,底斜槽钢ⅱ和底斜槽钢ⅰ为20#槽,底立槽钢ⅸ、底立槽钢ⅰ、底立槽钢ⅶ和底立槽钢ⅷ为10#槽,用螺栓将托底拱内碹胎1-13、托底拱模板1-14、底拱外碹胎1-15和和底托樑1-16夹紧。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

所述的一种大断面硐室混凝土浇筑模板,其所述的右外拱支撑,主要由右外拱支撑槽钢、右外拱支撑钢模板和法兰组成,所述的右外拱支撑槽钢为弧形,弧形的右外拱支撑槽钢内侧连接右外拱支撑钢模板,右外拱支撑钢模板也为弧形,弧度与右外拱支撑槽钢一致,右外拱支撑槽钢下端连接一个法兰,上端也连接另一个法兰。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

所述的一种大断面硐室混凝土浇筑模板,其所述的左外拱支撑主要由左外拱支撑槽钢、左外拱支撑钢模板和法兰组成,所述的左外拱支撑与右外拱支撑对称设置,所述的左外拱支撑槽钢也为弧形,弧形的左外拱支撑槽钢内侧连接左外拱支撑钢模板,左外拱支撑钢模板也为弧形,弧度与左外拱支撑槽钢一致,左外拱支撑槽钢下端接一个法兰,上端也连接另一个法兰。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

所述的一种大断面硐室混凝土浇筑模板,其所述的右外腿支撑主要由右外腿支撑槽钢、右外腿支撑钢模板和法兰组成,所述的右外腿支撑槽钢为座椅形,座椅形右外腿支撑槽钢内侧连接右外腿支撑钢模板,右外腿支撑钢模板也为座椅形,座椅形右外腿支撑槽钢上端连接一个法兰,下端连接另一个法兰。左外腿支撑与右外腿支撑对称设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

所述的一种大断面硐室混凝土浇筑模板,其所述的右内顶拱支撑主要由右内顶拱支撑大槽钢、右内顶拱支撑小槽钢、右内顶拱支撑竹胶板、圆管加强筋和法兰,所述的右内顶拱支撑大槽钢为弧形,弧形的右内顶拱支撑大槽钢弧内侧设置圆管加强筋,多个右内顶拱支撑小槽钢均布连接于右内顶拱支撑大槽钢弧形外侧,并与右内顶拱支撑大槽钢垂直设置,右内顶拱支撑小槽钢外侧连接右内顶拱支撑竹胶板,弧形的右内顶拱支撑大槽钢下端连接法兰,另一端设置两个圆孔,弧形的右内顶拱支撑大槽钢另一端设置的两个圆孔,直径和孔距与弧形片上的一致。右内顶拱支撑与左内顶拱支撑对称设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

所述的一种大断面硐室混凝土浇筑模板,其所述的右内中段支撑主要由右内中段支撑大槽钢、右内中段支撑小槽钢、右内中段支撑竹胶板和法兰组成,所述的右内中段支撑大槽钢为20#槽钢,右内中段支撑小槽钢为10#槽钢,多个右内中段支撑小槽钢在右内中段支撑大槽钢右侧,并垂直设置,多个右内中段支撑小槽钢右侧连接右内中段支撑竹胶板,右内中段支撑大槽钢一端连接法兰,另一端连接另一个法兰。左内中段支撑5与右内中段支撑4对称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的底部反拱模板,支撑钢桩焊接预埋件,用于模具整体承重,及进行底部浇筑,形成了底部稳固基础,防止了混凝土整体的位移情况出现。

2、本实用新型的整体模具固定,增加浇筑过程中的整体性,有效的防止跑模,整体位移、模板倾倒现象。

3、本实用新型的底拱一体技术模具组装完毕后,整体一次性浇筑,保证浇筑质量无接茬接缝,提高防水等级。

4、本实用新型有效加快了施工进度,模板材料可回收循环利用,井巷外观有了极大的提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断面图;

图2为底墙拱支撑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c处放大图;

图4为底拱支架主视图;

图5为底拱支架俯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底墙拱支架内处碹胎组装示意图;

图7为图1b处断面图;

图8为图1a处放大图;

图9为图1a处放大俯视图;

图10为底墙拱模板支撑俯视图;

图11为图1e处放大图;

图12为图1f处放大图;

图13为图1d处放大图;

图14为右外拱支撑示意图;

图15为右外腿支撑示意图;

图16为右内支顶拱支撑示意图;

图17为右内中段支撑示意图;

