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合型防盗报警锁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38818阅读:13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混合型防盗报警锁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一种混合型防盗报警锁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盗锁具,特别涉及一种可以自动报警的防盗弹子锁的结构。
背景4支术
弹子锁是目前信用和用量最广泛的机械类锁具,而世面上大量流通的弹子锁大多单纯以铜弹子、铁弹子或磁弹子为主,其弹子之间的配合大多为相同材料属性的配合,其缺点是在锁芯弹子很容易利用万能钥匙拨动弹子使弹子在瞬间被推离挡阻位置开锁,而以磁弹子为主的锁芯很可能在因弹子消磁而导致锁开不了或锁不用钥匙都可以开。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缺点提供一种安全性高、不易被非正常开启、并且可以自动报警的防盗弹子锁结构。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混合型防盗报警锁芯,包括锁壳和锁芯转子,锁壳内装设有呈圆柱体状的锁芯转子,锁芯转子中间设有钥匙孔,锁壳侧壁设有若干弹子孔,锁芯转子的一边侧壁上相对应设置有从侧壁贯通至钥匙孔的弹子孔,锁芯转子和锁壳上的弹子孔内依次放置有第一层弹子、第二层弹子、弹簧和封口钢珠,其中第一层弹子的高度在钥匙插入钥匙孔后刚好与锁芯转子的外壁相平,所述第一层弹子中设置至少一个铁弹子,其余为铜弹子,第二层弹子中与第一层的铁弹子对应地设置为磁弹子,其余为铜弹
子,其特征在于在锁芯转子和锁壳上的一个弹子孔内依次放置有第一层弹子、第二层弹子和行程开关,所述第二层弹子在钥匙插入钥匙孔后刚好不触碰行程开关,行程开关通过连接线外接有防盗报警装置。本实用新型可以进一步具体为所述锁芯转子侧壁上的从内到外的第一个弹子孔内的第一层弹子上放置一钢珠,该钢珠加上第一层弹子的高度在钥匙插入钥匙孔后刚好与锁芯转子的外壁相平。
所述锁芯转子侧壁上的弹子孔靠近第二层弹子的一端还^:有略大于弹子孔的扩孔。
所述防盗报警装置由MCU(微控制器)芯片连接报警声IC (集成电路),再由报警声IC连接至功放后外接喇叭。
所述MCU还连接一语音IC后,语音IC再连接至功^:后外接喇叭。
所述行程开关与防盗报警装置之间还设有防剪线。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的结构,和以往的结构相比具有如下优点采用铁弹子和-兹弹子相结合,利用铁弹子和磁弹子相吸的原理,在非正常开启时,可防止在技术沖击时第一层弹子与第二层弹子脱离,起到防盗的作用;增加了扩孔的结构,可以在非正常开启时,使开启者不易找到第二层弹子与锁芯转子弹子孔之间的接触感觉,延长非正常开启时间,起到防盗的作用;增加行程开关并外接防盗装置,利用机械和电子相结合,直接将电子产品作用于锁芯,当伪钥匙(指非配套钥匙或其他工具)在插入钥匙孔内,会触发行程开关,并通过数据线将信号传输给防盗装置,产生语音提示或警报,达到防盗报警的作用。


下面参照附图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混合型防盗报警锁芯的锁芯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混合型防盗报警锁芯的防盗报警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的混合型防盗报警锁芯的结构示意图,包括锁壳l和锁芯转子2,锁壳1内装设有呈圓柱体状的锁芯转子2,锁芯转子2中间设有钥匙孔3,锁壳1的侧壁设有若干弹子孔11,锁芯转子2的一边侧壁上
4相对应设置有从侧壁贯通至钥匙孔3的弹子孔21,锁芯转子2的弹子孔21和锁壳l上的弹子孔ll内依次放置有第一层弹子22、第二层弹子12、弹簧13和封口钢珠14,锁芯转子2上从内到外的第一个弹子孔21内的第一层弹子22上还放置一钢珠23,该钢珠23加上第一层弹子22的高度在钥匙4插入钥匙孔3后刚好与锁芯转子2的外壁相平,其余弹子孔21内的第一层弹子22的高度在钥匙4插入钥匙孔3后刚好与锁芯转子2的外壁相平,所述第一层弹子22中设置若干个铁弹子221,其余的为铜弹子222,第二层弹子12中与第一层弹子22中的铁弹子221对应地设置为磁弹子121,其余的为铜弹子122,铁弹子221和磁弹子121相吸的原理,在非正常开启时,可防止在技术沖击时第一层弹子22与第二层弹子12脱离,起到防盗的作用,所述锁芯转子2侧壁上的弹子孔21靠近第二层弹子12的一端还设有略大于弹子孔21的扩孔211,扩孔211可以在非正常开启时,使开启者不易找到第二层弹子12与锁芯转子弹子孔21之间的接触感觉,延长非正常开启时间,起到防盗的作用。在锁芯转子2上的一个弹子孔21和锁壳1上的一个弹子孔11内依次放置有第一层弹子22、第二层弹子12和行程开关15,所述第二层弹子12在钥匙4插入钥匙孔3后刚好不触碰行程开关15,行程开关15通过连接线16外接有防盗报警装置17,连接线16还包含一防剪线161。
