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轻钢房屋的装配式钢结构墙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404584发布日期:2020-10-02 08:14阅读:149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轻钢房屋的装配式钢结构墙体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轻钢房屋墙体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轻钢房屋的装配式钢结构墙体。



背景技术:

轻钢龙骨是一种新型的建筑材料,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近年来已广泛应用于宾馆、车站、剧场、商场、工厂、办公楼等场所,轻钢龙骨隔墙具有重量轻、强度较高、耐火性好、通用性强且安装简易的特性,同时还具有工期短、施工简便、不易变形等优点。

公告号为cn208604793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装配式墙体,包括固定柱和固定板,所述固定柱设有两个且相对设置;在固定柱的侧面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固定柱的底部连接有第一槽钢,安装槽及槽钢形成墙体框架,在安装槽及槽钢中装设有墙体,所述固定柱及墙体模块的背面均设有螺孔,螺孔设于同一水平直线上,在固定板上设有与螺孔相配合的安装孔,通过螺栓将固定板固定于固定柱及墙体模块上。该实用新型中的装配式墙体将固定柱及第一槽钢固定好后便可快速进行墙体的搭建,大大降低了人力物力成本,且出现墙体损坏情况便于更换。

但上述技术方案中的装配式墙体存在如下缺陷:在对相邻的墙体模块进行固定时,工作人员需将同一个固定板同时与多个墙体模块侧壁贴合,随后采用螺栓对固定板与墙体模块进行固定,在此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将固定板上的安装孔与墙体模块上的螺孔对准,否则工作人员难以将螺栓贯穿安装孔并与螺孔螺纹连接,不利于工作人员对相邻的墙体模块进行锁定。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轻钢房屋的装配式钢结构墙体,该装配式钢结构墙体采用抵紧组件代替传统技术中的螺栓,有利于工作人员快速对相邻的墙体模块进行拼接并锁定。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用于轻钢房屋的装配式钢结构墙体,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墙体模块和第二墙体模块,所述第一墙体模块靠近第二墙体模块一侧的侧壁上固定有插接板,所述第二墙体模块靠近第一墙体模块一侧的侧壁上开设有与插接板插接配合的插接槽,所述第二墙体模块内还开设有与插接槽连通的方形容纳腔,所述插接板远离第一墙体模块一侧的侧壁与方形容纳腔远离第一墙体模块一侧的内侧壁贴合,所述插接板上安装有用于将第一墙体模块与第二墙体模块的相对位置进行锁定的锁定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将第一墙体模块与第二墙体模块进行拼接时,工作人员只需将插接板与插接槽插接,同时使得插接板远离第一墙体模块一侧的侧壁与方形容纳腔远离第一墙体模块一侧的内侧壁贴合,此时,工作人员只需通过锁定组件即可对第一墙体模块与第二墙体模块的相对位置进行锁定,该装配式钢结构墙体采用抵紧组件代替传统技术中的螺栓,有利于工作人员快速对相邻的墙体模块进行拼接并锁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锁定组件包括贯穿设置于插接板上并与之转动连接的螺纹杆,所述插接板两侧的螺纹杆上具有两段旋向相反的螺纹,所述锁定组件还包括套设于螺纹杆的两段螺纹上并与之螺纹连接的套筒、与套筒远离插接板一侧的表面固定的抵紧板以及与抵紧板靠近插接板一侧的侧壁铰接的连杆,所述第二墙体模块靠近插接槽的位置上开设有供抵紧板穿过的方形通孔,所述套筒的外径以及螺纹杆的截面圆直径均小于方形通孔的顶壁与底壁之间的距离,所述方形通孔两侧的侧壁之间的距离大于等于螺纹杆的长度,所述抵紧板上开设有供螺纹杆穿过的圆形通孔,所述连杆远离抵紧板的一端与插接板靠近套筒一侧的侧壁滑移连接,所述螺纹杆端部开设有横截面为矩形的安装孔,所述第二墙体模块侧壁与安装孔对应的位置上开设有穿孔,所述穿孔与方形容纳腔连通,所述第二墙体模块上安装有贯穿穿孔并与安装孔插接配合的插接杆,所述插接杆远离螺纹杆的