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形钢筋连接装置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9232058阅读:来源:国知局
为显示本发明的变形钢筋连接装置接合有变形钢筋的剖视图;
[0038]图6为显示本发明的变形钢筋连接装置接合有变形钢筋的纵向截面图;
[0039]图7为显示本发明的变形钢筋连接装置的组装过程的截面图;
[0040]图8为显示本发明的第2实施例的变形钢筋连接装置的接合剖视图;
[0041]图9为本发明的第2实施例的变形钢筋连接装置的一侧面图;
[0042]图10为本发明的第2实施例的变形钢筋连接装置的另一侧面图;
[0043]图11为显示本发明的第2实施例的变形钢筋连接装置的横向截面图;
[0044]图12为显示本发明的第2实施例的变形钢筋连接装置的纵向截面图。
[0045]附图标记说明
[0046]1:连接装置(第I实施例)2:连接装置(第2实施例)
[0047]10:外壳11:通孔
[0048]12:固定孔13、22、31:观察孔
[0049]20:施压部件21:固定凹槽
[0050]23,44:突缘24、45:倾斜面
[0051]25:钳口30:垫子
[0052]40:分隔部件41:突起
[0053]42:接合凹槽43:限位器
[0054]46:卡环50:固定部件
[0055]51:支撑部件52:插入部件
[0056]53:开放型部件54 ??第2通孔
[0057]55:圆形部件100、101:变形钢筋
【具体实施方式】
[0058]下面,作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参照附图对变形钢筋连接装置进行具体说明。
[0059]第I实施例
[0060]图1中,连接变形钢筋的连接装置I在圆筒形的外壳10内,内置有一对施压部件20和一对分隔部件40,施压部件20的内侧面接合有垫子30,并接合有固定部件50,从外部对施压部件20施加压力,而将变形钢筋固定至施压部件20之间。
[0061]在图2,外壳10为既定直径的圆筒,在外围贯通形成有多个通孔11和固定孔12。通孔11分别形成于上部和下部,以大约为180度的角度相对地贯通形成于外周面。固定孔12分别形成于上部和下部,以大约为180度的角度相对地贯通形成于外周面。因此,通孔11和固定孔12以大约为90度的角度形成于外周面。并且,在外壳10的上部和下部的固定孔12之间,即中央部分,以大约为180度的角度,在外周面相对地贯通形成有椭圆形的观察孔13。
[0062]一对施压部件20为弧形,上部及下部分别突出形成有突缘23。施压部件20外侧面上部和下部分别形成有固定凹槽21。一对弧形施压部件20插入外壳10内。在施压部件20内侧的上部和下部形成有向内侧倾斜既定角度的倾斜面24,倾斜面24和内侧面之间形成有突出的钳口 25。并且,在施压部件20中央贯通形成有与在外壳10形成的观察孔13相同形状的观察孔22。
[0063]弧形垫子30接合于施压部件20内侧面并具有弹性。垫子30适用橡胶或合成树脂等材质。垫子30与变形钢筋100、101表面接触而作用摩擦力和压力。垫子30中央形成有与在外壳形成的观察孔13和在施压部件20形成的观察孔22相同形状的观察孔31。
[0064]一对分隔部件40为弧形,上部及下部分别突出形成有突缘23。分隔部件40插入一对施压部件20之间。
[0065]分隔部件40外侧面大约突出形成有多个突起41。突起41大约为圆筒形,贯通外壳10的通孔11而突出。突起41外缘形成有接合凹槽42,接合有卡环46。因此,贯通外壳10的通孔11突出的突起41通过接合卡环46而使分隔部件40坚固且固定于外壳10内侧面。并且,在分隔部件40内侧面中央部横向突出形成有限制插入变形钢筋的限位器43。即,限位器43为接触被从上部插入或从下部插入的变形钢筋的端部的部分。并且,分别形成于所述外壳10中央、施压部件20中央及垫子30中央的观察孔13、22、31用于观察变形钢筋的插入状态。即,能够容易地从外部通过观察孔13、22、31确认变形钢筋是否从上部或下部插入并抵至限位器43。
[0066]固定部件50通过形成于外壳10的固定孔12借助螺丝接合,端部与施压部件20的固定凹槽21接触。固定部件50通过螺栓等通过固定孔12,在外部通过螺丝接合时,固定部件50的端部与施压部件20的固定凹槽21接触,将施压部件20推向外壳10内侧,使变形钢筋的外周面坚固地与接合于施压部件20的垫子30接触。
