伸出支承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5018阅读:15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伸出支承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伸出支承装置,它可用于摄影、绘画、监控、检查、测量、维修或从一个高处观看体育比赛、各种比赛项目、灾难现场、重要设备、工业设施、建筑物、动物、植物和其他物体,还可用于照明和无线电转播,或者在立起高的柱状物例如电线杆、天线杆、架空索道柱、帐篷架之类时用作一个支架。
通常,为了上述用途,要设置一根固定支承杆、安装一个临时脚手架或者使用一台专用卡车起重机。
已经采用过一些种类的伸出支承装置,但因它们缺点甚多,所以使用有限。
例如,为了高尔夫场地的夜间照明,如果安装已有技术的固定支承杆,白天的视域就会受影响,而且维修不便。还有,按照规定,固定支承杆结构应能承受速度为每秒60米的风力,因此是不经济的。在采用临时脚手架的情况下,又会受到场地限制,安装和拆除脚手架也需要较长的时间和大量劳力,因此不经济而且难以满足速度要求。由于成本高、使用不便,包括卡车起重机在内的专用设备也未广泛使用。
至于传统的气动或液压类型的伸出杆,需要设置护罩来防止介质泄漏,杆的结构强度必须加大,因此增加杆的长度是困难的。
还有一些类型的伸出杆,它们依据的方法有绞接、钢绳滑动、机械安装等等,但这些伸出杆结构复杂,支承杆长度有限,杆上允许施加的荷载不大。
因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伸出支承装置,它在支承一个高处的较重物体时能稳定地保持足够的强度。该装置可用于必须改变高度和位置的摄影、绘画、照明、以及往高的工作位置传送或从该处接受物品,也可用于在高处进行的检查、观察和维修工作,并且该支承装置具有良好的可携带性能和操作性能。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伸出支承装置,它具有一种可伸出的支承杆,此支承杆由多个具有不同直径的筒体连接而成,每个直径较小的筒体严密而又可动地插在另一个直径较大的筒体之中,较小直径筒体的下端外直径大于较大直径筒体的上端内直径,在该伸出支承装置中a)每个筒体内部设置一个分隔构件,该分隔构件沿着筒体的横向延伸,直径最小并位于支承杆顶部的筒体最上端装有一个顶盖;一个直径最大并位于支承杆最下端的筒体站立在一个机箱上;
b)每个筒体的分隔构件具有至少一条弧形导向窄缝,所述弧形由直线或者曲线组成;
c)机箱中具有至少一个卷紧辊、至少一个带状板传送机构,以及一个驱动该机构的装置;所述卷紧辊用来缠绕具有弧形横断面的带状板,该弧形横断面的形状与导向窄缝一致,而所述传送机构用来夹送带状板,以便将带状板放出或拉回;
d)具有弧形横断面的带状板穿过具有弧形横断面的导向窄缝,在每个分隔构件中做出所述导向窄缝;带状板的上端与直径最小、位于支承杆最上端的筒体的顶盖或底部相连;
e)沿正向转动带状板传送机构,使带状板从卷紧辊上放出,并举起位于支承杆最上端的最小直径筒体;用最小直径筒体的向上运动将位于该筒体外围的第二筒体向上拉起;再按这种方法依次用较小直径的筒体向上拉起每个较大直径的筒体,于是支承杆伸出;
f)沿反向转动带状板传送机构,拉回原先放出的带状板,并将其卷绕在卷紧辊上;用最小直径筒体的向下运动将位于该筒体外围的第二筒体向下拉回;再按这种方法依次用较小直径的筒体向下拉回每个较大直径的筒体,于是支承杆缩回。
本发明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途径达到。