一端固定有l形摇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套筒的外径以及螺纹杆的截面圆直径均小于方形通孔的顶壁与底壁之间的距离,且方形通孔两侧的侧壁之间的距离大于等于螺纹杆的长度,以此便于工作人员将带有锁定组件的插接板插入插接槽内,同时使得插接板远离第一墙体模块一侧的侧壁与方形容纳腔远离第一墙体模块一侧的内侧壁贴合,在使用锁定组件将第一墙体模块与第二墙体模块的相对位置进行锁定时,工作人员只需将插接杆贯穿穿孔并与安装孔插接,此时,工作人员需转动l形摇把,使得与l形摇把固定的插接杆转动,从而带动螺纹杆转动,在此过程中,螺纹杆的两段螺纹上的两个套筒做相背运动,直至两个抵紧板分别与方形容纳腔两侧的内侧壁抵紧,随后,工作人员取出l形摇把和插接杆即可,借助抵紧板与方形容纳腔内侧壁之间的抵紧作用,使得第一墙体模块与第二墙体模块的相对位置得以锁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插接板靠近方形容纳腔一侧的侧壁上固定有横截面为等腰梯形的导接块,所述导接块靠近插接板一侧的表面积大于导接块远离插接板一侧的表面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导接块,当工作人员将插接板与插接槽插接时,导接块的倾斜面率先与插接槽接触,以此降低了插接板进入插接槽内的难度,有利于工作人员快速对第一墙体模块与第二墙体模块进行拼接。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安装孔靠近穿孔一侧的位置上开设有扩口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扩口部,以此便于工作人员将插接杆贯穿穿孔并与安装孔插接,有利于工作人员快速使用锁定组件将第一墙体模块与第二墙体模块的相对位置进行锁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l形摇把的水平部上套设有与其固定的橡胶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橡胶套表面具有较大的摩擦系数,通过在l形摇把的水平部上设置橡胶套,以此使得工作人员手部与l形摇把的水平部之间具有较大的摩擦力,从而便于工作人员握牢l形摇把并转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穿孔的横截面为矩形,所述穿孔横截面的对角线与安装孔横截面的对角线相互平行,且所述穿孔横截面的对角线交点与安装孔横截面的对角线交点之间的连线与螺纹杆的轴线重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人员通过穿孔即可知晓安装孔的位置,以此便于工作人员快速将插接杆插入安装孔内,减少了工作人员将插接杆与安装孔对准的时间。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抵紧板远离插接板一侧的侧壁上均匀固定有多个卡齿一,所述方形容纳腔与卡齿一位置相对的侧壁上均匀固定有多个卡齿二,且所述卡齿二与卡齿一啮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工作人员转动l形摇把后,螺纹杆发生转动,由于套筒与抵紧板固定,抵紧板的周向运动被连杆限制,以此使得螺纹杆上的两个套筒相互远离,从而使得抵紧板向远离插接板的一侧移动,直至抵紧板上的卡齿一与方形容纳腔内侧壁上的卡齿二相互啮合并相互抵紧,使得插接板与方形容纳腔之间的相对位置得以锁定,有利于使得第一墙体模块与第二墙体模块的相对位置得以锁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卡齿一与卡齿二的表面上均设有镀铬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铬具有较高的硬度,镀于卡齿一与卡齿二上,使得卡齿一与卡齿二表面的耐磨性能得以增强,降低了两者之间的相互磨损,并且使得卡齿一与卡齿二的结构强度得以增强。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本方案在将第一墙体模块与第二墙体模块进行拼接时,工作人员只需将插接板与插接槽插接,同时使得插接板远离第一墙体模块一侧的侧壁与方形容纳腔远离第一墙体模块一侧的内侧壁贴合,此时,工作人员只需通过锁定组件即可对第一墙体模块与第二墙体模块的相对位置进行锁定,该装配式钢结构墙体采用抵紧组件代替传统技术中的螺栓,有利于工作人员快速对相邻的墙体模块进行拼接并锁定;

本方案中,工作人员通过穿孔即可知晓安装孔的位置,以此便于工作人员快速将插接杆插入安装孔内,减少了工作人员将插接杆与安装孔对准的时间;

