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池清洁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303215发布日期:2021-12-31 23:58阅读:82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池清洁机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的水池清洁设备,如自驱动水池清洁机。


背景技术:

2.游泳池等水池池壁经常会有沉积物附着。为了保证水池清洁就需要通过适当的方式进行清扫。落叶、死虫等漂浮碎物以及沙石等沉降碎物也需要定期清理。
3.已经有水池清洁机,不需人工操作即可穿过(覆盖)池底。通常,这种水池清洁器的包括壳体;壳体上设置用于使水池清洁器沿池壁移动、适当数量的行走机构(行走轮或行走履带);行走机构具有一个行走旋转轴线,通常垂直于该行走旋转轴线限定水池清洁机的自然行走方向。利用行走机构,可以使水池清洁机沿行走轮限定的自然行走方向移动(本文件中,自然行走方向为理想状态下,水池清洁机仅受到垂直于行走旋转轴线方向作用力时,水池清洁机的行走方向)。
4.一般来讲,壳体的相应位置(通常在侧面或底面)设置有进水口和射水管口;利用适当的水泵设备从进水口吸入水池中的水,再通过射水管口排出。当前的自动的水池清洁机,可以利用射水管口射水水流产生的反冲力驱动水池清洁机,使水池清洁机在其直线的自然行走方向上行走。现有技术公开了通过适当的阀门机构或控制机构控制水池清洁机行走方向的技术方案,如jp昭53

9445、jp昭54

15365、us6412133b1及fr2581689a1。这些现有技术仅能够实现前进、后退的切换,使水池清洁机基本上沿直线前进或后退。
5.在清洁水池壁面时,水池清洁机沿直线前进或后退,很难实现对整个水池壁面的清洁,还需要调节行走方向(如us7987543b2公开一种清洁设备的工作方法),使其以适当的角度偏离其直线的自然行走方向,产生相应的非直线的行走轨迹,以使清洁区域覆盖整个水池壁面,避免待清洁面被遗漏或错过。
6.为了调节水池清洁机的行走方向,现有技术中已经提供一些通过主动方式调节水池清洁机行走方向的技术方案,以产生相应的非直线的行走轨迹。
7.如cn1902369a,就公开一种通过使不同的行走机构(驱动刷和自由刷)产生相应的转速差,进而使水池清洁机行走方向进行变化,产生相应的行走轨迹。另外,这种主动方式驱动水池清洁机调节行走方向的技术方案,不仅需要设置相对独立的驱动机构,以产生与行走方向大体一致的驱动力,这就导致水池清洁机结构复杂。另外,这种主动驱动调节行走的方向的方式,依赖于水池清洁机与清洁面之间的摩擦力(如陆地车辆一样,没有轮胎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无法驱动行走);但在水池清洁机使用场景下,水池清洁机与清洁面之间作用力/摩擦力受到相应的限制(由于浮力的作用,摩擦力有限),进而导致主动驱动调节行走方向可靠性不高。
8.还有在射水管口处设置相对射水管口轴线旋转且可以开口的射水活门,通过旋转调整射水活门与射水管口的周向位置,调节射水活门表面与射水管口中心线的相关位置,通过强行调节射水水流方向,使水流冲击射水活门表面,产生偏离自然行走方向的反冲力,进而使水池清洁机调节行走方向,产生相应的行走轨迹。这种方式不仅调整过程复杂,且可
靠性低,部件容易损坏维护成本高。
9.还有设置位于侧方排水口,同时设置有控制侧方排水口通断的阀门。在需要调节水池清洁机的行走轨迹时,可以通过阀门,使适当压力的水流通过侧方排水口排出,进而产生横向方向的作用力,进而在横向方向上使水池清洁机移动相应的距离,或者使水池清洁机在横向力作用下形成非直线(曲线或其他形状)的行走轨迹,使清洁区域覆盖整个水池壁面,避免待清洁面被遗漏或错过。
10.现有技术中,还有利用适当编程处理器通过控制水池清洁机停止、启动和/或反转使水池清洁机调节行走方向,以产生非直线的行走轨迹。这些方式虽然可以覆盖待清洁壁面的目的,但要么存在可靠性差,行走机构磨损严重,维护成本高的问题,要么存在设计复杂、组装成本高的不足。
11.因此,希望提供一种水池清洁机,可以通过更简单的结构实现对水池清洁机行走方向控制,以覆盖待清洁壁面,避免遗漏。


技术实现要素:

