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把手的锁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83788阅读:18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具有把手的锁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具有把手的锁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锁具,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把手并可执行上 锁及解锁操控的具有把手的锁具。背景技术
参阅图1、 2的US 2007/0169525 Al申请案所揭示的锁具,其包 含 一内壳座ll、 一可转动地安装在内壳座11上的内把手12、 一外 壳座13、 一可转动地安装在外壳座13上的外把手14、 一连动内、外 把手12、 14的把手连杆15、两个使把手12、 14具复位作用力的复位 单元16、 一安装在内壳座11上的电控机构17,以及一个锁控机构2。
该外壳座13包括一个具有一组装孔131的基壁132,以及一个围 绕该组装孔131并往外突出的突环壁133,在基壁132上具有两个邻 近组装孔131的壳座卡槽134。而外把手14具有一个把手外壳141, 以及一个连动地安装在把手外壳141内部的固定座142,该固定座142 的筒壁上具有两个对应外壳座13的壳座卡槽134的把手架槽143。
该锁控机构2包括一个安装在内把手12上的转钮21、 一个安装 在外把手14上的锁钥组合体22、 一支扁平并连动该转钮21及锁钥组 合体22的锁连杆23,以及两片穿套在锁连杆23上并对应外壳座13 的壳座卡槽134的卡板24、 24'。每片卡板24、 24'都具有一个设有一 锁控孔241的插控部242,以及自该插控部242突出的一平衡部243、 一卡掣部244,该锁控孔241包括一个水平的上锁区域245,以及一个 与上锁区域245交集且直立的解锁区域246。组装时卡板24、 24'相差 180度,也就是说,该卡板24的平衡部243对应另一卡板24'的卡掣 部244。
当该锁具位于图2所示的一个解锁位置时,该锁连杆23是水平的, 此时卡板24、 24'的锁控孔241大致重叠,而使得卡翠部244缩入外把手14的把手架槽143内,这时候卡板24、 24'和外壳座13间无卡掣关 系,在此状态下该内把手12及外把手14都可以被扳动。
参阅图1、 3,当锁连杆23被锁钥组合体22、转钮21以及电控机 构17中的其中一个驱动,而由水平转换到直立时,该锁连杆23将对 应卡板24, 24'的上锁区域246,并使得卡板24、 24'上的卡掣部244 分别往外壳座13的壳座卡槽134突出,此时连动的内、外把手12、 14就无法被转动,该锁具也因此转换到一个上锁位置。
前述实用新型虽可利用卡板24、 24'外突插向外壳座13的壳座卡 槽134,来达到上锁的目的,但是在防盗的成效上,由于所述卡板24、 24'安装的位置邻近外壳座13,且本身体积小、强度有限,因此,在安 装后,小偷只要利用工件加长外把手14的手握部位的施力力臂长度, 然后用力转动外把手14,就可以破坏并造成卡板24、 24'偏斜,故其 防盗效果不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在提供一种可产生较佳防盗效果的具有把手 的锁具。
本实用新型的锁具包含 一壳座单元、 一把手单元,以及一个锁 控机构,该把手单元包括 一可转动地安装在壳座单元上的外把手、 一内把手,以及一连动该外把手及内把手的把手连杆,该外把手具有 一个界定出一组装室的筒壁,在该筒壁上具有至少一个连动缺口,而 该锁控机构包括 一安装在外把手上的锁钥组合体、 一安装在内把手 上的转钮、 一连动该锁钥组合体及转钮的锁连杆,以及至少一片卡板。
本实用新型的锁控机构还包括一个安装在外把手的组装室内并和 把手连杆连动地结合的连动座,上述连动座具有一个供该卡板安装的 卡板槽,上述卡板并具有一个可往该外把手的连动缺口突出或缩入卡
板槽内的卡掣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当卡板的卡掣部突出卡板槽并卡掣 在外把手的连动缺口时,该卡板将连动该连动座及外把手,使锁具位 于一解锁位置。而当该卡板的卡掣部缩入卡板槽时,将解除连动座及外把手间的连动关系,此时外把手只能空转并使得锁具转换到一上锁 位置。由于本实用新型在上锁位置时该外把手只能空转,故该项设计 无法以强力转动该外把手的方式破坏锁具的上锁功能,而具有较佳的 防盗功能。

图1是US 2007/0169525 Al发明申请案的一立体分解图2是图1申请案的一组件对应图,主要显示当锁具位于一解锁
