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注浆陶瓷制品自动开模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499953发布日期:2019-12-24 20:04阅读:210来源:国知局
一种注浆陶瓷制品自动开模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开模机构,尤其涉及一种注浆陶瓷制品自动开模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的注浆陶瓷品的制作过程中都需要利用注浆模具,模具半体一般为石膏材质,泥浆灌入到注浆模具中形成陶瓷胚,而陶瓷品一般可以为陶瓷瓶、陶瓷罐等。而目前的注浆模具包括至少两个模具半体,各模具半体上设置有合模时形成成型腔室,当然,根据陶瓷品的大小,模具半体可以为两个或者多个,然目前的这种模具合模都是通过传统的皮筋捆扎的方式实现,这种方法操作复杂,合模时需要捆扎皮筋,开模时需要拆卸皮筋,因此开合模麻烦,无法适应自动化的陶瓷瓶的制作。而申请人对注浆模具进行了改进,在模具半体上设置磁铁块,利用磁铁块的磁力就可以提供注浆模具的合模力。然目前的注浆模具的开模还是采用人工的方式,没有可以自动化开模的机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注浆陶瓷制品自动开模机构,该自动开模机构可以实现注浆模具的开模自动化。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注浆陶瓷制品自动开模机构,该自动开模机构用于打开因磁吸力而合模的注浆模具,该开模机构包括框架,该框架上沿x方向滑动安装有第一开模滑座和第二开模滑座,所述第一开模滑座和第二开模滑座的滑动方向与开模方向一致,所述第一开模滑座和第二开模滑座由开模动力装置驱动;所述第一开模滑座和第二开模滑座上分别安装有沿y方向夹紧注浆模具的模具半体的夹紧机构,所述框架上还安装有用于扶正开模后的陶瓷胚的扶正机构。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第一开模滑座上的夹紧机构包括沿y方向滑动安装于第一开模滑座上的两块夹紧板,所述两块夹紧板由夹紧动力装置驱动。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夹紧动力装置为夹紧气缸,所述框架的底部设置有y向导轨,所述y向导轨上滑动安装有两个夹紧滑座,所述夹紧板固定在两个夹紧滑座上,所述夹紧气缸的头部和尾部分别固定在两个夹紧滑座或者两个夹紧板上。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开模动力装置包括开模电机和正反丝杆,所述正反丝杆转动安装于框架上,所述第一开模滑座和第二开模滑座分别通过螺母与正反丝杆的两段正反螺纹段连接,所述开模电机和正反丝杆之间传动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扶正机构包括竖直滑动安装于框架上的扶正杆,该扶正杆由扶正升降动力装置驱动插入陶瓷胚内,所述扶正杆的上端设置有与注浆模具上口定位配合的定位结构。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定位结构包括固定于扶正杆上的定位板,该扶正杆处于定位板的下段为插入陶瓷胚内的插入段。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定位板的底部设置有柔性垫,所述夹紧板的夹持面上也设置有柔性垫。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的效果是:由于该开模机构包括框架,该框架上沿x方向滑动安装有第一开模滑座和第二开模滑座,第一开模滑座和第二开模滑座的滑动方向与开模方向一致,第一开模滑座和第二开模滑座由开模动力装置驱动,第一开模滑座和第二开模滑座上分别安装有沿y方向夹紧注浆模具的模具半体的夹紧机构,框架上还安装有用于扶正开模后的陶瓷胚的扶正机构,因此,在需要开模时,注浆模具处于开模工位,然后开模动力装置驱动第一开模滑座和第二开模滑座向注浆模具靠拢,靠拢后,第一开模滑座和第二开模滑座上的夹紧机构分别从y方向夹紧注浆模具的模具半体,当模具半体均被夹紧后,开模动力装置再驱动第一开模滑座和第二开模滑座背向移动,这样就可以夹持两个模具半体打开,而开模时,利用扶正机构来扶正陶瓷胚,避免开模时陶瓷胚倾倒而造成损坏,该自动开模机构可以实现注浆模具的自动开模,替代了人工,实现了机械化开模。

又由于开模动力装置包括开模电机和正反丝杆,所述正反丝杆转动安装于框架上,所述第一开模滑座和第二开模滑座分别通过螺母与正反丝杆的两段正反螺纹段连接,所述开模电机和正反丝杆之间传动连接,该开模动力装置可以同步驱动第一开模滑座和第二开模滑座同步镜像运动,这样可以更好的实现对中,方便夹紧机构夹紧模具半体。

