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机动车的门板的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42847阅读:13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机动车的门板的锁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机动车的打开面板(opening panel)的锁,特别是用于机动 车的门、后挡板、后挡板窗或行李箱的锁,其具有打开和锁定/释放的机械或电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在用于机动车门的锁中,当锁被锁定关闭(locked shut)时,锁定杆防止锁通过外 部打开控制装置(例如杆板或外部门把手)的操作而被打开。但是,车辆内的使用者通常可以通过拉动门的内部把手打开门而出来。则优选的是,当门打开时,锁处于释放位置,以确保门不会在锁仍处于锁定位置时 而又被关上。否则,车辆使用者可发现自己处于其车辆之外而锁处于锁定关闭位置,例如当钥 匙仍在车内时这是不期望的。此外,使用者每次开锁时锁必须可靠地释放,即使他不将手柄移动通过其整个路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提供一种改进的锁来解决这些问题,特别是在使其释放机构 更安全的方面。为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机动车的打开面板的锁,包括·旋转闩锁件(latch),其被设计为在锁的打开位置和关闭位置之间与撞块 (striker)接合,且其被朝向锁的打开位置促动,·枢转棘爪,其能将所述闩锁件保持在锁的关闭位置中,·内部打开杆,其能枢转所述棘爪,以释放所述闩锁件朝向锁的打开位置的旋转, 和·锁定杆,其能在锁的锁定位置和释放位置之间枢转,所述锁的特征在于,一方面,当内部打开杆被朝向锁的打开位置操作时,锁定杆能 通过第一驱动装置枢转以从锁定位置朝向中间释放位置运动,且在于,另一方面,锁定杆能 被第二驱动装置移动,以将锁定杆从中间释放位置移动到释放位置,当所述闩锁件被朝向 锁的打开位置旋转时,第二驱动装置能被所述闩锁件旋转。


将在本发明的说明和附图中披露其它优点和特征,在附图中图1是处于中间释放关闭位置(intermediate released shut position)的锁的 部件的透视图;图2、3和4是类似于图1的视图,示出了处于中间释放打开 (intermediatereleased open position)位置的锁;
图5是类似于图4中的锁的视图,其处于释放打开位置中。在所有附图中,相同的部件被赋予相同的附图标记。
具体实施例方式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用于机动车打开面板的锁1的各个部件,该锁特别是用 于机动车的门、后挡板、后挡板窗或行李箱。为了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仅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件。如该图所示,锁1包括旋转闩锁件3、枢转棘爪5、内部打开杆7和锁定杆9,它们都 可连接以用于传递运动。闩锁件3可绕旋转轴线11在锁1的打开位置和关闭位置之间旋转,且被弹簧(未 示出)朝向机动车打开面板的锁的打开位置促动。其具有凹部13,该凹部被设计为,一旦与撞块(未示出)接合,就保持该撞块以关 闭该打开面板且挤压该打开面板和车体之间的密封件。闩锁件3包括鼻状部15,该鼻状部被设计用于与棘爪5的凸刺状端部17接合,以 防止闩锁件3在锁1处于关闭位置中时旋转。棘爪5由此能被将闩锁件3保持在关闭(closed)位置。棘爪5还受到弹性返回力,该力将其朝向闩锁件3促动。内部打开杆7可通过内部打开控制装置操作,例如内部门把手,该装置例如通过 棒或连接缆线连接到杆7的臂19。操作控制装置(其在这些视图中未示出),由此使得杆7绕旋转轴线20在锁1的 打开位置(图2、3、4和5)和关闭位置(图1)之间枢转。此外,内部打开杆7能使得棘爪5枢转以释放闩锁件3,以使得后者可朝向锁的打