本方案中,当工作人员转动l形摇把后,螺纹杆发生转动,由于套筒与抵紧板固定,抵紧板的周向运动被连杆限制,以此使得螺纹杆上的两个套筒相互远离,从而使得抵紧板向远离插接板的一侧移动,直至抵紧板上的卡齿一与方形容纳腔内侧壁上的卡齿二相互啮合并相互抵紧,使得插接板与方形容纳腔之间的相对位置得以锁定,有利于使得第一墙体模块与第二墙体模块的相对位置得以锁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局部结构的剖视图,用于凸显安装孔。

附图标记:1、第一墙体模块;11、插接板;111、导接块;2、第二墙体模块;21、插接槽;22、方形容纳腔;23、穿孔;24、方形通孔;3、锁定组件;31、螺纹杆;311、安装孔;312、扩口部;32、套筒;33、抵紧板;331、圆形通孔;34、连杆;35、插接杆;36、l形摇把;361、橡胶套;4、卡齿一;5、卡齿二。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用于轻钢房屋的装配式钢结构墙体,包括第一墙体模块1、第二墙体模块2、插接板11和插接槽21。第一墙体模块1为长方形板状,其为竖直设置,且第一墙体模块1采用钢结构制成。第二墙体模块2为长方形板状,其为竖直设置,且第二墙体模块2采用钢结构制成。插接板11为长方形板状,其为竖直设置,插接板11的侧壁与第一墙体模块1靠近第二墙体模块2一侧的侧壁上固定。插接槽21的横截面为矩形,其开设于第二墙体模块2靠近第一墙体模块1一侧的侧壁上,插接槽21的延伸方向竖直,且插接槽21与插接板11插接配合,以此便于工作人员将相邻的第一墙体模块1和第二墙体模块2相互拼接。

如图1所示,插接板11上设有导接块111,导接块111为横截面呈等腰梯形的块状结构,导接块111的延伸方向与插接板11的长度方向一致,导接块111与插接板11远离第一墙体模块1一侧的侧壁固定,且导接块111靠近插接板11一侧的表面积大于导接块111远离插接板11一侧的表面积,以此便于工作人员将插接板11与插接槽21对准,并将插接板11插入插接槽21内。

如图1所示,第二墙体模块2内开设有方形容纳腔22,方形容纳腔22的横截面为矩形,方形容纳腔22的延伸方向竖直,方形容纳腔22与插接槽21连通,插接板11两侧的侧壁与方形容纳腔22两侧的内侧壁之间的距离相等,且插接板11远离第一墙体模块1一侧的侧壁与方形容纳腔22远离第一墙体模块1一侧的内侧壁贴合。

如图1所示,插接板11上安装有锁定组件3,结合图2所示,锁定组件3包括螺纹杆31、套筒32、抵紧板33、连杆34、插接杆35和l形摇把36。螺纹杆31的轴线水平,其贯穿设置于插接板11上并与之转动连接,螺纹杆31的两端与插接板11两侧的侧壁之间的距离相等,插接板11两侧的螺纹杆31上具有两段旋向相反的螺纹,再结合图3所示,螺纹杆31的一端开设有安装孔311。安装孔311的横截面为矩形,其延伸方向与螺纹杆31的轴向一致,且第二墙体模块2侧壁与安装孔311对应的位置上开设有穿孔23。穿孔23的横截面为方形,其延伸方向与安装孔311的延伸方向一致,穿孔23与方形容纳腔22连通,穿孔23横截面的对角线与安装孔311横截面的对角线相互平行,且所述穿孔23横截面的对角线交点与安装孔311横截面的对角线交点之间的连线与螺纹杆31的轴线重合,以此便于工作人员通过穿孔23准确了解安装孔311的位置。套筒32为圆筒状,其套设于螺纹杆31上并与之螺纹连接,套筒32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套筒32对称设置于插接板11两侧。抵紧板33为长方形板状结构,其靠近插接板11一侧的侧壁与套筒32远离插接板11一侧的表面固定,且抵紧板33与螺纹杆31对应的位置上开设有供螺纹杆31穿过的圆形通孔331。第二墙体模块2靠近插接槽21的位置上开设有供抵紧板33穿过的方形通孔24,套筒32的外径以及螺纹杆31的截面圆直径均小于方形通孔24的顶壁与底壁之间的距离,且方形通孔24两侧的侧壁之间的距离大于等于螺纹杆31的长度,以此便于工作人员将锁定组件3从方形通孔24放入方形容纳腔22内。

