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降式停车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6371阅读:66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升降式停车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升降机式停车系统,并特别涉及一种改进的升降机式停车系统,它能够通过一个安装在升降梯上的驱动装置在停车室与升降井道之间水平地移动各个停车室的停车装置,从而提高系统的停车能力,降低制造费用以及减少装载和卸下一辆车需要的时间。时间的节省通过下述措施达到,当升降梯到达一个指定托架时,不通过附加的操作,水平地移动相应的托架,即当升降梯升高和降低时,操作一个托架的水平移动装置。
通常,传统的升降机停车系统为一个塔式结构,这种停车系统的升降井道形成在塔式结构的停车室的中间,并且多个停车室形成在升降井道的两边。在这个系统里,升降梯在升降井道里升高和降低,车辆被停在停车室并且从停车室卸下。
一种传统的升降机式停车系统“托架水平升降停车系统”在韩国实用新型No92-18228中公开。
在上面描述的系统中,一个升降梯固定到一条链的端部,该链绕在一个由驱动马达驱动的链轮上,并且一个平衡重被固定到这个链的另外一个端部,所以固定到链两端的升降梯和平衡重通过驱动马达的驱动操作上下移动。为了装载车辆,支撑停车托架的托架支承件安装在停车室的各层上。
在传统的托架水平升降停车系统里,当装载车辆时,空的升降梯被驱动马达驱动并被移到一个比指定层的托架低的位置,然后通过一个布置在升降梯上的托架水平移动装置,托架被移动到升降梯上面,并且升降梯降低到进出层。随后将一辆车装到升降梯的托架上。升降梯被移到一指定层,然后装入了车辆的托架被放置到托架支承件上,并且升降梯降低到进出层以便完成系统的停车操作。
当卸下车辆时,把空的升降梯移动到低于指定层的托架的一个位置,再把上面装载有车辆的托架通过水平移动装置移动到升降梯上方,然后使升降梯下降。在这种状态下,当驾驶员开车进入时,把升降梯移动下指定层,然后通过水平移动装置把托架放置在托架支承件上,并且升降梯降到进出层以便完成系统的停车操作。
可是,在上面描述的传统的托架水平升降停车系统中,位于进出层的升降梯移到指定层的托架位置,然后指定层的托架水平地被移动并且被放置到升降梯上。在这个状态下,升降梯升高或降低到进出层。其后升降梯升高和降低,然后装入车辆的托架移到指定层。此后,升降梯返回进出层。当卸下车辆时,在进出层的升降梯移到指定层的托架位置,停放车辆的指定层的托架水平移动并放到升降梯上。升降梯降到进出层以便卸下车辆,升降梯上升和下降,放在升降梯内的托架移到指定层。此后,升降梯应回到进出层,所以装卸车辆的操作所需时间明显增加。
此外,另一种传统的升降机式停车系统,“托架水平升降停车系统”在韩国专利No94-7326中公开。
在这种停车系统中,在停车系统的升降梯内设置了旋转支承件,所以,当装卸车辆时车辆可旋转。然而,上述传统的托架水平升降停车系统包括对托架水平升降停车系统的操作以及通过旋转在进出层升降梯上的托架上的车辆来改变车辆方向的功能。其它特征与前面描述的托架水平升降停车系统一样。因此,与前述的传统的托架水平升降停车系统一样,装卸车辆所需时间明显增加。
还有另一种传统技术“托架水平移动/升降梯升降式停车系统”在韩国专利No91-8092中公开。
在这种升降机式停车系统中,多个升降梯叉和托架叉在升降梯和托架内相互交叉构成,所以当升降和托架互相穿过时升降梯叉和托架叉互相不干扰。因此,升降梯仅上升和下降,托架仅水平移动,从而完成车辆的装卸操作。
即,在上述传统的托架水平移动/升降梯升降停车系统中,当装载车辆时,用户开车进入位于进出层的升降梯。当车辆的轮子停在升降梯以升降梯叉上时,升降梯升降并移动到高于停车室指定层托架的位置。因此,安装在每个托架上的托架水平移动装置移动,以便移动升降梯下的托架。
接下来,在这种状态下,升降梯下降,位于升降梯叉上的车辆轮子被放置到托架叉上。
此时,当升降梯降低由于升降梯叉和托架叉时可交叉穿过,升降梯的升降梯叉向下穿过托架的托架叉。
托架水平移动装置动作,装有车辆的托架水平移动,所以升降梯移动到进出层以便完成车辆装载操作。
当卸下车辆时,升降梯移动到低于停车室的指定层托架的位置,托架水平移动装置动作,在指定层的托架水平移动到升降梯上。在这种状态下,升降梯上升,停在托架的托架叉上的车辆被放到升降梯的升降梯叉上。
托架水平移动装置工作,托架被移到停车室,此后,升降梯升降以便运动到进出层,完成车辆的卸载操作。
然而,由于在上述托架水平移动/升降梯升降停车系统中,托架不移动至停车室和进出层。
即,仅在停车室内水平移动。因此,装卸车辆所需时间可大大减少,但是,由于水平移动托架的托架水平移动装置附加地安装在楼层的每间停车室,停车系统的装配工作增加,制造成本上升。
此外,当升降梯到达指定层的托架位置时,由于托架在可水平移动的状态下与托架水平移动装置连接,因此,工作时间如附加工作时间一样延长。
进而,在传统的停车系统中,托架水平移动到与停车室或升降梯配合的位置时,托架可能移动并可能从正常位置移开,因此降低了运行完全性和引起注定的事故。
在升降梯降到与转台配合的位置时,当驾驶员开进或开出车辆,车辆通过升降梯前侧时,车辆的重量不是均匀施加到预定的升降梯前部,所以升降梯变得不平衡。在这种情况下,有过载荷施加到升降梯升降驱动装置,以引起升降梯不平衡。
因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解决了传统技术中的上述问题的升降梯式停车系统。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升降机式停车系统,它能够水平移动托架以解决停车系统装卸时间长的问题。在该停车系统中,托架水平移动;升降梯上升和下降并且能用一个停车装置驱动机构水平移动每个停车室的托架,该停车装置驱动机构安装在升降梯内,不用在每层停车室安装托架的水平驱动装置,因而增强系统的停车效率,降低了制造成本。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升降机式停车系统;它能够在当停车装置被安装在升降梯内的停车装置驱动机构水平移动的状态下使停车装置驱动机构与停车装置配合时,实现升降梯的升降操作,并且能够在升降梯到达指定层的托架位置时,在没有附加操作的情况下直接水平移动托架,因而减少了装卸时间。
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升降机式停车系统,它通过采用上部驶入型或中部驶入型停车系统能够实现针对在进出层下面的停车室的装卸操作,其中车辆的进出层(即停车系统的门廊)安置在停车系统的上部或中部,它还不用移动升降梯和车辆到底层去改变车辆的方向,能够在进出层改变升降梯和车辆的停车方向,因而减少了系统的装卸时间。
本发明的第四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升降机式停车系统,当装卸车辆的停车装置水平移向升降梯时,它通过不让停车装置和车辆的重量施加到升降梯上可以防止升降梯升降驱动装置的过载。
本发明的第五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升降机式停车系统,在托架水平移向停车室和托架水平移向升降梯时,它能够避免停车装置(托架)的晃动。
本发明的第六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升降机式停车系统,它能够有效地实现停车装置(托架)的水平移动。
本发明的第七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升降机式停车系统,它提供一个驾驶员站立以便进出车辆的站板装置,因而驾驶员可以稳当地进出车辆。
本发明的第八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升降机式停车系统,它通过避免装卸车辆时的不平衡能够防止偏载施加到升降梯升降驱动装置上。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是由下列部件实现的一个有多个垂直柱和水平柱以在其中心部分形成一个升降井道的主架;多个位于升降井道两侧的停车室;一部可在主架内沿升降井道移动的升降梯;一个用来提升和降低升降梯的升降梯升降驱动装置;一个安装在每层的每个停车室内的并可水平移动的停车装置;一个安装在升降梯上用来将停车装置从停车室拉向升降井道或从升降井道推向停车室的停车装置驱动机构;一个固定在停车装置上并由停车装置驱动机构驱动以水平移动停车装置的受驱动装置。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通过在升降梯到达预定层之前水平移动停车装置驱动机构的钩件以与受驱动装置的钩件配合来实现的。
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是由下列部件实现的一个有多个垂直柱和水平柱以在其中部形成一个升降井道的主架;多个位于升降并道两侧的停车室;一部可在主架内沿升降井道移动的升降梯;一个用来提升和降低升降梯的升降梯升降驱动装置;一个安装在停车室的每一层并可水平移动的停车装置;一个安装在升降梯上用来将停车装置从停车室拉向升降井道或从升降井道推向停车室的停车装置驱动机构;一个固定在停车装置上并由停车装置驱动机构驱动以水平移动停车装置的受驱动装置;一个安装在车辆进出的门廊层以改变装在其上的车辆的停车方向的转台;一个用来在升降井道和停车室之间水平移动转台的转台水平移动装置。
本发明的第四个目的是通过提供一种升降机式停车系统实现的,该停车系统能够在托架被安装在主架的托架支承件上的托架水平移动导轨支承的情况下,水平移动停车装置(托架),还能够通过避免托架和车辆的重量施加到升降梯上来防止过载荷施加到升降梯升降装置上。
本发明的第五个和第六个目的是通过提供一种升降机式停车系统实现的,在该停车系统中,导轮可旋转地安装在停车装置上,在停车室内和升降井道上有用于导引导轮的运行导轨,其为U形,停止槽位于导轮所处的滑动的底面上,以停止导轮的移动,在底部与升降井道隔开一定距离的地方安装一个制动器和一个缓冲器以停止导轮的越界运行。
本发明的第七个目的是由下列部件实现的一个有多个垂直柱和水平柱以在其中心部分形成一个升降井道的主架;多个位于升降井道两侧的停车室,一部可在主架内沿升降井道移动的升降梯;一个用来提升和降低升降梯的升降梯升降驱动装置;一个安装在停车室的每一层并可水平移动的停车装置;一个安装在升降梯上用来将停车装置从停车室拉向升降井道或从升降井道推向停车室的停车装置驱动机构;一个固定在停车装置上并由停车装置驱动机构驱动以水平移动停车装置的受驱动装置;一个安装在车辆进出的门廊层以改变装在其上的车辆的停车方向的转台;一个用来在升降井道和停车室之间水平移动转台的转台水平移动装置;一个包括安装在门廊层的站板装置的可垂直移动的站板装置,当为了从升降梯或转台装卸车辆,驾驶员需进出车辆时,驾驶员可站在这块站板上,以避免驾驶员身体的一部分掉入升降井道。
本发明的第八个目的是由下列部分实现的一个有多个垂直柱和水平柱以在其中心部分形成一个升降井道的主架;多个在升降井道两侧的停车室;一部可在主架内沿升降井道移动的升降梯;一个用来提升和降低升降梯的升降梯升降驱动装置;一个安装在停车室的每一层并可水平移动的停车装置;一个安装在升降梯上用来将停车装置从停车室拉向升降井道或从升降井道推向停车室的停车装置驱动机构;一个固定在停车装置上并由停车装置驱动机构驱动以水平移动停车装置的受驱动装置;一个安装在主架门廊层并可从升降梯下部被支承的第一位置水平移动到与第一位置隔开一定距离的第二位置的升降梯不平衡预防装置,以避免当车辆装入升降梯或从升降梯卸下时由于车辆的不平衡载荷导致升降梯不平衡。
