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矿浆浓度自动调控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021476发布日期:2020-11-25 14:13阅读:48来源:国知局
一种矿浆浓度自动调控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选矿,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矿浆浓度自动调控装置。



背景技术:

矿浆是矿企在生产中为了提取目标元素而将矿石、矿土等固体形式的原料加入水以及其他辅助剂料形成液态混合物形式。在制浆时,对矿浆浓度均有一定的要求,尤其是浮选法选矿,矿浆的浓度过高或过低均会影响到浮选的效果。因此在制浆时需对矿浆浓度进行监测。目前的监测方法是采用人工采样化验法,不定时的从混合池中取出矿浆进行采用检测,如矿浆浓度过高时,则打开供水管进行加水稀释以使其达到浓度要求。但该方法检测时间长,不能及时的反馈矿浆的浓度,且人工采样的方式给操作人员带来较大的劳动强度,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矿浆浓度自动调控装置,自动的对矿浆浓度进行检测调控,提高了检测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在于:一种矿浆浓度自动调控装置,包括安装在进水管上的第一电动阀以及储料罐、称重器、plc控制器,所述第一电动阀与plc控制器电气连接,所述储料罐通过导浆管与混合池相连通,所述导浆管上设有第二电动阀,所述第二电动阀与plc控制器电气连接,所述导浆管与混合池的连接口处设有过滤组件;所述储料罐安装在称重器上,且所述储料罐上设有液位传感器,所述称重器、液位传感器均与plc控制器电气连接;所述储料罐的底部设有排水组件;所述进水管通过清洗组件与储料罐相连通。

所述清洗组件包括引水管和第三电动阀,所述引水管的一端安装在进水管上,所述引水管的另一端延伸至储料罐的上方,所述第三电动阀安装在引水管上,所述引水管的端部设有雨淋喷头。

所述第三电动阀与雨淋喷头之间的引水管上设有用于升降雨淋喷头的升降组件。

所述升降组件包括伸缩软管和丝杆电机,所述伸缩软管的一端与引水管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雨淋喷头连接;所述丝杆电机安装在引水管上,所述丝杆电机的丝杆端安装在雨淋喷头上。

所述储料罐的内底面上设有向一侧倾斜的内斜坡,所述排水组件安装在与储料罐最深点相应的储料罐侧壁上。

所述储料罐为透明的罐体。

所述过滤组件包括过滤网,所述过滤网安装在导浆管与混合池相连通的连接口处。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混合池通过引浆管与储料罐相连通,储料罐安装在称重器上,当矿浆从引浆管流入至储料罐中时,称重器完成对矿浆的称重,若称出的矿浆重量与规定浓度的矿浆重量一致,则混合池中的矿浆浓度达标;若大于规定浓度,则开启第一电动阀进行加水稀释,从而实现了对矿浆浓度的自动调控,大大的减少了检测时间,同时还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在检测后,通过清洗组件对储料罐进行清洗,避免了因矿浆粘着在储料罐上而对下一次检测造成影响的问题。

2.雨淋喷头通过伸缩软管与引水管相连通,且雨淋喷头安装在丝杆电机的丝杆端,使雨淋喷头在喷水的同时能上下移动,对储料罐的内壁进行全面的清洗,避免牢固粘着矿浆难以清除问题,利于下次的取样检测。

3、透明的储料罐便于操作人员观察储料罐内的情况,有利于提高检测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电气连接示意图。

其中:1-进水管、2-第一电动阀、3-储料罐、4-称重器、5-混合池、6-导浆管、7-第二电动阀、8-液位传感器、9-引水管、10-第三电动阀、11-雨淋喷头、12-伸缩软管、13-丝杆电机、14-内斜坡、15-排水管、16-第四电动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但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任何人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范围所做的有限次的修改,仍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参阅图1-图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矿浆浓度自动调控装置,包括安装在进水管1上的第一电动阀2以及储料罐3、称重器4、plc控制器。第一电动阀2与plc控制器电气连接。混合池5通过导浆管6与储料罐3相连通,用于取样矿浆,并将样品置于储料罐3中。具体的,导浆管6安装在混合池5的侧壁上,且靠近其底部。导浆管6的出料口位于储料罐3入料口的上方,但导浆管6与储料罐3不接触,以避免导浆管6后续会对矿浆的检测造成影响。导浆管6上设有第二电动阀7,第二电动阀7与plc控制器电气连接。取样时,启动第二电动阀7,以使矿浆自动的流入到储料罐3中,实现了对矿浆的自动取样。

导浆管6与混合池5的连接口处设有过滤组件,用于滤去矿浆中未能溶解的矿料,避免其对检测结果的影响。优选的,过滤组件包括过滤网。过滤网安装在导浆管6与混合池5相连通的连接口处,实现对矿浆中未能溶解的矿料的过滤。

储料罐3安装在称重器4上,用于检测储料罐3中矿浆的重量。因矿浆在不同浓度时,其单位体积的矿浆的重量也有所变动。本自动调控装置根据这一特性,通过称重法以实现对矿浆的检测。为了保证每次进入到储料罐3中矿浆量一致,本实施例的储料罐3上设有液位传感器8。通过液位传感器8对储料罐3中液位的检测,实现了每次的取样量均一致。称重器4、液位传感器8均与plc控制器电气连接。当液位传感器8检测到储料罐3中的液位到达设定液位时,液位传感器8反馈一信号至plc控制器,使plc控制器关闭第二电动阀7,以停止对矿浆的取样。称重器4将此时储料罐3中的矿浆重量反馈至plc控制器,若称出的矿浆重量与规定浓度的矿浆重量一致,则混合池5中的矿浆浓度达标;若大于规定浓度,plc控制器开启第一电动阀2进行加水稀释,从而实现了对矿浆浓度的自动调控,提高工作效率。

