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移动重型钢马镫的工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966829发布日期:2021-05-07 20:09阅读:63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移动重型钢马镫的工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专利涉及重型钢马镫的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用于移动重型钢马镫的工具。



背景技术:

马凳,临时用木料做成,也有用型钢焊制的,多为长条形状,由一块条形板钉四个腿,再在四个腿之间用板条拉结,四个腿要做得向外倾斜以保持稳定。

在超深基坑施工过程中常用到内支撑梁,施工后拆除内支撑梁,需要临时对内支撑梁做支撑,目前传统的内支撑梁拆除方法有两种:1、采用型钢马镫;2、搭设满堂脚手架。

由于内支撑梁拆除时,情况复杂,支撑的高度参差不齐,而传统的型钢马镫移动不便,且高度不可调节,无法满足现场的施工要求;搭设满堂支撑脚手架虽然可以满足支撑高度要求,但搭设困难,耗时费力,导致施工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移动重型钢马镫的工具,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型钢马镫移动不便且高度不可调节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用于移动重型钢马镫的工具,包括马镫、支撑槽钢、移动组件、高度调节组件,所述移动组件固定在所述马镫的底端,使所述马镫移动;所述高度调节组件的下端固定在所述马镫的顶端面,所述支撑槽钢固定在所述高度调节组件的上端,所述支撑槽钢呈水平布置,所述高度调节组件调节所述支撑槽钢的高度位置,使所述支撑槽钢的上端面抵接内支撑梁。

进一步地,所述马镫包括顶槽钢和四个腿部,所述高度调节组件的下端固定在所述顶槽钢的顶端面,四个所述腿部分别固定在所述顶槽钢的底端面,所述移动组件包括四个万向轮,四个所述万向轮分别固定在四个所述腿部的底部内侧。

进一步地,所述高度调节组件包括多个千斤顶,多个千斤顶分别置于所述支撑槽钢的下端面的两侧。

进一步地,所述千斤顶包括底座和顶升部,所述顶升部嵌于所述底座之中,相对所述底座上下移动,所述支撑槽钢的下端面朝上凹陷形成多个定位槽,且与多个所述千斤顶一一对应;所述底座固定在所述顶槽钢的顶端面,所述顶升部的顶部嵌入所述定位槽。

进一步地,所述万向轮包括固定块、转动块、支架、滚轮,所述固定块的一个侧面固定在所述腿部的底部内侧,所述转动块的上端与所述固定块的另一个侧面铰接,所述转动块的下端与所述支架呈转动连接,所述支架套设在所述滚轮的外周,所述滚轮相对所述支架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滚轮的外周面具有多个防滑凸条,沿所述滚轮的圆周方向,多个所述防滑凸条呈均匀间隔布置。

进一步地,所述支架设有刹车板,所述刹车板的一端与所述支架呈铰接布置,另一端呈活动布置;所述刹车板的下端面固定有锁定片,所述锁定片朝下延伸布置,当所述刹车板朝下摆动至所述锁定片嵌入两个所述防滑凸条之间时,所述滚轮被锁定无法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支架的上端面具有凸块,所述刹车板的上端面设有扣环,当所述扣环扣在所述凸块上时,所述刹车板无法朝下摆动至使所述锁定片嵌入两个所述防滑凸条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槽钢的上端面呈平整布置。

进一步地,所述顶槽钢与所述支撑槽钢呈平行布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移动重型钢马镫的工具,通过在马镫的底端固定安装移动组件,使用马镫对内支撑梁进行支撑需要将马镫移动到内支撑梁下方,通过移动组件可以轻松移动马镫,省力方便,降低施工人员的操作难度;支撑槽钢抵接内支撑梁,在马镫与支撑槽钢之间设置高度调节组件,通过高度调节组件调整支撑槽钢的高度位置,使其适应不同高度位置的内支撑梁,保证支撑槽钢的上端面可以抵接到内支撑梁,对内支撑梁起到支撑作用,提高了马镫的适用性,不需要为不同高度的内支撑梁配备不同高度的马镫,节约了施工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前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千斤顶与支撑槽钢的剖切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万向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支撑槽钢的仰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现进行详细的描述。

本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参照图1-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较佳实施例。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移动重型钢马镫的工具,可以用于超深基坑的内支撑梁,当然,其也可以用于其他重物支撑,不仅限制于本实施例中的运用。

一种用于移动重型钢马镫的工具,包括马镫11、支撑槽钢12、移动组件、高度调节组件,移动组件固定在马镫11的底端,使马镫11移动;高度调节组件的下端固定在马镫11的顶端面,支撑槽钢12固定在高度调节组件的上端,支撑槽钢12呈水平布置,高度调节组件调节支撑槽钢12的高度位置,使支撑槽钢12的上端面抵接内支撑梁。