[0067]图3a中,在外壳10内相对地插入有一对施压部件20,在施压部件20之间相对地插入有一对分隔部件40。分别突出形成于被插入外壳10内的施压部件20和分隔部件40的上部及下部的突缘23、44挂卡于外壳10端部,由此,施压部件20和分隔部件40不与外壳10分离。
[0068]并且,图3b中,通过形成于外壳10的固定孔12,固定部件50通过螺丝接合至固定凹槽21内侧面,通过形成于外壳10的通孔11,而突出分隔部件40的突起41的状态下,通过卡环46进行固定。并且,垫子30接合于施压部件20内侧面。分隔部件40内侧中央突出形成有限位器43。
[0069]在图4中,外壳10内部左右侧插入有施压部件20,夕卜壳10内部前后插入有分隔部件40。并且通过外壳10的固定孔12,通过螺丝而接合有固定部件50,通过外壳10的通孔11突出的突起41借助卡环46而被固定接合。外壳10的观察孔13和施压部件20的观察孔22,并且垫子30的观察孔31保持一致,通过观察孔13、22、31,能够确认分隔部件40的限位器43位置。
[0070]在图5中,通过组装的变形钢筋连接装置I上部和下部,分别固定变形钢筋100、101。从上部插入的变形钢筋100被插入于施压部件20和分隔部件40之间,从下部插入的变形钢筋101也被插入于施压部件20和分隔部件40之间。此时,插入外壳10内的施压部件20和分隔部件40上部及下部内侧形成有倾斜面24、45,能将变形钢筋100、101容易地插入于施压部件20和分隔部件40之间。
[0071]在图6a中,在施压部件20和分隔部件40之间,从上部插入有变形钢筋100,变形钢筋100的端部位于分隔部件40的限位器43上端面,在施压部件20和分隔部件40之间,从下部插入有变形钢筋101,变形钢筋100的端部位于分隔部件40的限位器43下端面。
[0072]在图6b中,在施压部件20和分隔部件40之间,分别从上部及下部插入变形钢筋100、101之后,通过螺丝接合固定部件50时,固定部件50端部进入外壳10内侧,并推动施压部件20的固定凹槽21,使得接合于施压部件20内侧面的垫子30坚固地紧密接合于变形钢筋10UOl外周面。
[0073]因此,在组装于外壳10内的施压部件20和分隔部件40之间,分别从上部及下部插入变形钢筋100、101之后,通过螺丝接合固定部件50时,因变形钢筋100、101被坚固地固定于施压部件20之间,熟练者或非熟练者都能容易地连接而接合上部变形钢筋100和下部变形钢筋101。
[0074]另外,在图7中,显示变形钢筋连接装置I的组装,在图7a中,在使一对施压部件20相对而紧密接合于外壳10内的状态下插入,在图7b中,将各个施压部件20紧密接合于外壳10内侧。并且,在图7c中,将分隔部件40分别插入施压部件20之间。并且,在图7d中,将固定部件50分别通过螺丝接合于外壳10的固定孔12。此时,优选地,固定部件50以能够使变形钢筋容易地插入及分离于施压部件20的接合的垫子30之间的程度而通过螺丝接合。尤其,分隔部件40使得因施压部件20通过固定部件50的螺丝接合而不过分地推至内侧。
[0075]第2实施例
[0076]所述第2实施例的结构性特征,包括:圆筒形外壳,形成为既定直径,在外围贯通形成有多个通孔和固定孔,所述通孔和所述固定孔之间形成有多个贯通孔;一对弧形施压部件,插入所述外壳内,上部及下部形成有突缘,外侧面形成有多个固定凹槽;弧形垫子,具有弹性,接合于所述施压部件内侧面;一对弧形分隔部件,插入所述一对施压部件之间,上部及下部形成有突缘,且外侧面中央突出形成有突起;固定部件,通过所述固定孔螺丝接合,端部与所述固定凹槽接触;螺母形部件,在内部具有第2通孔,用于插入所述固定部件;插入部件,形成于所述螺母形部件对侧;圆形部件,形成为环状,与所述插入部件固定接合,借助形成于所述分隔部件而通过所述通孔突出的支撑部件支撑,并固定于所述螺母形部件的两侧面,其中,在所述一对施压部件及分隔部件之间,分别从上部及下部插入结合而固定有变形钢筋。
[0077]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第2实施例进行说明。在一定程度上省略与所述第I实施例的结构重复的说明和附图的图示。
[0078]如图8所示,连接第2实施例的变形钢筋的连接装置2,在圆筒形的外壳10内,内置有一对施压部件20和一对分隔部件40,在所述施压部件20的内侧面接合有垫子30,接合有从外部对施压部件20施加压力,而用于将变形钢筋固定于施压部件20之间的固定部件50与第I实施例相同,但并非在两侧形成有固定部件50,并在固定部件50的对面形成有插入部件52。并且,所述固定部件50插入至内部,具有进行螺丝接合的空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