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生产用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397051发布日期:2020-04-14 20:41阅读:404来源:国知局
一种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生产用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生产用固定装置,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固定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生产模具并能够控制其合模的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是将构成建筑主体的构件单元提前预制完成,再通过组合、连接装配,从而实现建筑主体建造。由于施工场所的环境、配电、场地等条件的限制,现有大量使用装配式预制构件,如楼板、墙体、楼梯件等均为在工厂内生产后运抵施工现场,难以满足构件制造、施工一体化的要求,现有设备中也缺少简单灵活、故障率小、且能够摆脱供电和场地限制,能够在施工现场进行预制构件制备的小型机动生产设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能够在摆脱电力和场地限制,在施工现场利用工地材料进行预制构件制造的,用于固定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制备模具、并能够控制其合模的固定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生产用固定装置包括机架,固定在所述机架上的槽轨,滑配在所述槽轨上的若干夹框,活动在所述槽轨上、并连接所述夹框的夹臂,其中,所述槽轨共四根,两两对应固定在所述机架的顶端及下部,槽轨上设有用于滑配连接夹框的轮槽和开有过孔的凸耳;所述夹框包括一对夹架,所述夹架两端设有转轮,夹框两端的转轮分别滑配在位于机架顶端和下部的槽轨的轮槽内;所述夹臂包括主动夹臂和从动夹臂,所述主动夹臂包括丝杆、手轮、双耳连接件和一对连接臂,其中所述丝杆设置在所述凸耳上开设的过孔内,所述双耳连接件安装在所述丝杆端部,所述连接臂两端分别铰接在双耳连接件的耳部和所述夹框的夹架上;所述从动夹臂包括导向杆、双耳连接件和一对连接臂,其中所述导向杆设置在所述凸耳上开设的过孔内,所述双耳连接件安装在所述导向杆端部,所述连接臂两端分别铰接在双耳连接件的耳部和所述夹框的夹架上。如此设计,使用时转动丝母,丝杆下方丝杆上升牵动向两侧连接臂,带动夹架向两侧分开,使夹框宽度变大,将预制构件模具逐个放置在夹框内,反向转动丝母,夹框收拢模具闭合,待灌注后进一步转动丝母,使模具紧密闭合并保持闭合压力。

作为优化,所述凸耳上开设的过孔为通孔,所述双耳连接件焊接在丝杆上,所述手轮为丝母手轮。如此设计,在螺母外焊接手柄形成手轮,丝杆与手轮丝接,转动手轮即可实现丝杆上升、夹框内收,制造工艺简单。

作为优化,所述凸耳上开设的过孔为丝孔,所述双耳连接件为双耳轴承,所述手轮焊接在丝杆上。如此设计,丝杆与丝孔丝接匹配,在轴承外壁上安装焊接双耳,转动手轮即可实现丝杆上升、夹框内收,全连接设计,实现对夹框内收外放的无级控制。

作为优化,所述夹框的两夹架上均设有夹辊槽。如此设计,用于在机架两侧的夹框内布设架辊或圆管,一方面适用于长度小于机架深度的模具,另一方面使夹框内的模具各部位闭合后受力均匀。

作为优化,位于所述机架两侧的对应夹框的转轮之间设有连接轴。如此设计,确保机架两侧夹框的相对位置对应。

本实用新型一种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生产用固定装置能够适应各种形状的预制构件模具,且结构简单灵活、开模合模操作便捷,全机械构造不需要外部能源介入,广泛适用于各类装配式预制楼板、墙体、楼梯以及其他预制构件制造。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一种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生产用固定装置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生产用固定装置的主视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生产用固定装置的左视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a部位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中b部位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2中c部位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2中d部位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

1-机架、2-槽轨、3-夹框、4-夹臂;

21-轮槽、22-凸耳、31-夹架、32-转轮、41-主动夹臂、42-从动夹臂、43-双耳连接件、44-连接臂;

