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多个平直帘片的窗帘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37633阅读:28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具有多个平直帘片的窗帘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悬挂比如采用窗帘材料的平直帘片窗帘的窗帘系统。
背景技术
现代生活对窗帘系统的要求越来越高。平直窗帘系统的窗帘材料不再盘旋悬挂,而是采用平直帘片的形式,这样可以有更多的光线进入室内,从而达到别具一格的光线效果,可营造一种特殊的现代氛围。诚然,窗帘不仅只用来阻挡外人窥视室内,而且还是体现个人风格的一个重要手段,它可传达温馨和一种气氛,还可给人一种别具鉴赏力的印象。对于阳光通过大前窗而泻入室内的房间,最好在房间的整个宽度范围内拉上窗帘。在需要时也可以将这种片式窗帘拉到一边,从而可打开窗户或落地门,以便扩展视野或保证良好的光照。人们已知的平直帘片窗帘系统有二种,其中一种的帘片材料固定在一个矩形框内,而另一种大致平直的织物帘片则自由悬挂在滚轮上,滚轮悬于窗帘轨条的滑轨内并沿其移动。这种帘片滚轮被悬挂于窗帘轨条内的至少二个滑块或辊子上,并由其导向,窗帘轨条一般与窗户平行。由于一个窗帘轨条即一个滑轨上的各帘片互相不交叉,因而互相之间不会交叠,但在最佳的情况下可以达到互相靠拢,其中各帘片均需要一个窗帘轨条或一个滑道。如果帘片宽度比如为0.5米,而且需要覆盖的表面宽度为3.50米,则至少需要七个滑道,才能由一个窗帘片来覆盖该表面的每一处,除非在窗户的左右侧各堆积一堆帘片,而这是人们不愿意看到的。如果要在一处或多处产生交叠,则需要八个或更多的滑道。另一方面,这些窗帘轨条及多个滑道在天花板上的装配既费力又复杂。在宽度较大的情况下,配有多个滑道的轨条还会产生占据空间过大的问题,因而配有多个滑道的轨条的成本便较高。此外,配有多个滑道的轨条在天花板上显得体积庞大,破坏了片状窗帘系统所反映出的简洁性。
片状窗帘系统已为人们所知,它采用一个只配有二个平行滑道的轨条。相关的滚轮悬于第一滑道内的上侧一端,它在另一端悬于第二滑道的上侧。然而目前已知的设计体积较大,因为当将帘片推到一侧时,帘片会形成厚厚的一堆。如果二个窗帘滑道互相靠近,则各滚轮便以一个很小的角度向它们运动,它们会以只部分交叠的状态被推到一起。在将轨条安装到房间天花板上之前,必须将传统系统的滚轮导入它们的滑道内,以后不再能从滑道内取出。为此,在拉动窗帘时不能对滚轮产生中空接口,否则便不再能取出洗涤。为此在滚轮的一个纵向侧配备一个Velcro板条,这样,相关帘片的窗帘材料便可由这个与材料边缘缝合到一起的Velcro板条来夹持。在洗涤窗帘材料时,可松开Velcro夹子,将各窗帘片材料从滚轮上扯下来,在洗涤后可再次夹持到滚轮上。但是事实表明,在经过几次洗涤后,Velcro板条不再能牢固地悬挂,因而夹持力降低,窗帘片不再能完满均衡地到位。
从整体上讲,现有的片状窗帘系统因各种技术原因而不能令人满意。首先,其安装成本过高。第二,由于滚轮的设计厚度较大,因而窗帘片的体积过大,帘片堆积过厚,尤其当在窗户一侧同时拉动各帘片时更是如此,这一点在二个窗帘滑道互相之间稍微隔开的情况下更具有不良的后果。而且各帘片只能有限交叠地被拉动到一起。第三,由于Velcro板条的设计成本较高,因而这种片状窗帘系统的生产成本过高。最后,如果不拆除滑道,则传统系统的滚轮在安装后便很难再取下。

发明内容
为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推出一种包括多个采用窗帘材料或其它片状材料的平直帘片并可降低上述不足的窗帘系统。而且该窗帘系统尤其可便于将相关的挂钩杆随时从窗帘轨条上方便地取下。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途径是采用配有多个片状平直帘片的窗帘系统,其中,各帘片在顶部有一个金属、木质或塑料材质的水平板条状挂钩杆,片状材料自由地悬挂于中空接口处,该板条配有用于辊子或滑块的紧固件,各板条一端的辊子或滑块由第一通用滑轨来导向,各板条另一端的辊子或滑块由第二通用滑轨来导向,从而帘片可被相互传送,其特点是,板条具有向端面开口的凹槽、孔洞或沟槽,紧固件被设计成插入件,其可从端面或从侧面插入或用于板条内的这些凹槽、孔洞或沟槽。


