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动车门构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49188阅读:23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滑动车门构造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设在车身的侧面的、在车身前后方向上滑动地开闭的滑动车门构造。
背景技术
作为滑动车门构造,已知能够通过电动滑动的构造。在这种滑动车门构造中,设有 用于检测夹入的夹入传感器。作为这样的滑动车门构造,已知在夹入传感器的电气配线的引导部分上设置另外 的保护罩的构造(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1的滑动车门构造由以下部件构成车门主体;配置在该车门主体的前 端面的、检测夹入的夹入传感器;支承该夹入传感器的嵌装用托架;设在该嵌装用托架的 下端部,覆盖夹入传感器的电气配线的保护罩。但是,在专利文献1的滑动车门构造中,在嵌装用托架的下端部设有覆盖夹入传 感器的电气配线的保护罩。即,为了保护电气配线,在车门主体(滑动车门)的闭合部(关 闭侧缘部)追加了新的零件。这会导致外观性降低。专利文献1 日本特开2000-199375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滑动车门构造,能够隐藏夹入传感器的电气配线从而 提高外观性,并且,能够抑制灰尘侵入到车门主体的内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1的滑动车门构造,具有将滑动车门锁定在车身上的锁定装置 和用于检测夹入的夹入传感器,其特征在于,锁定装置及夹入传感器设在滑动车门的闭合 部,在该闭合部抵接的车身侧,设有与锁定装置卡合的闩眼,在闭合部上,设有供闩眼穿插 且与设在滑动车门内部的锁定装置卡合的开口部,夹入传感器具有用于与滑动车门内部通 线的电气配线,电气配线穿过开口部被并向滑动车门内部引导,设有覆盖电气配线及开口 部的罩部件,在罩部件上形成有供闩眼穿插的插通孔。本发明的技术方案2的滑动车门构造,其特征在于在罩部件上形成有引导电气 配线的电气配线槽部,电气配线槽部形成为从夹入传感器朝向开口部向上方延伸。本发明的技术方案3的滑动车门构造,其特征在于罩部件具有覆盖开口部的罩 主体、和从该罩主体突出且延伸到夹入传感器的唇形状部,唇形状部沿滑动车门的表面形 状形成,且覆盖电气配线。本发明的技术方案4的滑动车门构造,其特征在于唇形状部在上端具有紧贴在 滑动车门上的上壁部,且在下端具有与闭合部的表面离开间隙地形成有间隙的开放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5的滑动车门构造,其特征在于罩部件设有在滑动车门的闭 状态下对闩眼和插通孔的上下方向的间隙进行确认的第一位置确认部、和对闩眼的车宽方 向的位置关系进行确认的第二位置确认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6的滑动车门构造,其特征在于第一位置确认部形成在插通孔的周围,且形成为能够弹性变形的薄壁。本发明的技术方案7的滑动车门构造,其特征在于在罩部件上设有在滑动车门 的关闭状态下向闩眼侧突出地形成且与闩眼的支承部抵接的抵接肋。发明的效果本发明具有以下的效果。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1中,滑动车门构造具有用于将滑动车门锁定在车身上的锁 定装置和用于检测夹入的夹入传感器。锁定装置及夹入传感器设在滑动车门的闭合部上。 在闭合部抵接的车身侧,设有与锁定装置卡合的闩眼。在闭合部上设有供闩眼穿插且与设在滑动车门内部的锁定装置卡合的开口部。夹 入传感器具有用于与滑动车门内部通线的电气配线,电气配线插通开口部并被向滑动车门 内部引导。