12.在第一方面,一种水池清洁机,包括壳体,安装在壳体上的至少两个行走机构,所述壳体上形成第一射水管口和第二射水管口;在水平投影面上,所述第一射水管口和第二射水管口开口朝向相反;所述第一射水管口的第一中心线和第二射水管口的第二中心线,至少一个偏离所述水池清洁机的行走中线。利用该水池清洁机,由于所述第一射水管口的第一中心线和第二射水管口的第二中心线,至少一个偏离所述水池清洁机的行走中线。这样,在第一射水管口及第二射水管口排出(射出)水流时,至少一个反冲驱动力会形成一个偏离行走中线的力矩,以调节水池清洁机的行走方向,产生非直线的行走轨迹,使清洁区域覆盖整个水池壁面,避免待清洁面被遗漏或错过。该水池清洁机不需要复杂的编程处理器,也不需要复杂的调整结构,就可以调节水池清洁机的行走方向,产生非直线的行走轨迹。可以理解,再结合编程处理器或其他现有的调节行走方向的方式,可以更方便地控制水池清洁机的行走方向,以形成预定的行走轨迹。
13.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在水平投影面上,所述第一中心线和第二中心线之间具有预定的偏离间距。这样,在第一射水管口和第二射水管口排出(射出)水流时,可以产生不同方向的反冲驱动力,产生不同的转弯力矩,实现对水池清洁机行走方向的调节,使水池清洁机产生非直线性的行走轨迹,进而可以为控制水池清洁机的行走方向,更好的覆盖待清洁区域。
14.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在水平投影面上,所述第一中心线和第二中心线均偏离所述水池清洁机的行走中线,分别形成第一偏距和第二偏距,且偏离方向相反。这样,在第一射水管口和第二射水管口排出(射出)水流时,均可以实现对水池清洁机的行走方向相反的调节,产生非直线的行走轨迹,进而可以为控制水池清洁机的行走方向、更好的覆盖待清洁区域提供方便。
15.可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中心线与所述行走中线的第一偏距和所述第二中心线与所述行走中线的第二偏距相等。这样,在第一射水管口和第二射水管口排出(射出)水流时,可以实现对水池清洁机的行走方向相反且相等转弯力矩的控制,进而可以为控制水池清洁机的行走方向、更好的覆盖待清洁区域提供方便。
16.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偏距和/或第二偏距为所述水池清洁机整体宽度的1/21

1/18。这样可以适当控制水池清洁机的行走方向。
17.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射水管口和/或第二射水管口的直径为所述水池清洁机整体宽度的1/9

1/5。这样可以适当控制水池清洁机的行走方向。
18.可选技术方案中,多个所述行走机构左右对称安装,所述行走中线为水池清洁机中心线。
19.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提供的水池清洁机包括壳体、安装在壳体上的至少两个行走机构、与壳体固定的水泵,可以安装在壳体中,还包括内端口与所述水泵的出水口相通的第一射水管和第二射水管,所述第一射水管和第二射水管的外端口分别形成第一射水管口和第二射水管口;所述第一射水管和第二射水管至少一个可横向滑动地安装在所述壳体上;在水平投影面上,所述第一射水管口和第二射水管口开口朝向相反。利用该水池清洁机,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调整第一射水管口和第二射水管口在横向方向上的相对位置,进而在第一射水管口和第二射水管口排出(射出)水流时,其产生的反冲驱动力的方向就存在不同,进而使得水池清洁机在往/复运动时具有不同的行走轨迹,进而调节水池清洁机的行走方向,产生非直线的行走轨迹,以使清洁区域覆盖整个水池壁面,避免待清洁面被遗漏或错过。该水池清洁机不需要复杂的编程处理器,也不需要复杂的调整结构,就可以调节水池清洁机的行走方向。可以理解,再结合编程处理器或其他方式的控制,可以更方便地控制水池清洁机的行走方向。
20.可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射水管和第二射水管分别通过第一横向滑板和第二横向滑板可横向滑动地安装在所述壳体上。这样可以分别调节第一射水管和第二射水管,以适用场景需要。
21.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横向滑板和第二横向滑板之间设置有同步调整机构,以使所述第一横向滑板和第二横向滑板同步在横向方向朝反向方向相对于所述壳体移动。这样可以方便调整第一射水管口和或/第二射水管口偏差/偏离程度,以控制水池清洁机的行走方向,调节行走轨迹,产生非直线的行走轨迹。