所述窗帘系统通过附图中的各示例来介绍。以下利用下列附图对其功能作详细说明。
图中图1表示安装在室内天花板上的窗帘系统,其配有装有滑轨的二个平行滑道,而且具有四个平直帘片。
图2表示水平板条的末端,其配有一个用作紧固件的挂钩,用于悬挂滑块。
图3表示水平板条的末端,其配有一个用于悬挂辊子轴的挂钩。
图4-10表示插入相应的插入件的各种不同的插入槽或插入套管,所表示的是水平板条末端的剖面。
图11表示弹簧钢插入件和相关的铝型材板条、以及滑动件和其上的相关滑道,均为透视图。
图12表示弹簧钢插入件和图11的相关板条的侧视图,滑动件已悬挂并已从末端插入板条内。
图13表示用于窗帘片的三个挂钩杆,其安装在带有二个滑道的滑轨上,由一个拉动式链条来连接。
具体实施例方式
图1是窗帘系统的工作图。它包括一个组合滑轨、以及配有安装到室内天花板12上的二个滑道7,8,该图表示可拆卸地悬挂四个平直帘片9。组合滑轨也可以不悬挂到室内天花板上,而设置到下面的板条上,或者它本身也可以形成一种板条。滑道还可以处于一个圆形杆上。二个滑道7,8在此互相平行,互相之间的间隔较小,并与房间的上沿平行。各窗帘片9包括一个帘片滚轮,其带有金属、木头或塑料质的板条1,窗帘材料悬挂于其上。窗帘上沿的中空接口用于将窗帘材料悬挂到板条1上。带有这种中空接口的窗帘可容易地在板条1上移动。它自由地下垂悬挂,形成平直帘片9。这样,所悬挂的窗帘很难产生折叠,已知方式的下部接口可以配备拉伸配重,重量杆进入下部中空接口内。在它的两侧各端提供挂有窗帘的板条1,并配备始终具有一个挂钩的紧固件4,它可悬挂于在滑道内滑动的滑块6的孔眼11上,或者悬挂于在滑道7,8内滚动的各辊子对的轴上。这里,在各种情况下,配有紧固件4的板条1的左端2悬挂于滑块6上,该滑块在面向观察者的前滑道7内滑动。板条1另一侧的右端3与紧固件4一起悬挂于滑块6上,该滑块在组合轨条的滑道8内滑动,上述滑道处于后部,远离观察者。这种设置的结果是,各帘片9被迫以相对滑道7,8的运动方向以及窗帘后面的墙壁或窗壁的方向稍微倾斜的角度来悬挂。如果帘片的宽度为比如0.5m,而且滑道7,8从滑道中点至滑道中点的间距比如为2cm,则相对滑道运动方向的角度只有2.3°。在示例中示出了四个帘片9。这样,中间的二个在悬挂时将被第三个重叠。在二个外部帘片9与二个中间帘片9之间,将保持一个等于帘片宽度三分之一左右的空置间隙。所有的帘片9均可移近或远离滑道7,8,图示的帘片9的位置只用来表示各种设置可能性。比如,所有的帘片9均可被完全推到左侧或右侧,直至它们互相重叠,而且它们悬挂有窗帘材料的板条1互相贴合。帘片9可被完全推到一起,也可以松散地处在二个终端位置之间的任意位置上。通过这种自由移动到相邻帘片重叠,可实现多种透光的可能性。此外还可容易地移动窗帘片,从而在必要时,可打开它后面的窗户或打开阳台或楼梯门,以便走出室外。配有附加滑块的拉索可用于这一目的。其中,滑块悬挂于二个滑道7,8之一的板条1的各滑块6之间。各配有滑块的拉索用于根据帘片9的各种情况来夹持及移动,也可以在其至少一端上配备一个拉绳。
图2中,板条1的左端2配有紧固件4和滑块6。紧固件4是一种型材,比如是塑料或金属,其通过插入件18,可从端面19插入板条1的对应凹槽23内。重要的一点是,紧固件4的厚度或宽度不能大于板条1,从而使随后以稍微倾斜的角度在窗帘轨条7,8上运动的板条1能完全被互相推到一起,此外板条1的距离不受紧固件4的限制。这里图示的紧固件4的顶部有一个挂钩10。它可以悬挂到滑动块6的孔眼11内。滑动块在窗帘轨条的滑道内以传统方式来运动。孔眼11及挂钩10具有足够的宽度,因而紧固件4可以围绕纵向轴线并相对悬挂于滑块6上的滑道7,8来转动。挂钩10的末端15靠近板条1的末端,从而使所保留的间隙宽度小于孔眼11的厚度,这样,它便不会从挂钩10脱落。此外,窗帘材料的顶端有一个中空接口,它可在板条1上拉动,此后可从末端拉出,从而使中空接口的起始区处于挂钩10之下。图示的示例表示帘片的中空接口。该中空接口的外端配有一个切口,从而形成一个小接合区29,上部外角由此而形成一个小空穴30。如果中空接口在板条1上被完全推向左侧,则该空穴便处于上部边角之上,在这里是板条1的左角,然后将该接口推向板条1的边角,在此形成肩台16。由板条的上角形成的该肩台16用作窗帘材料的倒钩,使其不至于从板条1滑脱。对于中空接口及板条1的其它边也同样如此。