图18为左外拱支撑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图3图7图8图9图10图11图12图13中,一种大断面硐室混凝土浇筑模板,主要由底墙拱支撑1、右外拱支撑2、左外拱支撑3、右内中段支撑4、左内中段支撑5、左内顶拱支撑6、右内顶拱支撑7、法兰8、右外腿支撑9和左外腿支撑10组成,其所述的底墙拱支撑1外侧右端连接右外腿支撑9,右外腿支撑9上端通过法兰8连接右外拱支撑2下端,右外拱支撑2上端,通过另一个法兰8连接左外拱支撑3一端,左外拱支撑3另一端通过又一个法兰8连接左外腿支撑10一端,左外腿支撑10另一端连接底墙拱支撑1外侧左端,底墙拱支撑1上面右部通过另一个法兰8连接右内中段支撑4一端,右内中段支撑4另一端通过另一个法兰8连接右内顶拱支撑7一端,右内顶拱支撑7另一端通过设置的两个圆孔螺栓连接弧形片6-2,弧形片6-2一端设置两个圆孔,另一端连接在左内顶拱支撑6一端,左内顶拱支撑6另一端通过另一个法兰8连接左内中段支撑5一端,左内中段支撑5另一端通过另一个法兰8连接底墙拱支撑1上面左部,通过由底墙拱支撑1、右外拱支撑2、左外拱支撑3、右内中段支撑4、左内中段支撑5、左内顶拱支撑6、右内顶拱支撑7、法兰8、右外腿支撑9和左外腿支撑10的连接,构成马蹄形断面浇筑空间。

图2图4图5图6中,所述的一种大断面硐室混凝土浇筑模板,其所述的底墙拱支撑1主要由底钢板1-1、底立槽钢ⅰ1-2、底立槽钢ⅱ1-3、底立槽钢ⅲ1-4、底立槽钢ⅳ1-5、底立槽钢ⅴ1-6、底立槽钢ⅵ1-7、底立槽钢ⅶ1-8、底立槽钢ⅷ1-9、底斜槽钢ⅰ1-10、底斜槽钢ⅱ1-11、底立槽钢ⅸ1-12、托底拱内碹胎1-13、托底拱模板1-14、托底拱外碹胎1-15和底托樑1-16组成,所述的底钢板1-1为长方形板,长方形板上设置多个圆孔,长方形板中部上面设置底立槽钢ⅳ1-5,底立槽钢ⅳ1-5左侧设置底立槽钢ⅲ1-4,右侧设置底立槽钢ⅴ1-6,底立槽钢ⅴ1-6右侧设置底立槽钢ⅵ1-7,底立槽钢ⅲ1-4左侧设置底立槽钢ⅱ1-3,底立槽钢ⅱ1-3、底立槽钢ⅲ1-4、底立槽钢ⅳ1-5、底立槽钢ⅴ1-6、底立槽钢ⅵ1-7上端依次连接底托樑1-16、托底拱外碹胎1-15、托底拱模板1-14和托底拱内碹胎1-13,底托樑1-16为弧形20#槽、托底拱外碹胎1-15为建筑竹胶板、托底拱模板1-14为10#槽、托底拱内碹胎1-13为弧形20#槽,为弧形20#槽的底托樑1-16、托底拱内碹胎1-13和为建筑竹胶板的托底拱外碹胎1-15弧度一致、多个为10#槽的托底拱模板1-14均布垂直摆放在托底拱内碹胎1-13与托底拱外碹胎1-15中间;托底拱内碹胎1-13两端分别连接一个法兰8,法兰8为长方形,上面设置四个圆孔,法兰8与托底拱内碹胎1-13连接,法兰8其中一个面与20#槽的托底拱内碹胎1-13槽底面平齐,法兰8上的四个孔分别设置在20#槽下方两侧;底钢板1-1右部上面设置底立槽钢ⅷ1-9,底立槽钢ⅷ1-9左侧设置底立槽钢ⅶ1-8,底立槽钢ⅶ1-8和底立槽钢ⅷ1-9上面连接底斜槽钢ⅰ1-10,底钢板1-1左部上面设置底立槽钢ⅸ1-12,底立槽钢ⅸ1-12右侧设置底立槽钢ⅰ1-2,底立槽钢ⅰ1-2和底立槽钢ⅸ1-12上面连接底斜槽钢ⅱ1-11,底斜槽钢ⅱ1-11和底斜槽钢ⅰ1-10为20#槽,底立槽钢ⅸ1-12、底立槽钢ⅰ1-2、底立槽钢ⅶ1-8和底立槽钢ⅷ1-9为10#槽,用螺栓将托底拱内碹胎1-13、托底拱模板1-14、底拱外碹胎1-15和和底托樑1-16夹紧。

图14中,所述的一种大断面硐室混凝土浇筑模板,其所述的右外拱支撑2,主要由右外拱支撑槽钢2-1、右外拱支撑钢模板2-2和法兰8组成,所述的右外拱支撑槽钢2-1为弧形,弧形的右外拱支撑槽钢2-1内侧连接右外拱支撑钢模板2-2,右外拱支撑钢模板2-2也为弧形,弧度与右外拱支撑槽钢2-1一致,右外拱支撑槽钢2-1下端连接一个法兰8,上端也连接另一个法兰8。