22.可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同步调整机构包括中间轮,所述中间轮前后分别与第一横向滑板和第二横向滑板形成齿轮齿条配合,或者,所述同步调整机构包括连杆、第一滑轨盘和第二滑轨盘;所述连杆中间部分与所述壳体枢接,所述第一滑轨盘与所述第一横向滑板枢接,所述第二滑轨盘与第二横向滑板枢接;所述连杆两端分别第一滑轨盘和第二滑轨盘滑动配合。
附图说明
23.参照描述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具体结构的附图,可以更方便地进一步描述本实用新型,其中,以相应的部分代替全部。应当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布置是可能的,因此附图的特殊性不应仅理解为能够取代本实用新型的一般性描述。
24.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水池清洁机的上视示意图;
25.图2是图1中水池清洁机示意的左侧视图;
26.图3是图1中水池清洁机示意的右侧视图;
27.图4为图1中水池清洁机的行走过程中受力示意图;
28.图5是图1中水池清洁机的行走原理示意图;
29.图6为水池清洁机另一实施例的行走过程中受力示意图;
30.图7是图6中水池清洁机的行走原理示意图;
31.图8为水池清洁机另一实施例的行走过程中受力示意图;
32.图9是图8中水池清洁机的行走原理示意图;
33.图10为再一实施例中水池清洁机结构示意图,该示意图示意了第一射水管110和第二射水管120均位于行走中线s0上的状态;
34.图11为图10所示水池清洁机,调整后,第一射水管110和第二射水管120偏离其行走中线s0的状态示意图;
35.图12为又一实施例中水池清洁机结构示意图;
36.图13为另一实施例中水池清洁机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37.应当说明的是,本文件中:
38.横向方向,是指与水池清洁机的行走机构200旋转轴基本平行的方向。
39.行走中线s0,是指水池清洁机在仅受到前后方向驱动力作用时(理想状态下,未承受任何左右方向驱动力,无论单独驱动力,也无论是以分力形式存在的驱动力),水池清洁机行走方向。如水池清洁机为左右对称结构时,行走中心s0为左右对称中心线。
[0040]“调节水池清洁机的行走方向”,指使水池清洁机偏离所述水池清洁机的行走中线s0,以产生非直线的行走轨迹。
[0041]“前”或“后”,为基于水池清洁机行走时,前进方向为“前”,后退方向为“后”。
[0042]“右”或“右”,为基于对应附图确定。
[0043]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水池清洁机在实际应用行走方向和行走轨迹涉及很多因素,如清洁水池壁面、水池清洁机与壁面碰撞、水池清洁机编辑控制器等等。为了便于描述清楚,本文件中,对水池清洁机行走原理的描述仅基于射水管口的设置产生的影响进行说明,未考虑待清洁水池壁面、水池清洁机与壁面碰撞、水池清洁机编辑控制器等因素。可以理解,利用本专利描述的射水管口的设置结构,再结合待清洁水池壁面、水池清洁机与壁面碰撞、安装在射水管口处的射水活门、水池清洁机编辑控制器等,可以实现对水池清洁机更多具体行走方式的控制。
[0044]
请参考附图1、图2和图3,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水池清洁机的上视示意图,图2是图1中水池清洁机示意的左侧视图,图3是图1中水池清洁机示意的右侧视图。
[0045]
该实施例中,水池清洁机包括壳体100、安装在壳体100上的行走机构200。本实施例中,水池清洁机包括四个行走轮,行走轮形成水池清洁机的行走机构200。四个行走轮可以左右对称,分别通过已知方式可旋转地安装在壳体100上,可以自由旋转,进而为水池清洁机的行走提供前提。可以理解,行走机构200具体不限于行走轮,也可以是行走履带式结构,行走机构200的具体数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
[0046]
所述壳体100上形成第一射水管口101和第二射水管口102。第一射水管口101和第二射水管口102开口朝向相反,第一射水管口101朝向左方,第二射水管口朝向右方。本实施例中,第一射水管口101和第二射水管口102可以形成于壳体100的相应结构上。壳体100的
