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234311发布日期:2020-12-08 15:29阅读:313来源:国知局
折叠房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折叠房,尤其涉及一种用于临时居住的带有基本生活设施的户外折叠房结构,属于应急等大量临时住所的空间可折展房屋结构类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折叠房的需求不断增加。现存市面上用于临时居住的房屋多为板房,板房固有其优势,例如成本低、拆装后形状规则等,但在搭建之前需将地柱埋下,在这种条件下搭建起来的板房是不可以移动的,搭建成功后若想拆除需要较大的人力。相比之下折叠房的优点就凸现了出来,它同样可以应对很多突发事件,需要搭建起许多临时住所供病人使用;小区、学校以及其他公共场地临时体温监测室、核酸检测室等;军人在外临时营地,野战医院;在地震、泥石流等灾难发生时及时提供安置点,稳定受灾人员的情绪。

在设计和制造折叠房时,一般情况下,折叠房是满足临时几天或者几个月的生活,这就要求折叠房运输,折展方便,在展开过程中不需要过多的人力就可以完成。其次要求折叠房在展开前形状规则,多为长方体外形,这样同一辆货车能够搭载更多的折叠房。展开后要求强度高、稳定性好,可以承受一般条件下的大风,小等级地震。折叠房不需要地柱,任何平坦区域均可以展开,使用条件并不苛刻。

既然所谓“房”房屋内应配有基本的生活设施,例如床、桌、椅、供电等。例如:2017年,英国工程师大卫·马丁(davidmartyn)和他们的团队发明了一种折叠房屋(如图1所示)。这种房屋内部置有弹簧,折叠时弹簧被压缩,展开时手摇装置辅助,弹簧驱动。这一展开过程能在10分钟内完成。此房屋具备基本生活设施,但该房屋结构过于复杂,制造加工难度大,维修难度也大。这一折叠房的目前售价约合人民币88万元,价格昂贵。再如:据英国《每日邮报》2015年6月17日报道,澳大利亚一名男子发明了一种简易版可折叠房屋(如图2所示)。该简易折叠房虽小巧但基本生活设施均附在其中,甚至发明人将自己喜欢的自行车也嵌于其中。该折叠房是裸漏的,无法起到遮风挡雨的功能,而且内部承载空间十分狭小,无法携带更多的物品。

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需设计一款具有基本生活设施、结构简单,加工制造方便、便于折展、成本较低的户外折叠房。



技术实现要素:

根据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临时居住的带有基本生活设施的户外折叠房。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包括折叠房架一、折叠房架二,折叠房架二在收拢时插入在折叠房架一中,折叠房架二上设置有可收纳的折叠床,折叠房架一上部设置有空调门、中部设置有折叠凳和折叠桌、下部设置有变电箱门,在折叠房架一的顶端设置有一凹槽空间,在折叠房架一的外端和折叠房架二的端部分别铰接有可折叠收纳的帐篷支脚,帐篷支架收拢时放置在凹槽空间中。

本发明还包括这样一些结构特征:

1.所述帐篷支脚包括分别铰接在折叠房架一和折叠房架二外端部的帐篷支脚一、与帐篷支架一滑动连接的帐篷支架二、分别通过折页与帐篷支架二的端部连接的两个帐篷支脚三、分别与每个帐篷支脚三滑动连接的帐篷支脚四,在两个帐篷支脚二之间还设置帐篷横梁一和帐篷横梁二,帐篷横梁一和帐篷横梁二之间通过折页连接。

2.在帐篷支脚一上设置有容纳帐篷支脚二滑道,帐篷支脚一和帐篷支脚二之间的横向定位通过设置的一对挡片实现,挡片之间设置有弹簧,两个挡片上设置有挡片螺栓。

3.所述折叠凳为附墙凳,附墙凳由两段附墙凳板一和多段附墙凳板二拼接而成,二者之间通过螺栓从附墙凳板二旋入附墙凳板一中固定,几何定位装置采用拉片,拉片一端与附墙凳板一形成转动副,另一端与折叠房架一形成滑道,由尺寸限制其定位。

4.折叠桌包括桌角及桌板,桌板下方预留出两圆形凹槽,为桌脚收纳提供空间。

5.所述折叠床采用两段式,与折叠房架二形成转动副,收起时直接卡入折叠房架一所对应的卡槽中,床脚采用即用即安的方式,在床板二下方扣有3条滑道,外部两支脚采用同一滑道,中间支脚各自独立使用一条滑道,拆开后床脚将其置于所述折叠房预设位置。