所述分隔构件包括固定分隔构件和可动分隔构件,所述固定分隔构件与每个所述筒体做成整体,在后者的下端作为底板之用;而所述可动分隔构件可沿每个所述筒体的纵向上下运动。
为了防止每个所述分隔构件相对于筒体倾斜和转动,滑动接合部分包括键和键槽,它们在每个所述筒体的内表面以及相应的可动分隔构件的外圆周上做出,此处所述的多个可动分隔构件放置在所述筒体之中。
放入所述筒体的每个所述可动分隔构件与螺旋弹簧之类相连,因此能在相应的筒体中定位,并处于相应的较大直径筒体的底板上表面以及相邻较小直径筒体的底板下表面之间,该筒体伸出时所述可动分隔构件移动到一个预先确定的位置,该筒体缩回时所述可动分隔构件下移并定位在它所在的筒体的底板附近。
所述包括键和键槽的滑动接合部分在所述筒体的内、外表面做出,这些筒体一个插入另一个之中,以便防止所述筒体相互转动或倾斜。
所述带状板传送机构具有至少一对带状板传送辊,该传送辊能压紧并夹送所述具有圆弧形横断面的带状板。
所述带状板传送机构的多个传送辊沿着所述弧形横断面带状板的传送方向排列,装在每一侧的多个传送辊用一条环形带连结,所述带状板就夹在环形带表面之间进行传送。
所述至少一块带状板包括一对具有弧形横断面的带状板,所述成对带状板在使用时凸出表面或者凹入表面互相面对。
如果所述带状板的凹面相对于筒体中心向内地面对,缠绕在所述卷紧辊上的所述带状板成圆形;如果所述带状板凹面向外地面对,缠绕在所述卷紧辊上的所述带状板大致成三角形。
所述分隔构件具有沿所述带状板纵向排列的导向窄缝或者孔洞,并且至少一个所述带状板传送辊以及所述环形带具有带凹槽或凸出部分的表面,所述凹槽与凸出部分和所述窄缝或孔洞相符。
本发明利用一种简单结构就能实现具有大伸出比率的伸出功能,还提供能有力地承受垂直和横向荷载的实用结构。
也就是说,本发明支承装置结构简单,它基本由下列部分组成多个成形构件例如筒体、具有例如弧形横断面的多块带状板、一个带状板传送机构以及一个驱动装置。
只要放出或者卷回带状板,就能使支承杆伸出站立或者缩回收拢。因此,支承杆能伸出到一个随意选择的高度,还能通过选择每个筒体的长度和筒体的数量,方便地获得大的伸出比率。
根据本发明的带状板,其横断面可为弧形,与平板相比承受垂直荷载的性能更强。该带状板还被保持在分隔构件的导向窄缝或者导向孔洞中,所述分隔构件设置在筒体内部,因而进一步改善了上述性能。
至于横向荷载,由于每个筒体的材质、直径和厚度,以及每个筒体连结部分的面积均可选择,以便保持足够的强度,所以施加在带状板上的横向荷载的影响可以忽略。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一种支承装置的断面图,该装置呈装配状态,并局部剖去以便缩短高度。
图2是图1所示支承装置一个部分的放大视图。
图3是沿图1的A-A线剖切的放大断面图。
图4是沿图1的B-B线剖切的放大断面图。
图5、6和7都是俯视图,画出每个筒体底板上做出的弧形窄缝的几个实例。
图8a和8b也是俯视图,画出带状板6和7的其它断面形状实例。
下面结合附图,介绍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
参见图1,中空的圆形筒体1、2、3和4具有不同的直径,较小直径的筒体1、2和3依次插在较大直径的筒体2、3和4中。在这些较小、较大直径筒体的内外表面做出键2a至4a以及键槽1b至3b,所述键与筒体的纵向即滑动方向平行,而键槽1b至3b与这些键滑动配合(键槽的位置将在下文中介绍)。这些键和键槽构成了转动限制器,在最小直径筒体1的内表面还做出键1a。
筒体1至4底部具有用作筒体下端的固定分隔构件的底板1c至4c,还具有至少一个用作筒体1至4内部的可动分隔构件的中间隔板1d至4d。所述中间隔板1d至4d与筒体内部严密配合,以至于与底板1c至4c平行,并可沿筒体纵向移动。图1中未画出隔板4d。