图3表示另一种紧固件4。它同样通过插入件18,从端面插入板条1的凹槽23,从而插入板条内。然而该紧固件4的形状有所不同,它具有配有长颈件17或上凸件的挂钩10。挂钩10向下倾斜开口,具有可悬挂于二个辊子5之间的连接轴13上的尺寸。将辊子对引导到窗帘轨条的滑道内,它在此沿着滑道的纵向来滚动。
图4至图10表示板条1的端面19的各种实施方式。图4中的板条1处于末端面,具有二个插入套管22,紧固件4的相应插入销18可从中插入。图5中,在端面上有一个凹槽23,它的截面是矩形,相关的插入件可插入其中。图6中,凹槽23被设计成一个沟槽,其截面是梯形,而且在梯形的短边开口,这意味着它在板条1上形成一个截面为燕尾状的沟槽,插入件18可通过它从板条端面插入。图7中,凹槽23也是一种矩形,并处于板条1之内,但是在板条1一侧宽度较小的一边开口。图8中,板条1在上下各有一个开口插入沟槽23,紧固件4的对应矩形截面部18处于其中。图9表示另一种板条1,其具有侧面下凹的矩形截面沟槽,图10表示另一种板条,其具有在两侧下凹的矩形截面沟槽。通过这二个沟槽,可插入一个类似于叉子的紧固件4,其叉齿38具有弹性,而且有一定的偏畸量,因而所插入的叉子被卡滞在沟槽内。
图11表示窗帘系统的一种最佳实施方式示例,其中只示出了板条1的一端。该板条1是一种铝材,厚度为2.4mm,宽度为17mm,用挤压成型法来制成,凹槽23具有一个侧向开口的插入沟槽23,其深度约大于1mm,截面为燕尾状,这与图6所示相同。紧固件4在板条1的两端形成,采用弹簧钢材质的插入件18,其厚度约为0.7mm,形状与图示的相同。该插入件18是一种冲压件,因而制造成本不高。此外,图示的特殊滑块6的商业名称为Clic-滑块,它也可用于传统的窗帘。它的孔眼11套在紧固件4的挂钩10上,即挂钩10悬挂于孔眼11上。该Clic-滑块6的两侧具有可向下弹性转动的锁片26,因而它可在任意处从下方插入窗帘轨条7的滑道孔槽28内。这样,锁片26便暂时向下转动,当从孔槽边沿通过后,它们便弹性回转,同时在窗帘轨条7的滑道内锁住滑块6。接下来,紧固件4首先通过挂钩被悬挂到滑块孔眼11内,然后在滑块6与其相接的情况下,如箭头所示,被从板条1的端面推入插入沟槽23内。上述过程借助于弹簧钢插入件18的轻微曲面来完成,这样,沟槽边缘处的滑动摩擦力便得到增加。如果插入件18在插入沟槽23内的推入深度达到图12所示的程度,即它因后部的高度增加而楔入其内,则挂钩端的唇片15便处于轮廓端的高点附近或板条1的端面。这样便可保证滑块6的孔眼11不会从挂钩10上滑脱。但是挂钩10仍然可以在孔眼11内向侧面转动,而且可向各边转动大约45°。此时插入件18由粘附摩擦而固定到插入沟槽23内。该粘附摩擦由插入件18的弹簧作用力而大大增加,它由此而在插入沟槽23内分开。所产生的粘附摩擦力足够大,足以使插入件18牢固地保持到沟槽内。在组装窗帘片时,首先在板条1的一端,从端面将插入件18连同滑块6以上述方法插入到插入沟槽23内。然后将板条1插入到窗帘材料9的中空接口27内。接下来,在板条1的另一端,以同样方法将插入件18连同滑块6一同插入。然后通过滑块6,板条1连同窗帘材料9可被置入到两个相隔的滑道7,8内。建议使中空接口的高度达到2.7-3.0cm左右,从而可使整个帘片容易地与包括挂钩及滑块的挂钩杆相脱离,而且在洗涤后可再次推置到挂钩杆上。
