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预制混凝土圈梁的施工方法

文档序号:8443031阅读:383来源:国知局
一种装配式预制混凝土圈梁的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专利所属技术领域为±木建筑工程、混凝±圈梁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是一 种装配式预制混凝±圈梁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圈梁是搁体结构中重要的抗震构件,在抗震设防区的多层混合结构房屋中得到普 遍应用。传统的现诱混凝±墙体施工方法需要支护模板,施工难度大,易造成质量缺陷,且 施工进度较慢。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装配式预制混凝±圈梁的施工方法,该施工方法需要通 过对预制混凝±空屯、搁块的拼接、搁筑形成圈梁的主体,在预留的凹槽里放置钢筋,并在搁 块孔洞内现诱筑混凝上,组合成一混凝上圈梁。
[0004] 具体步骤为; 一、制作混凝上空屯、搁块①、混凝上空屯、搁块②、混凝上空屯、搁块⑨、混凝上空屯、搁块 ④和纵向钢筋。
[0005] 混凝±空屯、搁块①的长度A为180~300毫米,宽度B为180~370毫米,高度C 为50~60毫米,外壁厚度D为30~50毫米,肋部厚度E为25~50毫米;在混凝±空屯、 搁块①肋部紧贴长度方向外壁预留半径R为5~9毫米的半圆形凹槽。
[0006] 混凝±空屯、搁块②形状与混凝±空屯、搁块①相同,但在混凝±空屯、搁块②肋部紧 贴长度方向外壁无半圆形凹槽,高度F为25~50毫米,其余尺寸与混凝±空屯、搁块①保持 一致。
[0007] 混凝±空屯、搁块⑨比混凝±空屯、搁块①的一端多一条肋部,但其长宽高及壁厚均 与混凝±空屯、搁块①保持一致,在混凝±空屯、搁块⑨的两条肋部紧贴长度方向外壁预留半 径R为5~9毫米的半圆形凹槽。
[0008] 混凝±空屯、搁块④的长度为A/2即为混凝±空屯、搁块②长度的一半,其余尺寸与 混凝±空屯、搁块②保持一致。
[0009] 二、搁筑下层的搁体,应用混凝±空屯、搁块④为辅块来调整错缝,搁筑在两端,中 部采用混凝±空屯、搁块②进行搁筑。
[0010] =、在搁筑好的下层搁体上铺设纵向钢筋。
[0011] 四、搁筑中间层的搁体,中间层的两端用混凝±空屯、搁块⑨,中部用混凝±空屯、搁 块搁筑①。
[0012] 五、在搁筑好的中间层搁体上铺设纵向钢筋。
[0013] 六、搁筑上层的搁体,方法与搁筑下层时完全一致。
[0014] 走、待所搁筑的搁体完成后,向孔洞中现诱混凝±,完成圈梁的施工。
[0015] 八、如需要搁筑不同高度的圈梁,重复步骤(四)。
[0016]所述混凝±空屯、搁块均采用与现诱混凝±相同的配合比在预制厂预制而成。
[0017] 表1 :混凝±空屯、搁块的长度和宽度(单位;毫米)
【主权项】
1. 一种装配式预制混凝土圈梁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为: 一、 制作混凝土空心砌块①、混凝土空心砌块②、混凝土空心砌块③、混凝土空心砌块 ④和纵向钢筋⑤; 混凝土空心砌块①的长度A为180~300毫米,宽度B为180~370毫米,高度C为 50~60毫米,外壁厚度D为30~50毫米,肋部厚度E为25~50毫米;在混凝土空心砌 块①肋部紧贴长度方向外壁预留半径R为5~9毫米的半圆形凹槽; 混凝土空心砌块②形状与混凝土空心砌块①相同,但在混凝土空心砌块②肋部紧贴长 度方向外壁无半圆形凹槽,高度F为25~50毫米,其余尺寸与混凝土空心砌块①保持一 致; 混凝土空心砌块③比混凝土空心砌块①的一端多一条肋部,但其长宽高及壁厚均与混 凝土空心砌块①保持一致,在混凝土空心砌块③的两条肋部紧贴长度方向外壁预留半径R 为5~9毫米的半圆形凹槽; 混凝土空心砌块④的长度为A/2即为混凝土空心砌块②长度的一半,其余尺寸与混凝 土空心砲块②保持一致; 二、 砌筑下层的砌体,应用混凝土空心砌块④为辅块来调整错缝,砌筑在两端,中部采 用混凝土空心砌块②进行砌筑; 三、 在砌筑好的下层砌体上铺设纵向钢筋⑤; 四、 砌筑中间层的砌体,中间层的两端用混凝土空心砌块③,中部用混凝土空心砌块砌 筑①; 五、 在砌筑好的中间层砌体上铺设纵向钢筋⑤; 六、 砌筑上层的砌体,方法与砌筑下层时完全一致; 七、 待所砌筑的砌体完成后,向孔洞中现浇混凝土,完成圈梁的施工; 八、 如需要砌筑不同高度的圈梁,重复步骤(四)。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装配式预制混凝土圈梁的施工方法。制作混凝土空心砌块①、混凝土空心砌块②、混凝土空心砌块③、混凝土空心砌块④和纵向钢筋⑤。通过砌筑的形式将预制的混凝土空心砌块组合成一圈梁,并在混凝土空心砌块预留的凹槽中放置纵向钢筋,砌筑完成后再向孔洞中浇灌混凝土。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施工简单,易于掌握,降低施工难度,有利于保证圈梁的质量;施工过程无需传统的模板支护件,并省略了支模和拆模的工序,节省施工费用,且提高施工效率。
【IPC分类】E04C3-22, E04C3-20, E04C1-39
【公开号】CN104763103
【申请号】CN201510168363
【发明人】张敏, 黄华恢, 杨迩周, 张艺耀
【申请人】桂林理工大学
【公开日】2015年7月8日
【申请日】2015年4月11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