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向大位移变阻尼粘滞阻尼墙装置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9157238阅读:来源:国知局
在导轨底座30上,其可在导轨底座30上沿所述第二方向运动。
[0049]所述滚轴滚轮系统40的主要作用有两个,一是对上阻尼油桶12及上阻尼杆10、上阻尼杆外桶11起到支撑作用,二是更便于实现上阻尼油桶12(与阻尼杆10、上阻尼杆外桶
11一起)在导轨底座30中沿所述第二方向运动,以起到更佳的抗震效果。
[0050]可以理解的是,实施例二包括了实施例一的有益效果。
[0051]实施例三
[0052]实施例是在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的基础上所做的进一步改进及具体化设计。
[0053]本实施例中,导轨底座30上沿所述第二方向开设有底座槽道31 (可参阅图1或图15);上阻尼油桶12外壁上沿所述第二方向开设有上阻尼油桶外槽道13 (可参阅图7至图
10);所述上阻尼油桶外槽道13与所述底座槽道31对齐安装,且可相对滑动;
[0054]上阻尼油桶12内壁上沿所述第一方向开设有上阻尼油桶内槽道14 (可参阅图7);上阻尼杆外桶11的外壁上沿所述第一方向开设有上粘滞油滞留孔15和上阻尼杆外桶槽道16 (可参阅图2);所述上阻尼杆外桶槽道16与所述上阻尼油桶内槽道14对齐安装,且可相对滑动;
[0055]下阻尼油桶22内壁上沿所述第二方向开设有下阻尼油桶内槽道24(可参阅图14);下阻尼杆外桶21的外壁上沿所述第二方向开设有下粘滞油滞留孔25和下阻尼杆外桶槽道26(可参阅图9或图10);所述下阻尼杆外桶槽道26与所述下阻尼油桶内槽道24对齐安装,且可相对滑动。
[0056]本实施例中,所述上粘滞油滞留孔15和下粘滞油滞留孔25的作用是,在上阻尼杆10及上阻尼杆外桶11或者下阻尼杆20及下阻尼杆外桶21运动时,粘滞油可以通过,从而提供更佳的阻尼力。
[0057]可以理解的是,实施例三相应包括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的有益效果。
[0058]实施例四
[0059]实施例四是在实施例一至实施例三中任一项的基础上所做的进一步改进及具体化设计。
[0060]本实施例中,所述上阻尼杆外桶11中沿所述第一方向设置有上滑杆17 (可参阅图4或图6);所述上阻尼杆10可在所述上滑杆17上沿所述第一方向运动;所述下阻尼杆外桶21中沿所述第二方向设置有下滑杆27(可参阅图10或图13);所述下阻尼杆20可在所述下滑杆27上沿所述第二方向运动。
[0061]可以理解的是,实施例四相应包括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或实施例三的有益效果。
[0062]实施例五
[0063]实施例五是在实施例一至实施例四中任一项基础上所做的进一步改进及具体化设计,其目在于实现恒定式变阻尼。
[0064]本实施例中,所述上阻尼杆外桶11内壁上还设有用于单向限制所述上阻尼杆10运动、且具有弹性的上阻尼单向控制楔块18(可参阅图4);所述下阻尼杆外桶21内壁上还设有用于单向限制所述下阻尼杆20运动、且具有弹性的下阻尼单向控制楔块28 (可参阅图
11)ο
[0065]所述上阻尼单向控制楔块18可以设置为如图4所示的两组,共4个;以其中一组(假设按图4中同一水平方向上的两个上阻尼单向控制楔块18为一组)为例,在初始状况,上阻尼杆10位于该组的两个上阻尼单向控制楔块18的中间,在地震发生时,上阻尼杆10受到震力作用会往其中一侧运动,当上阻尼单向控制楔块18受到较大压力时会往后退缩(上阻尼单向控制楔块18内部有弹簧),从而上阻尼杆10可以运动至上阻尼单向控制楔块18与上阻尼杆外桶11的内壁之间(由于上阻尼单向控制楔块18是单向通行,故上阻尼杆10无法自动返回至初始位置);当发生大震时,上阻尼杆10会带动上阻尼杆外桶11 一起在上阻尼油桶12中做大位移运动,而上阻尼油桶12中的粘滞油通过上粘滞油滞留孔15形成比较恒定的阻尼力。