位置时,两卡板及一外把手的对应关系;
图3是一类似图2的组件对应图,图中该锁具位于一上锁位置;
图4是本实用新型锁具的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5是该较佳实施例的一局部立体分解图,主要显示该锁具的一
锁控机构的部分组件;
图6是该较佳实施例的一局部组合图,图中该锁具位于一解锁位
置;
图7是该较佳实施例的一组件对应图,说明当锁具位于解锁位置 时,该锁具的两卡板的对应关系;
图8是一类似图6的局部组合图,图中该锁具位于一上锁位置;

图9是一类似图7的组件对应图,显示当锁具位于上锁位置时卡 板之间的对应关系。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参阅图4、 5,本实用新型锁具的一较佳实施例包含 一壳座单元 3、 一把手单元4、 一锁控机构5以及一电控机构6。该壳座单元3包 括一个安装在门板外侧的外壳座31,以及一个安装在门板内侧的内壳 座32,其中该外壳座31具有一个设置一组装孔311的基壁312。
而该把手单元4包括 一个可转动地安装在外壳座31的组装孔 311上的外把手41、 一个可转动地安装在内壳座32上的内把手42、 一支使该外、内把手41、 42连动的把手连杆43,以及一个让外把手41复位的复位组件44。该外把手41具有一个把手外壳411,以及一 个固定座412,上述把手外壳411具有一个圆筒状的组装部413,以及 一个自该组装部413往径向外端突出的手握部414,而该固定座412 具有一个围绕一中心并界定出一组装室415的筒壁416,该筒壁416 具有两个间隔180度的连动缺口 417。而该把手连杆43具有一个截面 为矩形并界定出一横向通道431的杆壁432,以及四个自该杆壁432 突出并位于一杆端上的突卡壁433,该把手连杆43还可以使一图中未 示出的锁舌连动。但是把手连杆43如何连动把手41、 42及锁舌为以 往技术,也与本实用新型改良重点无关,不再说明。
本实施例的锁控机构5是用来执行上锁及解锁的操作,并包括 一个可转动地安装在外把手41的组装室415内的锁钥组合体51、 一 个可转动地安装在内把手42上的转钮52、 一支连动该锁钥组合体51 及转钮52的锁连杆53、 一个与把手连杆43连转组合的连动座54、第 一卡板55,以及第二卡板56。该转钮52具有一个圆形的基壁521、 一个自该基壁521突出并朝向锁连杆53的插壁522,以及一个自基壁 521突出并与插壁522位于相反侧的扳动块523。该插壁522具有一个 供该锁连杆53的一插接端531插设的连动插孔524,而该锁连杆53 是一支扁平体,另一端是连动地组装在该锁钥组合体51内。
本实施例的连动座54是可转动地安装在外把手41的组装室415 内,并具有一个与把手连杆43连动地套合的第一座部541、 一个与第 一座部541共同界定出一"f"板槽542的第二座部543,以及两支将第 一及第二座部541、 543固定地结合的螺丝544。该第一座部541具有 一个圆盘形的底壁545、两个由底壁545往笫二座部543方向突出并 界定出卡板槽542的槽壁546,以及一个自该底壁545往相反于槽壁 546突出的杆围绕壁547,在杆围绕壁547及底壁545间共同界定出一 个截面是矩形的连动通道548,以供把手连杆43连动地穿过,而该杆 围绕壁547具有数个邻近卡板槽542并供把手连杆43的突卡壁433 定位的定位凹槽549,该槽壁546具有两个分别与外把手41的连动缺 口 417对应的开口端540。本实施例的第一卡板55为一扁平的板体,具有一个供锁连杆53 穿过的插控部551、 一个自该插控部551往连动座54其中 一个开口端 540延伸的卡犁部552,以及一个自插控部551往该连动座54的另一 开口端540延伸的平衡部553,该插控部551具有一个供锁连杆53穿 过的锁控孔550,此锁控孔550具有一个水平的解锁区域554,以及一 个直立的上锁区域555,上述解锁及上锁区域554、 555的一端交集。 而该第二卡板56的构造与第一卡板55相同,但组装方向相反,因此 该第二卡板56也是有一个与控部551大致重叠的插控部561、 一个与 平衡部553对应的卡犁部562,以及一个与卡掣部552对应的平衡部 563,该插控部561同样具有一个锁控孔560,且锁控孔560也具有一 个解锁区域564及一上锁区域565。
本实施例的电控才几构6包括一个马达61,以及可驱动该马达61 正转及反转的按键组件62,上述马达61可间接驱动该转钮52及锁连 杆53正转及反转,由于以马达61传动转钮52及锁连杆53正转及反 转的可行构造很多,也不是本实用新型改良重点,不再说明。本实用 新型的设计除了可应用在电控驱动的电动锁上,也可应用在不需要电 动控制的一般锁具上。