311-夹辊槽、321-连接轴、411-丝杆、412-手轮、421-导向杆。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如图1至6所示,本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生产用固定装置包括机架1,固定在所述机架1上的槽轨2,滑配在所述槽轨2上的若干夹框3,活动在所述槽轨2上、并连接所述夹框3的夹臂4,其中,所述槽轨2共四根,两两对应固定在所述机架1的顶端及下部,槽轨2上设有用于滑配连接夹框3的轮槽21和开有过孔的凸耳22;所述夹框3包括一对夹架31,所述夹架31两端设有转轮32,夹框3两端的转轮32分别滑配在位于机架1顶端和下部的槽轨2的轮槽21内;所述夹臂4包括主动夹臂41和从动夹臂42,所述主动夹臂41包括丝杆411、手轮412、双耳连接件43和一对连接臂44,其中所述丝杆411设置在所述凸耳22上开设的过孔内,所述双耳连接件43安装在所述丝杆411端部,所述连接臂44两端分别铰接在双耳连接件43的耳部和所述夹框3的夹架31上;所述从动夹臂42包括导向杆421、双耳连接件43和一对连接臂44,其中所述导向杆421设置在所述凸耳22上开设的过孔内,所述双耳连接件43安装在所述导向杆421端部,所述连接臂44两端分别铰接在双耳连接件43的耳部和所述夹框3的夹架31上。使用时转动丝母,丝杆下方丝杆上升牵动向两侧连接臂,带动夹架向两侧分开,使夹框宽度变大,将预制构件模具逐个放置在夹框内,反向转动丝母,夹框收拢模具闭合,待灌注后进一步转动丝母,使模具紧密闭合并保持闭合压力。

所述凸耳22上开设的过孔为通孔,所述双耳连接件43焊接在丝杆411上,所述手轮412为丝母手轮。在螺母外焊接手柄形成手轮,丝杆与手轮丝接,转动手轮即可实现丝杆上升、夹框内收,制造工艺简单。

所述夹框3的两夹架31上均设有夹辊槽311。用于在机架两侧的夹框内布设架辊或圆管,一方面适用于长度小于机架深度的模具,另一方面使夹框内的模具各部位闭合后受力均匀。

位于所述机架1两侧的对应夹框3的转轮32之间设有连接轴321。确保机架两侧夹框的相对位置对应。

实施方式2:本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生产用固定装置包括机架1,固定在所述机架1上的槽轨2,滑配在所述槽轨2上的若干夹框3,活动在所述槽轨2上、并连接所述夹框3的夹臂4,其中,所述槽轨2共四根,两两对应固定在所述机架1的顶端及下部,槽轨2上设有用于滑配连接夹框3的轮槽21和开有过孔的凸耳22;所述夹框3包括一对夹架31,所述夹架31两端设有转轮32,夹框3两端的转轮32分别滑配在位于机架1顶端和下部的槽轨2的轮槽21内;所述夹臂4包括主动夹臂41和从动夹臂42,所述主动夹臂41包括丝杆411、手轮412、双耳连接件43和一对连接臂44,其中所述丝杆411设置在所述凸耳22上开设的过孔内,所述双耳连接件43安装在所述丝杆411端部,所述连接臂44两端分别铰接在双耳连接件43的耳部和所述夹框3的夹架31上;所述从动夹臂42包括导向杆421、双耳连接件43和一对连接臂44,其中所述导向杆421设置在所述凸耳22上开设的过孔内,所述双耳连接件43安装在所述导向杆421端部,所述连接臂44两端分别铰接在双耳连接件43的耳部和所述夹框3的夹架31上。使用时转动丝母,丝杆下方丝杆上升牵动向两侧连接臂,带动夹架向两侧分开,使夹框宽度变大,将预制构件模具逐个放置在夹框内,反向转动丝母,夹框收拢模具闭合,待灌注后进一步转动丝母,使模具紧密闭合并保持闭合压力。

所述凸耳22上开设的过孔为丝孔,所述双耳连接件43为双耳轴承,所述手轮412焊接在丝杆411上。丝杆与丝孔丝接匹配,在轴承外壁上安装焊接双耳,转动手轮即可实现丝杆上升、夹框内收,全连接设计,实现对夹框内收外放的无级控制。

所述夹框3的两夹架31上均设有夹辊槽311。用于在机架两侧的夹框内布设架辊或圆管,一方面适用于长度小于机架深度的模具,另一方面使夹框内的模具各部位闭合后受力均匀。

位于所述机架1两侧的对应夹框3的转轮32之间设有连接轴321。确保机架两侧夹框的相对位置对应。

本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生产用固定装置能够适应各种形状的预制构件模具,且结构简单灵活、开模合模操作便捷,全机械构造不需要外部能源介入,广泛适用于各类装配式预制楼板、墙体、楼梯以及其他预制构件制造。

上述实施方式旨在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可为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实现或使用,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故本实用新型包括但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任何符合本权利要求书或说明书描述,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性、创造性特点的方法、工艺、产品,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