开位置旋转。为此,锁1有利地具有传动杆23,其能绕旋转轴线22枢转,且绕轴线24 (图1)枢 转地连接到内部打开杆7。当内部打开杆7被朝向打开位置操作时,传动杆23能将棘爪5朝向锁1的打开位
置运动。此外,锁定杆9能绕旋转轴线25在锁1的锁定位置和释放位置之间、在两个止挡 件之间枢转,其中的释放止挡件26在图1中示出。锁1的释放优选地发生在锁定杆9已到达释放止挡件之前。锁1还包括第一装置27和第二装置29,用于导致旋转以将锁定杆9从锁定位置经 由中间释放位置朝向释放位置转动。锁定杆9的释放位置由锁定杆9的稳定位置限定,在该稳定位置中,操作外部或内 部打开控制装置(例如外部门杆板或手柄(未示出))将锁1打开。锁定杆9的锁定位置 由锁定杆9的稳定位置限定,在该位置中,锁定杆9防止外部打开装置将棘爪5朝向锁1的 打开方向枢转。锁定杆9的中间释放位置由锁定杆9的不稳定的中间位置限定,在该不稳 定的中间位置中,锁定杆9允许锁1通过操作外部或内部打开控制装置而被打开,但是可枢 转到释放位置或枢转到锁定位置。因此,当内部打开杆7被朝向锁1的打开位置操作时,在一方面,锁定杆9可通过第一驱动装置27从锁定位置朝向中间释放位置枢转。在另一方面,锁定杆9可被第二驱动装置29从中间释放位置朝向释放位置运动。在锁的打开位置中,当闩锁件3朝向撞块的自由位置旋转时,第二驱动装置29还 可被R锁件3旋转。锁由此被打开和释放,而不管内部打开杆7运动到什么程度。因此,如果该打开杆7没有被使用者充分操作且没有被移动得足够远以将锁定杆 9 一直移动到其释放止挡件26,闩锁件3的旋转被用作机械驱动器,以继续和完成锁定杆9 朝向释放位置的旋转运动。锁1释放机构由此变得安全,且确保在锁被打开时,不管杆板被使用者移动到什 么程度,此时锁被完全释放。这避免了不稳定的中间释放位置,在该位置中,锁定杆9可枢转回锁定状态中。另一方面,如果使用者充分地操作杆板,第一驱动装置27能把锁定杆9从锁定位 置向释放止挡件26移动,处于释放位置中。第二驱动装置29有利地包括用于把锁定杆9固定在释放位置中的装置49、51。这确保当打开面板处于打开位置中时,只要打开面板是打开的,锁1就被固定在 释放位置中且锁1不能再次被锁定第一驱动装置27有利地包括传动杆23,其能把锁定杆9朝向中间释放位置移动且 将棘爪5朝向锁1的打开位置移动。在一有利实施例中,传动杆23是具有两个腿状件29和31的摇杆,一个腿状件29 能移动锁定杆9,另一腿状件31能移动棘爪5。能移动棘爪5的第一腿状件31包括例如突出物33,该突出物能把棘爪5的附加凸 刺状部35抬起且由此将其朝向锁1的打开方向旋转。能移动锁定杆9的第二腿状件29包括例如突出物37,该突出物能将其自身配合到 锁定杆9中的孔39中,以将其朝向中间释放位置旋转。可选地,第二驱动装置29可包括第一枢转杆41和第二枢转杆43,这两个杆41和 43能彼此接合以将锁定杆9朝向释放位置移动。第一杆41有利地是闩锁件3的位置的传感器。该传感器被促动以承靠闩锁件3 的轮廓,且能绕旋转轴线45在锁1的打开位置和关闭位置之间枢转。其优点是闩锁件3传感器已经存在于锁1中且已经相对于闩锁件3旋转而移动。绕旋转轴线47枢转的第二杆43优选地包括铰接臂49,该臂能与附接到锁定杆9 且相对于其平面以直角突出的相应销51接合。固定装置49、51有利地由铰接臂49形成,其能通过固定该销51而把锁定杆9固 定在释放位置中。铰接臂49由此一方面能与销51接合以将锁定杆9移动到释放位置,如果后者被 阻滞在中间释放位置中。另一方面,当锁1处于释放位置中时,铰接臂49从销51脱离以使 得闩锁件3朝向打开面板的打开位置自由地转动。铰接臂49现在位于销51之上,以使得臂49向后与销51相抵且防止锁定杆9旋转。因此,只要打开面板是打开的,锁定杆9就不能朝向释放位置旋转。