如图1所示,连杆34为方形杆状结构,其一端与抵紧板33靠近插接板11一侧的侧壁铰接,连杆34的另一端与插接板11靠近套筒32一侧的侧壁滑移连接,以此对套筒32的周向转动起到了良好的限制作用。结合图3所示,插接杆35为方形杆状结构,其贯穿穿孔23并与安装孔311插接配合,且插接杆35能够绕螺纹杆31的轴线在穿孔23内转动。l形摇把36为横截面呈圆形的l形杆状结构,其一端与插接杆35远离螺纹杆31的一端固定。当插接板11远离第一墙体模块1一侧的侧壁与方形容纳腔22远离第一墙体模块1一侧的内侧壁贴合时,工作人员只需将插接杆35贯穿穿孔23并与安装孔311插接,此时,工作人员需转动摇把,使得螺纹杆31转动,由于套筒32的周向转动被连杆34限制,以此使得套筒32能够沿螺纹杆31的轴向向靠近方形容纳腔22内侧壁的一侧移动,直至抵紧板33远离插接板11一侧的侧壁与方形容纳腔22的内侧壁抵紧,通过抵紧板33与方形容纳腔22内侧壁之间的抵紧作用,使得第一墙体模块1与第二墙体模块2的相对位置得以锁定。

如图3所示,安装孔311靠近穿孔23一侧的位置上开设有扩口部312,通过设置扩口部312,以此便于工作人员将插接杆35与安装孔311对准,并将插接杆35插入安装孔311内。l形摇把36上设有橡胶套361,橡胶套361的横截面为圆环状,橡胶套361套设于l形摇把36的水平部上并与之固定,橡胶套361采用橡胶材料制成,橡胶套361表面具有较大的摩擦系数,以此使得工作人员手部与l形摇把36的水平部之间具有较大的摩擦力,从而便于工作人员握牢l形摇把36并转动。

如图2所示,抵紧板33远离插接板11一侧的侧壁上固定有多个卡齿一4,相邻卡齿一4之间的间距相等。方形容纳腔22与卡齿一4位置相对的侧壁上固定有多个卡齿二5,相邻卡齿二5之间的间距相等,卡齿二5与卡齿一4交错设置,且卡齿二5与卡齿一4啮合。当工作人员转动l形摇把36并螺纹杆31转动时,套筒32带动抵紧板33向靠近方形容纳腔22内侧壁的一侧移动,直至卡齿二5与卡齿一4相互啮合并抵紧,此时,卡齿二5与卡齿一4配合作用,以此使得第一墙体模块1与第二墙体模块2之间的连接作用更加牢固,降低了两者之间连接后出现松动的概率。

如图2所示,卡齿一4与卡齿二5的表面上均设有镀铬层(图中未示出),铬具有较高的硬度,镀于卡齿一4与卡齿二5上,使得卡齿一4与卡齿二5表面的耐磨性能得以增强,降低了两者之间的相互磨损,并且使得卡齿一4与卡齿二5的结构强度得以增强。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在将第一墙体模块1与第二墙体模块2进行拼接时,工作人员只需将插接板11与插接槽21插接,同时使得插接板11远离第一墙体模块1一侧的侧壁与方形容纳腔22远离第一墙体模块1一侧的内侧壁贴合,此时,工作人员只需通过锁定组件3即可对第一墙体模块1与第二墙体模块2的相对位置进行锁定,该装配式钢结构墙体采用抵紧组件代替传统技术中的螺栓,有利于工作人员快速对相邻的墙体模块进行拼接并锁定。

本方案中,当插接板11远离第一墙体模块1一侧的侧壁与方形容纳腔22远离第一墙体模块1一侧的内侧壁贴合时,工作人员只需将插接杆35贯穿穿孔23并与安装孔311插接,此时,工作人员需转动摇把,使得螺纹杆31转动,由于套筒32的周向转动被连杆34限制,且连杆34与插接板11滑移连接,以此使得套筒32能够沿螺纹杆31的轴向向靠近方形容纳腔22内侧壁的一侧移动,直至卡齿二5与卡齿一4相互啮合并抵紧,此时,卡齿二5与卡齿一4配合作用,以此使得第一墙体模块1与第二墙体模块2之间的连接作用更加牢固,降低了两者之间连接后出现松动的概率。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