上述的用于移动重型钢马镫的工具,通过在马镫11的底端固定安装移动组件,使用马镫11对内支撑梁进行支撑需要将马镫11移动到内支撑梁下方,通过移动组件可以轻松移动马镫11,省力方便,降低施工人员的操作难度;支撑槽钢12抵接内支撑梁,在马镫11与支撑槽钢12之间设置高度调节组件,通过高度调节组件调整支撑槽钢12的高度位置,使其适应不同高度位置的内支撑梁,保证支撑槽钢12的上端面可以抵接到内支撑梁,对内支撑梁起到支撑作用,提高了马镫11的适用性,不需要为不同高度的内支撑梁配备不同高度的马镫11,节约了施工成本。

具体地,马镫11包括顶槽钢13和四个腿部14,高度调节组件的下端固定在顶槽钢13的顶端面,四个腿部14分别固定在顶槽钢13的底端面,移动组件包括四个万向轮15,四个万向轮15分别固定在四个腿部14的底部内侧。

四个腿部14对顶槽钢13起到支撑作用,四个万向轮15分别固定在四个腿部14的底部内侧,通过万向轮15可以实现马镫11的移动和转弯,使得马镫11便于移动。

高度调节组件包括多个千斤顶16,多个千斤顶16分别置于支撑槽钢12的下端面的两侧。

两侧的千斤顶16共同对支撑槽钢12起到支撑作用,更加平稳,调节高度时,两侧的千斤顶16应保持同步调节,避免支撑槽钢12发生倾斜,导致与内支撑梁接触不充分;最佳地,千斤顶16的数量为两个,在保证支撑平稳的同时方便同步调节。

千斤顶16包括底座17和顶升部18,顶升部18嵌于底座17之中,相对底座17上下移动,支撑槽钢12的下端面朝上凹陷形成多个定位槽19,且与多个千斤顶16一一对应;底座17固定在顶槽钢13的顶端面,顶升部18的顶部嵌入定位槽19。

千斤顶16的底座17固定在顶槽钢13的顶端面,顶升部18的顶部与定位槽19对应相嵌,方便顶升部18与支撑槽钢12焊接固定时的定位校准,顶升部18相对底座17上下移动,实现对支撑槽钢12高度的调节。

更佳地,定位槽19的外沿呈倒角布置,更有利于顶升部18的顶部对准定位槽19并嵌入。

万向轮15包括固定块28、转动块20、支架21、滚轮22,固定块28的一个侧面固定在腿部14的底部内侧,转动块20的上端与固定块28的另一个侧面铰接,转动块20的下端与支架21呈转动连接,支架21套设在滚轮22的外周,滚轮22相对支架21转动。

滚轮22相对支架21转动,使得马镫11通过滚轮22移动,转动块20的下端与支架21转动连接,马镫11需要转弯时,支架21、滚轮22相对转动块20转动,实现转弯。

固定块28的一个侧面固定在腿部14的底部内侧,转动块20的上端与固定块28的另一个侧面铰接,这样在马镫11通过滚轮22移动到预定位置后,将转动块20相对于固定块28朝上摆动,使得支架21、滚轮22折叠收缩至马镫11腿部14的内侧,马镫11腿部14的底端着地,通过马镫11的腿部14受力,为内支撑梁提供支撑作用,避免滚轮22受力过大而损坏。

固定块28与转动块20的铰接位置具有较大的阻力,避免马镫11移动过程中转动块20意外朝上摆动,影响滚轮22的转动。

滚轮22的外周面具有多个防滑凸条23,沿滚轮22的圆周方向,多个防滑凸条23呈均匀间隔布置。

防滑凸条23增大滚轮22外周面与地面的摩擦,避免马镫11移动过程中滚轮22出现打滑现象。

支架21设有刹车板24,刹车板24的一端与支架21呈铰接布置,另一端呈活动布置;刹车板24的下端面固定有锁定片25,锁定片25朝下延伸布置,当刹车板24朝下摆动至锁定片25嵌入两个防滑凸条23之间时,滚轮22被锁定无法转动。

在马镫11移动到内支撑梁之下,并对内支撑梁起到支撑作用之后,支架21、滚轮22朝上翻转折叠收缩,此时将刹车板24朝下摆动,刹车板24上的锁定片25会嵌入两个防滑凸条23之间,卡住滚轮22,使其无法转动,避免滚轮22转动或者晃动导致零件松动。

支架21的上端面具有凸块26,刹车板24的上端面设有扣环27,当扣环27扣在凸块26上时,刹车板24无法朝下摆动至使锁定片25嵌入两个防滑凸条23之间;在马镫11移动过程中,需要防止刹车板24由于重力而朝下摆动,对马镫11的移动造成阻碍,此时可以将刹车板24上的扣环27扣在凸块26上,使得刹车板24悬在一定高度而无法继续朝下摆动,避免锁定片25嵌入两个防滑凸条23之间,在需要锁定滚轮22时,再将扣环27从凸块26上松开。

支撑槽钢12的上端面呈平整布置,使其与内支撑梁的接触面积最大化,提高对内支撑梁的支撑平稳性。

顶槽钢13与支撑槽钢12呈平行布置,通过千斤顶16对支撑槽钢12进行支撑和高度调节,支撑槽钢12呈水平布置,顶槽钢13与支撑槽钢12平行能保证调节过程中更加平稳。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