本实施例的储料罐3的底部设有排水组件,用于排出检测后的矿浆,无需将储料罐3取下,避免人工清除的麻烦,大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具体的,排水组件包括排水管15和第四电动阀16。排水管15安装在储料罐3的侧壁上,且靠近储料罐3的底部;第四电动阀16安装在排水管15上,且靠近排水管15与储料罐3的连接处。对矿浆的检测完成后,开启第四电动阀16,矿浆通过排水管15自动的排出,避免了人工操作的步骤。

优选的,第四电动阀16与plc控制器电气连接。在检测完成后,plc控制器将第四电动阀16开启,实现了自动排出储料罐3中的矿浆,提高了本自动调控装置的自动化程度。

进水管1通过清洗组件与储料罐3相连通,用于对储料罐3进行清洗。在储料罐3对矿浆检测后,由于矿浆具有粘稠度,因此,在储料罐3排空后会有较多的矿浆粘在储料罐3上。如不对其进行清理,这些粘在储料罐3上的矿浆容易对下一次的检测造成影响,导致检测精确度不足的问题。因此,本实施例通过清洗组件对储料罐3进行清洗,一方面解决了粘在储料罐3上的矿浆对下次检测精确度影响的问题,另一方面也避免了人工清洗为操作人员带来劳动强度的问题,进一步的提高了工作效率。

本实施例的清洗组件包括引水管9和第三电动阀10,引水管9的一端安装在进水管1上,引水管9的另一端延伸至储料罐3的上方,第三电动阀10安装在引水管9上,引水管9的端部设有雨淋喷头11。在对储料罐3清洗时,开启第三电动阀10,使进水管1中的水通过引水管9流至雨淋喷头11,通过雨淋喷头11的喷洒作用,使清洗水喷洒至储料罐3的内壁,以实现对储料罐3的清洗。

优选的,第三电动阀10与plc控制器电气连接。在储料罐3中的矿浆被放出后,通过plc控制器开启第三电动阀10,以进一步的提高本自动调节装置的自动化程度。

优选的,第三电动阀10与雨淋喷头11之间的引水管9上设有用于升降雨淋喷头11的升降组件。通过位置固定的雨淋喷头11对储料罐3清洗,储料罐3的内壁上容易形成水路,这样会导致没有水流过的部分清洗不到,使得清洗效果不佳。本实施例通过升降组件作用于雨淋喷头11,在清洗时,升降组件带动雨淋喷头11在储料罐3内上下升降,对储料罐3的内壁上下进行冲洗,有效的避免了水路的形成,从而更加全面的对储料罐3进行冲洗,清洗效果更好。

具体的,升降组件包括伸缩软管12和丝杆电机13。伸缩软管12的一端与引水管9连接,另一端与雨淋喷头11连接;丝杆电机13安装在引水管9上,丝杆电机13的丝杆端安装在雨淋喷头11上,丝杆电机13还与plc控制器电气连接。在清洗时,plc控制器启动丝杆电机13,使其驱动雨淋喷头11上下运动,伸缩软管12则保证了清洗用水能持续的供给在运动中的雨淋喷头11,实现了对储料罐3的内壁上下的清洗。

储料罐3的内底面上设有向一侧倾斜的内斜坡14,排水组件安装在与储料罐3最深点相应的储料罐3侧壁上,有利于矿浆以及清洗后的水流出,避免在储料罐3的底部形成集聚而影响到下一次的检测。具体的,排水管15安装在与储料罐3最深点相应的储料罐3侧壁上,并与储料罐3相连通;第四电动阀16安装在排水管15上,且靠近排水管15与储料罐3的连接处。

优选的,储料罐3为透明的罐体,便于操作人员观察储料罐3内的情况,如检测时,矿浆是否达到要求的量;清洗后的储料罐3内是否还残留有矿浆。其中,储料罐3可以是玻璃罐体,也可以是透明的塑料罐体。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在取样时,启动第二电动阀7,使导浆管6与混合池5连通,矿浆自动的流入到储料罐3中。当液位传感器8检测到储料罐3中的液位到达设定液位时,液位传感器8反馈一信号至plc控制器,plc控制器关闭第二电动阀7,以停止矿浆的继续流入。接着,称重器4将此时储料罐3中的矿浆重量反馈至plc控制器,若称出的矿浆重量与规定浓度的矿浆重量一致,则混合池5中的矿浆浓度达标;若大于规定浓度,plc控制器开启第一电动阀2进行加水稀释,实现对矿浆浓度的自动调控。

检测完毕后,第四电动阀16开启,储料罐3内的矿浆通过排水管15自动的流出。然后第三电动阀10开启,与此同时,丝杆电机13动作,使雨淋喷头11在喷水的同时也上下运动,对储料罐3进行清洗。清洗完毕后,所有开启的阀门关闭,以备下一次的检测。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