[0066]下阻尼单向控制楔块28的工作原理与上阻尼单向控制楔块18同理,这里不再赘述。
[0067]值得一提的是,若是没有设置上阻尼单向控制楔块18和下阻尼单向控制楔块28,则粘滞阻尼墙装置提供的是间歇式变阻尼。例如,在小震时,上阻尼杆10能通过上滑杆17在上阻尼杆外桶11中运动,但位移较小,几乎未与上阻尼杆外桶11发生相对滑动,这时便不产生阻尼力;在大震时,上阻尼杆10通过上滑杆17运动到上阻尼杆外桶11 一侧的内壁处,并带动上阻尼杆外桶11 一起继续运动;当震力反向时,上阻尼杆10先通过上滑杆17运动到上阻尼杆外桶11的另一侧的内壁处,此时上阻尼杆外桶11未动,故不提供阻尼力,然后上阻尼杆10带动上阻尼杆外桶11 一起继续运动,上阻尼油桶12中的粘滞油通过上粘滞油滞留孔15形成阻尼力;由于阻尼力会出现间歇,因此若没有设置上阻尼单向控制楔块18,则粘滞阻尼墙装置提供的是间歇式变阻尼。下阻尼单向控制楔块28的作用亦是同理。
[0068]此外,为了实现上阻尼杆10和下阻尼杆20的复位,本实施例中,所述上阻尼杆外桶11上还设置有用于控制所述上阻尼单向控制楔块18弹性复位的上阻尼手动复位开关19 (参阅图2至图6);所述下阻尼杆外桶21上还设置有用于控制所述下阻尼单向控制楔块28弹性复位的下阻尼手动复位开关29(参阅图10至图11)。只需要按下上阻尼手动复位开关19,上阻尼单向控制楔块18便会退缩,处在上阻尼单向控制楔块18与上阻尼杆外桶11的内壁之间的上阻尼杆10便可复位至初始状态;同样,只需要按下下阻尼手动复位开关29,下阻尼单向控制楔块28便会退缩,处在下阻尼单向控制楔块28与下阻尼杆外桶21的内壁之间的下阻尼杆20便可复位至初始状态。
[0069]可以理解的是,实施例五应包括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或实施例三或实施例四的有?效果。
[0070]以上各实施例中,大震阶段发生任一角度的斜向位移时,粘滞阻尼墙装置都将提供双向运动阻尼。同时,为了便于安装在隔震层上,所述导轨底座30的底部还可设置底座连接底板51,如图5或图1所示;所述下阻尼油桶22的底部还可设置下阻尼连接底板52,如图14或图1所示。
[0071]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主权项】
1.一种双向大位移变阻尼粘滞阻尼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阻尼杆、上阻尼杆外桶、上阻尼油桶、下阻尼杆、下阻尼杆外桶、下阻尼油桶以及导轨底座;其中,上阻尼油桶与下阻尼杆上下串接固定在一起;上阻尼杆插装在上阻尼杆外桶上,并可在上阻尼杆外桶中沿第一方向运动;上阻尼杆外桶安装在上阻尼油桶中,并可在上阻尼油桶内沿所述第一方向运动;下阻尼杆插装在下阻尼杆外桶上,并可在下阻尼杆外桶中沿第二方向运动;下阻尼杆外桶安装在下阻尼油桶中,并可在下阻尼油桶中沿所述第二方向运动;上阻尼油桶安装在导轨底座上,且可在导轨底座中沿所述第二方向运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大位移变阻尼粘滞阻尼墙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滚轴滚轮系统,所述滚轴滚轮系统安装在上阻尼油桶的底部,且放置在导轨底座上,其可在导轨底座上沿所述第二方向运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向大位移变阻尼粘滞阻尼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垂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向大位移变阻尼粘滞阻尼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阻尼油桶和下阻尼油桶中均装有粘滞油。