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中央控制门锁之锁头杆座改进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55866阅读:27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汽车中央控制门锁之锁头杆座改进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锁的技术领域,特指一种用于轿车、卡车等各种车辆的汽车中央控制门锁之锁头杆座改进结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包括螺杆、支承座、螺杆座、齿轮、电机、滑块、锁头杆座、壳体,螺杆座卡设在壳体的凹槽内,螺杆一端通过螺杆座固定在壳体上,其另一端与齿轮固定连接,螺杆一端有一圆孔与安装在壳体的卡槽内的支承座上的凸柱相套接,另一端的圆柱与螺杆座上的圆孔相配合,齿轮的齿与固定在壳体内的电机输出轴上的齿相啮合,滑块与螺杆上的螺纹段相配合,卡设于壳体的导槽内的滑块上的两凸块与锁头杆座的内侧对称成型的两凸块互相嵌卡。螺杆远离齿轮一端呈无螺纹的圆柱状。螺杆与齿轮固定连接的一端上固设有缓冲挡块。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采用带有凸块、可离合的锁头杆座来实现对门锁的开、闭控制,当滑块将要移到螺杆上的螺纹上的螺纹末端时,锁头杆的侧缘被壳体顶住不再移动;此时,与锁头螺杆相连的锁头杆将锁打开;滑块上的凸块将锁头杆座上的凸块顶开,并移动到锁头杆座上的凸块的另一侧,不会将壳体推压坏,另外,当电机发生故障停止不转造成锁死现象时,给离合的锁头杆座一个压力使其与滑块分离即可自由地上下移动,带动锁头杆将锁打开。使用本实用新型使汽车中央控制门锁的可靠性大大提高、经久耐用。
当使用本实用新型时,通过开关控制电机5转动,由于齿轮4的齿与固定在壳体8内的电机5输出轴上的齿轮相啮合;因此,齿轮4被电机5带动着转动;由于螺杆1与齿轮4固定连接;所以,当齿轮4转动时,螺杆1也会随着转动,与螺杆1上的螺纹段相配合的滑块6随着螺杆1的转动沿着螺杆1轴线移动;滑块6上的两凸块61顶住锁头杆座7上的凸块71,使锁头螺杆7随之移动;当电机5正转时,滑块6向远离齿轮4的方向移动,并带动锁头杆座7随之移动,当滑块6将要移到螺杆1上的螺纹末端时,锁头螺杆7的侧缘被壳体8顶住不再移动;此时,与锁头螺杆7相连的锁头杆将锁打开;滑块6上的凸块61将锁头杆座7上的凸块71顶开,并移动到锁头杆座7上的凸块71的另一侧,不会导致锁头杆座7将壳体1推压坏;控制电机5的开关关闭;但由于电机5的惯性,滑块6继续沿着螺杆1轴线按原来的方向移动到螺杆1上的螺纹末端;但由于螺杆1远离齿轮4一端呈圆柱状;这样,尽管电机5可能继续转动,但由于滑块6已移动到螺杆1上的螺纹末端,螺杆1形成空转,滑块6不再移动;当电机5反转时,滑块6也反向移动,由于在电机5正转时,滑块6上的凸块61移动到了锁头杆座7上的凸块71的另一侧,使滑块6带动锁头杆座7也反向移动,从而将锁锁住,另外,当电机5发生故障停止不转时,与电机5输出轴上啮合的齿轮4及其上的螺杆1也不能转动,造成锁死现象时,由于与滑块6连接的锁头杆座7是离合的结构,当给它一个压力时,锁头杆座7上的凸块71移动到滑块6上的凸块61的另一侧,锁头杆座7与滑块6分离,即可自由地上下移动,带动锁头杆将锁打开。
权利要求1.汽车中央控制门锁之锁头杆座改进结构,包括螺杆(1)、支承座(2)、螺杆座(3)、齿轮(4)、电机(5)、滑块(6)、锁头杆座(7)、壳体(8),螺杆座(3)卡设在壳体(8)的凹槽(82)内,螺杆(1)一端通过螺杆座(3)固定在壳体(8)上,其另一端与齿轮(4)固定连接,螺杆(1)一端有一圆孔(11)与安装在壳体(8)的卡槽(83)内的支承座(2)上的凸柱(21)相套接,另一端的圆柱与螺杆座(3)上的圆孔(31)相配合,齿轮(4)的齿与固定在壳体(8)内的电机(5)输出轴上的齿相啮合,滑块(6)与螺杆(1)上的螺纹段相配合,其特征在于卡设于壳体(8)的导槽(81)内的滑块(6)上的两凸块(61)与锁头杆座(7)的内侧对称成型的两凸块(71)互相嵌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中央控制门锁之锁头杆座改进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螺杆(1)远离齿轮(4)一端呈无螺纹的圆柱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中央控制门锁之锁头杆座改进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螺杆(1)与齿轮(4)固定连接的一端上固设有缓冲挡块(9)。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锁的技术领域,特指一种汽车中央控制门锁之锁头杆座改进结构。包括螺杆、支承座、螺杆座、齿轮、电机、滑块、锁头杆座、壳体,螺杆座卡设在壳体的凹槽内,螺杆一端通过螺杆座固定在壳体上,其另一端与齿轮固定连接,螺杆一端有一圆孔与安装在壳体的卡槽内的支承座上的凸柱相套接,另一端的圆柱与螺杆座上的圆孔相配合,齿轮的齿与固定在壳体内的电机输出轴上的齿相啮合,滑块与螺杆上的螺纹段相配合,卡设于壳体的导槽内的滑块上的两凸块与锁头杆座的内侧对称成型的两凸块互相嵌卡。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可离合的汽车中央控制门锁之锁头杆座改进结构,可防止将壳体推压坏,其可靠性大为提高、经久耐用,防止锁死现象。
文档编号E05B65/20GK2578484SQ02249688
公开日2003年10月8日 申请日期2002年11月22日 优先权日2002年11月22日
发明者赖秋松 申请人:赖秋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