材料可以pvc或其他塑料材料,可能通过适当的模具形成相应的射水管口,也可以通过安装/组装方式形成相应射水管口。可以理解,壳体100上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形成更多个射水管口。如图所示,壳体100上方还设置有枢接的提手300,以方便水池清洁机的使用。
[0047]
本实用新型中,对应第一射水管口101和第二射水管口102分别设置有水泵叶片,以分别形成适当的射水水流。
[0048]
如图所示,在水平投影面上,所述第一射水管口101的第一中心线s1和第二射水管口102的第二中心线s2可以平行,且二者之间具有预定的偏离间距a0。
[0049]
可以理解,优选技术方案中,射水管口的中心线可以相对于水平面倾斜,即第一射水管口101和第二射水管口102开口倾斜向上,二者的倾斜角度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以使产生射水水流有一个向上的分量,进而产生适当的、向下反冲驱动力。以下对于射水管口及中心线位置关系的描述均为相应部分在水平投影面上位置关系的描述。
[0050]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中心线s1和第二中心线s2均偏离所述水池清洁机的行走中线s0,形成相等的第一偏距a1和第二偏距a2,且偏离方向相反。
[0051]
如图4和图5所示,图4为图1中水池清洁机的行走过程中受力示意图,图5是图1中水池清洁机的行走原理示意图。在第一射水管口101排出(射出)水流q1,形成的反冲驱动力f1。第二射水管口102排出(射出)水流q2,形成的反冲驱动力f2。相对于行走中线s0,反冲驱动力f1和反冲驱动力f2的方向就存在不同,并产生相应的转弯力矩,使得水池清洁机在往(图5中实线轨迹)/复(图5中虚线轨迹)运动时其行走轨迹产生不同,形成不平衡直线轨迹,以使水池清洁机在清洁泳池时能够灵活左右转弯到预定的位置,以使清洁区域覆盖整个水池壁面,避免待清洁面被遗漏或错过。该水池清洁机不需要复杂的编程处理器,也不需要复杂的调整结构,就可以可靠地调节水池清洁机的行走方向,产生非直线的行走轨迹。可以理解,再结合编程处理器的控制,可以更方便地控制水池清洁机的行走方向。这样,在第一射水管口101和第二射水管口102排出(射出)水流时,均可以实现对水池清洁机的行走方向相反的调节,产生非直线的行走轨迹,进而可以为控制水池清洁机的行走方向、更好的覆盖待清洁区域提供了方便。
[0052]
可以理解,两个射水管口,只要至少一个射水管口中心线(第一中心线s1或第二中心线s2)偏离所述水池清洁机的行走中线s0,就可以形成转弯力矩,调节水池清洁机的行走方向,产生非直线的行走轨迹,进而可以为控制水池清洁机的行走方向、更好的覆盖待清洁区域提供方便。
[0053]
同时,为了提高可靠性,还可以在第一射水管口101和第二射水管口102设置自动复位的封水盖或单向阀。在第一射水管口101排出(射出)水流时,第一射水管口101的封水盖或单向阀打开,使水流射出,第二射水管口102的封水盖或单向阀打开封闭,使水不能进入第二射水管口102。在第二射水管口102排出(射出)水流时,第二射水管口102的封水盖或单向阀打开,使水流射出,第一射水管口101的封水盖或单向阀打开封闭,使水不能进入第一射水管口101。
[0054]
可以理解,第一中心线s1与所述行走中线s0的第一偏距a1和所述第二中心线s2与所述行走中线s0的第二偏距a2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相等。这样,在第一射水管口101和第二射水管口102排出(射出)水流时,均可以实现对水池清洁机的行走方向进行相应的控制,进而可以为控制水池清洁机的行走方向、更好的覆盖待清洁区域提供方便。为了方便控制,偏
距数值应当适合,并与水池清洁机整体宽度相关,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偏距a1和/或第二偏距a2在所述水池清洁机整体宽度l0的1/21

1/18之间。这样就可以适当控制水池清洁机的行走方向。当然,第一射水管口101和/或第二射水管口102的直径不同,其射流产生的反冲驱动力也存在不同,优选技术方案中,第一射水管口101和/或第二射水管口102的直径在所述水池清洁机整体宽度的1/9

1/5之间,以适当控制水池清洁机的行走方向。
[0055]
第一射水管口101和/或第二射水管口102偏离方式不同,产生的转弯力矩也不同,水池清洁机行走原理也存在不同。
[0056]
