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挂式龙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098644发布日期:2021-02-26 23:34阅读:134来源:国知局
一种挂式龙骨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材材料领域,具体是一种挂式龙骨。


背景技术:

[0002]
轻钢龙骨作为一种新型建筑材料,其具有重量轻、防水、防火、防震、安装方便等诸多优异的性能,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各种建筑结构和装饰工程中。
[0003]
目前的轻钢龙骨,一般由两块匚形板材背靠背连接而成,匚形板材本身强度较差,从而使得轻钢龙骨的强度较差,而且两块匚形板材之间连接不够牢固,从而使得轻钢龙骨的结构稳定性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挂式龙骨,其强度较高、结构稳定性较好。
[0005]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挂式龙骨,它包括:
[0006]
一基板部,所述的基板部包括相重叠的第一平板和第二平板,第一平板上设置有若干个沿第一平板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的第一通孔,第一通孔的边沿设置有第一翻边,第二平板上设置有若干个沿第二平板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别的第二通孔,第二通孔的边沿设置有第二翻边,第二通孔与第一通孔一一对应设置,每个第二通孔均与相对应的第一通孔重合设置,每个第二通孔的第二翻边均包裹固定在相对应的第一通孔的第一翻边上;
[0007]
两个侧板部,所述的两个侧板部分别设置在基板部的宽度方向的两侧,两个侧板部的截面均呈框架结构,两个侧板部的靠近基板部的一侧面均分别与第一平板和第二平板相连接,两个侧板部的背离基板部的一侧面均设置有一内凹部。
[0008]
作为优选,所述的两个侧板部相对称设置。
[0009]
作为优选,所述的内凹部的开口处的宽度小于内凹部的底面的宽度。
[0010]
作为优选,所述的两个侧板部的背离基板部的一侧面上均设置有多个沿侧板部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的挂孔。
[0011]
作为优选,所述的两个内凹部的底面上均设置有多个沿侧板部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的方孔。
[0012]
作为优选,所述的基板部上设置有多个贯通第一平板和第二平板的连接孔,多个连接孔沿基板部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
[0013]
本实用新型的挂式龙骨,其在基板部的第一平板的第一通孔的边沿均设置有第一翻边,在基板部的第二平板的第二通孔的边沿均设置有第二翻边,这样,第一翻边和第二翻边的设置可以使得第一平板和第二平板的强度增大、不易变形,且每个第二通孔的第二翻边均包裹固定在相对应的第一通孔的第一翻边上,从而使得第一平板和第二平板连接牢固,而且两个侧板部的截面呈框架结构,并在两个侧板部的背离基板部的一侧面均设置有一内凹部,这样,本实用新型的挂式龙骨的强度较高、结构稳定性较好。
附图说明
[0014]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5]
图2是图1的侧视图;
[0016]
图3是图1的a-a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0018]
由图1、图2、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挂式龙骨,它包括一基板部10和两个侧板部20。
[0019]
所述的基板部10包括相重叠的第一平板11和第二平板12,第一平板11和第二平板12相贴合,第一平板11上设置有若干个沿第一平板11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的第一通孔,第一通孔的边沿设置有第一翻边111,第二平板12上设置有若干个沿第二平板12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别的第二通孔,第二通孔的边沿设置有第二翻边121,第二通孔与第一通孔一一对应设置,每个第二通孔均与相对应的第一通孔重合设置,每组相对应的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均通过冲孔成型,每个第二通孔的第二翻边121均包裹固定在相对应的第一通孔的第一翻边111上,从而使得第一翻边111和第二翻边121相固定。
[0020]
所述的两个侧板部20分别设置在基板部10的宽度方向的两侧,两个侧板部20的截面均呈框架结构,两个侧板部20的靠近基板部10的一侧面均分别与第一平板11和第二平板12相连接,两个侧板部20的背离基板部10的一侧面均设置有一内凹部21,侧板部20的截面呈框架结构,且侧板部20的背离基板部10的一侧面设置有内凹部21,从而使得侧板部20的强度较高。
[0021]
所述的两个侧板部20相对称设置,两个侧板部20均与基板部10一体成型设置。
[0022]
所述的内凹部21的开口处211的宽度小于内凹部21的底面212的宽度。
[0023]
所述的两个侧板部20的背离基板部10的一侧面上均设置有多个沿侧板部20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的挂孔22,这样,挂孔22可以用于进行悬挂。
[0024]
所述的两个内凹部21的底面212上均设置有多个沿侧板部20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的方孔23,这样,方孔23的设置便于对侧板部20的内部进行观察。
[0025]
所述的基板部10上设置有多个贯通第一平板11和第二平板12的连接孔13,多个连接孔13沿基板部10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这样,连接孔13上设置连接件,以便于通过连接件将第一平板11和第二平板12相固定。
[0026]
以上仅就本实用新型应用较佳的实例做出了说明,但不能理解为是对权利要求的限制,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可以有其他变化,不局限于上述结构。总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独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所作的各种变化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