中间隔板1d至4d位于筒体1至4的内部,并且滑动时始终保持与底板1c至4c平行的状态。在这个实施例中,中间隔板1d至4d的所述状态是通过键1a至4a以及键槽1e至4e来维持的,键1a至4a在筒体1至4的内圆周表面沿着后者的纵向做出,而键槽1e至4e在中间隔板1d至4d的外圆周表面上做出,并与键1a至4a严密、可动地配合。键1a至4a中的每一个最好由至少三个键组成,这三个键等距地排列在相应的一个筒体1至4的圆周表面上。在这个实施例中,键就是在每个圆周表面的三个位置上做出的(参见图3)。
筒体1至3的下端外圆周表面以及筒体2至4的上端内圆周表面的构成方法如下所述。
在这个实施例中,与筒体1至3的其余部分的直径相比,底板1c至3c的外圆周表面直径稍许加大,因此在筒体1至3的下端外圆周表面形成了下端法兰部分1f至3f。在法兰部分1f至3f的外圆周表面做出键槽1b至3b。在筒体2至4的上端内圆周表面做出加厚连接部分2h至4h。在加厚连接部分2h至4h的下端具有台阶部分2g至4g,当下法兰部分1f至3f向上移动时,台阶部分2g至4g能与下法兰部分1f至3f接合。所述加厚连接部分2h至4h以及下法兰部分1f至3f可用任何方法做出,例如,可象图2所示那样,把与筒体1至4的主体分开的环状构件镶嵌在上面。
下面举例说明上述装置的动作情况。在筒体1的下法兰部分1f接触筒体2的台阶部分2g之前,筒体1单独向上移动,所述筒体2的台阶部分2g与向上移动的筒体1接触之后,筒体1就与筒体2一起上移。于是,当每个直径较小的筒体向上移动时,由于它的下端法兰部分与它所插入的直径较大筒体的台阶部分接触,就使它与该直径较大筒体一起向上移动。在所介绍的这个实施例中,能够向上移动筒体只有筒体1至3三个。然而,根据本发明,筒体的数量可随意选择。
在筒体1至4的上端外圆周部分做出上法兰1i至4i。所述法兰1i至4i的作用是当向上运动处于伸出站立状态的筒体1至3缩回收拢时,也就是说当每个较小直径的筒体被接纳在相应的较大直径的筒体中时,较小直径筒体的上法兰下表面能靠紧较大直径筒体的上表面,使这些筒体一起向下运动。
因为在所介绍的实施例中最大直径筒体4不进行上下运动,被缩回的筒体1至3的法兰1i至3i就支承在法兰4i上。
在本发明中,上法兰1i至4i可以取消,在这种情况下,较小直径筒体1至3的底板1c至3c依次靠紧较大直径筒体2至4的底板2c至4c;使这些筒体相互成一整体地向下运动。
如图5所示,筒体1至4的底板1c至4c上做出一对导向窄缝1j至4j,在俯视图上,每条窄缝可以呈大半径圆弧状,这对窄缝的位置和形状与底板1c至4c的中心对称。在俯视图上导向窄缝的形状和下面介绍的带状板6、7的断面形状一致。
如图3所示,放置在筒体1至4内的中间隔板1d至4d上,也做出导向窄缝1k至4k,窄缝1k至4k与底板1c至4c上的导向窄缝1j至4j相似。
放置在筒体1至4内的中间隔板1d至4d的支承方式可以如同图2所示。
首先,借助于上下细支承构件例如琴钢丝或细腻金属丝螺旋弹簧1l(在图1中用点划线示出),将最小直径筒体1的中间隔板1d支承在顶盖1m下表面和底板1c之间,因此,当此筒体伸出时,能沿其纵向定位。同理,借助于上下细支承构件例如细金属丝螺旋弹簧2l至4l(在图1中用点划线示出),将筒体2至4的每个中间隔板2d至4d,支承在放有该中间隔板的筒体的上底面和相应的较小直径筒体的下底板表面之间。螺旋弹簧的始端和终端安放在底板的上下表面和中间隔板的上下表面上。在图2中弹簧的固定段用3m表示。
当筒体处于伸出状态时,每块中间底板1d至4d的位置可通过预先计算来确定,所述计算根据的条件包括放置在筒体内的中间隔板数量以及筒体的长度。因此,当在筒体1至4中装有细支承构件例如弹簧1l至4l时,细支承构件旁的每块中间隔板1d至4d的位置也能预先确定。