图13表示三个板条1,其一端均悬挂于滑道7的滑块6上,另一端以同样方式悬挂于第二滑道8上。该图有助于理解各板条1的协动状态。为此图中未示出窗帘片,而且该图是从窗户向室内看。板条1内的沟槽23在此朝向窗户,因而在室内人们既不能见到沟槽23,又见不到插入其中的插入件18。此外,拉动件31也悬挂于滑块6的孔眼内。图中的两个拉动件31均处于图的下方,并放大了比例。图中所示是一种带有挂钩的塑料拉动板,挂钩上有锥形开口35,使拉动件31可被夹持在滑块6的孔眼11内,而上挂钩的钩体则稍微分开并牢固地固定于其中。此外,二个大致呈半圆的壳体33,34在该拉动板31上成为一体,其可以弹性分开,孔洞36处于这二个壳体33,34之间并穿过拉动板。链条37的小球32可被夹持在这二个壳体33,34之间,从而使该球体被牢固地夹持在这二个壳体33,34之间。球体链条37带有小球32,小球固定到从中穿过的绳索上,它可以以上述方式将窗帘的各板条1连接到一起。图中最右侧的板条1是端侧板条。拉动件31具有链条37,链条37上带有小球32,拉动件31与该板条的外端相连接。接下来,将链条37引导到另一板条1的另一端,并以同样方式牢固地夹持到悬拉件31上。由此将链条37引向下一个板条1的另一端,并再次以同样方式牢固地夹持到悬拉件31上。对其它板条1,链条37应始终悬挂到它们的另一端。如要打开或拉动已装好的帘片窗帘,可将链条37夹持到它的一端上,即图示的右侧,并拉向图中的左侧。同时,处于图中最右侧的第一板条1的左滑块与下一个左滑块相贴,这里,中间板条1及该滑块6最后在处于图中最左侧的板条1的滑块6上贴合,图中为左侧。在重新关闭帘片窗帘时,将图中处于右端的链条37向右拉动。它会逐渐张紧,并从另一端向图示的右侧拉动下一个板条1。在选择二个张紧点之间的链条长度时,最好在链条张紧后,帘片或板条1有一些搭接。这样,帘片会产生令人愉悦的光照效果。
如果采用不配有锁片或辊子对的传统滑块6,则在组装这种帘片窗帘时,首先将各板条1悬挂到滑块6的孔眼11上,其中板条1的帘片通过端侧挂钩10而悬挂于其上,或者将挂钩悬挂到辊子轴13上。这样,板条1便被夹持,并在所组装帘片的大致平面上向下转动。此后,通过滑道下侧的开口,将处于窗帘轨条滑道8的末端的传统方式上部滑块或上部辊子对引入其内侧,并在其内移动相当于板条1的长度的一段距离。接下来,板条1围绕上部滑块的孔眼11或者围绕上部辊子对的轴13再次向上回转,并将第二滑块或第二辊子对引入另一滑道7内。
权利要求
1.一种配有多个片状材料平直帘片(9)的窗帘系统,其中,各帘片在顶部有一个金属、木质或塑料材质的水平板条(1)挂钩杆,片状材料自由地悬挂于其上的中空接口处,该板条(1)配有用于辊子(5)或滑块(6)的紧固件(4),其中,各板条(1)一端(2)的辊子(5)或滑块(6)由第一通用滑轨(7)来导向,各板条另一端(3)的辊子(5)或滑块(6)由第二通用滑轨(8)来导向,从而帘片(9)可被互相推压,其特征在于,板条(1)包括向端面开口的凹槽、孔洞或沟槽(23),紧固件(4)被设计成插入件(18),其可从端面或从侧面插入或用于板条内的这些凹槽、孔洞或沟槽(23)。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有多个片状材料平直帘片(9)的窗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插入或应用的插入件(18)既不在侧面超过板条(1)本身,以后也不续延,因而悬挂在二个滑道(7,8)上的二个相邻帘片(9)可以被互相推动,从而达到具有片状材料中空接口的板条(1)可互相紧密叠压的程度。
3.如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何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配有多个片状材料平直帘片(9)的窗帘系统,其特征在于,紧固件(4)被设计成一种弹簧钢冲压件形式的自动夹持插入件(18),其可从端面或从侧面插入或用于板条内的凹槽(23)。
4.如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何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配有多个片状材料平直帘片(9)的窗帘系统,其特征在于,紧固件(4)均包括一个挂钩(10),其可悬挂于相关滑块(6)的孔眼(11)内,或者悬挂于二个相关辊子(5)的连接轴(13)上。