可以理解,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使至少一个射水管口的中心线偏离,不同于现有的主动驱动方式,而是采用被动方式,利用排出或射出水流产生相应的反冲驱动力,并利用反冲驱动力被动地产生转弯力矩,实现行走方向调节,改变行走轨迹。由于这种被动方式不依赖于水池清洁机与清洁表面摩擦力驱动,可以非常好的利用水池清洁机与清洁表面摩擦力越小的特点,可以更好调节行走方向,改变行走轨迹。因此,与现有技术中主动驱动调节明显不同,且更适合水池清洁机清洁水池时,由于浮力作用,使水池清洁机与待清洁面之间摩擦力较小的情形。
[0057]
同时,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叶片旋转产生高压水射流,再通过射水管口排出,利用反冲力驱动形成转弯力矩,该方式不需要通过设置阀门,进而可以保证可靠性,减少或避免由于设置阀门而导致的损坏,提高维护性。本实用新型提供技术方案,不需要对应射水管口设置的射水活门不同,也可以简化结构,提高可靠性。
[0058]
与单独设置侧方排水口的现有技术相比,不需要单独设置不必要的侧方排水口,不仅可以简化结构,还可以避免侧方排水而产生的能力损失,提高水池清洁机的节能效果。
[0059]
请参考图6和图7,图6为水池清洁机另一实施例的行走过程中受力示意图,图7是图6中水池清洁机的行走原理示意图。该实施例中,第一射水管口101和第二射水管口102均相对于行走中线s0向同一个方向偏离(如图6中,均向上部偏离,且偏离距离相等);即所述第一中心线s1和第二中心线s2均偏离所述水池清洁机的行走中线s0,形成第一偏距a1和第二偏距a2,且偏离方向相同。基于图6中所示的水池清洁机,在第一射水管口101射出水流时,产生反冲驱动力f1,产生倾斜向下的转弯力矩,使水池清洁机向右下方转弯。在第二射水管口102射出水流时,产生一个反冲驱动力f2,产生倾斜向下的转弯力矩,使水池清洁机向左下方转弯,进而形成“r”路线。
[0060]
请参考图8和图9,图8为水池清洁机另一实施例的行走过程中受力示意图,图9是图8中水池清洁机的行走原理示意图。该实施例中,第一射水管口101相对于行走中线s0偏离(如图6中,向上部偏离),第二射水管口102在行走中线s0上;即所述第一中心线s1偏离所述水池清洁机的行走中线s0,形成第一偏距a1;第二中心线s2无偏矩,同时,使第一中心线s1和第二中心线s2之间偏离距离保持a0(该偏离距离与第一偏矩a1相等)。基于图8中所示的水池清洁机,在第一射水管口101射出水流时,产生反冲驱动力f1,产生倾斜向下的转弯力矩,使水池清洁机向右下方转弯。在第二射水管口102射出水流时,产生一个沿行走中线s0的反冲驱动力f2,在直线方向上移动,也形成“r”路线轨迹。
[0061]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射水管口可调的水池清洁机。如图10和图11,图10为再一实施例中水池清洁机结构示意图,该示意图示意了第一射水管110和第二射水管120均位于行走中线s0上的状态;图11为图10所示水池清洁机,其第一射水管110和第二
射水管120偏离其行走中线s0的状态示意图。
[0062]
该水池清洁机包括壳体100、安装在壳体100上的四个行走机构200、安装在壳体100中的水泵(可以位于壳体100内部,图中未示出)。该水池清洁机还包括内端口与所述水泵的出水口相通的第一射水管110和第二射水管120。可以理解,水池清洁机可以包括一个水泵(通过相应阀门装置控制具体的射出水流的射水管),也可以使射水管数量与水泵的数量相等,即一个射水管对应设置一个水泵,以通过控制水泵控制具体的射出水流的射水管。
[0063]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射水管110和第二射水管120的外端口分别形成第一射水管口101和第二射水管口102;所述第一射水管110和第二射水管120分别通过第一横向滑板130和第二横向滑板140可滑动地安装在所述壳体100上。壳体100上可以设置在横向方向延伸的滑轨,并使滑轨与第一横向滑板130和第二横向滑板140滑动配合。这样通过调整第一横向滑板130和第二横向滑板140相对于壳体100的位置,可以调节所述第一射水管110和第二射水管120偏离行走中线s0的距离。当然,为了避免水泵产生射流流失,减少压力泄漏,可以设置相应的软性管路连通第一射水管110和/或第二射水管120与相应水泵的出水口,以方便滑板及与滑板一同移动射水管的调整和移动。同时,第一横向滑板130和/或第二横向滑板140与壳体100的滑动配合,也可以适当设置。
[0064]