当筒体1至3缩回、容纳在筒体4之中时,中间隔板1d至4d所处的状态就象是被夹紧在缩回筒体的底板之间。
在这个实施例中,上述所述的四个筒体1至4的伸出或缩回,是通过放松或卷紧一对带状板6、7来实现的,每块带状板的横截面都具有大半径圆弧的形状,并安置在机箱5中。所述机箱位于具有最大直径并安置在最低位置的筒体4的下方。下面结合图1,介绍带状板6和7的横断面形状、机箱5以及带状板放松、卷紧机构的实例。
在这个实施例中,带状板6和7具有弧形横断面,能与底板1c至4c、中间隔板1d至4d中形成的弧形导向窄缝1j至4j、1k至4k严密而又可动地配合。另外,根据本发明,带状板6和7可以不采用弧形横断面,而做成图8所示的与大半径圆弧接近的多角弧状断面。也就是说,可以选用任何横断面形状,只要它适于保持带状板在伸出时所需的抗弯强度即可。
机箱5中装有卷紧辊8和9、导向辊10和11以及一对传送辊12和13,卷紧辊8和9上卷绕着具有大半径圆弧断面形状的带状板6和7,导向辊10和11用于带状板从滚筒8、9上松开或卷绕上去时的导向,而传送辊12和13在将带状板6、7背对背夹紧的同时,对带状板进行卷紧或放松传送。
每个传送辊12、13均呈圆筒形,并由较硬的弹性材料例如橡胶制成。传送辊能压紧和夹送带状板6、7,使带状板如图中所示那样变形。
由图4可见,传送辊12、13的宽度大于带状板6、7的宽度,参考标号12a、13a表示辊12、13的连结轴,而参考标号12c、13c表示与传送辊做成整体的金属芯部。
带状板6和7的宽度可以是全长范围内相等,也可以是朝伸出端方向变小,使得带状板与筒体内直径一样,缓慢地逐渐减小。
根据设计要求,传送辊12和13、导向辊10和11以及卷紧辊8和9均可设置驱动电机(未示出),这些电机可沿正反方向相互同步的转动。
如果支承杆较长或者加在顶部的荷载较大,可沿带状板6、7设置多对传送辊12和13,并且装在每一侧的成排传送辊用一条环状带缠绕连结,所述带状板6、7就夹在环状带表面之间进行传送。
上面所述的构件8至13构成一个成对辊子及其驱动装置的结构实例,这种结构就是本发明的带状板6、7卷紧、放松机构。
具有圆弧形横断面的成对带状板6、7的放松侧端部6a、7a,依次穿过筒体4至1的底板4c至1c上的成对导向窄缝4j至1j,这些窄缝在俯视图上都呈圆弧形,还依次穿过中间隔板4d至1d的导向窄缝4k至1k,最后固定在位于最小直径筒体1上端的顶盖1m的下表面上。此外,带状物6、7的端部6a、7a也可固定在筒体1的底板1c的下表面上。
顶盖1m可用作安装各种设备的场所。
如上所述,这个本发明实施例装置包括筒体1至4、导向窄缝1j至4j、导向窄缝1k至4k、成对的带状板6和7以及卷紧或放松机构;所述筒体1至4的排列方式为较小直径的筒体严密、可动地插到较大直径筒体之中;所述导向窄缝1j至4j位于筒体1至4的底板1c至4c中,做成大半径圆弧状,以便为带状板6、7导向;所述导向窄缝1k至4k位于中间隔板1d至4d上,也用来为带状板6、7导向;所述带状板6、7的断面呈弧状,延伸穿过窄缝1j至4j、1k至4k,其末端连结在最小直径筒体1上;而所述卷紧或放松机构安置在机箱5中,用来卷紧或放松所述带状板6和7。
放置在筒体中的中间隔板的数量根据支承杆的长度、顶部荷载等因素加以选择。也可取消中间隔板。
如果带状板6、7的横截面形状为接近于一个弧形的一般的多角弧形(参见图8),那末底板1c至4c的导向窄缝1j至4j,以及作为筒体分隔构件的中间隔板1a至4a的导向窄缝1k至4k,也都做成多角弧状,使带状板6、7能严密、可动地插入这些窄缝之中。
下面介绍上述本发明支承装置的动作情况。
当筒体1至3被接纳在筒体4中、此装置处于完全缩入状态时,缩入的筒体1至4的上法兰1i至4i依次接触重叠。此时带状板6、7缠绕在卷紧辊8、9上。