第二杆43还有利地包括朝向第一杆41弯曲的凸片的端部处的两腿叉状件 (two-legged fork)520叉状件52能与第一杆41上的相应柱54接合,以由此枢转第二杆43。第一枢转杆41的旋转轴线45大致垂直于第二枢转杆43的旋转轴线47。有利地,锁1还包括电中央锁定开关(electric central-locking switch)(未示 出),其能释放机动车的打开面板的所有锁且能通过锁定杆9旋转至释放位置而被操作。因此,不管使用者把杆板移动到什么程度,由于闩锁件3的旋转已经确保锁定杆9 被一直移动到释放止挡件26,还可以确保中央锁定开关在所有情况下被启动。在操作中,且如图1所示,当锁处于锁定关闭位置中时,闩锁件3通过棘爪5而被 保持在关闭位置,其凸刺状部17与闩锁件3的鼻状部15接合。使用者对内部打开杆7的操作导致杆7绕轴线20沿顺时针方向枢转,如箭头55 所指。该旋转使得摇杆27沿相反的旋转方向枢转,如箭头57所指。摇杆27的枢转一方面使得摇杆27的腿状件31旋转,该腿状件31然后将棘爪5 的第二凸刺状部35抬起,导致其沿箭头59所指的顺时针方向枢转。摇臂27的枢转还将第二腿状件29移动,第二腿状件然后与锁定杆9中的孔39接 合,以将其沿箭头61所指的顺时针方向朝向中间释放位置枢转。在图2中,棘爪5已被转动得足以释放闩锁件3的鼻状部15,打开锁,但是其停留 在中间释放位置,因为使用者没有充分地操作内部打开杆7以将锁定杆9 一直移动到释放 止挡件26。锁1的该中间释放打开位置是不稳定且危险的,因为锁1可转回锁定位置。现在从棘爪5释放且被朝向锁的打开位置促动的闩锁件3绕旋转轴线11顺时针 地枢转,如箭头62所指。该枢转使得第一杆41逆时针地(如箭头64所指)绕旋转轴线45旋转。杆41由此然后将第二杆43逆时针地(如箭头66所指)绕旋转轴线47枢转。在图3和4中,闩锁件3继续朝向打开面板的打开方向运动且继续移动第二驱动 装置29的两个杆41和43。在图3中,第二杆43的铰接臂49与附接到锁定杆9的销51的外周面接触。在图4中,臂49经由销51将锁定杆9从中间释放位置移动到释放位置。由此闩锁件3的旋转导致锁定杆9从中间释放位置移动到释放位置。在图5中,释放杆9已运动到其所能到达的最远处且抵靠释放止挡件26而被固定 不动。铰接臂49被从销51释放且位于其上方,防止锁定杆9朝向释放位置旋转且还允 许闩锁件3继续朝向打开面板的打开方向运动。电中央锁定开关(未示出)然后通过锁定 杆9而被操作,以释放机动车的其它打开面板锁。锁然后必须再次关闭(shut)以能再次锁定该锁1。应理解,这种类型的锁1包括锁定杆9,一方面,当内部打开杆7被操作时,该锁定 杆9能通过第一驱动装置27而被枢转到中间释放位置,另一方面,该控制杆9能通过第二 驱动装置29 (其由此可被闩锁件3转动)而被朝向释放位置枢转,使得锁1释放机构更安全,因为当打开面板被打开时且最迟通过打开面板的打开,锁1总是被完全释放。
权利要求