本发明的其它优点、目的和特征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更清楚。
下面给出的详细描述和仅以展示方式给出的附图,将使本发明得以更全面地理解,但本发明并不受此限制。


图1至15是表示按照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升降机式停车系统的视图。其中图1是按照本发明的升降机式停车系统的前视图;图2是按照本发明的升降机式停车系统的升降梯和停车装置的俯视图;图3是按照本发明的升降机式停车系统的停车装置和转台的俯视图;图4是按照本发明的升降机式停车系统的升降梯、停车装置、升降梯升降装置和转台的透视图;图5是表示按照本发明的升降机式停车系统的升降梯后侧的透视图;图6是表示按照本发明的升降机式停车系统的升降梯后侧的侧视图;图7是表示按照本发明的升降机式停车系统的升降梯后侧的前视图;图8是按照本发明的升降机式停车系统的停车装置驱动机构的前视图;图9是表示按照本发明的升降机式停车系统的停车装置驱动机构的侧视图;图10是按照本发明的升降机式停车系统的停车装置(托架)的透视图;图11是按照本发明的升降机式停车系统的停车装置水平移动导引装置的俯视图;图12是按照本发明的升降机式停车系统的停车装置水平移动导引装置的前视图;图13是按照本发明的升降机式停车系统的转台的透视图;图14是按照本发明的升降机式停车系统的转台的前视图;图15是按照本发明的升降机式停车系统的转台水平移动装置的俯视图;图16是沿图15A-A线截断的横断面图;图17是按照本发明的升降机式停车系统的站板装置的透视图18是按照本发明的升降机式停车系统的站板装置的俯视图;图19是按照本发明的升降机式停车系统的站板驱动装置的放大的部分俯视图;图20是沿图18B-B线截断的横断面图;图21是沿图18C-C线截断的横断面图,表示按照本发明的升降机式停车系统的站板装置上升和下降工作状态;图22是展示工作状态的示图,以解释在按照本发明的升降机式停车系统中车辆的上层装载步骤;图23是展示工作状态的示图,以解释在按照本发明的升降机式停车系统中车辆的上层卸载步骤;图24是展示工作状态的示图,以解释在按照本发明的升降机式停车系统中车辆的下层装载步骤;图25是展示工作状态的示图,以解释在按照本发明的升降机式停车系统中车辆的下层卸载步骤;图26是一个垂直横断面侧视图,展示用于按照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升降机式停车系统的停车装置水平移动导引装置;图27是俯视图,展示用于按照本发明的升降机式停车系统的停车装置水平移动导引装置;图28至图34是表示用于按照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升降机式停车系统的升降梯不平衡预防装置的示意图。其中图28是俯视图,展示升降梯、转台和升降梯不平衡预防装置;图29是侧视图,展示升降梯、转台和升降梯不平衡预防装置;图30是前视图,展示升降梯、转台和升降梯不平衡预防装置;图31是俯视图,展示升降梯和升降梯不平衡预防装置之间的布置;图32是侧视图,展示升降梯和升降梯不平衡预防装置之间的布置;图33是放大的侧视图,展示升降梯不平衡预防装置的非工作状态;图34是放大侧视图,展示升降梯不平衡预防装置的工作状态;图35是流程图,展示按照本发明的上层装载步骤;图36是流程图,展示按照本发明的上层卸载步骤;图37是流程图,展示按照本发明的下层装载步骤;图38是流程图,展示按照本发明的下层卸载步骤;
图39至图46展示按照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升降机停车系统。其中图39是前视图,展示按照本发明的升降机式停车系统;图40是沿图39A-A线断开的横断面图;图41是透视图,展示按照本发明的升降机式停车系统;图42是展示按照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升降梯到达升降机式停车系统中的指定层托架时的状态示意图;图43是展示按照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升降机式停车系统的托架水平移向升降梯方向的状态示意图;图44是沿图40B-B线断开的横断面图;图45是展示车辆装到按照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升降机式停车系统中的工作状态示意图;图46是展示车辆从按照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升降机式停车系统中卸下的工作状态示意图;下面将参考附图解释按照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升降机式停车系统。
如图1至图4所示,按照本发明的升降机式停车系统包括一个主架100,该主架在系统中心部分形成一个升降井道T;在升降井道两侧形成多个停车室P,停车室P由多个垂直的和水平的柱110和120装配成;一个在主架内可沿升降井道T滑动的升降梯200;一个用来提升和降低升降梯的升降梯升降驱动装置;一个停车装置(下文称作“托架)300,它安装在停车室P的每层并可水平移动;一个停车装置驱动机构,它安装在升降梯200内,用来将托架300从停车室水平地拉到升降井道内并将托架从升降梯中推出且降到停车室内;一个固定在托架300上的受驱动装置,它由停车装置驱动机构驱动而水平地移动停车系统。
此外,按照本发明的停车系统可以如图3和图4所示有一个安装在升降井道T的门廊层上的转台。
如图2所示,主架100安装在H型的4根主柱110之间并且包括许多连接备用柱(未示出)和主柱110的水平支承件120。
如图1所示,当按照本发明的系统以一个独立的塔型安装时,主架100由外板130覆盖,当系统安装在建筑物内时,主架100则不需要外板130,而是安装在建筑物中。
此外,当安装外板130时,进/出车口(未示出)设置在外板的正面以便进车和出车。在进/出车口内安装一扇门(未示出)。当不安装外板130时,进/出车口设置在建筑物内,门安装在建筑物内。
在机械室M内,安装有一个升降驱动电机、一个有若干驱动滑轮的升降梯升降驱动装置和若干被驱动的滑轮(后文将要描述)。
如图1所示,升降井道T位于主架100最上部的机械室M的底板与主架100的最下部之间的中心部分。
中坑140位于升降井道T的最下部,当升降梯200运行到最下部时它可以提供额外的工作空间。
每层有若干停车室P,它们被水平安装在主架100的水平支承件120上的托架支承件150分开。
如图2所示,升降梯200具有前梯210和后梯220,前梯210靠近进/出口部分,后梯则比前侧梯离进/出口部分远。
在图5中,只示出了前梯210,后梯220与前梯210结构相似。后梯220前、后对称。后梯220的支承件222比前梯210的支承件212短,并且升降梯叉240的数目比前侧升降梯叉230的数目少。
因此,标号210和220表示前梯和后梯。
升降梯210和220具有多个停放车辆轮子的叉230和240以及支承叉230和240的支承框架。这里,支承框架宽度较窄,通过弯曲长的钢柱或钢棒而制成。为降低制造成本,由支承框架围起来的内部最好是空的(没有任何材料)。
详细地说,升降梯200包括由钢柱或钢棒直角弯曲而成并可由提升和驱动装置上下移动的升降梯框架211和221;延伸的叉支承件212和222,它们的端部固定在升降梯框架211和221上并向升降井道T中心部分延伸;许多升降梯叉230和240,它们固定在支承件212和222上并向停车室延伸。
车辆的前轮和后轮停在升降梯210和220的升降梯叉230和240上。
当车辆V以其前侧驶入而停放时,其前轮停放在前梯210的升降梯叉230上,其后轮停放在后梯220的升降梯叉240上。
此外,当车辆V以其后侧驶入而装载时,其后轮停放在前梯210的升降梯叉230上,其前轮停放在后梯220的升降梯叉240上。
升降梯框架211和221与支承件212和222用连接件213和223固定连接。支承件212和222为两个平行的支承件,其左右方向上的宽度小于升降井道左右方向的宽度。连接件213和223为平行连接件,其左右方向上的宽度小于支承件212和222在左右方向上的宽度。
支叉230和240的支承件212和222可以是矩形的,其内部由预先选定的成形框架或钢板填充,但最好用长的宽度小的柱形件构成(如图2和图4所示),以便减少重量和降低制造成本。
每个升降梯叉230和240穿过支承件212和222并从支承件212和222两侧向外延伸,所以车辆的轮子W可停放在延伸部分上。
如图2和图4所示,前梯210和后梯220的支承件212和222的里端不连接,即隔开一预定的距离以避免与托架300的连接件312的相互干扰。升降梯210和220的连接件213和223较窄以避免任何与水平移动导引导轮支承件341的相互干扰。
升降梯210和220可由升降驱动装置以滑动方式提升和降低,最好是安装升降梯升降导向装置以便升降梯210和220在升降时不晃动。
如图4所示,升降梯升降导引装置包括由升降梯框架211和221支承的升降导轮250和260和多根(最好4根)用来导引升降导轮250和260的、垂直安装在主架100上的升降梯升降导轨270。
如图5所示,升降导轮250和260由固定在升降梯框架211和221两侧的、上下延伸的升降导轮支承件253和263支承。
升降梯升降导轨270和升降梯升降导轮250与260使升降梯210和220平滑升降并完全避免升降梯210和220升降时在左右方向上运动。如图4所示,升降导轨270有前后导引表面271和左右导引表面272。如图5所示,升降导轮250和260包括与前后导引表面滑动接触的前后导轮251和261及与左右导引表面271滑动接触的左右导轮252和262。图4为展示升降导轮250和260的一幅透视图。
此外,图5展示了前梯210的升降导轮250,而后梯220的升降导轮260与其对称安装。因此,在图5中,前梯210和后梯220的同一部分给出同一个标号。
如图4所示,升降梯升降驱动装置包括一个安装在机械室M(图1示出)内的升降驱动电机280;多条(最好8条)由升降驱动电机280驱动的绳索R;一个驱动绳索R的驱动滑轮281;多个用来改变靠在驱动滑轮281上的绳索R驱动方向的导向滑轮282。
在这种结构的升降梯升降驱动装置中,驱动滑轮281与一个安装在升降驱动电机280部分的减速器相连,每条绳索R的一端固定在平衡重上,另一端固定在升降梯210和220的升降梯框架211和221上(两条绳索绕过导向滑轮280)。
固定到升降梯框架211和221上的两条绳索R固定在升降导轮支承件253和263的上部,通过升降导轮支承件253和263与升降梯框架211和221相连。
此外,当升降导轮支承件253和263的上部与绳索R连接时,为避免绳索R伸出,使用螺旋连接器连接头(图中未示),同时提供给绳索R一个张紧力。
如图10所示,每个停车室的托架300包括一个托架框架310,托架框架310安装在一对托架支承件(图1示出)150(水平安装在主架100的主柱110和备用柱之间)之间并可在升降井道T和停车室P之间滑动;多个在托架框架310内侧相对安装的托架叉320。
托架叉320这样构成,即当升降梯200移动通过托架300时,它与升降梯200的升降梯叉230和240交错,以防止其间产生任何干扰。