请参阅图2,是本实用新型混合型防盗报警锁芯的防盗报警装置17结构示意图。所述防盗报警装置17是由MCU芯片171分别连接报警IC172和语音IC173后,再由报警IC 172和连接至功放174后外接喇叭175,所述MCU芯片171连接有一用于防剪信号检测的传感器Sl、 一用于防撬信号检测的传感器S2、 一用于防技术开启检测的传感器S3和一用于关门提示检测的传感器S4。
其工作原理如下,根据钥匙4的齿的落差选择第一层弹子12,在从内到外的第一个弹子孔22上放置钢珠23,再根据第一层弹子22选择放置第二层弹子12,在第二层弹子上放置弹簧13,并用封口钢珠14进行封口。当钥匙4未插入钥匙孔3之前,由于弹簧13的作用,将第一层弹子22顶向钥匙孔3,将第二层弹子12顶进锁芯转子2上的弹子孔21内,因此,这时锁芯转子2由于受第二层弹子12的影响,不能自由转动,此时弹子锁被锁住不能开启;当钥匙4插入钥匙孔3后,钥匙4上的齿把锁芯转子2内的第一层弹子22向上顶,刚好将第二层弹子12伸入锁芯转子2上的弹子孔21内的部分顶出,使第一层弹子22与第二层弹子12的接触面,刚好与锁芯转子2的外表面相平,并且此时第二层弹子12在钥匙4插入钥匙孔3后也刚好不触碰行程开关15,这时,可以用钥匙4扭转锁芯转子2进行自由转动,锁芯转子2转动后则带动锁身内的机关,把锁打开;如果是伪钥匙插入钥匙孔3后,伪钥匙上的齿槽会顶起第一层弹子22,当第一层弹子22带动第二层弹子12压到行程开关15时,行程开关15就会产生信号通过连接线16传输给防盗报警装置17产生语音提示或者警报,起到防盗报警的作用,同时在防剪线161被剪断时,防盗报警装置17也会直接发出声音报警。
权利要求1、一种混合型防盗报警锁芯,包括锁壳和锁芯转子,锁壳内装设有呈圆柱体状的锁芯转子,锁芯转子中间设有钥匙孔,锁壳侧壁设有若干弹子孔,锁芯转子的一边侧壁上相对应设置有从侧壁贯通至钥匙孔的弹子孔,锁芯转子和锁壳上的弹子孔内依次放置有第一层弹子、第二层弹子、弹簧和封口钢珠,其中第一层弹子的高度在钥匙插入钥匙孔后刚好与锁芯转子的外壁相平,所述第一层弹子中设置至少一个铁弹子,其余为铜弹子,第二层弹子中与第一层的铁弹子对应地设置为磁弹子,其余为铜弹子,其特征在于在锁芯转子和锁壳上的一个弹子孔内依次放置有第一层弹子、第二层弹子和行程开关,所述第二层弹子在钥匙插入钥匙孔后刚好不触碰行程开关,行程开关通过连接线外接有防盗报警装置。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防盗弹子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锁芯转子侧壁上的从内到外的第一个弹子孔内的第一层弹子上放置一钢珠,该钢珠加上第一层弹子的高度在钥匙插入钥匙孔后刚好与锁芯转子的外壁相平。
3、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混合型防盗报警锁芯,其特征在于所述锁芯转子侧壁上的弹子孔靠近第二层弹子的一端还设有略大于弹子孔的扩孔。
4、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混合型防盗报警锁芯,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盗报警装置由MCU芯片连接报警声IC,再由报警声IC连接至功放后外接喇叭。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混合型防盗报警锁芯,其特征在于所述MCU芯片还连接一语音IC,语音IC再连接至功放后外接喇叭。
6、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混合型防盗报警锁芯,其特征在于所述行程开关与防盗报警装置之间还设有防剪线。
专利摘要一种混合型防盗报警锁芯,包括锁壳和锁芯转子,锁壳内装设有呈圆柱体状的锁芯转子,锁芯转子中间设有钥匙孔,锁壳侧壁设有若干弹子孔,锁芯转子的一边侧壁上相对应设置有从侧壁贯通至钥匙孔的弹子孔,锁芯转子和锁壳上的弹子孔内依次放置有第一层弹子、第二层弹子、弹簧和封口钢珠,其中第一层弹子的高度在钥匙插入钥匙孔后刚好与锁芯转子的外壁相平,所述第一层弹子中设置至少一个铁弹子,其余为铜弹子,第二层弹子中与第一层的铁弹子对应地设置为磁弹子,其余为铜弹子,在锁壳的一个弹子孔内放置有行程开关,行程开关通过连接线外接有防盗报警装置。本实用新型采用行程开关外接防盗装置的结构,利用机械和电子相结合,可起到更好的防盗的作用。
文档编号E05B45/00GK201343914SQ20082013442
公开日2009年11月11日 申请日期2008年8月19日 优先权日2008年8月19日
发明者张惠岳, 李建元 申请人:泉州市科安盾智能锁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