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陶板竖向大装饰线条的防侧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181970阅读:1596来源:国知局
一种陶板竖向大装饰线条的防侧摆系统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幕墙的防侧摆系统,尤其涉及一种陶板竖向大装饰线条的防侧摆系统。



背景技术:

传统的建筑幕墙上安装装饰线条后,如果线条侧向迎风面积较大,受侧向风荷载作用也随之较大,线条抵抗侧向风荷载或者后期人为侧向冲击作用下的摆动非常重要。现今在安装陶板竖向大装饰线条时,由于陶板线条质量较重,且质心偏离幕墙面较远,线条的侧向摆动效应更加明显,周期性的长时间摆动对线条转接构件根部的连接十分不利,对后期构件的结构安全和使用寿命都行成不利隐患。如果按照传统的连接方式,线条与幕墙主龙骨立柱的连接件由于受到立面幕墙面材间的间隙宽度尺寸限制,往往导致连接件截面尺寸相对较小,而装饰线条自身截面尺寸又较大,形成“头重脚轻”的情况,当线条受到侧向风荷载或者后期人为侧向冲击作用时,根部连接十分脆弱,即使围绕在连接部位考虑各种局部加强措施,往往还是效果不太明显。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今在安装陶板竖向大装饰线条时,线条与幕墙主龙骨立柱的连接件由于受到立面幕墙面材间的间隙宽度尺寸限制,根部连接十分脆弱,即使围绕在连接部位考虑各种局部加强措施,往往还是效果不太明显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陶板竖向大装饰线条的防侧摆系统。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陶板竖向大装饰线条的防侧摆系统,该陶板竖向大装饰线条的防侧摆系统包括:陶土板线条,包括铝合金方管,其顶部和底部安装有卡位件,其前后两侧间隔安装有多个第一铝合金挂件,其一侧的第一铝合金挂件上安装有第一紧固弹片,装饰线条通过第一铝合金挂件以及第一紧固弹片挂设于铝合金方管上,两块第一陶板通过卡位件分别卡设于铝合金方管的左右两侧,铝合金方管远离装饰线条的一侧上安装有多个铝合金支撑挂件,铝合金支撑挂件远离铝合金方管的一端穿过两块第一陶板的结合处并向外延伸,两块铝盖板分别盖设于铝合金方管和第一陶板的顶部和底部;幕墙钢立柱,插设于陶板幕墙单元和玻璃幕墙单元之间,其前后两侧均安装有相互卡扣的第一铝合金罩板,第一铝合金罩板上卡接有竖向铝型材底座,陶土板线条通过铝合金支撑挂件挂设于竖向铝型材底座上;整体钢板,一端从装有铝合金支撑挂件的一侧穿入陶土板线条的腔体中通过角铝和螺栓与铝合金方管连接,其另一端穿入幕墙钢立柱内通过钢肋板和螺栓与幕墙钢立柱连接。

其中,陶板厚30mm,铝盖板厚3mm,铝合金支撑挂件宽100mm,陶土板线条高6000mm、厚120mm、长375mm。

其中,陶板幕墙单元的外表面设置有铝板,铝板的一侧上横置有横龙骨,第二陶板通过第二铝合金挂件挂接在横龙骨上,并通过第二紧固弹片紧固连接。

其中,陶板幕墙单元通过中间钢立柱与其相邻的另一个玻璃幕墙单元连接,中间钢立柱外罩设有第二铝合金罩板,第二铝合金罩板与铝合金中立柱底座连接,铝板通过不锈钢螺栓组与铝合金中立柱底座连接。

其中,中间钢立柱与幕墙钢立柱之间靠近铝板的一侧上安装有75mm厚的保温岩棉层。

其中,玻璃幕墙单元的外表面安装有型材框架,其内安装有中空夹胶玻璃,型材框架的两侧分别与竖向铝型材底座以及相邻的另一个陶板幕墙单元的铝合金中立柱底座连接。

其中,陶板幕墙单元和玻璃幕墙单元均通过钢肋板与幕墙钢立柱的两侧连接。

实施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陶板竖向大装饰线条的防侧摆系统的各部分可在工厂加工完成,减少了现场安装步骤,利用厚钢板的自身刚度结合幕墙主立柱的侧向刚度来抵抗线条承受的侧向荷载作用,较好的限制了陶板线条的侧向摆动,降低了后期线条因晃动而脱落的风险,同时降低了后期维护的频繁度和维修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陶板竖向大装饰线条的防侧摆系统的陶土板线条的拼接方式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陶板竖向大装饰线条的防侧摆系统的陶土板线条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陶板竖向大装饰线条的防侧摆系统的横剖节点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陶板竖向大装饰线条的防侧摆系统的竖剖节点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见图1、图2、图3以及图4,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陶板竖向大装饰线条的防侧摆系统的陶土板线条的拼接方式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陶板竖向大装饰线条的防侧摆系统的陶土板线条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陶板竖向大装饰线条的防侧摆系统的横剖节点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陶板竖向大装饰线条的防侧摆系统的竖剖节点的结构示意图。该陶板竖向大装饰线条的防侧摆系统包括陶土板线条10、铝合金方管11、卡位件12、第一铝合金挂件13、第一紧固弹片14、装饰线条15、第一陶板16、铝合金支撑挂件17、铝盖板18、幕墙钢立柱20、第一铝合金罩板21、竖向铝型材底座22、铝背板23、整体钢板30、角铝31、螺栓32、钢肋板33、陶板幕墙单元40、铝板41、第二铝合金挂件42、第二陶板43、第二紧固弹片44、中间钢立柱45、第二铝合金罩板46、铝合金中立柱底座47、保温岩棉层48、玻璃幕墙单元50、型材框架51以及中空夹胶玻璃52。

