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门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56971阅读:29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多功能门锁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锁,特别是一种多功能门锁。
门锁1包括中空壳体11、锁片12、锁舌13、旋钮14、锁舌控制件15、锁舌定位件16及锁心17。
当使用者欲把门板21上锁时,转动旋钮14即带动锁片12往门框22的方向移动;当不想将门板21上锁,即反方向转动旋钮14,将锁片12往远离门框22的方向移动,并使锁片12内缩于壳体11内。
另一方面,锁舌13的一端凸伸于壳体11外,当门板21靠近门框22时,锁舌13受到门框22的推挤即内缩于壳体11内,未受推挤时即自动凸伸于壳体11外。
锁舌控制件15设置在邻近屋内侧面211的壳体11上,使屋内的使用者欲开门时,能控制锁舌13内缩于壳体11内。
此外,锁舌定位件16设置在邻近屋内侧面211的壳体11上,供使用者按压以将锁舌13定位在内缩于壳体11内的状态或凸伸于壳体11外的状态。
锁心17设置在邻近屋外侧面的壳体11上,用以供钥匙插入转动,带动锁片12与锁舌13缩入壳体11内,使屋外使用者得以开锁而进入屋内。
因此,一般使用者常只使用锁舌13来扣合住门板21与门框22。当为了加强屋内安全性,再旋动旋钮14来带动锁片12往壳体11外凸伸而加强门板21与门框22间的扣合作用,并以锁舌定位件16将锁舌1 3固定于凸伸出壳体11外的状态,使得无法自邻近屋外侧面212的锁心17开锁而达到内锁的目的。若当使用者欲短暂地离开屋内,如倒垃圾、拿报纸等而不想将门板21上锁,即旋动旋钮14将锁片12往壳体11内移动,再驱动锁舌控制件15使锁舌13移动,并以锁舌定位件16将锁舌13固定在内缩于壳体11内的状态,藉此将门板21带上而不使的与门框22扣合,达到虚掩的目的。
归纳上述,可以得知以往的门锁需以不同的构件来分别控制锁片与锁舌,且各构件需依预定顺序作动,以达到内锁或虚掩等不同目的,使用上更显麻烦。
本实用新型包括中空壳体、设置于壳体内的锁片、锁舌、至少一设置于壳体上的开锁构件、驱动件及连动结构;壳体具有两相对面的直立侧壁及连接两侧壁的周壁,于壳体50内定义第一方向及第二方向;锁片设置于壳体内,其具有扣合门框门板的上锁端;锁片受驱动时即可沿着第一方向在闭锁/非闭锁位置间移动,并令上锁端凸伸/缩入壳体;锁舌于壳体内沿第二方向来回移动,以凸伸出/缩入壳体;连动结构呈连动状连接锁片及锁舌;驱动件枢接于壳体的侧壁上,其上设有与连动结构连接以在开锁构件驱动下连动锁片及锁舌的旋转臂。
其中连动结构包括第一连动件及第二连动件;第一、二连动件的一端枢接于锁片上,并分别位于锁片上、下侧;第一连动件的另一端连接于第二连动件上;第二连动件的另一端移动连接在锁舌上。
邻近门板的屋内侧面的开锁构件为设置于壳体侧壁上的旋钮。
邻近门板的屋外侧面的开锁构件为设置于壳体侧壁上供钥匙穿入驱动驱动件往开/卡锁方向移动的锁心。
壳体内设有依次将锁片定位在预定位置的锁片控制结构。
锁片控制结构包括套设在锁片上的锁片控制件及锁片弹簧;锁片控制件具有两相互平行且形状相对应的卡抵板及连接两卡抵板的顶推板;锁片弹簧的两端分别卡抵于壳体周壁及锁片控制件顶推板上。
壳体内设有限制屋外侧面无法转动锁片的内锁控制件。
内锁控制件包括设置于锁片内定位组件,其包括定位弹簧、位于定位弹簧两端的限制内锁控制件移动的定位珠及定位插销。
锁舌具有可凸伸出壳体外的凸伸部及由凸伸部延设的长杆部。
锁舌长杆部套设使锁舌的凸伸部自动突伸出壳体外的锁舌弹簧。
壳体内装设有用令驱动件未被驱动时固定于水平状态的限位弹簧。
由于本实用新型包括中空壳体、锁片、锁舌、开锁构件、驱动件及连动结构;于壳体50内定义第一方向及第二方向;锁片设置于壳体内,其具有扣合门框门板的上锁端;锁片受驱动时即可沿着第一方向在闭锁/非闭锁位置间移动,并令上锁端凸伸/缩入壳体;锁舌于壳体内沿第二方向来回移动,以凸伸出/缩入壳体;连动结构呈连动状连接锁片及锁舌;驱动件枢接于壳体的侧壁上,其上设有与连动结构连接以在开锁构件驱动下连动锁片及锁舌的旋转臂。使用时,藉由连动结构,仅以单一开锁构件即可达成不同的功能,且仅需藉由一开锁构件58往卡锁及开锁方向转动驱动件,当往卡锁方向转动,锁片即依次凸伸出壳体外,最后,当锁片完全凸伸出壳体外时,再往开锁方向转动即将锁片固定;而往开锁方向转动时,即依次将锁片带入壳体内,并在锁片的上锁端内缩于壳体内时,再往开锁方向转动,即将锁舌连动并固定于壳体内,以单一开锁构件即可控制不同锁闭功能,从而达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分解结构示意立体图。