6.空调门与折叠房架的空间内部装有空调,所述空调门上附有拉手。

7.变电箱门与折叠房架一的空间内部装有变电箱,变电箱门外也附有拉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是用于临时居住的带有基本生活设施的户外折叠房,两折叠房架,所述折叠房架上带有折叠床、折叠桌、折叠椅,所述折叠房架上方带有帐篷支脚、支脚横梁等支撑帐篷结构,本发明的折叠房内部空间充足,配有小型空调,电箱等基本生活设施。该结构可应用于:如地震造成房屋大面积倒塌,临时安置所不足,政府可下发所述折叠房供遇难者临时居住;又如,患病人员需隔离治疗,而在火神山医院等搭建起来前,所述折叠房可提供隔离住所,并且这种隔离住所,每个人独立相互不接触,避免交叉传播的风险;又如,施工队建造楼房时,首先要搭建施工队的住所,这里所耗费的人力物力是十分巨大的,使用该折叠房成本会大大降低,并可以多次多个地点使用;又如,楼房小区的门卫看管人员住所,临时的检测工作站,自驾游等都是该折叠房较好的使用条件。

附图说明

图1(a)-(b)为本发明中背景技术的说明图;

图2(a)-(c)为本发明中背景技术的说明图;

图3为本发明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帐篷支脚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帐篷支脚限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折叠床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折叠凳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折叠桌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门板拉手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外层帐篷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折叠房展开前的结构示意图;

图12和图13是本发明的帐篷横梁与帐篷支脚的连接方式示意图。

图中:1、折叠房架一,2、空调门,3、折叠房架二,4、折页,5、附加桌板,6、桌板,7、凳子,8、变电箱门,9、床板,10、帐篷支脚,11、帐篷支脚一,12、帐篷支脚二,13、帐篷折叶,14、帐篷支脚三,15、帐篷支脚四,16、帐篷横梁一,17、帐篷横梁二,18、挡片,19、挡片螺栓,20、弹簧,21、床板一,22、床板二,23、床脚,24、附墙凳板一,25、附墙凳板二,26、拉片,27、桌板,28、桌脚一,29、桌脚二,30、门板拉手,31、支脚锁片,32、帐篷,33、帐篷支脚定位孔,34、帐篷横梁收拢定位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一种用于临时居住的带有基本生活设施的户外折叠房,展开前所占空间小、外形规则、使用方便、便于运输等;主体结构由折叠房架一1和折叠房架二3组成,其中折叠房架二3可在收拢时插入折叠房架一1中,使用时抽出即可。所述折叠房可配有电箱及空调,电箱及空调内嵌在折叠房架一1的内壁上,外部分别由标准折页4连接空调门2和变电箱门8,所述折页4需成对使用,在空调门2中使用三对,变电箱门8使用两对。所述空调门2下方由折页4连接附加桌板5,附加桌板5连接桌板6,使用时只需将桌板展开,折展出相应的桌脚即可。附加桌板5可有效的增加所述折叠房折展前的空间存储能力。所述折叠房架二3下方连接有折叠床9,所述折叠床9由两段床板构成。展开过程中要注意防止折叠床由于拉出,脱离了折叠房架一1的几何限制,随意倒下,造成结构的破坏。所述折叠房架一1上自带有折叠凳7收拢时与折叠房处于同一水平面,展开时附房架直接垂直旋转90°即可。所述折叠房带有帐篷结构,其帐篷支脚10展开前内嵌于折叠房架一1中,由支脚锁片31封于其中,使用时只需要旋转一定的角度,拉伸一定长度即可。所述整体结构置于帐篷32内部。