陶土板线条10包括铝合金方管11,其顶部和底部安装有卡位件12,其前后两侧间隔安装有多个第一铝合金挂件13,其一侧的第一铝合金挂件13上安装有第一紧固弹片14,装饰线条15通过第一铝合金挂件13以及第一紧固弹片14挂设于铝合金方管11上,两块第一陶板16通过卡位件12分别卡设于铝合金方管11的左右两侧,铝合金方管11远离装饰线条15的一侧上安装有多个铝合金支撑挂件17,铝合金支撑挂件17远离铝合金方管11的一端穿过两块第一陶板16的结合处并向外延伸,两块铝盖板18分别盖设于铝合金方管11和第一陶板16的顶部和底部。陶板16厚30mm,铝盖板18厚3mm,铝合金支撑挂件17宽100mm,陶土板线条10高6000mm、厚120mm、长375mm。

幕墙钢立柱20插设于陶板幕墙单元40和玻璃幕墙单元50之间,其前后两侧均安装有相互卡扣的第一铝合金罩板21,第一铝合金罩板21上卡接有竖向铝型材底座22,陶土板线条10通过铝合金支撑挂件17挂设于竖向铝型材底座22上。

整体钢板30一端从装有铝合金支撑挂件17的一侧穿入陶土板线条10的腔体中通过角铝31和螺栓32与铝合金方管11连接,其另一端穿入幕墙钢立柱20内通过钢肋板21和螺栓与幕墙钢立柱20连接。

陶板幕墙单元40的外表面设置有铝板41,铝板41的一侧上横置有横龙骨23,第二陶板43通过第二铝合金挂件42挂接在横龙骨23上,并通过第二紧固弹片紧固连接。

并通过第二紧固弹片44紧固连接。陶板幕墙单元40通过中间钢立柱45与其相邻的另一个玻璃幕墙单元连接,中间钢立柱45外罩设有第二铝合金罩板46,第二铝合金罩板46与铝合金中立柱底座47连接,铝板41通过不锈钢螺栓组与铝合金中立柱底座47连接。中间钢立柱45与幕墙钢立柱20之间靠近铝板41的一侧上安装有75mm厚的保温岩棉层48。

玻璃幕墙单元50的外表面安装有型材框架51,其内安装有中空夹胶玻璃52,型材框架51的两侧分别与竖向铝型材底座22以及相邻的另一个陶板幕墙单元的铝合金中立柱底座47连接。陶板幕墙单元40和玻璃幕墙单元50均通过钢肋板33与幕墙钢立柱20的两侧连接。

结合立面幕墙钢立柱截面进深尺寸较大的特点,本实用新型通过一块厚14mm、高350mm的整体钢板30直接沿进出方向穿过幕墙钢立柱20与陶板线条10芯柱的腔体,将幕墙钢立柱20与陶土板线条10“串起来”,使整体钢板30与两根立柱均有可靠的连接,且由于整体钢板30较厚,自身刚度较大,抵抗侧向荷载的作用亦较强,通过这种方式利用整体钢板30的自身刚度结合幕墙钢立柱20的侧向刚度来抵抗线条承受的侧向荷载作用,能较好的限制陶板线条的侧向摆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整体钢板30与幕墙钢立柱20焊接加工在工厂内制作完成,减少了现场安装步骤,施工便捷;按原传统方式安装幕墙装饰线条,每个连接点(每根线条有约4~5个连接点)都需考虑设置防侧摆的加强构件,而这种方式每根竖线条仅需沿高度方向设置1~2个防侧摆整体钢板30即可,有效简化安装工序;由于线条较重,此方式抗侧摆作用明显,有效降低了后期线条因晃动而脱落的风险,同时降低后期维护的频繁度和维修成本。

随着近几十年建筑幕墙的广泛兴起和蓬勃发展,建筑师对建筑的整体外观和建筑美学的追求不断提升,许多建筑幕墙立面外都设置了的各种各样的装饰构件,尤其是带装饰线条的设置已十分普遍,而且各种线条的造型和尺寸也越做越大,务必导致对线条连接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本工程陶板线条应用的通过厚钢板将幕墙钢立柱与陶板线条芯柱“串起来”的防侧摆思路对类似较大线条在工程中的应用具有一定的借鉴性。

实施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陶板竖向大装饰线条的防侧摆系统的各部分可在工厂加工完成,减少了现场安装步骤,利用厚钢板的自身刚度结合幕墙主立柱的侧向刚度来抵抗线条承受的侧向荷载作用,较好的限制了陶板线条的侧向摆动,降低了后期线条因晃动而脱落的风险,同时降低了后期维护的频繁度和维修成本。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