托架框架310包括两根平行的第一支承柱311a;一对C形的具有比第一支承柱短的第二柱341的支承件311,其中第一支承柱311a的两端垂直弯曲并向另一第一支承柱延伸;一块连接第一支承柱311a中间部分的连接板312。
支承件311之间的宽度W大于升降梯200的升降梯叉230和240的两自由端间的距离D5,所以各升降梯210和220可在两个支承件311间穿过(图4和图10)。
此外,连接板312′在前后侧方向的宽度W′比升降梯210和220的支承件212和222的自由端间的距离D小,以避免升降梯210和220与托架300之间的任何干扰。
如图1至4和图10所示,托架水平移动导引装置包括一对固定在停车室P的托架支承件150的上表面上的水平移动导轨330和装配在托架框架310上并可与水平移动导轨330滑动接触的水平移动导轮340。
水平移动导轨330内侧是断开的,所以升降梯210和220的连接件213和223可从那里通过。
如图10所示,水平移动导轮340可转动地安装在托架框架310的第二柱341上,并且第二柱341的自由端间的距离D1大于升降梯210和220的连接件213和223间的距离D2,以避免当升降梯210和220穿过托架300时第二柱341与升降梯210和220的连接件213和223间的任何干扰(图9和图10)。
总之,四个水平移动导轮340分别安装在托架300中的每一第二柱341上,其中两个导轮340分别安装在水平移动导引支承件341的端部,导轮340间的距离大于水平移动导轨330之间的距离D3(图4和图10)。
因此,当托架300水平移动到水平移动导轨另一侧时,在超过两个的水平移动导轮340同时脱离水平移动导轨330的状态至少有3个水平移动导轮340支承在一条水平移动导轨330上,所以托架300保持水平移动。
如图5至图9所示,停车装置(托架)驱动机构包括安装在升降梯210和220的升降梯框架211和221上的可正反转的水平移动驱动电机350和360、由升降梯框架211和221旋转支承的并由水平移动驱动电机350和360驱动可正反转的滚珠丝杠351和361、拧在滚珠丝杠351和361上通过其旋转而水平移动的螺母件355和365、与螺母件355和365连接并由其水平移动的钩件352和362、一对固定在托架300的升降井道的两侧,向升降井道延伸并有选择地与钩件352和362配合的配合件370(如图10所示)。
由于安装了滚珠丝杠351和361,所以水平移动驱动电机350和360由水平移动机构减速。上述的水平移动机构是一个通常由齿轮、链条和链轮构成的驱动力传递机构。
如图6至图9所示,钩件352和362包括固定在螺母件355和365上并上升延伸的柱形钩件体353和363、固定在体353和363上部的U形延伸件356和366、固定在延伸件356和366的上部自由端的上部钩357a和367a和固定在延伸件356和366下部自由端的下部钩357b和367b。
钩件352和362的钩357a、357b、367a、367b形成一个通道形件,向着托架300的升降井道的横向表面的前后侧端延伸。
如图10所示,配合件370包括一个向着托架的升降井道的横向表面的前后侧端的升降井道延伸的固定板371和可操作地安装在固定板371并被钩子357a、357b、367a、367b插入和钩住的配合导轮372。
停车装置驱动机构最好包括可滑动地支承钩件体353和363的滑动支承件353a和363a,以避免钩件352和362水平移动时的摇晃,最好还包括两端固定在升降梯框架211和221上的导杆354和364,以便导引滑动和使滑动支承件353a和363a水平移动。这里,滑动支承件353a和363a有凹部,导杆354和364通过凹部,从而将滑动支承件353a和363a可滑动地支承在导杆354和364上。
每个钩357a、357b、367a和367b由升降梯框架211和221的上下件211a和221a导引。
这里,升降梯框架211和221的上下件211a和221a除了如图5所示的端部这一部分之外,形成有一个较窄宽度部分以避免当钩357a、357b、367a和367b在水平移动时发生任何干扰。
对于通道形钩357a和357b安装在钩件352和362上的结构以及配合导轮372安装在配合件370上的结构并无限制。即,与钩357a、357b、367a、367b有同样横断面的配合板可以被安装在配合件370上,与配合导轮有同样结构的钩导轮可以被安装在钩件352和362上。
钩件352和362可在其与托架300的配合导轮372配合的位置(钩357a和357b位于停车室P内)与松开位置之间往复运动。
如图1、图3和图13所示,转台400水平安装在车辆V进出时进车层的地面,并包括一个转台基座410、一个可在转台基座410上旋转的旋转件420和一个用来转动旋转件420的转台旋转驱动装置。
转台基座410包括一对外部件411和旋转地支承旋转件420旋转的连接件412。
旋转件420不干扰升降梯210和220以及托架300。
旋转件420包括一对水平安装在进车层地面的旋转框架421、一个连接旋转框架421中间部分的连接件422和多个在旋转框架422内表面相对延伸的转台叉423。
此时,旋转框架421的内距D4大于升降梯210和220的升降梯叉230和240的两端间的距离D5,并且当升降梯210和220穿过转台400时转台叉423不干扰升降梯叉230和240。
在转台叉423中,靠近转台400中心部分的内叉423a(图中为3个)的横断面最好比远离转台400中心部分(即远离连接件422)的外叉423b(图中为4个)的横断面宽。
因此,当升降梯210和220降到转台400的位置时,升降梯叉239和240与转台叉423相互插入,进车口侧的内外叉423a和423b与前梯210的升降梯叉230交错插入。而在进车口另一侧(内侧),只有外叉423b与后梯220的升降梯叉240配合,由于转台内侧叉数量大于后梯220的叉的数量,所以内侧叉423a不与后梯220的升降梯叉240交叉配合。在本例中,当内侧叉423a的表面比外叉423b的表面窄时内侧叉423a间的距离增加,所以当车辆驶入时可以撞到预先确定的部分。
换句话说,当升降梯210和220降到转台400的位置时,转台400的内侧叉423a中一部分内侧叉(位于后侧)不与后梯220的升降梯叉240交叉配合。因此,内叉423a表面加宽,使车辆V稳定地支承在内叉423a上,因而可稳定装载和卸载车辆V。
在转台400的旋转件420的前侧和后侧,形成一个车辆行驶表面,当车辆进出时行驶于其上,盖板430固定在转台基座410上以避免车辆坠落。
如图13和图16所示,转台旋转驱动装置包括一个固定安装在转台基座410上的转台旋转驱动电机440,一个固定在旋转件420的连接件422的底面中心部分的环形齿轮441和一个同轴固定在转台旋转驱动电机440上并与环形齿轮441啮合因而转动连接件422的小齿轮442。
如图14所示,环形齿轮441由固定在转台基座410中心部分上的支承轴443支承,轴承444安装在支承轴443的外圆周表面与环形齿轮441的内圆周表面之间,以使环形齿形441平稳运转。
为了减轻支承轴443的重量,其最好为圆筒轴。
如果减速器与旋转驱动电机440一体构成,则小齿轮442可以直接与转台驱动电机440的旋转轴啮合。如果减速器不与旋转驱动电机440一体构成,则小齿轮可以与一个附加的电机机构啮合。
转台400可移动地安装在升降井道T的上层停车室的下部与远离上述位置(对应于上层停车室的下部)的位置之间,当车辆从驶入/驶出层的下层停车室P进出时避免升降梯与车辆V之间的相互干扰。
如图4、图15至图17所示,转台水平移动装置包括一条以进出层底面高度安装的转台水平移动导轨450、一个可运转地与转台基座410连接并有由转台水平移动导轨450导引的转台水平移动导轮460的转台水平移动导引装置和一个用于水平地移动转台400的转台水平移动驱动装置。
转台水平移动导引装置的转台水平移动导轨450水平固定在主架100上,通道形件上部开口方式安装,转台水平移动导轮460可滑动地与内侧底面接触。
转台水平移动导轮460可运转地安装在转台基座410的前端和后端。转台水平移动导轮460可运转地安装在固定于外部件411的前后侧部分的导轮支承件461上。
如图16所示,转台水平移动驱动装置包括一个可反转型转台水平移动驱动电机470,电机470在进出层处安装在固定于主架100的转台支架(未示出)上;一条转台水平移动驱动链条480,该链条部分固定在转台基座410上并由转台水平移动驱动电机470的驱动力驱动环形运行。
一个驱动链轮471固定在转台水平移动驱动电机470的轴上,转台水平移动驱动链条480绕在链条张紧轮483和484上,轮483和484固定在旋转轴481和482的两端部,轴481和482可运转地与转台支承框架(未示出)连接,电机驱动的链轮472与驱动链轮471通过电机驱动的链条473连接,链轮472固定安装在旋转轴481上,转台水平移动驱动电机470的驱动力通过驱动链轮471、电机驱动的链条473和电机驱动的链轮472传递到旋转轴481上,并且旋转轴481的旋转力传递到在链条张紧轮483和484间连接的转台水平移动驱动链条480上。
如图16所示,转台水平移动驱动链条480基于预定的张紧力运行,该预定张紧力不会被张紧力控制导轮485减小,张紧力控制导轮485被弹簧486弹性地支承。
转台基座410的外部件411与转台水平移动驱动链条480通过连接件487相连。
此外,如图17至图21所示,在升降井道的门廊层,站板装置在转台400的部分上形成,所以当装载或卸载车辆V时,驾驶员可以稳当地站在那里以进出车辆。
在上部进车型和中间进车型停车系统中,站板装置直接使驾驶员稳当地进出车辆,因为当车辆装进或卸出低于进出层的停车室P时转台两侧没有楼板。
此外,由于站板装置的站板500以与转台400的相同高度安装,当向停车室P装入和从停车室P卸出车辆时升降梯200和车辆V的升降会通过转台400的位置。因此,站板500应安装得在转台400水平移动时不被其它部件干扰。
站板500为平板型,其长度为转台400的全长,宽度为设置在升降井道T两侧的停车室P的宽度。
在站板装置中,由于站板500与转台400高度相同,因而设置一个站板升降导引装置以导引站板500的升降,所以站板500被提升至一个比转台400高的高度,然后当转台400回到其初始位置时降低到与转台400同样的高度的位置,以避免当转台400被转台水平移动装置水平移动时对转台的任何干扰。此外,还设置一个站板升降驱动装置以提升和降低站板500。
如图17至图21所示,站板升降导引装置包括一对支承件510,该支承件固定在主架100的垂直柱上并且从每块站板500的两个表面平行地向远离站板500的部分延伸;一对升降导轨520,每条导轨的端部固定在支承件510的端部并且从门廊层的顶部延伸至底部;多个升降导轮530,导轮530可运转地安装在站板500的两侧并且由升降导轨520导向。
升降导轮530可运转地安装在一对导轮支承件531上,导轮支承件531垂直固定在站板500两个表面的预定部分上。为了保持稳定,最好至少两个升降导轮530安装在导轮支承件531上。
站板升降驱动装置包括一个安装在支承件510上的升降驱动电机540和一条升降驱动链条550,链条550可由升降驱动电机540的驱动力驱动反向运行并且一端固定在支承升降导轮530的导轮支承件531的上部。
升降驱动链条550绕在升降驱动链轮560上并且可由站板升降驱动电机540的驱动反转,链轮560固定在旋转轴561的两端部上,旋转轴561可运转地安装在升降层支承件510上。
此外,电机驱动的链轮563与链条564连接,链条564固定在升降层升降驱动电机540的轴上,链轮563固定在旋转轴561的一端,所以,升降驱动电机540的驱动力通过链条564和链轮562、563传递到旋转轴561和升降驱动链轮560上。
绕在升降驱动链轮560上的升降驱动链条550由导向滑轮565导向改变其运动方向,导向滑轮565可运转地安装在升降导轨520的上部以实施光滑运转。