帐篷支脚10由多段组成,其中帐篷支脚一11分别与所述折叠房架一1和折叠房架2用转动副相连,所述帐篷支脚一11下方与帐篷支脚二12相连,可以做沿支架方向的位移。所述帐篷支脚二12末端与专用的帐篷折页13相连,该折页也需要成对使用。该折页下方分别与帐篷支脚三14和帐篷支脚四15相连,其运动方式与上述相同。帐篷横梁一16和帐篷横梁二17之间通过折页进行连接,帐篷横梁一16上带有帐篷横梁收拢定位孔34,以便收拢时容纳帐篷横梁二17带有的定位销。帐篷横梁一16和帐篷横梁二17两侧带有定位销分别与两端帐篷支脚二12上帐篷支脚定位孔33相连,主要起到防止支架转动功能。所述帐篷支脚一11帐篷支脚二12或帐篷支脚三14帐篷支脚四15之间的横向定位由一对挡片18起到作用。所述挡片18外侧防止横向移动,内侧与两根弹簧20相连,使挡片18在相应的滑道内运动。所述挡片18内部具有螺纹,与挡片螺栓19螺旋链接。保证在滑动挡片螺栓19时可以带动挡片18移动。所述折叠床9由床板一21和床板二22拼接而成与折叠房架二3下方固连,展开前存储于折叠房架一1中。下方设有四条床脚23分别通过相应滑道拼装。所述折叠凳7由附墙凳板一24和附墙凳板二25组合而成,与折叠房架一1通过转动副连接。转动到相应位置时通过一对拉片26的几何位置限制固定。桌板6由桌板27及桌脚一28和桌脚二29组合而成,桌脚间可以相互转动,折展前置于折叠房架一1下部。空调门2与变电箱门8上附有门板拉手30。

也即,本发明包括折叠房架一和折叠房架二,所述折叠房架为该结构主体设计,展开前该折叠房的所有结构均隐藏在该房架中。

所述折叠房架一、二之间可以互相咬合,形成抽插结构,其中折叠房架一的上顶板、下顶板、中下方水平板均开有凹槽,多个水平板可以加强整个房架的承载能力,折叠房架二的框架部分对准其凹槽便可进行折叠房水平方向的移动。在折叠房架一中间部分为凳子的收拢与展开留出空间,考虑到80kg体重施加而产生的力矩,此处墙体厚度为其他部分的1.5倍。

所述折叠凳为附墙凳。附墙凳由两段附墙凳板一和多段附墙凳板二拼接而成,二者之间通过螺栓从附墙凳板二旋入附墙凳板一中固定。几何定位装置采用拉片,拉片一端与附墙凳板一形成转动副,另一端与折叠房架一形成滑道,由尺寸限制其定位。

所述折叠房架一边缘部位(靠墙侧)为折叠桌预留出空间,保证折叠桌可以正常收展。折叠桌由两段构成,附加桌板及桌板。桌板下方预留出两圆形凹槽,为桌角与桌板的拼接提供条件。桌角分为两段,即上段与下段,转动时不会发生干涉,桌角与桌板成100°稳定性得到保障。

所述折叠房架一上端带有空调门,内部装有空调,所述空调门上附有拉手,方便与空调门的开关。所述折叠房架一的左下方配有变电箱门,内部装有变电箱,可短时间维持基本生活供电。同时变电箱门外也附有拉手,方便开关。

所述折叠床采用两段式,与折叠房架二形成转动副,收起时直接卡入折叠房架一所对应的卡槽中,由于收起时两块床板紧贴附在一起。由于几何位置的限制,床脚采用即用即安的方式,在床板二下方扣有3条滑道,外部两支脚采用同一滑道,中间支脚各自独立使用一条滑道,拆开后床脚将其置于所述折叠房预设位置。

所述帐篷支脚为多段式,每一段均可以伸缩,展开前置于折叠房架一顶部预设空间中。使用时须将折叠房架二所固定支脚旋转开,后将与折叠房架一所连接的帐篷支脚旋转开。展开时所述帐篷支脚一与帐篷支脚三分别处于水平与竖直方向,并可以伸长,轴向通过限位设计,伸长至某一位置,(限位)挡片由于弹簧的势能作用自动弹出,防止伸出的两段帐篷支脚由于外界的压力缩回。所述帐篷横梁位于两帐篷支脚最内侧,主要起到防止帐篷支脚转动功能。收起时与所述操作相反,但要先拉回挡片所连接的挡片螺栓,取消限位功能。