在水平投影面上,所述第一射水管口101的第一中心线s1和第二射水管口102的第二中心线s2可以保持相反。当然,第一中心线s1和第二中心线s2可以向上倾斜,以产生向下反冲作用力,使水池清洁机保持与地面或等清洁表面的接触。
[0065]
利用该水池清洁机,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可以调整第一射水管口101和第二射水管口102的横向方向的相对位置,可以调节所述第一射水管110和第二射水管120偏离行走中线s0的距离,使所述第一射水管口101的第一中心线s1和/或第二射水管口102的第二中心线s2至少一个偏离所述水池清洁机的行走中线s0,进而产生反冲驱动力,形成倾斜的转弯力矩。这样,在第一射水管口101和第二射水管口102排出(射出)水流时,其产生的反冲驱动力的方向就存在不同,进而使得水池清洁机在往/复运动时其行走轨迹产生不同,进而调节水池清洁机的行走方向,产生相应的行走轨迹,以使清洁区域覆盖整个水池壁面,避免待清洁面被遗漏或错过(其运动原理与上述水池清洁机相同,不再赘述)。
[0066]
可以理解,第一射水管110和第二射水管120不限于分别与壳体100横向滑动相连,二者也可以相对固定,并通过适当的滑动机构安装在壳体100上,这样,可以使第一射水管110和第二射水管120同时相对于壳体100横向滑动,以获得适合的偏离距离。
[0067]
同样,该水池清洁机不需要复杂的编程处理器,也不需要复杂的调整结构,就可以调节水池清洁机的行走方向,产生相应的行走轨迹。可以理解,再结合编程处理器的控制,可以更方便地控制水池清洁机的行走方向。
[0068]
请参考图12,该图为再一实施例中水池清洁机结构示意图。以图10和图11中所示水池清洁机为基础,本实施例中,水池清洁机所述第一横向滑板130和第二横向滑板140之间设置有同步调整机构,以使所述第一横向滑板130和第二横向滑板140同步在横向方向朝反向方向相对于所述壳体100移动。这样可以方便控制第一射水管口101和/或第二射水管口102偏差/偏离程度,以控制水池清洁机的行走方向,产生相应的行走轨迹。
[0069]
如图12所示,同步调整机构包括中间轮151;中间轮151位于第一横向滑板130和第二横向滑板140之间。如图中所示,第一横向滑板130右侧形成右齿条131;第二横向滑板140
左侧形成左齿条141。其中,中间轮151前后(按图12,为左、右方)分别与第一横向滑板130的右齿条131和第二横向滑板140的左齿条141配合。在将第一射水管口101横向滑动时,第一横向滑板130同步向上移动,其右侧形成齿条带动中间轮151旋转。中间轮151旋转时,基于齿轮啮合,带动第二横向滑板140相对于壳体100同步,进而实现第一射水管口101和/或第二射水管口102同步调整。可以理解,基于水池清洁机的工作环境在水中,中间轮151与相应齿条可以为塑料制品或橡胶制品。
[0070]
当然,同步调整机构还可以采用其他结构,如图13所示,该图为又一实施例中水池清洁机结构示意图。以图10和图11中所示水池清洁机为基础,本实施例中,水池清洁机的第一横向滑板130和第二横向滑板140之间设置同步调整机构,该同步调整机构包括位于所述第一滑轨盘132与所述第一横向滑板130之间的连杆152;第一滑轨盘132与所述第一横向滑板130分别设置第一滑轨盘132和第二滑轨盘142;所述第一滑轨盘132与所述第一横向滑板130枢接,所述第二滑轨盘142与第二横向滑板140枢接。所述连杆152中间部分通过枢轴152a与所述壳体100枢接,两端分别第一滑轨盘132和第二滑轨盘142滑动配合。
[0071]
同步调整机构的调整原理为:在第一横向滑板130同步向上移动,连杆152左端向上转动,同时第一滑轨盘132相对于第一横向滑板130旋转预定的角度,使第一滑轨盘132与所述连杆152左端保持滑动配合。基于连杆152左端向上转动,基于杠杆原理,连杆152绕枢轴152a旋转,左端向上转动,通过第一滑轨盘132拨动第二横向滑板140,同时,第二滑轨盘142相对于第二横向滑板140旋转,使第二滑轨盘142与连杆152保持滑动配合,进而实现第一射水管口101和/或第二射水管口102同步调整。
[0072]
虽然在上述描述中已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但是相关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要求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在设计、构造或操作的细节上进行许多变化或修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