设有覆盖电气配线部及开口部的罩部件。即,通过设在滑动车门的闭合部上的 单一的罩部件,隐藏了夹入传感器的电气配线。由此,能够提高滑动车门的外观性。 另外,在罩部件上形成有供闩眼穿插的插通孔。即,通过罩部件覆盖开口部,由此, 能够抑制灰尘向滑动车门内部侵入。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2中,在罩部件上形成有引导电气配线的电气配线槽部。电 气配线槽部从夹入传感器朝向开口部向上方延伸地形成,由此,能够使电气配线被朝向开 口部向上方引导。其结果,能够防止水沿电气配线从开口部向滑动车门内部浸入。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3中,罩部件具有覆盖开口部的罩主体、和从该罩主体突出 且延伸到夹入传感器的唇形状部。唇形状部沿滑动车门的表面形状形成,且覆盖电气配线。 艮口,通过唇形状部覆盖从夹入传感器延伸出的电气配线,由此,能够提高电气配线的引导部 分的追从性。另外,能够通过罩部件可靠地覆盖开口部。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4中,在唇形状部的上端具有紧贴在滑动车门上的上壁部, 在下端具有与闭合部的表面离开间隙地形成间隙的开放部,能够在上端防止与滑动车门的 表面之间产生间隙,从而提高外观性,能够在下端防止水滞留。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5中,罩部件设有在滑动车门的闭状态下对闩眼和插通孔的 上下方向的间隙进行确认的第一位置确认部、和对闩眼的车宽方向的位置关系进行确认的 第二位置确认部。即,能够对闩眼和罩部件的上下方向的间隙进行管理,并且,能够对闩眼 的车宽方向的位置进行确认。由此,能够均一地进行滑动车门的安装。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6中,第一位置确认部形成在插通孔的周围,且形成为能够 弹性变形的薄壁,由此,为了确认能够变形,能够使第一位置确认部接近闩眼地安装。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7中,在罩部件上设有在滑动车门的闭状态下向闩眼侧突出 地形成且与闩眼的支承部抵接的抵接肋,由此,能够恒定地保持锁定装置和闩眼的卡合状 态。


图1是采用本发明的滑动车门构造的车辆的侧视图。图2是采用图1所示的滑动车门构造的中柱的立体图。图3是从车室前方观察本发明的滑动车门构造的分解立体图。图4是图2所示的滑动车门构造的立体图。
图5是将图2所示的滑动车门构造的罩部件拆下后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6是图2所示的滑动车门构造的罩部件的立体图。
图7是从图2所示的滑动车门构造的罩部件的背面观察的立体图。
图8是图2所示的滑动车门构造的罩部件的后视图。
图9是图2所示的滑动车门构造的罩部件的主视图。
图10是图9的10-10剖视图。
图11是图9的11-11剖视图。
附图标记的说明
11车身20滑动车门构造
21滑动车门22闩眼
23支承部33闭合部
35开口部36锁定装置
37罩部件42夹入传感器
43电气配线53罩主体
54插通孔55唇形状部
56电气配线槽部57上壁部
59开放部61、62抵接肋
63第一位置确认部64a,64b第二位置确认部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以下说明。此外,附图参照附图标记进行观察。
实施例
如图1及图2所示,车辆10具有在车身11的前部向车身后方朝斜上方延伸的前 柱13 ;从该前柱13向车身后方延伸的上边梁14 ;在车身11的下部在车身前后方向上延伸 的下纵梁15 ;立设在该下纵梁15的中间和上边梁14的中间的中柱16 ;立设在下纵梁15的 后部和上边梁14的后部的后柱17 ;由这些上边梁14、下纵梁15、中柱16及后柱17包围形 成的滑动车门开口 18 ;自由滑动地安装在车身11的侧面的、覆盖滑动车门开口 18的滑动 车门21 ;设在车身11的后部侧面的、滑动开闭滑动车门21的驱动单元(未图示)。