当升降驱动链条550由升降驱动链轮560卷绕时,站板500由升降驱动链条550提升,当升降驱动链条550放松时,站板500因其自重而下降。
按照本发明的升降梯式停车方法包括一个上层装载方法,该方法有以下步骤车辆驶进时升降梯进出车侧安排了站台,然后车辆装到升降梯和转台上;已放置车辆的升降梯被提升到高于指定层托架的位置;托架向下和水平移动并且升降梯降低到比托架低的位置,升降梯中的车辆装到托架上;装有车辆的托架水平移进停车室;升降梯降到转台位置。
这里还提供上层卸载方法它有下述步骤升降梯升到比指定层托架低的位置;托架水平移动到升降梯上面;升降梯上升,托架上的车辆装到升降梯上;托架水平移进停车室;升降梯降到与转台同样高度的位置;升降梯和转台上的车辆被卸载。
这里还提供一个下层装载方法,它有下述步骤转台在升降梯进出车部位一侧时车辆驶入,然后装在转台上;升降梯升到高于转台的位置,然后车辆装到升降梯上;转台移出升降井道;装有车辆的升降梯降到比下面的指定层托架高的位置上并停止;升降梯降到低于托架的位置升降梯上的车辆装到托架上;装有车辆的托架水平移进停车室;升降梯升到高于转台的位置;转台水平移进升降井道;升降梯降到安置转台的位置。
这里还提供一个下层卸载方法,它有下述步骤转台水平移出升降井道;升通梯降到低于下面的指定层托架的位置;装有车辆的托架水平移到升降梯上面;升降梯上升,装在托架上的车辆装到升降梯上;托架水平移进停车室;装有车辆的升降梯上升到进出层并停在高于转台的位置上;转台水平移进升降井道;升降梯降到安装转台的位置,车辆停到升降梯和转台上;车辆从升降梯和转台上卸下。
按照本发明的升降梯式停车系统的装载和卸载操作将参照附图来解释。
首先解释升降梯的升降操作、托架的水平移动及转台的操作。
如图4所示,在升降梯200的升降操作中,当安装在机械室M内的升降梯升降驱动装置的升降驱动电机280被驱动时,升降驱动电机280的驱动力通过减速器传递到驱动滑轮281上,连接升降梯210、220与平衡重B的绳索R靠在导向滑轮282上正反转运动。
这里,当升降驱动电机280正向驱动,即在绳索R提升升降梯210和220方向驱动时,升降梯210和220上升,平衡重B下降。反之,当升降驱动电机280反向驱动,即在绳索R提升平衡B方向驱动时,升降梯由于其自重下降。
在升降梯200升降操作时,升降导轮250和260由升降导轨270导向,升降导轮250和260安装在前后升降梯210和220的升降梯框架211和221上,并且升降导轮250和260可运转地安装在导轮支承框架253和263上,导轮支承框架253和263固定在升降梯框架261和221上并上下延伸,升降导轮250和260具有前后侧导轮251和261及侧面导轮252和262的形式,所以升降导轮250和260可滑动地与后侧导向表面271和侧面导向表面接触,即升降梯210和220在无任何前后方向和左右方向运动的情况下稳定运行。
如图4至图12所示,在托架的水平移动中,当托架水平移动装置的水平移动驱动电机350和360被驱动时,通过电机驱动的机构连接的滚珠丝杠351和361旋转,拧到滚珠丝杠351和361上的螺母件355和365由导向杆354和364导向沿水平方向直线移动。
因此,与螺母件355和365固定配合的钩件体353和363,从钩件体353和363上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延伸件356和366以及在延伸件356和366的顶部和底部形成的钩357a、357b、367a和367b都水平移动。
当钩件352和362移向停车室P的方向时,钩357a、357b、367a和367b与钩导轮372钩住,当升降梯210和220通过托架300的位置时,由于钩357a、357b、367a和367b是通道形的其内侧和上下端都是开口的,因而钩导轮372不会与钩357a、357b、367a和367b相互干扰。
当升降梯210和220到达略高于指定层的托架300的位置时,下部钩357b和367b被托架300的钩导轮372钩住,当升降梯210和220到达略低于托架300的位置时,上部钩357a和367a被托架300的钩导轮372钩住。
在钩住352和362的上部钩357a和367a或下部钩357b和357b被配合件370的钩导轮372钩住的状态,当钩件352和362水平移动时,与钩导轮372配合的托架300在停车室P和升降井道T间水平移动。
当安装在托架框架310上的水平移动导轮340由安装在托架支承件150上的水平移动导轨330导向时,实施托架300的水平移动。
每个托架框架310的前后部分各安装四个水平移动导轮340,其间距宽于水平移动导轨330的内端部分的间距,所以当托架300水平移动时,至少三个水平移动导轮330支承在水平移动导轨330上以实现托架300的稳定运行。
在车辆V停在转台400的转台叉423上的状态,当转台驱动电机440旋转时,与旋转驱动电机440的轴配合的小齿轮442旋转并由固定在转台基座410上的支承轴443支承,与旋转件420固定配合并与小齿轮442啮合的环形齿轮441被转动。
当环形齿轮441旋转时,旋转件旋转,转台400的旋转件420改变了它的位置方向,所以停在转台400的旋转件420上的车辆V的停车方向改变。
此时,旋转件420与环形齿轮441一起旋转,环形齿形441由支承轴443支承,而支承轴443由轴承444支承,所以与传统的滚动支承方法相比可以无噪音和任何移动地稳定运行。
当转台水平移动驱动装置的驱动电机470正向旋转时,其驱动力通过驱动链轮471、电机驱动的链轮472和电机驱动的链条473传递给旋转轴481,旋转轴481旋转。由于旋转轴481通过惰轮483、484和转台驱动链条480与旋转轴482相连,因此,转台水平运动驱动链条480正向转动。
此时,由于转台水平移动驱动链条480通过连接件485与转台基座410相连,所以转台基座410和包括旋转件420在内的转台400的全部结构水平移动,即从升降道T向停车室P移动(正向移动)。转台400移出升降井道T并定位在停车室P一侧。
当转台水平移动驱动电机470反向旋转时,转台400从停车室P向升降井道T的方向水平移动,即沿与正向相反的反向移动。
当转台400水平移动时,可运转地安装在转台基座410上的转台水平移动导轮460可滑动地与转台水平移动导轨450接触,导轨450固定安装在主架100上,因而可以进行稳定地精确水平移动。
当升降驱动电机540正向旋转时,旋转力通驱动链轮562、链条564和电机驱动的链轮563传递到旋轴561,固定在旋转轴561上的升降驱动链轮560正向转动。因此,升降驱动链条550卷绕到升降驱动链轮560上,连接到导轮支承件531端部的站板500通过导轮支承件531被提升,所以站板500升到高于转台400的位置。
此外,当升降驱动电机540反转(与正向相反)时,站板500降到转台400的高度。
在站板500升降运行时,由于升降导轮530可由升降导轨520可滑动地导向(导轮530可运转地安装在导轮支件531上,导轮支承件531与站板500两侧相连),因而可实现站板500的平稳升降操作。
当将车辆V装入进/出层的上面层的停车室P时,如图22a所示,升降梯210和220在未装载车辆V时以上述方式升降,然后升降梯叉230和240及转台叉423在进/出层高度的平面内交叉配合,站板驱动装置运转,站板500定位在转台400的高度上。
在这种状态下,车辆V通过进/出车口驶入并通过盖板430(盖板430安装在转台400的旋转轴420两侧)的前侧盖板停在升降梯叉230、240和转台叉423上,并停在完成驶入操作的指定位置。
此时,前梯210的升降梯叉230与转台叉423的内、外叉423a和423b交叉配合,后梯220的升降梯叉240与转台叉423的外叉423b交叉配合,不与内侧叉423a交叉配合。
这里,转台423的外叉423b的表面较窄,升降梯叉230和240与其交叉配合。因此,预先确定相邻叉间的间隔以稳定运行,避免叉过载。转台叉423的内叉423a不与升降梯叉230和240交叉配合。在本例中,由于内叉423a表面较宽,可以使车辆V的操作稳定,避免叉过载。结果是,当升降梯210和220位于转台400的平面时,车辆V稳定地驶到升降梯230、240和转台叉423上。
在正常位置,车辆V的轮子停在转台叉423的外叉423b和升降梯叉230和240上。因此,当升降梯210和220被提升时,车辆V停在升降梯叉230和240上被提升。
此时,由于升降驱动装置的升降操作,站板500保持与转台400相同的高度,从车辆V出来的驾驶员,在进出车操作完成之后稳定地站在站板500上。
车辆V通常以它的头部定位在后梯220的一侧。当车辆出来时,由于车辆V的后侧面在进出车口一侧,开出车辆是困难的。
因此,为了更容易开出车辆V,转台400的旋转件420旋转以使车辆V的头部对着进出车口。
转台400的旋转件420的旋转操作将被解释。
首先,在V车辆装载在升降梯210、220和转台400上的状态,升降梯210、220的升降驱动装置驱动,升降梯210、220降低至比转台400的旋转件420略低的位置。在这种情况下,升降梯210、220和转台400上的V车辆装载在转台400的旋转件420上。在这种情况下,转台旋转驱动装置操作,然后旋转件420旋转,那么车辆V的停车方向改变,车辆V的前部对着前梯210。
驶入操作完成并且驾驶员从车内出来后,升降梯210、220由升降梯升降驱动装置的操作被提升。因此,装载在升降梯叉230和240及转台叉423上车辆V以车辆V装载在升降梯叉230和240上的状态升至指定层。
此外,当钩件352和362移动至指定层的托架300时,停车装置驱动机构的钩件352和362移动至与配合件370钩住的位置,构件352和362安装在升降梯210、220上并可被安装在托架300侧面的配合件370钩住。
托架水平移动装置的钩件352、362不是在升降梯210、220到达指定层的托架300的瞬间移动至与配合件370进行钩住的操作位置的。
即当如图22B中所示的升降梯210、220移动至比指定层的托架300略微高的位置时,钩件352和362被移动至可以由配合件370钩住的位置,并且,不用托架水平移动装置的附加操作,钩件352、362的下钩357b和367b就由托架300的配合件370钩住。
当升降梯210、220到达略微高于指定层托架300的位置时,安装在主架100和升降梯200上的位置检测装置(未画出)检测升降梯210、220的位置并且停止升降梯升降驱动装置的操作,这样升降梯210、220停止。
在本发明中,当升降梯210、220在移动时,钩件352、362被移动至由配合件370钩住的位置,那么可以减少在升降梯210、220到达指定层的托架300的位置之后向被配合件370钩住的位置移动钩件352和362所需的时间。
当装载车辆V的升降梯210、220停在略高于指定层托架300的位置时,托架水平移动装置的水平移动驱动电机350以及360转动,通过电机驱动机构连接的滚珠丝杠351、361旋转,那么这样螺母杆355、365被滚珠丝杠351、361移动至升降井道T,钩件352和362被移动至升降井道T。
在指定层托架300侧面的配合件370对钩件352和362的低的钩357b与367b向着升降井道T后向地移动,那么这样托架300移动至升降井道T一侧,并且在升降梯210、220之下停止。
在这种情况下,升降梯升降驱动装置被操作以便降低升降梯210、220至比托架300低的位置,并且如图22D所示装载在升降梯210、220上的车辆V装载在托架300上。
此时,由于升降梯叉230、240和托架叉320交叉配合,当降低升降梯210、220至比托架300更低的位置时,不受到干扰。
升降梯210、220降低至钩件352和362的钩357a与367a由托架300的配合件370钩住的位置。
