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叠层钢-铅支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231948阅读:357来源:国知局
一种叠层钢-铅支座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支座,特别是一种叠层钢-铅支座,属于隔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隔震技术是在建筑物底部与地基之间或支承结构与上部结构之间增加适当的缓 冲物,使建筑物在受到地震波作用后的加速度反应大大减弱,同时让建筑物的位移主要由 隔震系统承担,从而使建筑物在地震中产生的变形非常小,以达到防护目的。隔震元件有叠 层橡胶支座、铅芯橡胶支座、砂垫层、石墨垫层、摩擦滑移支座及橡胶支座与摩擦滑移支座 并联复合等。叠层橡胶支座和铅芯橡胶支座为较常用的两种形式。叠层橡胶隔震支座属于 钢板、橡胶复合而成的厚制品,一般规格较大,层数多,需要长时间硫化。硫化的要求也很 高,加工不当会造成硫化程度不均、橡胶层厚度不均等,这样会造成支座的失稳。且普通叠 层橡胶支座的阻尼效果并不理想,多与阻尼器一起使用,或者是加入铅芯构成铅芯橡胶支 座来提高支座的耗能能力。但由于隔震结构在罕遇地震作用下隔震层的变形可高达350_, 一般的位移型阻尼器变形幅值远不能满足该技术指标;而铅芯橡胶支座又在叠层橡胶支座 的基础上中间掏洞布置铅柱,加工工艺比叠层橡胶支座又复杂一些。

【发明内容】

[0003] 基于上述缺陷,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叠层钢-铅支座,用以解决现有的普通叠层橡 胶支座不能满足高耗能能力的问题和普通阻尼器不能满足大变形幅值的问题。
[0004]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叠层钢-铅支座,所述支座包括上、下盖板以及薄钢板,还包括铅板,所述铅板和 薄钢板间隔叠层布置于上、下盖板之间,且上、下盖板内侧紧挨着的是铅板;所述铅板平面 尺寸小于所述上、下盖板以及薄钢板的平面尺寸,且与所述铅板接触的上、下盖板以及薄钢 板部分分别按铅板平面尺寸设置有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所述铅板全部或大部分嵌在上、 下盖板以及薄钢板中;同时,与所述铅板接触的所述上、下盖板和薄钢板的部位均通过喷砂 或拉毛处理以提高表面摩擦系数,从而使铅板与上、下盖板以及薄钢板之间具有一定的粘 结力。
[0005] 进一步地,所述上、下盖板的角部设置有4个螺栓孔,以便采用连接螺栓与上、下 部连接件连接。
[0006] 进一步地,所述上、下盖板为钢板;所述铅板为预制切割铅板或现场灌注冷却成型 铅板。
[0007] 进一步地,所述上、下盖板以及薄钢板均采用Q235钢板;所述现场灌注冷却成型 铅板采用纯度为99. 99%的铅灌注。
[0008] 进一步地,所述薄钢板以及铅板的形状为方形或圆形。
[0009] 进一步地,所述铅板形状为正方形或圆形,其边长或直径尺寸为500-700mm ;所述 薄钢板尺寸为正方形或圆形,其边长或直径尺寸为550-750mm,所述上、下盖板形状为正方 形,其边长尺寸为800-1000mm。
[0010] 优选的,所述铅板形状为正方形或圆形,其边长或直径尺寸为600mm ;所述薄钢板 尺寸为正方形或圆形,其边长或直径尺寸为650mm,所述上、下盖板形状为正方形,其边长尺 寸为900mm。
[0011] 进一步地,所述铅板和薄钢板叠合在一起的总层数为30-60层,其总高度为 300-700mm〇
[0012] 优选的,所述铅板和薄钢板叠合在一起的总层数为50层,其总高度为500mm。
[0013]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该支座主要由上、下盖板和上下盖板间间隔叠在一起的铅板和薄钢板构成;薄钢板 的存在可产生环箍效应,使铅板在板平面内方向的变形受到约束,使支座具有较大的竖向 承载力和竖向刚度。
[0014] 2.支座形式构造简单、美观、零件较少且能够工厂预制,精度有保证,能够减少施 工误差。
[0015] 3.在结构结束使用功能之后,该支座拆卸方便,拆卸后可重复利用,经济合理。
[0016] 4.可通过铅片的剪切变形提供塑性耗能,避免了安装额外的阻尼器或在叠层橡 胶垫中挖孔灌铅。
[0017] 5.该支座可以通过很简单的方式提供大变形耗能能力,比如位移幅值达到350mm, 这是大多数阻尼器或隔震支座不能解决的技术指标,现在在隔震结构中的阻尼部件一般采 用粘滞阻尼器,其原因很大程度上是位移型阻尼器很难提供隔震层在极限位移下的变形。 同时,本发明的叠层构造与目前市场上橡胶垫的构造一致,形状也可以与其保持一致,这样 在工程中不用设计阻尼器的安装方案什么的,需要增加阻尼,直接把某些橡胶垫更换为铅 垫就可以了,设计和施工都方便。
[0018] 6.与叠层橡胶支座搭配使用可弥补橡胶支座提供阻尼不足的缺陷。
【附图说明】
[0019] 图1为本发明叠层钢-铅支座的立面图; 图2为上下连接件连接的叠层钢-铅支座立面图; 图3为上盖板仰视图或下盖板俯视图; 图4为上、下盖板立面图; 图5为上、下盖板剖面图; 图6为薄钢板俯(仰)视图; 图7为薄钢板立面图; 图8为薄钢板剖面图; 图9为叠层钢-铅支座用临时贯通螺栓固定立面图; 图10为上、下盖板上设置"门"型凹槽示意图; 图11为上、下盖板上设置"门"型凹槽剖面图; 图12为围板分解不意图; 图13为围板剖面图。
[0020] 图中,1-上、下盖板;2-铅板;3-薄钢板;4-螺栓孔;5-连接螺栓;6-第一凹槽; 7-第二凹槽;8-贯通螺栓;9- "门"型凹槽;10-围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1] 以下结合附图1-13对本发明做具体说明。
[0022] 如图1所述,本发明的一种叠层钢-铅支座,包括上、下盖板1以及薄钢板3,其还 包括铅板2,铅板2和薄钢板3间隔叠层布置于上、下盖板1之间,且上、下盖板1内侧紧挨 着的是铅板2 ;所述铅板2平面尺寸小于所述上、下盖板1以及薄钢板3的平面尺寸,参见 图3-8所示,与铅板2接触的上、下盖板1以及薄钢板3部分分别按铅板2平面尺寸设置有 第一凹槽6和第二凹槽7,铅板2全部嵌在上、下盖板1以及薄钢板3中;同时,与铅板2接 触的上、下盖板1和薄钢板3的部位均通过喷砂或拉毛处理以提高表面摩擦系数,从而使铅 板2与上、下盖板1以及薄钢板3之间具有一定的粘结力。
[0023] 上、下盖板1的角部设置有4个螺栓孔4,以便采用连接螺栓5与上、下部连接件连 接。其中,上、下盖板1为Q235钢板,铅板2为预制切割铅板或现场灌注冷却成型铅板,而 现场灌注冷却成型铅板采用纯度为99. 99%的铅灌注。
[0024] 铅板2形状为正方形,其边长尺寸为600mm ;薄钢板3尺寸为正方形,其边长尺寸 为650mm,上、下盖板1形状为正方形,其边长尺寸为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