为了使这个本发明装置从上述缩入状态伸出、立起,驱动卷紧、放松机构,放出缠绕在辊8、9上的带状板6、7。
在开始放出带状板6、7时,它们的端部6a、7a开始向上运动,在此同时,带状板6、7被严密地支承在底板4c至1c的导向窄缝4j至1j中,还支承在中间隔板4d至1d的导向窄缝4k至1k中,因此固定着端部6a、7a的最小直径筒体1被举起。筒体1的中间隔板1d被保持在离开起点的一个预定位置,并且支承着带状板6、7。随着带状板6、7的放出,筒体1的下端到达筒体2的上方加厚连接部分2h,筒体1的下法兰部分1f与加厚连接部分2h下端形成的台阶部分2g接触,于是筒体1就带动筒体2一起继续向上运动。
当筒体2的底板2c的法兰部分2f与筒体3的台阶部分3g接触时,已在向上运动的筒体2又带动筒体3继续向上运动。当筒体3的底板3c的法兰部分3f与最大直径筒体4的台阶部分4g接触时,所介绍的本发明支承装置的伸出就到头了。
筒体1至3在上述举起过程期间,由于安置在筒体底板1c至3c上的细金属丝螺旋弹簧1l至3l向上运动,靠近筒体2至4的底板2c至4c上方的中间隔板2d、3d和4d被推向上方,到达筒体内部的预定位置。
这个本发明支承装置伸出调节用的带状板6、7,因为横截面呈弧形,在放出状态具有自站立性能。另外根据本发明,带状板6、7在伸出状态站立的同时,还在相距适当高度的多个位置被支承着,所述支承是由筒体4至1的底板4c至1c上做出的弧形导向窄缝4j至1j以及中间隔板4d至1d的弧形窄缝4k至1k形成的。因此,带状板6、7在承受垂直荷载时具有足够的抗弯强度。
筒体1至3的下部,与较大直径筒体2至4的加厚连接部分2h至4h,靠较长的垂直搭接段连结,这种连结作用以及上述抗弯强度的改进,保证伸出站立的支承杆在承受横向荷载时也具有足够的强度。
在上面介绍的实施例中,与两块带状板6、7横断面相符的圆弧状导向窄缝1j至4j以及1k至4k,是在筒体1至4的底板1c至4c以及中间隔板1d至4d上做出的。然而,根据本发明,也可用具有圆弧形外圆周边缘的导向孔洞(未示出)来代替窄缝1j至4j以及1k至4k。
如果设置三块或四块带状板6、7,导向窄缝可以如同图6或7中所示,呈三个或四个弧形窄缝j的形状;也可以是由三个或四个弧形边包围的导向孔洞形状(未示出)。在这种情况下,中间隔板1d至4d上的导向窄缝也需改形,以便形成相应的轮廓(未示出)。
在这些导向窄缝排列实例中,弧形导向窄缝的凸面都相互面对。也可以做成弧形凹面相互面对的形式,自然,在后一种情况下,带状板也要面向相应的方向安置。
下面,结合图1至4,介绍处于伸出站立状态的本发明支承装置的缩回动作。
在图1中该装置处于伸出状态,沿卷紧方向驱动传送辊12、13和卷紧辊8、9,将处于伸出状态的两块带状板6、7缠绕上去。
开始卷紧带状板6、7时,由于带状板6、7的端部6a和7a与筒体1相连,最上方的筒体1首先开始向下运动;然后,筒体2在自重作用下开始下落,与此同时筒体2的台阶部分与筒体1的下法兰保持接触;筒体3也在自重作用下相继下落。结果,筒体1被接纳在筒体2中,筒体2被接纳在筒体3中,筒体3被接纳在筒体4中;就这样筒体依次地一个接纳另一个,并以相等的比率缩回。最后筒体1至3被接纳在筒体4中,该装置完全缩回。
当筒体3至1向下运动时,由于中间隔板4d至2d被细金属丝螺旋弹簧4l至2l支承在筒体3至1的底板3c至1c的下表面以及插着上一个筒体的筒体4至2的底板4c至2c之间,中间隔板4d至2d就在所处的筒体4至2中向下滑动,在此同时,筒体1至4的底板由于缩回、收拢动作而相互靠近,当缩回、收拢动作完成时,中间隔板4d至2d位于相互邻近的筒体底板之间。
在上述实施例中,以圆形筒体作为管状支承杆。但管状支承杆也可具有不同的横断面形状,例如多角形或者椭圆形。还有,上述实施例中带状板由钢制成。但任何其它材料,例如金属、塑料、金属-塑料组合材料均可选作带状板的材料。