接下来,停车装置驱动机构驱动,钩件352和362移动至停车室P,那么这样钩件352和362的上钩357a与367a向停车室P方向推托架300的配合件370。因此,装载车辆的托架300水平地移动至停车室P。
此后,升降梯升降驱动装置操作,如图22F所示升降梯210、220降低至进出层,那么这样关于车辆V的上层装载操作完成。
当从进出层之上的上层停车室P卸载车辆V时,升降梯210、220通过如图23A中示出的升降梯升降驱动装置被升至指定层。
受站板升降装置的操作,站板500定位在与转台400相同的高度。
当钩件356和362受停车装置驱动机构的操作移动至停车室P,升降梯210、220被提升时,如图23b中示出的升降梯210、220到达比指定层托架300略低的位置,钩件352和362的上钩357a和367a被托架300的配合件370钩住。
在这种情况下,升降梯210、220停止,停车装置驱动机构驱动。此后,钩件352与362移动至升降井道T。由钩件352和362的上钩357a与367a钩住具有配合件370的托架300如图23C所示定位在升降梯210、220上面。
当升降梯210、220升至比托架300高的位置,车辆V装载在升降梯210、220上。当升降梯210、220被提升时,钩件352和362的下钩357b和367b由托架300的配合件370钩住。
如图23E所示,当停车装置驱动机构被移动至时停车室P时,由钩件352和362的下钩357b与367b钩住的有配合件370的托架300返回停车室P。
此后,装载车辆V的升降梯210、220如图23F所示降低至进出层的位置,那么这样车辆V放置在升降梯叉230、240和转台叉423上面。
在这种情况下,驾驶员站在与转台400相同高度的站板500上面,然后进入车辆V,并且开到外面完成卸载操作。
此时,卸载车辆V头部对着进出层的相反侧停放,在本例中,在车辆降低的状态下,车辆V的前侧装载在后梯220上,然后装载在升降梯210、220及转台400上的车辆V卸载,升降梯210、220降低到比转台400的旋转件420低的位置,车辆V的轮子仅仅放置在转台叉423上面,然后旋转件420被转台旋转驱动装置旋转,那么这样车辆的前侧面对进出车口完成卸载操作。
当车辆V被装载到比门廊层低的下层停车室P时,升降梯210、220如图24A所示定位在门廊层,然后升降梯叉230、240和转台叉423在与进出层表面高度相同的高度交叉配合。
通过站板升降装置的操作,站板500保持与转台400相同的高度。
在这种情况下,穿过进出车口的车辆V通过前侧盖板430开到升降梯叉230、240和转台叉423上,并且为完成车辆的装载操作停止在预定位置上。
此时,前梯210的升降梯叉230与转台423的内侧和外侧叉423a和423b交叉配合,后梯220的升降梯叉240与转台叉423的外侧叉423b交叉配合,并且不与内侧叉423a交叉配合。
在这里,转台叉423的外侧叉423b有狭窄的表面区域。然而,由于升降梯叉230和240交叉配合,在升降梯200和转台400的叉之间有小的间隙进而实现一种稳定的无任何撞击影响的操作。转台叉423的内侧叉423a不与升降梯叉230和240交叉配合但是有更宽的表面区域,那么这样车辆V稳定地运行其上。
车辆V被定位在转台叉423的外部叉423b和升降梯叉230以及240上面的位置。
由于站板500通过升降驱动装置的升降操作保持降低至与转台400相同高度的状态,在进出车操作之后,从车辆V中出来的驾驶员利用站板500稳定地出来。
所定位的车辆V的头部通常对着后梯220。因此,由于车辆V的后部对着进出车口,车辆卸载不方便。
因此,为了使车辆容易卸载,转台400的旋转件420驱动,那么这样车辆V的前部旋转至对着进出车口。
由于转台400的旋转件420的旋转操作与上层装载操作相同,由此将描述省略。
当车辆V的进出操作完成时,驾驶员从车辆中出来,如图24B所示,升降梯210、220被升至转台400的水平移动不受到干扰的位置,并且车辆V被装载在升降梯210、220的升降梯叉230和240上。如图24C所示,转台400从升降井道T被转台水平移动装置水平地移动至停车室P,那么升降梯210、220的降低操作不受到干扰。
在这种情况下,当升降梯210、220由升降梯升降驱动装置的操作降低时,车辆V以装载在升降梯叉230和240上的状态降低至指定层。
此外,当升降梯210、220降低至进出层之下,并且被移动至指定层的托架300上时,安装在升降梯210、220上的钩件352和362,具有由托架300侧面的配合件370钩住的托架水平移动装置,并被移动至由配合件370钩住的位置。
即,在升降梯210、220到达指定层的托架300的位置时,托架水平移动装置的钩件352和362不会移动至由配合件370钩住的位置。即,在升降梯210、220到达指定层之前,钩件352和362移动至被配合件370钩住的位置。因此,当升降梯210、220到达比指定层的托架300略高的位置时,无需托架水平移动装置的进一步操作,钩件352和362的下钩357b和367b就由托架300的配合件370钩住。
此后,当升降梯210、220继续不断降低达到比指定层的托架300略高的位置时,安装在主架100和升降梯200上的位置检测装置(未画出)检测升降梯210、220的位置,并且停止升降梯升降驱动装置的操作,那么升降梯210、220停止在预定位置。
当升降梯210、220移动至指定层时,停车装置驱动机构的钩件352、362被移动至由配合件370钩住的位置,这样与传统技术相比,可以减少附加操作所需时间,在传统技术中,当升降梯210、220到达指定层的托架300的位置后,通过附加的操作被移动至钩件352与362被配合件370钩住的位置。
当其上装载车辆V的升降梯210、220到达略高于指定层的托架300的位置时,托架水平移动装置的水平移动驱动电机350以及360转动,通过电机驱动机构连接的滚珠丝杠351、361旋转,那么这样拧在滚珠丝杠351和361上的螺母件355、365向着升降井道T移动,钩件352和362移动至升降井道T。
在指定层的托架300侧面的配合件370被拉向升降井道T方向,钩件352和362的下钩357b与367b被钩向指定层。因此,如图24E所示,托架300向升降井道T方向移动,并且在升降梯210、220之下被定位。
在这种情况下,升降梯升降驱动装置驱动,升降梯210、220降到托架300之下。如图24F所示,装载在升降梯210、220上车辆V移动至托架300上。
此时,由于升降梯叉230、240和托架叉320交叉配合,当升降梯210、220降到托架300之下时,将没有升降梯叉230、240与托架叉320之间的干扰。
升降梯210、220降低至钩件352和362的上钩357a与367a由托架300的配合件370钩住的位置,并且停止。
接下来,托架水平移动装置被驱动,钩件352和362向停车室P方向移动。此时,钩件352和362的上钩357a和367a向停车室P方向推托架300的配合件370,这样其上装载车辆的托架300如图24G所示水平地移动和回到停车室P。
升降梯升降驱动装置被驱动,升降梯210、220升至如图24H所示的进出层。
此外,向着停车室P水平地被移动的转台400在升降梯210、220到达进出层之间向升降井道T方向水平地被移动。
因此,当升降梯210、220到达进出层时,转台400和升降梯210、220回到与初始进出状态相同的状态。
此外,如图24I所示,把升至比转台400位置高的站板500降低,驾驶员站在站板500上面,并且进入车辆以便开出车辆。
轩台400从升降梯210、220降低时到车辆V移动至低层停车室P的托架300然后到达进出层时水平地被移动至升降井道T。此外,站板500从转台400回到升降井道T侧到升降梯210、220到达进出层这段时间降低至与转台400相同的位置以便完成车辆的下层装载操作。
当从比进出层低的层中的停车室P卸载车辆V时,如图25A所示,在升降梯210、220、转台400以及站板500被定位在进出层的状态,站板500由升降装置升至如图25B所示的转台400的水平移动不被干扰的位置。此外,如图25C所示,转台400由转台水平移动装置从升降井道T水平地移动至停车室P,那么升降梯210、220降低至低层。
如图25D所示,升降梯210、220由升降梯升降装置降低至指定层并停在此指定层的托架300略低的位置。
这时,当升降梯210、220在降低时,钩件352、362受托架水平移动装置的操作移动至停车室P。当升降梯210与220到达比指定层的托架300略低的位置时,钩件352和362的上钩357a和367a由托架300的配合件370钩住。
在这种情况下,升降梯210、220停止,托架水平移动装置被驱动,钩件352和362向着升降井道移动T移动。此时,由于托架300的配合件370由钩件352和362的上钩357a和367a钩住,托架300被定位在升降梯210、220之上。
如图25A所示,升降梯210、220被再一次提升至比托架300略高的位置,这样车辆V仅仅放置在升降梯210、220上面。
当升降梯210、220略微地被提升,钩件352和362的下钩357b和367b被托架300的配合件370钩住。
在这种情况下,托架水平移动装置将被操作,钩件352和362移动至停车室P。如图25F所示,由于托架300由钩件352和362的下钩357b和367b钩住,托架300返回停车室P。
其上装载车辆V的升降梯210、220如图25G至25I所示升至进出层,车辆V如同初始装载阶段一样被放置在升降梯叉230、240和转台叉423上面,站板500降低至与转台400相同高度的位置。
驾驶员站在降低至与转台400相同高度的升降层上面,进入车辆V,并且从进出车口开出车辆以便完成车辆V的卸载操作。
此时,当卸载其头部对着进出车口对侧的车辆V时,车辆V以它的头部停在后梯220上降低,然后装载在升降梯210、220和转台400上的车辆V以其头部对着进出车口对侧被卸下。在这种情况下,升降梯210、220降低至比旋转件420更低的位置,并且在车辆V的轮子仅仅放置在转台叉423上面的状态,旋转件420由转台旋转驱动装置旋转,车辆V的前部旋转至对着进出车口以便容易卸载车辆。
如图26所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升降机式停车系统的托架水平移动导引装置包括有导轮支承槽331的托架脱轨和托架晃动预防装置,其中一个托架300的水平移动导轮340插入到托架水平移动导引装置的托架的水平移动轨道330中,那么,当托架300被定位在停车室P中时,托架300的脱轨和晃动将被阻止。
在托架脱轨和晃动预防装置中,一外部导轮支承槽331在托架水平移动导轨330的一个侧面上形成,那么当托架300定位在停车室P中时,一个托架水平移动导轮340插入到外部导轮支承槽331中,内部导轮支承槽332在托架水平移动导轨的另一面上形成,所以当外部导轮支承槽331和托架300被定位以便安装到升降梯200上时,一个托架水平移动导轮340插入到内部导轮支承槽332中。
制动器333在托架水平移动导轨330的一个外端部形成,位置比外部导轮支承槽331更靠外,缓冲器件334形成在制动器333的内部侧面上,以缓冲托架300的冲击力,为增加制动器333的强度,在托架水平移动导轨330上,在制动器333的外部表面上形成一加强件335。
由于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的构造和操作与本发明的更早期实施例相同,因此下面仅对其中不同的特征参考附图解释。
在进行描述中,与早期实施例中的元件相同的元件给相同标号。
在本发明的这个实施例中,当托架300停在停车室P中时,一个托架水平移动导轮340中插入和被外部导轮支承槽331支承进而阻止托架对300的脱轨与晃动。当托架300与升降梯200在相同的位置时,一个托架水平移动导轮340中插入并得到内部导轮支承槽332的支承以便阻止脱轨与晃动。因此,在车辆V装载在托架300上和停在停车室P中的状态下,当车辆V从升降梯200移动至托架300或者从托架300至升降梯200时,托架300的晃动被阻止以便在升降梯200和托架300之间稳定地移动车辆。
