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门的铰链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46683阅读:17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金属门的铰链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金属门的铰链装置。
技术背景目前,各种金属门的铰链装置结构众多。如中国专利02285971. 3号便提出了一种 “防盗门用双轴铰链”,在该技术方案中,防盗门用双轴铰链包括铰链体1 一端连接有轴套 2,设于轴套2中的转轴3与门框4中的铰链座5活动连接;铰链体的另一端连接有轴套6 ; 所述的轴套6内设有转轴7,转轴7与设于门扇8中的铰链座9活动连接。门扇中的铰链座 9中设有磁铁11。上述双轴铰链不会造成门扇遮缝边与门框相抵触,使外开式防盗门可实 现180度开启。但其存在以下不足1、由于铰链设有两个轴套和磁铁,使得上述防盗门用双轴铰链结构复杂,制造成 本高。2、由于上述防盗门用双轴铰链要通过磁铁来控制两转轴先后转动的顺序,铰链在 工作过程中易产生误操作,使得铰链工作可靠性不理想。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金属门的铰链装置。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种金属门的铰链装置,铰链包括与门框相连的铰链体和与门扇相连的铰链体, 与门框相连的铰链体一端连接有轴套,设于轴套中的转轴与门框中的铰链座活动连接;与 门框相连的铰链体和与门扇相连的铰链体间通过紧固件固定,门框中设有用于铰链体转动 的开口,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框的外沿凸出门扇闭合时的外面板,轴套的安装位置位于门扇 闭合时的外面板之外,与门框相连的铰链体上设有规避门框中用于铰链体转动的开口的折 弯。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由于轴套的安装位置位于门扇闭合时的外面板之外,与 门框相连的铰链体上设有规避门框中用于铰链体转动的开口的折弯,使得本实用新型只要 设一个转轴就可完成外开门需大于150度开启功能。同时,一个转轴转动的开启方式可使 铰链工作更可靠。且铰链的结构更简单,制造成本低。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门框中设有与铰链装置相配合的防撬槽,门扇中设有与铰 链装置相配合的防撬折边。其可使金属门具有良好的防撬性能。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门框中用于铰链体转动的开口的外端位于防撬槽中。其 可使金属门具有良好的防撬性能。本实用新型金属门的铰链装置可以适用于外开门,也可适用于内开门。


图1是本实用新型门扇闭合状态示意图。[0013]图2是本实用新型门扇打开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金属门的铰链装置,铰链包括与门框1相连的铰链 体2和与门扇3相连的铰链体4,与门框相连的铰链体2 —端连接有轴套5,设于轴套5中 的转轴6与门框中的铰链座7活动连接;与门框相连的铰链体2和与门扇相连的铰链体4间通过紧固件8固定,门框中设有用于铰链体转动的开口 9。所述门框的外沿10凸出门扇 闭合时的外面板11,轴套5的安装位置位于门扇闭合时的外面板11之外,与门框相连的铰 链体2上设有规避门框中用于铰链体转动的开口的折弯12。门框中设有与铰链装置相配合 的防撬槽13,门扇中设有与铰链装置相配合的防撬折边14。门框中用于铰链体转动的开口 的外端15位于防撬槽中。由于轴套的安装位置位于门扇闭合时的外面板之外,与门框相连的铰链体上设有 规避门框中用于铰链体转动的开口的折弯,使得本实用新型只要设一个转轴就可完成外开 门需大于150度开启功能。同时,一个转轴转动的开启方式可使铰链工作更可靠。且铰链 的结构更简单,制造成本低。
权利要求一种金属门的铰链装置,铰链包括与门框相连的铰链体和与门扇相连的铰链体,与门框相连的铰链体一端连接有轴套,设于轴套中的转轴与门框中的铰链座活动连接;与门框相连的铰链体和与门扇相连的铰链体间通过紧固件固定,门框中设有用于铰链体转动的开口,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框的外沿凸出门扇闭合时的外面板,轴套的安装位置位于门扇闭合时的外面板之外,与门框相连的铰链体上设有规避门框中用于铰链体转动的开口的折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门的铰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框中设有与铰链装 置相配合的防撬槽,门扇中设有与铰链装置相配合的防撬折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门的铰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门框中用于铰链体 转动的开口的外端位于防撬槽中。
专利摘要一种金属门的铰链装置,铰链包括与门框相连的铰链体和与门扇相连的铰链体,与门框相连的铰链体一端连接有轴套,设于轴套中的转轴与门框中的铰链座活动连接;与门框相连的铰链体和与门扇相连的铰链体间通过紧固件固定,门框中设有用于铰链体转动的开口。所述门框的外沿凸出门扇闭合时的外面板,轴套的安装位置位于门扇闭合时的外面板之外,与门框相连的铰链体上设有规避门框中用于铰链体转动的开口的折弯。由于轴套的安装位置位于门扇闭合时的外面板之外,与门框相连的铰链体上设有规避门框中用于铰链体转动的开口的折弯,使得本实用新型只要设一个转轴就可完成外开门需大于150度开启功能。
文档编号E05D5/06GK201567891SQ20092031796
公开日2010年9月1日 申请日期2009年12月21日 优先权日2009年12月21日
发明者胡启洪 申请人:胡启洪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