上述实施例举例说明了一种不具有接合保持机构的形式,所述保持机构用来在每个较小直径筒体下端与插着它的较大直径筒体上端连接部分之间保持连结。然而,需要时可添加那种接合保持机构。
如上所述,通过放出或卷绕具有弧形横截面的带状板,本发明支承装置能够伸出或者缩回。所以,它能平滑地伸出、缩回,其支承杆具有较大的伸出比率,还能用作支承相当大重量的强度足够的装置。本发明支承装置还能承受基本为横向的荷载,能抗强风。
特别是,在本发明支承装置中由管状支承杆承受横向荷载,能防止横向荷载施加到管状支承杆内部的带状板上,并且在管状支承杆中放置着多块中间隔板,以便支承在管状支承杆内上下运动的带状板;所述中间隔板具有带状板导向窄缝,此窄缝同管状支承杆的底板或者说固定分隔构件上的导向窄缝相同,而且中间隔板被用作活动隔板,能在管状支承杆内既不倾斜也不放置地上下运动。所以当该装置伸出站立时,由于管状支承杆底板和中间隔板导向窄缝的作用,使具有弧形横断面的带状板跨距很小,能承受的荷载很大,于是该装置成为一种强度得到改进的伸出支承装置。
因此,本发明支承装置用途广泛,尤其是可作为一种用于检查、测量、维修等多种场合的轻便支承装置,在这些场合中需要在一个狭窄的高处支承重物,该处不能搭设临时脚手架,不能安装结构杆,高水平的工作车辆也无法进入,该装置还可用于在高处进行的室外工作,例如无线电转播、照明、摄影等等。
当不再使用时,该支承装置的构件可收存在机箱和最低筒体之中,使整个装置的尺寸减小,因此,本发明支承装置的运输和存放十分方便。
权利要求
1.一种伸出支承装置,它具有一根可伸出的支承杆,此支承杆由多个具有不同直径的筒体连接而成,每个较小直径的所述筒体严密而又可动地插在另一个较大直径的所述筒体之中,所述较小直径筒体的下端外直径大于所述较大直径筒体的上端内直径,在所述伸出支承装置中a)每个所述筒体内部设置一个分隔构件,所述分隔构件沿着所述筒体的横向延伸;一个直径最小并位于所述支承杆顶部的所述筒体的最上端装有一个顶盖;一个直径最大并位于所述支承杆最下端的所述筒体站立在一个机箱上;b)每个筒体的所述分隔构件具有至少一条弧形导向窄缝,所述弧由直线或者曲线组成;c)所述机箱中具有至少一个卷紧辊、至少一个带状板传送机构以及一个驱动该机构的装置,所述卷紧辊用来缠绕具有弧形横断面的带状板,该弧形横断面的形状与所述窄缝一致;而所述传送装置用来夹送所述带状板,以便将所述带状板放出或拉回;d)所述具有弧形横断面的带状板穿过所述具有弧形横断面的导向窄缝,每个所述分隔构件上都做出所述导向窄缝;所述带状板的上端与直径最小、位于所述支承杆最上端的所述筒体的顶盖或底部相连;e)沿正向转动所述带状板传送机构,使所述带状板从所述卷紧辊上放出,并举起位于所述支承杆最上端的所述最小直径筒体;用所述最小直径筒体的向上运动将位于该筒体外围的第二筒体向上拉起;再按这种方法,依次用较小直径的筒体向上拉起每个较大直径的筒体,于是所述支承杆伸出;f)沿反向转动所述带状板传送机构,拉回原先放出的所述带状物,并将其缠绕在所述卷紧辊上;用所述最小直径筒体的向下运动将位于该筒体外围的第二筒体向下拉回;再按这种方法,依次用较小直径的筒体向下拉回每个较大直径的筒体,于是所述支承杆缩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伸出支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构件包括固定分隔构件和可动分隔构件,所述固定分隔构件与每个所述筒体做成整体,在后者的下端作为底板之用;而所述可动分隔构件可沿每个所述筒体的纵向上下运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伸出支承装置,其特征在于为了防止每个所述分隔构件相对于筒体倾斜和