当托架300移动至时停车室P时,制动器333用来阻止车辆V移出托架水平移动导轨330以外,这样托架300和车辆V可以相互碰撞。
如图27所示,在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升降机式停车系统的托架水平移动导引装置中,接着托架水平移动导轨330的托架水平移动附加导轨381和382可以安装在升降梯210、220的连接件212与223中,那么当托架300水平地移动时,水平移动导轮340被平滑导引。
由于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的构造和操作与本发明的更早期实施例相同,因此下面仅对其中不同的特征参考附图解释。
在进行描述中,与早期实施例中的元件相同的元件给出相同的标号。
在本发明的该实施例中,托架水平移动附加导轨381以及382安装在与托架水平移动导轨330相同的平面和高度的位置。当托架300水平地移动时,水平的导轮340由托架水平移动导轨330或者托架水平移动附加导轨381和382导引以便容易地实现托架300的水平移动。
此外,在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中,如28至34所示,在升降梯210、220的升降梯叉230和240配置有转台400的转台叉423的情况下,当车辆V进出时,为阻止前梯210的不平衡设置有升降梯不平衡预防装置。
即,在升降梯210、220降低至进出层,升降梯叉230和240安排在与转台叉423相同的平面上时,当驶入操作中车辆V的前轮放置在升降梯叉210上面时和当开出操作中车辆V的后轮放置在升降梯叉210上面时,不平衡可能发生,那么当不平衡车辆被放置在其上时,车辆V的重量可以集中于一个所预定的部分。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升降梯不平衡预防装置阻止上述升降梯210的不平衡。
如图28-34所示,不平衡预防装置包括由用于支承升降梯框架211的固定到主架100上的支承件600可移动支承的不平衡预防板610;以及不平衡预防操作装置620,该装置620在支承位置和释放位置操作不平衡预防支承板610。
支承件600的上端通过固定件601固定到主架100的水平件120上,并且向下延伸,不平衡预防板610可由固定到支承件600的中间部分的导引套筒611前后向移动。
不平衡预防操作装置620包括一个用支架固定到支承件600的下部并且有一向上延伸的操作直杆622的直线运动机构621;连接在直线运动机构621的操作直杆622的上部和不平衡预防板610的前部之间的连接机构624,该连接机构624将直线运动机构621的上下直线运动转化为前后直线运动。
气动的气缸更适宜被用作直线运动机构621。任何类型的直线运动机构都可以用于同样目的。
连接机构624具有一对链环625和626,他们的一个端部分别与直线运动杆622的上部和不平衡预防杆610的前部铰接,他们的另一端部共同与铰接到支承件600的支架627上。
不平衡预防板610安装在支承件600的两侧以支承升降梯框架211的两侧。因此,连接机构624的链环625的一端铰接到直线运动机构621的操作直杆622的上部,其另一端与水平延伸连接轴628连接,并且每个支架627和链环626的一端与连接轴628的两侧连接,链环626的另一端与不平衡预防板610连接。
如图33所示,在升降梯不平衡预防装置中,当升降梯210、220降低时,升降梯叉230和240与转台叉423交叉配合进而实现同同面。在这种情况下,当直线运动机构621的操作直杆622向下移动时,向下的直线运动通过连接机构624传递给不平衡预防杆610,那么不平衡预防杆610向着在前梯210的升降梯框架211之下位置向后移动以便支承升降梯框架211。
在这种情况下,不平衡预防板610支承框架211,当车辆V被装载时,车辆的前侧轮子以承载方式放置在升降梯叉230上面,以及后侧轮子以卸载-方式放置在升降梯叉230上面。因此,甚至当车辆V的重量处于一种偏压状态时,升降梯210也不会不平衡,那么过载不会施加于升降梯升降驱动装置上。
此外,在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升降机式停车系统中,如图39-46所示,包括一升降梯700,该升降梯700具有通过升降梯升降驱动装置而滑动的一对升降梯框架710和升降梯叉722,每个升降梯叉722的一端固定到升降梯框架710的上部,并且从升降梯框架710向着停车室对侧延伸;一托架800,该托架800具有托架框架810和多个托架叉820,托架框架810在一对水平地安装在主架100的主柱110和备用柱之间的托架支承件150中可在升降井道T和停车室P之间水平移动,托架叉820固定到托架框架810上,在相对升降井道的方向上延伸,并与升降梯700的升降梯叉722交叉设置;一个托架水平移动导引装置,具有水平地安装在主架100的每一停车室P中的托架水平移动导轨831、安装在升降井道T中相应于每个停车室P的位置处的托架水平移动导轨832以及多个托架水平移动导轮840,这些托架水平移动导轮840可操作地安装在托架800的托架框架810上并由托架水平移动导轨831和832导向。
如40和41所示,在升降梯升降驱动装置中,由安装在图1所示机械室M中的升降驱动电机280操作的多条绳索(最好八条)的一端与平衡重B连接,其另一端通过导引滑轮282与升降梯700的垂直连接件730连接。
如图41所示,升降梯基座710包括与升降梯升降驱动装置的绳索R连接的一对升降梯基座框架711;从升降梯基座框架711两端向上延伸的一对垂直柱730;从垂直柱730的上部向上延伸至对侧垂直柱730的上部的一对隔开的上柱721;以及连接件712,该连接件712横跨地连接在升降梯基座框架711的长度方向的中心部分。每个升降梯叉722的一个端部固定到上柱721上,并且向着相对的上柱721延伸。中空的升降梯框架710为矩形形状或者C形状,并且其上面中心部分开口。在这里,从升降梯框架710的升降梯基座框架711到上柱721的高度比托架800高。因此,升降梯框架710能穿过升降梯框架710的内部空间。图42和43展示了上述构造。
托架框架810包括一对平行的长柱811和一对用已知的焊接方法横向焊接到每根长柱811端部的短柱812。
托架框架810做成Ⅱ形状。
为了在升降梯700内部可移动,托架框架810有预定的宽度,多个托架叉820被固定到长柱811上,并且从长柱811延伸至升降井道或者在相反方向延伸。
此外,升降梯700的升降梯叉722以及托架800的托架叉820当升降梯700穿过托架800时被交叉安排以便防止任何干扰。
安装在停车室P内的托架水平移动导轨831在每一个停止室P内通过水平安装在主架100的主柱110上的托架支承件150支承。
在升降井道T一侧安装的托架水平移动导轨832通过轨道支承件160固定在主架100上,在水平方向的长度比升降梯框架710的宽度短,即,比升降梯基座框架711之间距离D7或者上柱721之间的距离D6短,当升降梯700提升和降低时避免任何干扰。在这里,升降梯基座框架711之间的距离D7和上柱721之间的距离D6相同。
此外,一预定的间隙在托架水平移动导轨831和托架水平移动导轨832之间按升降梯基座框架711和车辆支承框架721的厚度形成。托架水平移动导轮840的安装间隔比托架水平移动导轨831和832之间的距离更宽,那么当托架800水平地移动时,导轮稳定地运行在托架水平移动导轨831和832上。
在每一托架框架810的前部和后部分别安装四个托架水平移动导轮840,其间的距离比托架水平移动导轨831和832之间的距离宽,那么,当托架800水平地移动时,在同一时刻超过一个的托架水平移动导轮840不在托架水平移动导轨831和832之间。即,至少三个托架水平移动导轮840得到托架水平移动导轨831与832的支承以便实现托架800的稳定运行。
如图41-44所示,托架水平移动装置包括一根滚珠丝杠850,该滚珠丝杠850可运转地水平安装在升降梯基座710的升降梯基座框架711的中间部分,并且可由未画出的电机驱动反向旋转;拧在滚珠丝杠850上的螺母件851;被固定到螺母件851上并且有上下部钩853和854的一对钩件852;以及安装在托架800的托架框架810的两侧和由钩853与854有选择地钩住的钩件860。
钩件852包括一个其下部与螺母件851连接的向上延伸的钩件体856;一个其中心部分被固定到钩件体856上部的水平支承件;一对固定到水平支承件两端的通道形延伸件和被固定到延伸件上下自由端的上钩853与下钩854。
更适宜地,停车装置驱动机构可以包括与钩件体856配合并滑动支承钩件体856,以便当钩件852水平地移动时防止其晃动的滑动支承件856a,还包括其两个端部固定到升降梯框架上以便水平地可滑动地导引滑动支承件856a的导杆855。在这里,滑动支承件856a是中空的,导杆855插入到中空的滑动支承件856a中,滑动支承件856a可在导杆855滑动以便支承钩件856。
钩853和854包括安装在构件852上下部的导轮,钩件860为通道形的,其上下部与一个侧面为开口的以便由钩853与854钩住。
由于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构造和操作与第二实施例相同,除了下列的不同特征之外,相同的描述将被省略。
与本发明的早期实施例相同的元件给出了相同的标号。
当滚珠丝杠850由托架水平移动装置的水平驱动电机(未画出)驱动正转或者反转时,拧到滚珠丝杠850上的螺母杆851沿左右方向直线移动。
因此,与螺母件851一体连接的钩852得到导杆855的导引,并且沿左右方向直线地被移动,那么钩件852上部的钩853与854沿左右方向水平地移动。
在这种情况下钩853与854向着停车室P移动,钩853与854中的一个被放置在将要与托架800中安装的钩件860配合的位置。当升降梯700到达托架800的位置时,钩件852的钩853与854中的一个由钩件860钩住。
在这里,钩853和854形成导轮,钩件860为通道形的,其中上下部与一个侧面开口。在这种情况下,当钩件852移动至停车室P的位置,那么钩853与854由钩件860钩住。当升降梯700穿过托架800时在钩853、854和钩件860之间不发生任何干扰。当升降700到达指定层的托架800的位置时,钩853与854中的一个由在托架800侧面上的钩件860钩住。
在钩853与854由钩件860钩住的状态,当滚珠丝杠850由水平移动驱动电机(未画出)驱动反向旋转时,螺母件851和钩件852受导杆855的导引移动至升降梯700。因此,托架800向着升降梯700水平地移动。
此外,在这种情况下,当滚珠丝杠850由水平移动驱动电机驱动沿正向旋转时,螺母件851以及固定其上的钩件852受导杆855的导引移动至停车室P,然后托架800水平地移动至停车室P。
此时,安装在托架框架810内的托架水平移动导轮840得到安装在托架支承件150上的托架水平移动导轨831和安装在升降井道T内的托架水平移动导轨832的导引,因而容易实现托架800的水平移动。
托架水平移动导轮840在停车室P一侧得到安装在托架支承件150中的托架水平移动导轨831的导引,并且在升降井道T一侧得到安装在升降梯基座框架711中的托架水平移动导轨832的导引。