图4、为图2中A向视图(移去壳体侧壁)。
图5、为本实用新型示意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动作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动作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动作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动作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动作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动作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动作示意图。
门板41具有屋内侧面411及屋外侧面412。
如图3、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多功能门锁门锁5包括中空壳体50、设置于壳体50内的锁片51、锁片控制结构52、锁舌53、锁舌弹簧54、连动结构55、驱动件56、限位弹簧57及两开锁构件58。
壳体50具有两相对面的直立侧壁501及连接两侧壁501的周壁502,侧壁501的内表面上形成有一向上凸伸的第一凸块503,于壳体50内定义第一方向7及第二方向8。
锁片51设置于壳体50内,其呈一端为上锁端511的扁长形状,沿其长度方向的两侧分别形成有复数个供多段式驱动锁片51的卡抵槽516、517、518及依次定位锁片51的定位槽512、513、514、515。
锁片51受驱动时即可沿着第一方向7在闭锁位置与非闭锁位置间移动。
当在闭锁位置时,锁片51的上锁端511凸伸于壳体50外,当在非闭锁位置时,锁片的上锁端511内缩于壳体50内。
锁片控制结构52设置于壳体50内,其包括锁片控制件521及锁片弹簧522。
锁片控制件521具有可套设于锁片51上的倒U字型本体523;且本体523具有两相互平行且形状相对应的卡抵板524及连接两卡抵板524的顶推板525;于顶推板525的一端具有往垂直于第一方向7延伸以凸伸入定位槽512、513、514及515中之一内的定位部526。
锁片弹簧522的两端分别卡抵于壳体50周壁502及锁片控制件521顶推板525上。
锁舌53设置于壳体50内且可沿第二方向8来回移动,其具有可凸伸出壳体50外的凸伸部531及由凸伸部531延设的长杆部532;于长杆部532设有连动槽533。
锁舌弹簧54套设于锁舌53的长杆部532上。当锁舌53受外力驱动沿第二方向8内缩于壳体50内时,即压缩锁舌弹簧54;当锁舌53未受外力驱动时,即藉由锁舌弹簧54的回复力而使得锁舌53的凸伸部531自动突伸出壳体50外。
连动结构55设置于壳体50内,其包括第一连动件551及第二连动件552。第一、二连动件551、552的一端枢接于锁片51上,并分别位于锁片51上、下侧,第二连动件552的另一端穿设于锁舌53的长杆部532上的连动槽533内;第一连动件551远离锁片51的一端分别向上凸设第一凸柱553及向下凸设第二凸柱554、第三凸柱555;第二连动件552上远离锁片51的一端凸设第一凸块556及限位部557。第一、二连动件551、552分别设相对应并抵触的第一、二抵块558、559;第二连动件552近第二抵块559处设有顶斜面5590。
第二连动件552夹合于第一连动件551的第二凸柱554与第三凸柱555之间,使第一连动件551可与第二连动件552连动,且第二连动件552的第二凸块556可与壳体50侧壁501的第一凸块503相卡抵以限制第二连动件552的移动。
当第一连动件551与第二连动件552连动时,第一连动件551上的第一凸柱553可卡抵上侧的侧壁501,使得第一连动件551不会因为浮动而移位;第一连动件551上的第一抵块558与第二连动件552上的第二抵块559相抵触,使连动结构55转动时由第一连动件551受力藉由第一抵块558推抵第二连动件552上的第二抵块559,使第二连动件552能带动锁舌53内缩于壳体50内;第二连动件552上的上顶斜面5590可被驱动件56的旋转臂562推动,使第二连动件552能以与垂直于第一方向7上移达到虚掩目的。