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双向大位移变阻尼粘滞阻尼墙装置,其特征在于,导轨底座上沿所述第二方向开设有底座槽道;上阻尼油桶外壁上沿所述第二方向开设有上阻尼油桶外槽道;所述上阻尼油桶外槽道与所述底座槽道对齐安装,且可相对滑动; 上阻尼油桶内壁上沿所述第一方向开设有上阻尼油桶内槽道;上阻尼杆外桶的外壁上沿所述第一方向开设有上粘滞油滞留孔和上阻尼杆外桶槽道;所述上阻尼杆外桶槽道与所述上阻尼油桶内槽道对齐安装,且可相对滑动; 下阻尼油桶内壁上沿所述第二方向开设有下阻尼油桶内槽道;下阻尼杆外桶的外壁上沿所述第二方向开设有下粘滞油滞留孔和下阻尼杆外桶槽道;所述下阻尼杆外桶槽道与所述下阻尼油桶内槽道对齐安装,且可相对滑动。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向大位移变阻尼粘滞阻尼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阻尼杆外桶中沿所述第一方向设置有上滑杆;所述上阻尼杆可在所述上滑杆上沿所述第一方向运动;所述下阻尼杆外桶中沿所述第二方向设置有下滑杆;所述下阻尼杆可在所述下滑杆上沿所述第二方向运动。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向大位移变阻尼粘滞阻尼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阻尼杆外桶内壁上还设有用于单向限制所述上阻尼杆运动、且具有弹性的上阻尼单向控制楔块;所述下阻尼杆外桶内壁上还设有用于单向限制所述下阻尼杆运动、且具有弹性的下阻尼单向控制楔块。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双向大位移变阻尼粘滞阻尼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阻尼杆外桶上还设置有用于控制所述上阻尼单向控制楔块弹性复位的上阻尼手动复位开关;所述下阻尼杆外桶上还设置有用于控制所述下阻尼单向控制楔块弹性复位的下阻尼手动复位开关。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双向大位移变阻尼粘滞阻尼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底座的底部设置有底座连接底板;所述下阻尼油桶的底部设置有下阻尼连接底板。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双向大位移变阻尼粘滞阻尼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阻尼杆顶部用于与隔震层上部结构连接;所述导轨底座和下阻尼杆底部用于与隔震层下部结构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向大位移变阻尼粘滞阻尼墙装置,包括上阻尼杆、上阻尼杆外桶、上阻尼油桶、下阻尼杆、下阻尼杆外桶、下阻尼油桶以及导轨底座;其中,上阻尼油桶与下阻尼杆上下串接固定在一起;上阻尼杆插装在上阻尼杆外桶上,并可在上阻尼杆外桶中沿第一方向运动;上阻尼杆外桶安装在上阻尼油桶中,并可在上阻尼油桶内沿第一方向运动;下阻尼杆插装在下阻尼杆外桶上,并可在下阻尼杆外桶中沿第二方向运动;下阻尼杆外桶安装在下阻尼油桶中,并可在下阻尼油桶中沿所述第二方向运动;上阻尼油桶安装在导轨底座上,且可在导轨底座中沿第二方向运动。本实用新型在小震、中震时不妨碍隔震支座的减震效果,大震时能与隔震支座共同作用以保护隔震层。
【IPC分类】E04B1/98
【公开号】CN204826286
【申请号】CN201520570031
【发明人】沈朝勇, 崔杰, 谭平, 黄襄云, 马玉宏, 陈洋洋, 刘杨, 周福霖
【申请人】广州大学
【公开日】2015年12月2日
【申请日】2015年7月30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