每一托架框架810的前后部分分别安装四个托架水平移动导轮840。其间的距离比托架水平移动导轨831和832之间的距离更宽,那么,当托架800水平地移动时,超过一个的托架水平移动导轮840不位于托架水平移动导轨831和832之间,超过三个的托架水平移动导轮840得到托架水平移动导轨831与832的支承因而实现托架800的稳定水平运动。
接下来,将解释车辆V的装载操作。在车辆V被装载之前,如图45A中示出的,升降梯700降低至升降层。在这种情况下,通过进出车口驶入的车辆V被装载到车辆支承件720的升降梯叉722上。
当车辆V的装载操作完成时,装载有车辆V的升降梯700得到升降梯导轨270和升降梯升降导轮742的导引,并且被升至指定层的位置。
当其上装有车辆V的升降梯700升到指定层时,钩件852向着停车室P移动以便与钩件860实现钩牢状态。
在这种情况下,升降梯700如图45B所示上升并到达指定层。当车辆支承件720停在比指定层托架800高的位置时,被移动至停车室P的钩件852中的一个(图中的左侧钩件)的下钩854被指定层的托架800的钩件860钩住。
在钩854由钩件860钩住情况下,当钩件852受托架水平移动驱动装置的操作向着升降梯700移动时,指定层的托架800由托架水平移动导引装置导引水平地移动,这样托架800定位在升降梯700的升降梯基座710和车辆支承件720之间。
接下来,升降驱动装置驱动,并且如图45D中示出的,升降梯700降低,车辆支承件720降低至比托架800更低的位置,那么装载在车辆支承件720的升降梯叉722上的车辆V装载在托架800的托架叉820上。
当车辆V装载在托架800上时,托架的水平移动驱动装置驱动,并且如图45E中示出的,钩件852向着停车室P移动,其上装载车辆V的托架300受托架水平移动导引装置的导引水平地移动至停车室P。
此外,如图45F所示,在托架800上装载车辆V的升降梯700受升降梯升降驱动装置的操作降低至进出层,以便完成车辆的停车操作。
首先,当卸载车辆V时,如图46A中示出的,被定位在进出层的升降梯700通过操作升降梯升降驱动装置被升至指定层。
此时,在升降梯700到达指定层之前,钩件852受托架水平移动装置的操作移动至停车室P。当升降梯700到达指定层时,车辆支承件720比指定层的托架800低。如图46B中示出的,钩件852中的一个(图中左侧钩件)的上钩853由指定层的托架800的钩件860钩住。
在这种情况下,当钩件852受托架水平移动驱动装置的操作向着升降梯700移动时,如图46C中示出的,其上装载车辆V的托架800由托架水平移动导引装置的导引水平地移动,然后被移动到升降梯700的车辆支承件720上。
当车辆V定位在车辆支承件220上面时,如图46D所示,车辆支承件720被提升,装载在托架800上的车辆V装载到车辆支承件720的升降梯叉722上。
在车辆V装载在升降梯叉722上的情况下,钩件852受托架水平移动驱动装置的操作向着停车室P移动,并且如图46中示出的,向升降梯700一侧移动车辆V的托架800受托架水平移动导引装置的导引水平地移向停车室P。
如图46F中示出的,其上装载车辆V的升降梯700受升降梯升降驱动装置的操作降低至进出层。在这种情况下,驾驶员进入车辆,并且从进出层开出车辆以便完成车辆的卸载操作。
如上所述,在根据本发明的升降机式停车系统中,托架可沿托架水平移动导轨水平移动,每一个停车室的托架通过具有一个托架水平移动装置的升降梯在停车室和升降井道之间水平地移动,以便提高产品的生产力,减少制造成本。
此外,在根据本发明的升降机式停车系统中,在升降梯到达为装载和卸载指定层车辆而水平移动托架的位置之前,安装在升降梯内的托架水平移动装置被移动至托架水平移动的位置。因此,在本发明中,与传统技术相比可以显著地减少车辆装载和卸载所要求的时间,在传统技术中托架水平地移动,在升降梯到达指定层的托架之后,由附加的操作与托架水平移动装置相连。
再者,在本发明中,托架在由托架水平移动导轨支承的状态下水平地被移动,托架水平移动导轨安装在主架的托架支承件上。因此,当其上装载车辆的托架水平地移动时,托架和车辆的重量不施加于升降梯上,这样,可以防止升降梯升降驱动装置的过载。
在本发明中,升降层在进出层中形成,所以驾驶员可以站在站板上面,并进出车辆,即驾驶员能容易地进出车辆。此外,由于升降层可在与转台相同的高度和转台水平移动不受到干扰的高度之间的一段预定的距离之内移动,那么上驶入型和中间驶入型停车系统的下层装载和卸载的操作可以实现。
在本发明中,由于支承可转动地安装在托架上的托架水平移动导轮的托架晃动和脱轨预防装置设置在托架水平移动导轨上,可以在托架水平地移向停车室和升降梯一侧的状态下防止托架的晃动或者脱轨。
在本发明中,在升降梯内设置托架水平移动附加导轨,托架水平移动附加导轨与主架的托架支承件的托架水平移动导轨连接,当托架由托架水平移动附加导轨水平移动时,托架由托架水平移动导轨和托架水平移动附加导轨水平地移动。此外,在本发明中,当车辆在升降梯设置转台的情况下装载或者卸载时,集中在前梯上的车辆的重量得到升降梯不平衡预防装置的支承,以便阻止升降梯的不平衡以及施加于升降梯升降装置的偏移重量。
虽然揭示了本发明为说明性目的的实施例,但本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所附的权利要求的范围与精神的前提下作出的各种各样的修正、增加和置换。
权利要求
1.升降机式停车系统,包括一个有很多根垂直柱和水平柱以在其中心部分中形成升降井道的主架多个位于升降井道两侧的停车室;一个构成在主架内,可沿升降井道移动的升降梯;一个用来提升和降低升降梯的升降驱动装置;安装在每层的每一个停车室中并且可被水平移动的停车装置;一个安装在升降梯上的停车装置驱动机构,用于将停车装置从停车室水平地拉向升降井道或者从升降井道推向停车室;及一个固定在停车装置上并且由停车装置驱动机构驱动以便水平地移动停车装置的受驱动装置。
2.按照权利要求1的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升降梯包括多个放置车辆轮子的叉;一个固定叉以便支承叉的支承框架,由支承框架围绕的内部是中空的;其中,所述的升降梯升降驱动装置包括一个电机;多个与电机连接并且可旋转的滑轮;一条一端经由一个滑轮与支承框架连接并通过滑轮卷绕和退绕以提升或者降低支承框架的绳索;一个与绳索另一端连接的平衡重;多个由支承框架旋转支承的导轮;及多条当支承框架被提升或者降低时用来导引导轮的垂直导轨。
3.按照权利要求1的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升降梯包括当停车装置水平地移动时用来导引停车装置的导轨。
4.按照权利要求1的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升降梯包括当车辆被装载其上时首先被车辆的轮子触到的前梯和稍后触到车辆轮子的后梯,每一升降梯包括一矩形的升降梯框架、从升降梯框架水平地延伸到升降井道中心的支承件和多个固定在支承件上并且从支承件向着停车室延伸的升降梯叉,升降梯叉上装载车辆,并且所述的升降梯升降驱动装置包括一个电机;多个与电机连接并且可旋转的滑轮;一条一端经由一个滑轮与支承框架连接并通过滑轮卷绕和退绕以提升或者降低支承框架的绳索;一个与绳索另一端连接的平衡重;多个由支承框架旋转支承的导轮;及多条当支承框架提升或者降低时用来导引导轮的垂直导轨。
5.按照权利要求4的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前梯叉的数量比后梯叉的数量多。
6.按照权利要求1的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升降梯包括一对在上面中心部分有开口的矩形框架;及多个从升降梯框架的上部框架向着对侧的停车室延伸的叉,其内部由中空的升降梯框架围绕,并且所述的升降梯升降驱动装置包括一个电机;多个与电机连接并且可旋转的滑轮;一条一端经由一个滑轮与支承框架连接并通过滑轮卷绕和退绕以提升或者降低支承框架的绳索;一个与绳索另一端连接的平衡重;多个由支承框架旋转支承的导轮;多条当支承框架提升或者降低时用来导引导轮的垂直导轨。
7.按照权利要求2的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升降梯包括具有一对基柱的升降梯框架;一对从基柱两端向上延伸的垂直柱;一对从垂直柱的端部相对地延伸至每根垂直柱的上部的相互隔开的上柱;一个连接基柱的纵向中心部分的连接件;多个叉,每一个叉有一端与上柱连接,并且从上柱相对停车室延伸。
8.按照权利要求5的系统,其特征是,所述固定到上柱的、当装载车辆时车辆的轮子首先触到的叉的数量,比固定到上柱的、当装载车辆时车辆的轮子稍后触到的叉的数量多。
9.按照权利要求1的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停车装置包括一个具有至少有一对柱的矩形框架,被框架围绕的内部是中空的;多个固定到框架的柱上并且从柱向着升降井道或者升降井道的相对部分延伸的叉;多个可转动地由每一个柱的两端支承的导轮;及一对可滑动导引导轮并水平地安装在每一个停车室中的导轨。
10.按照权利要求1的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停车装置包括具有一对C形柱的框架,其中一根C形柱与另一C形柱相对设置;一块横跨柱的纵向中心部分连接的连接板;多个由每一个柱的两端部可旋转地支承的导轮;多个固定到柱上并且向着升降井道或与其相反方向延伸的叉;一条水平安装的用于滑动地导引位于其上的导轮的导轨。
11.按照权利要求1的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停车装置包括一个具有平行布置的一对第一柱和比第一柱短的一对第二柱的Ⅱ形框架,其中,第二柱垂直地横跨第一柱的端部而固定;多个固定到框架的第一柱上,并且从该柱向着升降井道方向或者其相反方向延伸的叉;多个靠框架的第二柱可旋转地支承的导轮;及一条滑动导引导轮的导轨。
12.按照权利要求9的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一对导轨从停车室向着升降井道延伸出来,所述的停车室的导轨间的距离以比在导轨上面移动的导轮之间距离短。
13.按照权利要求9的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导轨包括一对在各相对的停车室中安装的第一导轨;一对横跨升降井道安装的第二导轨。
14.按照权利要求9的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安装在停车室内的导轨包括能使一个导轮落入以便停止导轮运动的导轮停止槽。
15.按照权利要求9或15的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安装在升降井道中的导轨包括能使一个导轮落入以便能停止导轮运动的导轮停止槽。
16.按照权利要求9的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导轨还包括一个制动器,它被固定在导轨水平方向的两端中的远离升降井道的那端的上表面,用来停止导轮的越界运行;一个安装在导轨上的比制动器更靠近升降井道的缓冲装置。
17.按照权利要求1的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停车装置驱动机构包括一个安装升降梯上并且可在停车室和升降井道之间水平移动的钩件;一个水平移动钩件的驱动装置;所述的驱动装置固定在停车装置上并且包括一个用来被钩住的件,当该件被钩件钩住时依据钩件的运动而移动。