中柱16在滑动车门开口 18 —侧设有锁定滑动车门21的闩眼22。如图2所示,闩 眼22由通过安装螺纹25、25紧固在中柱16上的支承部(基部)23、和设在该支承部23上 的大致U字状的主体部M构成。
滑动车门构造20是闩眼22、卡合在该闩眼22上的滑动车门21的罩部件37 (参照 图3)、和由该罩部件37覆盖的电气配线43(参照图5)之间的卡合或组装的构造。
此外,滑动车门21是在使驱动单元(未图示)的电源为ON的状态下能够自动开 闭,在使驱动单元的电源为OFF的状态下能够手动开闭。
如图3 图5所示,滑动车门21具有滑动车门主体31 ;设在该滑动车门主体31 上的操作把手32 (参照图1);在将滑动车门主体31面对中柱16 (参照图1)侧的面称为滑 动车门主体31的闭合部33时,在闭合部33上开设的开口部35 ;以面对该开口部35的方式 设在滑动车门主体31内,用于将滑动车门21锁定在车身11 (参照图1)上的锁定装置36 ;覆盖开口部35且以规定的间隙S1、S1 (参照图8)填入有闩眼22的罩部件37 ;开设在该开 口部35的周围,安装有罩部件37的第一安装孔38、38及第二安装孔39、39 ;在闭合部33上 设于凸边部(外周部)41上的、用于检测滑动车门21的夹入的夹入传感器42 ;从该夹入传 感器42延伸出,经由开口部35被引导(通线)到滑动车门主体31内的电气配线43。
滑动车门主体31由构成车室12(参照图1)内侧的内侧面板45和构成车室12外 侧的外侧面板46构成。在闭合部33的车宽外侧,形成有从闭合部33向车身前方延伸的凸 边部41。在凸边部41上嵌入有夹入传感器42的一部分。
操作把手32是如下的把手,即,在使驱动单元(未图示)的电源为OFF的状态下, 通过向车外侧拉拽,滑动车门主体31的车身11侧的锁定被解除,使滑动车门主体31在车 身前后方向上滑动。
夹入传感器42是如下传感器,在使驱动单元(未图示)的电源为ON的状态下, 在自动开闭滑动车门21时,检测夹入。此外,在夹入传感器42检测到夹入时,滑动车门21 的动作反转。另外,夹入传感器42的构造为,使由一对导电性橡胶形成的电极隔开一定的 间隙对峙,从这些电极延伸出引线,并且,通过橡胶或软质的合成树脂等的弹性材料覆盖电 极。上述引线相当于电气配线43。
如图6 图11所示,罩部件37由通过硬质树脂形成的内部分51和由软质树脂形 成且覆盖内部分51的表面及侧面的外部分52构成。罩部件37通过双色成型一体地形成。
具体地说,罩部件37由如下部分构成覆盖滑动车门主体31(参照图5)的开口部 35的罩主体53 ;形成在该罩主体53上,插通有闩眼22的插通孔M ;从罩主体53突出并延 伸到夹入传感器42(参照图幻,覆盖电气配线43的唇形状部55 ;形成在该唇形状部55和 罩主体53的基部,引导有电气配线43的电气配线槽部56 ;设在唇形状部55的上端,紧贴 在滑动车门主体31的凸边部41的背面的上壁部57 ;缺口部58、58,其在唇形状部55的下 部与闭合部33的表面离开间隙地形成间隙S4的开放部59 (参照图7、图8及图10),从滑 动车门主体31拆下罩部件37时用于穿插工具;在滑动车门21的闭状态下,向闩眼22侧突 出地形成,与闩眼22的支承部23 (参照图2)抵接的第一抵接肋(凸部)61、61及第二抵接 肋(凸部)62、62 ;形成在插通孔M的周围,对闩眼22和插通孔M的高度方向的间隙进行 确认的第一位置确认部63 ;形成在该第一位置确认部63的外侧,对与闩眼22的宽度方向 的位置进行确认的第二位置确认部64a、64b ;设在罩主体53的底部,安装在滑动车门主体 31侧的第一安装孔38、38中的第一安装部65、65 ;设在罩主体53的底部,安装在车门主体 侧的第二安装孔39、39中的第二安装部66、66。此外,间隙S4也是排水用的间隙。
在将罩主体53从车门主体31上拆下时,从缺口部58、58穿插工具,通过调整第二 安装部66的卡合爪部66a,能够将罩主体53拆下。