又由于所述扶正机构包括竖直滑动安装于框架上的扶正杆,该扶正杆由扶正升降动力装置驱动插入陶瓷胚内,所述扶正杆的上端设置有与注浆模具上口定位配合的定位结构,利用扶正升降动力装置驱动扶正杆插入到陶瓷胚内,这样,当开模后,由于扶正杆的存在,陶瓷胚在开模时如果发生倾斜,陶瓷胚就会被扶正杆阻挡并扶正,这样就可以避免陶瓷胚在开模时被模具带动而倾倒,减少陶瓷胚破损的几率。而定位结构可以确定扶正杆插入陶瓷胚内的深度,避免插入过深破坏瓶胚,也避免插入过浅而起不到扶正的作用。

又由于所述定位板的底部设置有柔性垫,所述夹紧板的夹持面上也设置有柔性垫,利用柔性垫可以避免定位板与模具上表面硬碰撞,而夹紧板上的柔性垫可以增加摩擦力,同时也起到缓冲作用,避免硬夹持。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3是图2沿a-a的结构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5是图4沿b-b的的结构剖视图;

附图中:1.框架;2.第一开模滑座;3.第二开模滑座;4.开模电机;5.夹紧板;6.夹紧动力装置;7.夹紧滑座;8.正反丝杆;9.扶正杆;10.扶正升降动力装置;11.定位板;12.插入段;13.柔性垫。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如图1-5所示,一种注浆陶瓷制品自动开模机构,该自动开模机构用于打开因磁吸力而合模的注浆模具,该开模机构包括框架1,该框架1上沿x方向滑动安装有第一开模滑座2和第二开模滑座3,第一开模滑座2和第二开模滑座3的滑动方向与开模方向一致,第一开模滑座2和第二开模滑座3由开模动力装置驱动,第一开模滑座2和第二开模滑座3上分别安装有沿y方向夹紧注浆模具的模具半体的夹紧机构,框架1上还安装有用于扶正开模后的陶瓷胚的扶正机构。

本实施例中,第一开模滑座2上的夹紧机构包括沿y方向滑动安装于第一开模滑座2上的两块夹紧板5,所述两块夹紧板5由夹紧动力装置6驱动,夹紧动力装置6为夹紧气缸,框架1的底部设置有y向导轨,y向导轨上滑动安装有两个夹紧滑座7,夹紧板5固定在两个夹紧滑座7上,夹紧气缸的头部和尾部分别固定在两个夹紧滑座7或者两个夹紧板5上,开模动力装置包括开模电机4和正反丝杆8,正反丝杆8转动安装于框架1上,第一开模滑座2和第二开模滑座3分别通过螺母与正反丝杆8的两段正反螺纹段连接,开模电机4和正反丝杆8之间传动连接,扶正机构包括竖直滑动安装于框架1上的扶正杆9,该扶正杆9由扶正升降动力装置10驱动插入陶瓷胚内,扶正杆9的上端设置有与注浆模具上口定位配合的定位结构。

本实施例中,定位结构包括固定于扶正杆9上的定位板11,该扶正杆9处于定位板11的下段为插入陶瓷胚内的插入段12,定位板11的底部设置有柔性垫13,夹紧板5的夹持面上也设置有柔性垫13。

开模时,注浆模具处于开模工位,开模电机4驱动正反丝杆8,第一开模滑座2和第二开模滑座3滑动,使得两者同时向注浆模具靠拢,靠拢后,第一开模滑座2的夹紧机构和第二开模滑座3上的夹紧机构分别利用各自的夹紧板5通过夹紧气缸从y方向夹紧注浆模具的模具半体,当模具半体均被夹紧后,开模电机4再驱动第一开模滑座2和第二开模滑座3背向移动,这样就可以夹持两个模具半体打开,此时,由于扶正杆9的存在,陶瓷胚在开模时如果发生倾斜,陶瓷胚就会被扶正杆9阻挡并扶正,而扶正升降动力装置10驱动定位板11可以确定扶正杆9插入陶瓷胚内的深度,这样就可以避免陶瓷胚在开模时被模具带动而倾倒,减少陶瓷胚破损的几率。扶正升降动力装置10可以选用电机,当然也可以选用气缸、电缸等,夹紧动力装置6和开模动力装置还可以根据需要选用相同的结构。

本实施例中提到的电机、气缸、电缸、丝杠螺母机构均为目前的常规技术,在2008年4月北京第五版第二十八次印刷的《机械设计手册第五版》中详细的公开了气缸、电机、电缸以及其他传动机构的具体结构和原理和其他的设计,属于现有技术,其结构清楚明了。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的描述,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范围的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基础上,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造,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