18.按照权利要求17的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停车装置驱动机构包括一个固定到升降梯的框架上的电机;一个由升降梯的框架可旋转地支承的滚珠丝杠,与电机相连,并且横跨升降井道延伸;一个拧到滚珠丝杠上并且根据滚珠丝杠的旋转而水平移动的螺母件;一个与螺母件连接,并且与螺母件一道水平地移动的钩件,其中,钩件包括环柱形钩件体,其下部与螺母件连接,并且向上延伸;一个与钩件体的上部固定在一起的倒U形延伸件;分别固定到延伸件上自由端和下自由端的一个上钩和一个下钩,所述的驱动装置包括一对固定在停车装置邻近升降井道的侧表面上并且朝着升降井道延伸的将被钩住的件。
19.按照权利要求18的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停车装置驱动机构还包括与钩件体配合和可滑动地支承钩件体的滑动支承件以阻止钩件水平移动时的晃动;一根两个端部被固定到升降梯的框架上的导杆,以便水平地滑动导引滑动支承件,其中,滑动支承件是中空的,导杆插入到中空里,那么,滑动支承件是滑动支承地放置在导杆上面。
20.按照权利要求18的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上钩与下钩由U形板构成,所述的U形板,其在上下端有开口并且前侧面或后侧面有开口,所述的要被钩住的件形成插入钩子的导轮并被钩住。
21.按照权利要求18的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上钩和下钩由导轮构成,钩件由U形板形成,U形板的上下端有开口并且前侧面或后侧面有开口,所述的导轮插入到要被钩住的件的U槽内,并且被钩住。
22.按照权利要求17的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停车装置驱动机构进一步包括一个固定到升降梯的框架上的电机;一个可旋转地被升降梯的框架支承的滚珠丝杠,与电机相连,并且横跨升降井道延伸;一个拧到滚珠丝杠上并且根据滚珠丝杠的旋转水平地移动的螺母件;一个与螺母件连接,并且与螺母件一道水平地移动的钩件,其中,钩件包括环柱形钩件体,其下部与螺母件连接,并且向上延伸;一个其中心部分固定到钩件体上部的水平支承件;一对固定到水平支承件两端部的倒U形延伸件;分别固定到每个延伸件上部和下部的两个自由端的一上钩和一下钩;所述的驱动装置被固定到停车装置邻近升降井道的侧表面的中心部分,并且包括一个朝着升降井道突出以便被钩住的件。
23.按照权利要求22的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停车装置驱动机构进一步包括一个与钩件体配合、当钩件水平地移动和被钩件体滑动支承时阻止其晃动的滑动支承件;一个其两个端部被固定到升降梯的框架上,并且滑动地水平地导引滑动支承件的导杆,其中,滑动支承件是中空的,导杆插入到中空中,那么,滑动支承件是滑动支承地放置在导杆上面的。
24.按照权利要求22的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上钩和下钩由U形板构成,U形板的上下端和前后侧表面有开口,所述的要被钩住的件由插入到钩件中而被钩住的导轮构成。
25.按照权利要求22的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上钩和下钩为导轮,构件为U形板,其上下端和前后侧表面有一个开口,所述的导轮插入到要被钩住的件的U形槽中并被钩住。
26.升降机式停车系统,包括一个主架,有多根垂直柱和水平柱在以其中心部分形成一个升降井道,升降井道的两侧有多个停车室;一部可沿主架内形成的升降井道移动的升降梯;一个用来提升和降低升降梯的升降梯升降驱动装置;一个安装在停车室的每一层并且可水平地移动的停车装置;一个安装在升降梯上的停车装置驱动机构,用于将停车装置从停车室水平地拉向升降井道,并且将停车装置从升降井道推向停车室;一个固定到停车装置上,并且由停车装置驱动机构驱动以便水平地移动停车装置的驱动机构;一个安装在车辆开进开出的门廊层的转台,以改变其上装载的车辆的停车方向;一个用来在升降井道和停车室之间水平地移动转台的转台水平移动装置。
27.按照权利要求26的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转台安装在与门廊层的底表面相同的平面上,并且包括一个定位在升降井道内门廊层上的转台基座;一个安装在转台基座上并可在转台基座上旋转的旋转件一个用来旋转旋转件的转台旋转驱动装置。
28.按照权利要求27的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转台基座包括一对平行延伸的外部柱;及一个横跨外部柱的中间部分连接的连接件以便旋转地支承旋转件。
29.按照权利要求27的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旋转件包括一个水平地安装在门廊层底上并由一对平行的柱形成的旋转框架;一个横跨旋转框架中间部分连接的连接件;多个转台叉,每一个其一端被固定到旋转框架的两个柱的内表面上并且从一柱朝着与此柱相对的另一柱延伸。
30.按照权利要求29的系统,其特征是,旋转框架的两个柱之间的距离比升降梯的升降梯叉的两个自由的端之间的距离长。
31.按照权利要求29的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转台叉与升降梯叉交叉配合,因而当升降梯通过转台时避免了二者的任何相互干扰。
32.按照权利要求29的系统,其特征是,转台叉中邻近转台纵向中心的内侧叉比远离纵向中心的外侧叉有更大的表面面积。
33.按照权利要求27的系统,其特征是,盖板被固定在转台基座上,以便当装载或者卸载车辆时提供车辆运行表面和防止车辆落下,盖板的高度与升降并道的门廊层的高度相同。
34.按照权利要求27的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转台旋转驱动装置包括一个布置在转台基座上面的转台旋转驱动电机;一个与转台旋转驱动电机的旋转轴连接的小齿轮;一个与旋转件的连接件的下表面中心部分连接的环形齿轮,以旋转与小齿轮的外部齿轮部分配合的连接件;一个其外部表面与环形齿轮的内部表面配合的轴承;一个为支承轴承而固定到转台基座的中心部分的支承轴。
35.按照权利要求26的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转台水平移动装置包括一个转台水平移动导引装置,它包括一对由主架水平地支承并且从升降井道向停车室延伸的转台水平移动导轨;一个可移动地安装在转台基座上并且由转台水平移动导轨导引的转台水平移动导轮;一个转台水平移动驱动装置,包括一台在门廊层上固定到主架上的转台水平移动驱动电机;一条其一端可由转台水平移动驱动电机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地与转台基座连接的转台水平移动驱动链。
36.升降机式停车系统,包括一个有很多垂直柱和水平柱以在其中心部分中形成升降井道的主架,由此在升降井道的两侧设有多个停车室;一个可在主架内沿升降井道移动的升降梯;一个用来提升和降低升降的升降梯升降驱动装置;一个安装在停车室的每一层的并且可水平移动的停车装置;一个安装在升降梯上的停车装置驱动机构,以便将停车装置从停车室水平地拉向升降井道或者从升降井道推向停车室;一个固定到停车装置上并且由停车装置驱动机构驱动以便水平移动停车装置的受驱动装置;一个安装在车辆进出的门廊层以改变其上装载的车辆的停车方向的转台;一个用来在各项降通道和停车室之间水平移动转台的转台水平移动装置和一个包括安装在门廊层的站板装置的可垂直移动的站板装置,当为从升降梯或转台装载或者卸载车辆而使车辆驾驶员进出车辆时,驾驶员站在站板上,以避免身体的一部分落入升降井道之中。
37.按照权利要求36的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可升降站板装置包括一块在门廊层表面和门廊层升降井道之间安装的站板,车辆驾驶员可站在其上;一个用来导引和升降站板的站板升降导引装置,当转台水平移动时阻止与转台的其任何干扰;一个用来提升和降低站板的站板升降驱动装置;
38.按照权利要求37的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站板升降导引装置包括一对支承件,每一个支承件其一端垂直地固定到主架的垂直柱上,并且在隔开一定距离的位置平行地从每一站板两侧延伸;一对导轨,每条其一端固定在支承件的端部,并且从上部延伸至门廊层的层表面;一个可旋转地安装在站板两侧的预定部分的导轮;一个为可旋转地支承导轮而垂直安装在站板两侧的预定部分的导轮支承件。
39.按照权利要求37的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站板升降驱动装置包括一个安装在支承件上的驱动电机;一条由可由驱动电机的驱动力旋转并且固定到导轮支承件上部的驱动链。
40.升降机式停车系统,包括一个有多根垂直柱和水平柱以在其中心部分中形成升降井道的主架,由此在升降井道的两侧设有多个停车室;一个可在主架内沿升降井道移动的升降梯;一个用来提升和降低升降梯的升降梯升降驱动装置;一个安装在停车室的每一层的并且可水平移动的停车装置;一个安装在升降梯上的停车装置驱动机构,以便将停车装置从停车室水平地拉向升降井道拉或者从升降井道推向停车室;一个固定到停车装置并且由停车装置驱动机构驱动以便水平移动停车装置的受驱动装置;一个安装在主架门廊层并且可从升降梯下部被支承的第一位置水平地移动到与第一隔开一定距离的第二位置的升降梯不平衡预防装置,以避免当车辆装入升降梯或从升降梯卸下时由于车辆的不平衡的负载导致升降梯不平衡。
41.按照权利要求40的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升降梯不平衡预防装置包括一个固定到门廊层主架水平柱下表面的支承件;一个不平衡预防操作装置,在支承升降梯下部的支承位置和释放对升降梯下部支承的释放位置之间操作不平衡预防板。
42.按照权利要求41的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不平衡预防板通过被固定到支承件的中间部分的导引套筒在前后方向可移动地支承。
43.按照权利要求41的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不平衡预防操作装置包括一个由支承件下部支承的直线运动机构;一个在直线运动机构的直线操作装置的上部与不平衡预防板的一端之间连接,用来将直线运动机构的上下直线运动转化为不平衡预防板的前后直线运动的连接机构。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升降机式停车系统。包括一个有多根垂直柱和水平柱以在其中心部分中形成升降井道的主架,在井道的两侧有多个停车室;一个可在主架内沿井道移动的升降梯;一个提升和降低升降梯的升降驱动装置;一个安装在停车室各层并水平移动的停车装置;安装在升降梯上的停车装置驱动机构,用于将停车装置从停车室水平地拉向升降井道和从升降井道水平地推向停车室;固定在停车装置上并由停车装置驱动机构驱动的受驱动装置。
文档编号E04H6/18GK1236053SQ98111689
公开日1999年11月24日 申请日期1998年11月6日 优先权日1997年11月6日
发明者朴泰远, 孔五泳, 李善淳, 金在焕 申请人:Lg产电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