驱动件56枢接于壳体50的侧壁501上,其上设有枢转部561及两自枢转部561两侧呈直线向外延设有并与第二连动件552上顶斜面5590相对应相抵的旋转臂562。
限位弹簧57装设在壳体50内,用以令驱动件56的两旋转臂562在未被驱动时,固定于与第一方向7平行的状态。
两开锁构件58分别设置于壳体50的两侧壁501上,邻近门板41的屋内侧面411的开锁构件58为旋钮581;邻近门板41的屋外侧面412的开锁构件58为设置于壳体50另一侧壁501上的锁心582型式,藉由锁心旋转臂583以带动锁片51及锁舌53作动,适用于供钥匙穿入上锁及开锁。
动作时,如图5所示,锁片51的上锁端511内缩于壳体50内,锁片控制件521的定位部526卡合于锁片51的定位槽512内,以使锁片51定位,且锁舌53的凸伸部531突伸出壳体50外。
如图6所示,将驱动件56往开锁方向91转动,其中一旋转臂562卡抵于第一连动件551及第二连动件552,以使第一、二连动件551、552以枢接于锁片51的一端为轴转动,此时第二连动件552的第二凸块556远离壳体50上第一凸块503,并连动锁舌53沿第二方向8方向缩入壳体50内,并顶推锁片控制件521的卡抵板524,使锁片控制件521远离锁片51,同时压缩锁片弹簧522;继续将驱动件56往开锁方向转动,旋转臂562推抵第二连动件552上的上顶斜面5590,使第二连动件552能以垂直于第二方向8的方向上移。
如图7所示,当旋转臂562不顶推锁片控制件521,藉由锁片弹簧522的回复力顶推锁片控制件521的顶推板525,使定位部526又卡合于锁片51的定位槽512内,并将第二连动件552向上抬升,使第二连动件552的第二凸块556卡抵于壳体50第一凸块503的一侧,并使第二连动件552被固定,且旋转臂562其中之一被限制在第二连动件552的限位部557与限位弹簧57间,使得锁片51与锁舌53皆被固定在内缩于壳体50内的状态,可将门板41带上而不与门框42扣合,达到虚掩的目的。
如图8所示,当驱动件56两旋转臂562中之一先顶推锁片控制件521的卡抵板524,使锁片控制件521的定位部526不与锁片51的定位槽512卡合,并使锁片弹簧522被压缩后,旋转臂562再卡抵住锁片51的卡抵槽516;如图9所示,驱动件56继续往卡锁方向转动,即带动锁片51的上锁端511沿第一方向7方向凸伸出壳体50外,此时,锁片弹簧522的回复力使定位部526卡合于另一定位槽513内,且驱动件56被旋钮弹簧57限制在水平状态;同理,再往卡锁方向转动驱动件56,旋转臂562即依序卡抵卡抵槽517、518,使锁片51渐次凸伸出壳体50外,并使锁片控制件521的定位部526依序卡合于定位槽514、515;最后,如
图10所示。
如图3、
图10的示,本实用新型多功能门锁5尚包括内锁控制件59及定位组件60。
内锁控制件59装设在锁片51与锁片控制件521之间,并枢接在锁片51上,其上设有第一定位孔591、第二定位孔592、卡制槽593及限位部594。当锁片51的上锁端511完全凸伸于壳体50外时,内锁控制件59邻近驱动件56。
定位组件60装设于锁片51内,其包括定位弹簧61、位于定位弹簧61两端的定位珠62及定位插销63。定位插销63用以将定位弹簧61固定于锁片51内,且令定位珠62部分凸伸出锁片51外而卡合于内锁控制件59的第一定位孔591及第二定位孔592内,以限制内锁控制件59的移动。

图10所示,内锁控制件59邻近于驱动件56,定位珠62位于内锁控制件59的第一定位孔591内;如
图11所示,将驱动件56往卡锁位置转动,使两旋转臂562之一凸伸入内锁控制件59的卡制槽593内,并带动内锁控制件59旋转;如
图12所示,使得锁片51内的定位珠62受推挤而由第一定位孔591移至第二定位孔592内,最后,驱动件56被限位在限位弹簧57及内锁控制件59的限位部594之间,使得屋外侧面32的锁心582被内锁控制件59限制而无法转动锁片51,达到内锁的目的。