插通孔M、唇形状部55、上壁部57、第一位置确认部63及第二位置确认部64a、 64b、第一抵接肋61、61及第二抵接肋62、62由软质树脂形成。
第一安装部65、65及第二安装部66、66由硬质树脂形成。
电气配线槽部56大半部分由硬质树脂形成,仅出口附近由软质树脂形成。由此, 能够防止电气配线43的损伤。
第一位置确认部63从罩主体53的表面形成为凹状,且形成有能够弹性变形的薄 壁S3。即,插通孔M的周围的底面相当于第一位置确认部63。在第一位置确认部63和闩眼22之间,如图8所示,设定有规定的间隙Si、Si,这样能够进行车身11侧和滑动车门21 的安装调整。
第二位置确认部64a、64b从罩主体53的表面形成为低一级的阶梯状。具体来说, 对用于形成为阶梯状的第二位置确认部64a、64b的、闩眼22的安装螺钉25、25的螺钉头 25a、25a (参照图2~)的位置进行确认。即,以使螺钉头25a、2 位于第二位置确认部64a、 64b的大致中央的方式,对左右方向(车宽方向)的间隙S2、S2进行管理,并进行车身11侧 和滑动车门21的安装调整。
电气配线槽部56形成为从夹入传感器42朝开口部35向上方延伸。
唇形状部55沿滑动车门主体31的表面形状形成。具体来说,从闭合部33沿向车 身前方延伸的凸边部41形成。
滑动车门构造20具有将滑动车门21锁定在车身11上的锁定装置36 ;用于检测 夹入的夹入传感器42。锁定装置36及夹入传感器42设在滑动车门21的闭合部33上。在 该闭合部33抵接的车身11侧,设有与锁定装置36卡合的闩眼22。
在闭合部33上设有供闩眼22穿插且与设在滑动车门21内部的锁定装置36卡合 的开口部35。夹入传感器42具有用于与滑动车门21内部通线的电气配线43,电气配线43 穿过开口部35并被引导到滑动车门21内部。设有覆盖电气配线43及开口部35的罩部件 37。即,通过设在滑动车门21的闭合部33上的单一的罩部件37,隐藏了夹入传感器42的 电气配线43。由此,能够提高滑动车门21的外观性。
另外,在罩部件37上形成有供闩眼22穿插的插通孔M。即,通过罩部件37对开 口部35进行覆盖,由此,能够抑制灰尘侵入到滑动车门21内部。
罩部件37形成有引导电气配线43的电气配线槽部56。由于电气配线槽部56从 夹入传感器42朝向开口部35向上方延伸地形成,所以能够将电气配线43朝向开口部35 向上方引导。其结果,能够防止水沿电气配线43从开口部35浸入到滑动车门21内部。
罩部件37具有覆盖开口部35的罩主体53 ;从该罩主体53突出,且延伸到夹入 传感器42的唇形状部55。唇形状部55沿滑动车门21的表面形状形成,且覆盖电气配线 43。S卩,通过唇形状部55覆盖从夹入传感器42延伸出的电气配线43,由此,能够提高电气 配线43的引导部分的追从性。另外,能够通过罩部件37可靠地覆盖开口部35。
唇形状部55在上端具有紧贴在滑动车门21的表面上的上壁部57,且在下端具有 与滑动车门21的表面离开间隙地形成间隙S4的开放部59,因此,能够在上端防止与滑动车 门21的表面之间产生间隙,从而提高美观性,在下端能够防止水滞留。
罩部件37设有在滑动车门21的闭状态下对闩眼22和插通孔M的上下方向的间 隙Si、Sl进行确认的第一位置确认部63、和对闩眼22的车宽方向的位置关系进行确认的 第二位置确认部64a、64b。S卩,能够对闩眼22和罩部件37的上下方向的间隙Si、Sl进行 管理,并且,能够确认闩眼22的车宽方向的位置。由此,能够均一地进行滑动车门21的安 装。
第一位置确认部63形成在插通孔M的周围,形成为能够弹性变形的薄壁S3,因 此,为了确认能够变形,能够使位置确认部接近闩眼22地被安装。
在罩部件37上设有在滑动车门21的闭状态下向闩眼22侧突出地形成且与闩眼 22的支承部23抵接的抵接肋61、61、62、62,能够恒定地保持锁定装置36和闩眼22的卡合状态。
此外,本发明的滑动车门构造,闩眼22通过安装螺钉25、25安装在中柱16上,但 不限于此,还以通过螺栓安装。即,用于通过第二位置确认部64a、64b对闩眼22的车宽方 向的位置进行确认的安装螺钉25的螺钉头25a也可以是螺栓的螺栓头。