参阅图4、 6、 7,本实施例的锁具位于图6的一个解锁位置时, 该锁连杆53是水平的,也就是位于解锁位置时,该锁连杆53是对应 第一及第二卡板55、 56的水平状解锁区域554、 564,而卡板55、 56 也会左右错开,使得片体的卡犁部552、 562分别往外把手41的连动 缺口417突出卡合。也就是说,当锁具位于解锁位置时扳动该外把手 41,可以借由卡板55、 56来连动连动座54及外把手41,最后带动与 把手连杆43插接的内把手42转动。
参阅图4、 8、 9,当本实施例要让锁具由该解锁位置转换到上锁 位置时,可行的操作方式有三种, 一种是由门板内侧转动该转钮52, 以带动锁连杆53由水平转换到直立, 一种是由门板外侧以钥匙转动该 锁钥组合体51,此手控操作同样可以让锁连杆53转换到直立,最后 一种操作方式是利用按键組件62启动马达61,并间接驱动转钮52转动一个角度,在本实施例中角度值为90度。
当本实施例的锁连杆53由水平转换到直立时,该锁连杆53是对 应位于第一及第二卡板55、 56的上锁区域555, 565内,此时原本错 开的卡板55、 56会因此向中间靠拢,并使得卡掣部552、 562缩入于 连动座54的开口端540内。当第一及第二卡板55、 56不再卡掣在外 把手41的连动缺口 417时,使用者扳动外把手41就无法连动把手连 杆43转动,由于把手连杆43会使一个图中未示出的锁舌连动,故在 此状态下可以达到上锁的目的。
由以上说明可知,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及第二卡板55、 56是以突出 的方式来连动外把手41,而以缩入的方式来与外把手41解除连动关 系,因此,当锁具位在上锁位置时,使用者由门板外侧扳动该外把手 41时,只能让该外把手41空转,也就是说,无论费多大力气都无法 利用外把手41来破坏卡板55、 56,借此达到提高防盗效果的目的。
权利要求1.一种具有把手的锁具,包含一壳座单元、一把手单元,以及一个锁控机构,该把手单元包括一可转动地安装在壳座单元上的外把手、一内把手,以及一连动该外把手及内把手的把手连杆,该外把手具有一个界定出一组装室的筒壁,在该筒壁上具有至少一个连动缺口,而该锁控机构包括一安装在外把手上的锁钥组合体、一安装在内把手上的转钮、一连动该锁钥组合体及转钮的锁连杆,以及一第一卡板;其特征在于该锁控机构还包括一个安装在外把手的组装室内并与把手连杆连动结合的连动座,上述连动座具有一个供该第一卡板安装的卡板槽,上述第一卡板具有一个可往该外把手的连动缺口突出或缩入卡板槽内的卡掣部。
2. 如权利要求l所述具有把手的锁具,其特征在于该外把手的 连动缺口的数量是两个并直线对应,而该锁控机构还包括一个安装在 连动座的卡板槽内的第二卡板,上述第二卡板具有一个可往该外把手 的连动缺口突出或缩入于卡板槽内的卡掣部,上述第一及第二卡板的 卡掣部位在相反侧并可分别往外把手的的连动缺口突出。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具有把手的锁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及 第二卡板都具有一个与卡掣部间隔的平衡部,以及一个连接在平衡部 及卡掣部间的插控部,每个插控部都具有一个锁控孔,上述锁控孔具 有一个水平的解锁区域,以及一个直立的上锁区域,且解锁区域及上 锁区域的一端交集,而该锁连杆是一扁平的板体并穿过第一及第二卡 板的锁控孔。
4. 如权利要求2所迷具有把手的锁具,其特征在于该连动座具 有一个与把手连杆连动地套合的第一座部,以及一与该第一座部固定 地对接并界定出该卡板槽的第二座部。
5. 如权利要求4所迷具有把手的锁具,其特征在于该连动座的 第一座部具有一个圆形的底壁、两个由底壁往第二座部方向突出并界定出该卡板槽的槽壁,以及一个自该底壁往相反于槽壁方向突出的杆 围绕壁,在该杆围绕壁及底壁间共同界定出一个供把手连杆连动地穿 过的连动通道。
6.如权利要求5所述具有把手的锁具,其特征在于该杆围绕壁 具有数个邻近卡板槽的定位凹槽,而该把手连杆具有数个架靠在定位 凹槽上的突卡部。
专利摘要一种具有把手的锁具,包含一个壳座单元、一安装在壳座单元上的把手单元及一锁控机构,该把手单元包括一外把手、一内把手,以及一连动所述把手的把手连杆,而该锁控机构包括一个转钮、一锁钥组合体、一个与把手连杆连动并可转动地安装在外把手内的连动座、一个连接该转钮及锁钥组合体的锁连杆,以及两片装在连动座的一卡板槽内并受到锁连杆驱动的卡板。当卡板缩入卡板槽内时,该外把手和连动座无法连动,此时外把手只能空转,借此达到避免卡板被外力强力破坏后失去防盗功能。
文档编号E05B63/00GK201137329SQ20072018203
公开日2008年10月22日 申请日期2007年12月13日 优先权日2007年12月13日
发明者张境成 申请人:联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