5.如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何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配有多个片状材料平直帘片(9)的窗帘系统,其特征在于,通过插入连接,紧固件(4)可插入板条端(2,3)端面上的孔眼或凹槽内,其中,端面上的这些孔眼或凹槽从板条下凹,而板条的侧面不被接触,并连续(彻底)保持自由性,直至达到板条端(2,3)为止。
6.如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何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配有多个片状材料平直帘片(9)的窗帘系统,其特征在于,配有挂钩(10)的紧固件(4)的几何形状设置为当紧固件(4)插入板条(1)后,挂钩端(15)与板条(1)之间的间隔宽度小于相关滑块(6)上孔眼(11)的厚度。
7.如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何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配有多个片状材料平直帘片(9)的窗帘系统,其特征在于,配有挂钩(10)的紧固件(4)的几何形状设置为当紧固件(4)插入板条端面后,在板条端(2,3)处形成肩台(16),因而在该肩台上移动的中空接口及角空穴(39)由该肩台(16)来保障,以防在板条(1)上向后滑脱。
8.如权利要求5至7中任何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配有多个片状材料平直帘片(9)的窗帘系统,其特征在于,紧固件(4)至少包括一个插入件(18),其通过粘附摩擦力而被保持于板条(1)的端面(19)上的一个或多个相应的插入套管(22)或凹槽(23)内。
9.如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何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配有多个片状材料平直帘片(9)的窗帘系统,其特征在于,它具有拉动件(31),其形式为拉动板(31),可悬挂于滑块(6)的孔眼(11)上,还具有夹持件(33,34),用于夹持圆球链条的球体,因而多个拉动件(31)可以以负向拉伸配合状态来与圆球链条(37)相连接。
10.如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何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配有多个片状材料平直帘片(9)的窗帘系统,其特征在于,片状材料的中空接口(27)在它的二个上边角处,通过接合区(29)来形成空穴(30),它可被推向板条(1)的上边角。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窗帘系统,包括由窗帘织物或其它平直材料制成的多个平直帘片(9)。各帘片的顶部配有一个水平的金属、木质或塑料材质板条(1),窗帘织物或帘片松散地悬挂其上。板条(1)的两端(2,3)配有用于辊子(5)或滑块(6)的紧固件(4)。各板条(1)的一端(2)上的辊子(5)或滑块(6)由第一通用轨道(7)来导向,而处于各板条(1)的另一端上的辊子(5)或滑块(6)则由第二通用轨道(8)来导向,从而帘片(9)可在其上部互相滑动。当轨道(7,8)互相平行时,帘片相对轨道(7,8)成一个锐角,并可在其上部互相滑动,直至上述帘片几乎重叠为止,这是因为紧固件(4)被设计成上述紧固件(4)不从板条(1)或其准直面向侧边外伸。
文档编号E06B9/26GK1705813SQ200380101780
公开日2005年12月7日 申请日期2003年11月19日 优先权日2002年11月25日
发明者瓦尔特·E·亚纳奇 申请人:欣诺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