归纳上述,本实用新型多功能门锁5藉由连动结构55与内锁控制件59等的设置,以及各构件间的相互配合,仅以单一开锁构件58即可达成不同的功能,且仅需藉由一开锁构件58往卡锁及开锁方向转动驱动件56,当往卡锁方向转动,锁片51即依次凸伸出壳体50外,最后,当锁片51完全凸伸出壳体50外时,再往开锁方向转动即将锁片51固定;而往开锁方向转动时,即依次将锁片51带入壳体50内,并在锁片51的上锁端511内缩于壳体50内时,再往开锁方向转动,即将锁舌53连动并固定于壳体50内,因此,不但使用方便,更达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权利要求1.一种多功能门锁,它包括中空壳体、设置于壳体内的锁片、锁舌及至少一设置于壳体上的开锁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内设有驱动件及连动结构;壳体具有两相对面的直立侧壁及连接两侧壁的周壁,于壳体50内定义第一方向及第二方向;锁片设置于壳体内,其具有扣合门框门板的上锁端;锁片受驱动时即可沿着第一方向在闭锁/非闭锁位置间移动,并令上锁端凸伸/缩入壳体;锁舌于壳体内沿第二方向来回移动,以凸伸出/缩入壳体;连动结构呈连动状连接锁片及锁舌;驱动件枢接于壳体的侧壁上,其上设有与连动结构连接以在开锁构件驱动下连动锁片及锁舌的旋转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动结构包括第一连动件及第二连动件;第一、二连动件的一端枢接于锁片上,并分别位于锁片上、下侧;第一连动件的另一端连接于第二连动件上;第二连动件的另一端移动连接在锁舌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邻近门板的屋内侧面的开锁构件为设置于壳体侧壁上的旋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邻近门板的屋外侧面的开锁构件为设置于壳体侧壁上供钥匙穿入驱动驱动件往开/卡锁方向移动的锁心。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内设有依次将锁片定位在预定位置的锁片控制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功能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锁片控制结构包括套设在锁片上的锁片控制件及锁片弹簧;锁片控制件具有两相互平行且形状相对应的卡抵板及连接两卡抵板的顶推板;锁片弹簧的两端分别卡抵于壳体周壁及锁片控制件顶推板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多功能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内设有限制屋外侧面无法转动锁片的内锁控制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多功能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锁控制件包括设置于锁片内定位组件,其包括定位弹簧、位于定位弹簧两端的限制内锁控制件移动的定位珠及定位插销。
9.根据权利要求1或8所述的多功能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锁舌具有可凸伸出壳体外的凸伸部及由凸伸部延设的长杆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多功能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锁舌长杆部套设使锁舌的凸伸部自动突伸出壳体外的锁舌弹簧。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内装设有用令驱动件未被驱动时固定于水平状态的限位弹簧。
专利摘要一种多功能门锁。为提供一种以单一开锁构件即可控制不同锁闭功能的锁,提出本实用新型,它包括中空壳体、锁片、锁舌、开锁构件、驱动件及连动结构;于壳体50内定义第一方向及第二方向;锁片设置于壳体内,其具有扣合门框门板的上锁端;锁片受驱动时即可沿着第一方向在闭锁/非闭锁位置间移动,并令上锁端凸伸/缩入壳体;锁舌于壳体内沿第二方向来回移动,以凸伸出/缩入壳体;连动结构呈连动状连接锁片及锁舌;驱动件枢接于壳体的侧壁上,其上设有与连动结构连接以在开锁构件驱动下连动锁片及锁舌的旋转臂。
文档编号E05B59/00GK2514074SQ0127932
公开日2002年10月2日 申请日期2001年12月26日 优先权日2001年12月26日
发明者崔开良 申请人:钧铠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