如图3所示的一种用于临时居住的带有基本生活设施的户外折叠房。所述折叠房展开前为规则矩形外框,其尺寸为:1200*250*1900(mm)(如图11所示),展开后,其尺寸为2400*2500*1900(mm)。主要由折叠房架一和折叠房架二构成。二者通过相应的滑道相互约束。所述折叠房架一上方留有帐篷支脚存储空间,展开前的所有帐篷支脚及支脚横梁均以收起,存储于该区域,支脚锁片防止在收拢时意外展开。该区域下方为空调门板,内部装有空调设备,空调门板与折叠房架一之间通过三个转动副相连。中间区域为凳子的设计和床板的设计留出空间。参考众多折叠凳距地面间的距离多为400-500(mm),考虑本设计结构之间的关系,固本设计桌板与地面距离为475(mm)。折叠房架一右侧为折叠桌755(mm)折叠桌为两段式结构,第一段附在房架基本框架,与框架外侧成水平,连接方式均为两对折页所形成的转动副。所述折叠床与折叠房架二中下方水平板通过三对折页构成转动副,展开前两段床板紧贴在一起,通过预先设计好的几何位置限制其晃动。折叠凳下方预留出变电箱空间,为使用者的基本生活提供电力,电箱外侧留有变电箱门,与空调门结构基本一致。整体房架折展开后多段帐篷支脚便可以展开,固定位置,将帐篷(布)搭在帐篷支脚即可。

如图4所示。每一节帐篷支脚分为两小段,最外侧帐篷支脚为60*30宽度*厚度(mm)帐篷支脚二插入帐篷支脚一中,在帐篷支脚二末端安装有专用的帐篷折页,折页另一端连接帐篷支脚三,帐篷支脚三与帐篷支脚四与水平方向帐篷支脚原理相同。帐篷支脚四相对帐篷支脚三可以拉出;帐篷支脚二相对帐篷支脚一可以拉出。所述拉出过程拉出至一定位置时限位装置(如图5所示)自动弹出,这时不再需要继续拉出。限位装置可防止在失去外力的作用下拉出来的支脚缩回。所述限位装置由挡片、挡片螺栓、两根弹簧构成。展开前由几何关系将两侧挡片限制在内部,两挡片边缘并未露出,但此时弹簧积聚了一定的势能,当帐篷支脚一和帐篷支脚三不再限制其几何位置的时候,弹簧的势能将两挡片向两侧推出。在固定好帐篷支脚一至帐篷支脚四后,将帐篷横梁从折叠房架一中上方取出,帐篷横梁由横梁一和横梁二构成,其尺寸为:60*30宽*厚(mm),两段横梁展开后成180°每一段横梁末端均有凸台,分别插入在帐篷支脚二预留出的圆孔中。该横梁既可以支撑帐篷,又对支脚起到防止周向转动的作用。

如图6所示。折叠床床板厚度15(mm),在床板下方扣出3条滑道,外侧两支脚共用同一滑道。滑道深度8(mm),将床脚沿滑道方向放入其中并滑向两侧;床板中间处支脚由床板一和床板二共同组成,支脚从床板二插入后,向内侧滑动,其中末端位置由床板一、二各分担一半。安装/拆卸时,应保证两块床板紧紧贴合至180°才能将床脚通过滑到滑入,特别是中间位置的床脚。拆卸时先拆卸中间位置床脚,在依次拆除外侧,若直接将床板折回贴合,会造成几何结构的破坏。桌角下方为圆形薄片,以增大桌脚和地面间接触的受力面积。

如图7所示。所述折叠凳是依附在墙体上的,考虑到人的体重,加厚了所述折叠凳依附墙体的厚度,墙厚30(mm)墙体带有两个轴向位置相同的直径为10(mm)的圆孔,下方圆孔为凳面旋转轴心,上方圆孔为拉片运动中心位置,拉片作用主要限制其几何位置,当凳面与折叠床板一成90°时由拉片的几何尺寸将其固定。凳面主要构成由附墙凳板一和附墙凳板二构成。两块附墙凳板一横向放置,上方留有凹槽,将五块附墙封板依次拼装在附墙凳板一上,并通过螺栓连接。

如图8所示。所述桌板由附墙桌板和桌板构成,正常使用时,附墙桌板不需展开,并对桌板起到一端的支撑作用。附墙桌板通过两对折页与折叠房架一构成转动副,桌板通过两对折页与附墙桌板构成转动副,并起到桌板一侧的支撑作用。桌板外侧支撑部位为桌腿。桌腿为两段结构,第一段结构长为150(mm),第二段长为650(mm),两桌脚通过转动副相连。桌脚与桌板成100°,安装位置分别距边缘50(mm)、120(mm),目的是防止桌脚二相对于桌脚一折回时发生干涉。桌角下方采用椭圆薄片与地面接触,增大受力面积。

如图9所示。所述空调门与电箱门均带有门板拉手,方便门的开关。

如图10所示。为所述模型添加帐篷后的示意图,并非真实图。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