转动,滑动接合部分包括键和键槽,它们在每个所述筒体的内表面以及相应的可动分隔构件的外圆周上做出,此处所述的多个可动分隔构件放置在所述筒体之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伸出支承装置,其特征在于,放入所述筒体的每个所述可动分隔构件与螺旋弹簧之类相连,因此能在相应的筒体中定位,并处于相应的较大直径筒体的底板上表面以及相邻较小直径筒体的底板下表面之间,该筒体伸出时所述可动分隔构件移动到一个预先确定的位置,该筒体缩回时所述可动分隔构件下移并定位在它所在的筒体的底板附近。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何一项所述的伸出支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包括键和键槽的滑动接合部分在所述筒体的内、外表面做出,这些筒体一个插入另一个之中,以便防止所述筒体相互转动或倾斜。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何一项所述的伸出支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带状板传送机构具有至少一对带状板传送辊,该传送辊能压紧并夹送所述具有圆弧形横断面的带状板。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何一项所述的伸出支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带状板传送机构的多个传送辊沿着所述弧形横断面带状板的传送方向排列,装在每一侧的多个传送辊用一条环形带连结,所述带状板就夹在环形带表面之间进行传送。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何一项所述的伸出支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块带状板包括一对具有弧形横断面的带状板,所述成对带状板在使用时凸出表面或者凹入表面互相面对。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何一项所述的伸出支承装置,其特征在于,如果所述带状板的凹面相对于筒体中心向内地面对,缠绕在所述卷紧辊上的所述带状板成圆形;如果所述带状板凹面向外地面对,缠绕在所述卷紧辊上的所述带状板大致成三角形。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何一项所述的伸出支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构件具有沿所述带状板纵向排列的导向窄缝或者孔洞,并且至少一个所述带状板传送辊以及所述环形带具有带凹槽或凸出部分的表面,所述凹槽与凸出部分和所述窄缝或孔洞相符。
全文摘要
一种结构简单的伸出支承装置,它包括多个筒体、具有弧形横断面的多块带状板、带状板传送机构以及驱动装置。只要放出或卷回带状板,就能使支承杆伸出或缩回。支承杆能升到一个随意的高度,还能通过选择筒体的长度和数量,获得较大的伸出比率。弧形横断面的带状板与平板相比,能承受更大的垂直荷载。该带状物还穿过多个分隔构件上的导向窄缝或导向孔洞,因此进一步改善了承载性能。
文档编号E04H15/34GK1051955SQ90109308
公开日1991年6月5日 申请日期1990年11月21日 优先权日1989年11月22日
发明者厚川麻须美 申请人:堪顿姆泰普拉茨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