工业实用性
本发明的滑动车门构造优选适用于轿车以及货车等乘用车。
权利要求
1.一种滑动车门构造,具有将滑动车门锁定在车身上的锁定装置和用于检测夹入的夹 入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装置及夹入传感器设在所述滑动车门的闭合部,在该闭合 部抵接的车身侧设有与所述锁定装置卡合的闩眼,在所述闭合部上设有供所述闩眼穿插且 与设在所述滑动车门内部的所述锁定装置卡合的开口部,所述夹入传感器具有用于与所述 滑动车门内部通线的电气配线,所述电气配线穿过所述开口部并被向所述滑动车门内部引 导,设有覆盖所述电气配线及所述开口部的罩部件,在所述罩部件上形成有供所述闩眼穿 插的插通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动车门构造,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罩部件上形成有引导所述 电气配线的电气配线槽部,所述电气配线槽部形成为从所述夹入传感器朝向所述开口部向 上方延伸。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滑动车门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罩部件具有覆盖所述开 口部的罩主体、和从该罩主体突出且延伸到所述夹入传感器的唇形状部,所述唇形状部沿 所述滑动车门的表面形状形成,且覆盖所述电气配线。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滑动车门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唇形状部在上端具有紧贴在 所述滑动车门上的上壁部,且在下端具有与所述闭合部的表面离开间隙地形成有间隙的开 放部。
5.如权利要求1至4的任一项所述的滑动车门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罩部件设有在 所述滑动车门的闭状态下对所述闩眼和所述插通孔的上下方向的间隙进行确认的第一位 置确认部、和对所述闩眼的车宽方向的位置关系进行确认的第二位置确认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滑动车门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位置确认部形成在所述 插通孔的周围,且形成为能够弹性变形的薄壁。
7.如权利要求1至6的任一项所述的滑动车门构造,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罩部件上设 有在所述滑动车门的关闭状态下向所述闩眼侧突出地形成且与所述闩眼的支承部抵接的 抵接肋。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滑动车门构造,能够隐藏夹入传感器的电气配线从而提高外观性,并且,能够抑制灰尘侵入车门主体的内部。锁定装置(36)及夹入传感器(42)设在滑动车门(21)的闭合部(33)上,在闭合部(33)抵接的车身(11)侧,设有与锁定装置(36)卡合的闩眼(22),在闭合部(33)上设有供闩眼(22)穿插且与设在滑动车门(21)内部的锁定装置(36)卡合的开口部(35),设有覆盖电气配线(43)及开口部(35)的罩部件(37),夹入传感器(42)具有与滑动车门内部通线的电气配线(43),电气配线(43)穿过开口部(35)被向滑动车门(21)内部引导,在罩部件(37)上形成有供闩眼(22)穿插的插通孔(54)。
文档编号E05F15/20GK102029876SQ201010268619
公开日2011年4月27日 申请日期2010年8月30日 优先权日2009年10月7日
发明者德山博, 朝仓真人, 生悦住麻人 申请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