一种用于机动车的打开面板的锁,包括旋转闩锁件(3),其设计为在锁(1)的打开位置和关闭位置之间与撞块接合,且其被朝向锁的打开位置促动;枢转棘爪(5),其能将所述闩锁件(3)保持在锁(1)的关闭位置中;内部打开杆(7),其能枢转所述棘爪(5),以释放所述闩锁件(3)朝向锁的打开位置的旋转;和锁定杆(9),其能在锁(1)的锁定位置和释放位置之间枢转,所述锁的特征在于,一方面,当内部打开杆(7)被朝向锁(1)的打开位置操作时,锁定杆(9)能被第一驱动装置(27)枢转以从锁定位置朝向中间释放位置运动,且在于,另一方面,锁定杆(9)能被第二驱动装置(29)移动,以将锁定杆(9)从中间释放位置移动到释放位置,当所述闩锁件(3)被朝向锁的打开位置旋转时,第二驱动装置(29)能被所述闩锁件(3)旋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其特征在于,第一驱动装置(27)是传动杆(23),其能将锁 定杆(9)朝向中间释放位置移动且将所述棘爪(5)朝向锁(1)的打开位置移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锁,其特征在于,传动杆(23)是具有两个腿状件的摇杆(27), 一个腿状件(29)能移动锁定杆(9),而另一个腿状件(31)能移动所述棘爪(5)。
4.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锁,其特征在于,第二驱动装置(29)包括第一枢转 杆(41)和第二枢转杆(43),这两个杆(41,43)能彼此接合以将锁定杆(9)移动到释放位 置。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锁,其特征在于,第一杆(41)是所述闩锁件(3)的位置的传感ο
6.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锁,其特征在于,第二枢转杆(43)包括铰接臂(49),该铰 接臂能与附接到锁定杆(9)的相应销(51)接合。
7.如权利要求4至6任一项所述的锁,其特征在于,第二杆(43)包括两腿叉状件(52), 该叉状件能与第一杆(41)上的相应柱(54)接合。
8.如前述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锁,其特征在于,第二驱动装置(29)包括用于把锁定 杆(9)固定在释放位置中的装置(49,51)。
9.如权利要求8结合权利要求6所述的锁,其特征在于,固定装置(49,51)由铰接臂 (49)形成,该铰接臂能把销(51)固定在释放位置中。
10.如前述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锁,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电中央锁定开关,该开关 能释放机动车的打开面板的所有锁且能通过所述锁定杆(9)旋转至释放位置而被操作。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机动车门板的锁,包括旋转闩锁件(3),其适于在锁(1)的打开位置和关闭位置之间与撞块相互作用,且其被朝向锁的打开位置促动;枢转棘爪(5),其能将所述闩锁件(3)保持在锁(1)的关闭位置中;内部打开杆(7),其能枢转地驱动所述棘爪(5),以释放所述闩锁件(3)朝向锁(1)的打开位置的旋转;锁定杆(9),其能在锁(1)的锁定位置和释放位置之间枢转,其特征在于,一方面,当内部打开杆(7)被启动朝向锁(1)的打开位置时,锁定杆(9)能被第一驱动装置(27)枢转地驱动以从锁定位置移动至中间未锁定位置,且在于,另一方面,锁定杆(9)能被第二驱动装置(29)移动,以将锁定杆(9)从中间未锁定位置移动到释放位置,其中,当所述闩锁件(3)被朝向锁的打开位置旋转时,第二驱动装置(29)能被所述闩锁件(3)旋转地驱动。
文档编号E05B65/32GK101939499SQ200880119504
公开日2011年1月5日 申请日期2008年10月6日 优先权日2007年10月8日
发明者乔斯·达尔美达, 卢克·德布洛克, 帕特里克·杜邦, 让-菲利普·霍查德 申请人:法雷奥安全座舱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