图18中,所述的一种大断面硐室混凝土浇筑模板,其所述的左外拱支撑3主要由左外拱支撑槽钢3-1、左外拱支撑钢模板3-2和法兰8组成,所述的左外拱支撑3与右外拱支撑2对称设置,所述的左外拱支撑槽钢3-1也为弧形,弧形的左外拱支撑槽钢3-1内侧连接左外拱支撑钢模板3-2,左外拱支撑钢模板3-2也为弧形,弧度与左外拱支撑槽钢3-1一致,左外拱支撑槽钢3-1下端接一个法兰8,上端也连接另一个法兰8。

图15中,所述的一种大断面硐室混凝土浇筑模板,其所述的右外腿支撑9主要由右外腿支撑槽钢9-1、右外腿支撑钢模板9-2和法兰8组成,所述的右外腿支撑槽钢9-1为座椅形,座椅形右外腿支撑槽钢9-1内侧连接右外腿支撑钢模板9-2,右外腿支撑钢模板9-2也为座椅形,座椅形右外腿支撑槽钢9-1上端连接一个法兰8,下端连接另一个法兰8。左外腿支撑10与右外腿支撑9对称设置。

图16中,所述的一种大断面硐室混凝土浇筑模板,其所述的右内顶拱支撑7主要由右内顶拱支撑大槽钢7-1、右内顶拱支撑小槽钢7-2、右内顶拱支撑竹胶板7-3、圆管加强筋7-4和法兰8,所述的右内顶拱支撑大槽钢7-1为弧形,弧形的右内顶拱支撑大槽钢7-1弧内侧设置圆管加强筋7-4,多个右内顶拱支撑小槽钢7-2均布连接于右内顶拱支撑大槽钢7-1弧形外侧,并与右内顶拱支撑大槽钢7-1垂直设置,右内顶拱支撑小槽钢7-2外侧连接右内顶拱支撑竹胶板7-3,弧形的右内顶拱支撑大槽钢7-1下端连接法兰8,另一端设置两个圆孔,弧形的右内顶拱支撑大槽钢7-1另一端设置的两个圆孔,直径和孔距与弧形片6-2上的一致。右内顶拱支撑7与左内顶拱支撑6对称设置。

图17中,所述的一种大断面硐室混凝土浇筑模板,其所述的右内中段支撑4主要由右内中段支撑大槽钢4-1、右内中段支撑小槽钢4-2、右内中段支撑竹胶板4-3和法兰8组成,所述的右内中段支撑大槽钢4-1为20#槽钢,右内中段支撑小槽钢4-2为10#槽钢,多个右内中段支撑小槽钢4-2在右内中段支撑大槽钢4-1右侧,并垂直设置,多个右内中段支撑小槽钢4-2右侧连接右内中段支撑竹胶板4-3,右内中段支撑大槽钢4-1一端连接法兰8,另一端连接另一个法兰8。左内中段支撑5与右内中段支撑4对称设置。

工作原理

本实用新型以6-8米为一模,底墙拱支撑1采取反底拱支撑架托举的方法。待明槽混凝土防水垫层施工完毕7天后,拉中腰线确定底拱位置,在混凝土垫层上每隔1.5m铺设10mm厚750mm×8500mm底钢板1-1一个,并使用多个φ20mm膨胀螺栓与混凝土垫层固定,托底拱内碹胎1-13、托底拱模板1-14、托底拱外碹胎1-15和底托樑1-16依次在底钢板1-1上焊接牢固,然后再组装,右外拱支撑2、左外拱支撑3、右内中段支撑4、左内中段支撑5、左内顶拱支撑6、右内顶拱支撑7、法兰8、右外腿支撑9和左外腿支撑10。组装顺序为:底墙拱支撑1——绑扎底墙拱钢筋——右内中段支撑4和左内中段支撑5——左内顶拱支撑6和右内顶拱支撑7——右外腿支撑9和左外腿支撑10——右外拱支撑2和左外拱支撑3;内外碹胎与托底拱碹胎平齐,用螺栓将托底拱内碹胎1-13、托底拱模板1-14、底拱外碹胎1-15和和底托樑1-16夹紧,夹紧底拱外碹胎1-15(竹胶板)与底托樑1-16(10#槽)——底托樑1-16两头安装右外腿支撑9和左外腿支撑10——从铺设好的托底拱内外碹胎两碹腿处,开始上碹板直至拱部合拢——在钢摸板外再铺设10mm厚*1m*2m建筑竹胶板,用燕尾丝固定在模板上,随铺设钢模板够竹胶板面积就铺设一张竹胶板,并与内碹胎固定牢固——绑扎墙部及拱部钢筋——组装外模(右外腿支撑9和左外腿支撑10,右外拱支撑2和左外拱支撑3),外碹腿与底钢板1-1(10mm钢板)固定,碹腿与碹拱采用法兰螺栓连接——外模模板随浇筑逐步铺设。支设外碹胎、敷设外模建筑钢模板600mm(300x1500)浇筑300mm高混凝土,敷设300mm钢模板,再浇筑300mm高度,依次类推直至浇筑完成,待混凝土凝固18小时后进行拆模,拆模顺序为:自上而下拆整体外碹胎,自上而下拆除外碹建筑钢模板,自上而下拆除内碹胎,拆后清理模板,准备下一模施工,依次类推循环使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