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屉的侧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07639阅读:21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抽屉的侧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于一种侧板结构设计,特别是一种用于抽屉的侧板。
背景技术
一般来说,抽屉安装于柜子内,并用来装载物品。此外,抽屉与柜子间可装设滑轨,令使用者可更省力地抽拉抽屉。一般来说,隐藏滑轨被广泛的使用于木制抽屉底板的底面。虽然在现有木制抽屉的底面安装隐藏式滑轨可以增加木制抽屉的美观,但因木制抽屉的前门板需锁合或嵌入于较厚木制抽屉侧板以增加前门板及抽屉的强度,故将挤压到木制抽屉内部存放物品的空间。并且,因木制抽屉需将前门板锁合或嵌入于木制抽屉侧板,故不易于调整前门板与柜体之间以及各前门板间的缝隙。此时若抽屉制作出的尺寸与柜体间有出入,势必需要将螺丝拆开以重新调整前门板的位置。如此一来,使用者在无专业人士 的辅助下未必能直接调整,故势必需增加额外花费请专业人士调整而徒增生产成本。因此,木制抽屉除了不便于门板的组装、拆卸及调整,也因抽屉的强度而压缩了抽屉内的容置空间,故如何加大抽屉内部空间以及增加门板组装、拆卸及调整的便利性就极为重要。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抽屉的侧板,藉以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无法轻易装卸前门板及微调前门板的位置,及抽屉的整体容置空间较小等问题。根据本实用新型所揭露的一实施例的抽屉的侧板,用以连接一底板及一门板,且底板组设有一滑轨。其侧板包括有一中空框件、一前结合件及一槽状框件。其中,中空框件具有一容置空间。前结合件设置在中空框件的前端且位于容置空间内,门板藉由前结合件与中空框件相互结合。槽状框件设置在中空框件的底端,槽状框件具有一嵌槽,并将底板的一端组设于嵌槽内。并且中空框件的容置空间具有一第一厚度,前结合件具有一第二厚度,并使前结合件的第二厚度决定容置空间的第一厚度。根据本实用新型所揭露的另一实施例的抽屉的侧板,用以连接一底板及一门板,且底板组设有一滑轨。其侧板包括有一中空框件及一前结合件。其中,中空框件具有一容置空间及一嵌槽,且嵌槽供底板的一端组设于其内。前结合件设置在中空框件的前端且位于容置空间内,并使门板藉由前结合件与中空框件相互结合。并且中空框件的容置空间具有一第一厚度,前结合件具有一第二厚度,并使前结合件的第二厚度决定容置空间的第一厚度。以此结构设计,将前结合件设置于中空框件的容置空间内部,可方便门板的组装、拆卸及调整。又因中空框件的厚度是由前结合件的厚度决定,进而可得到侧板于抽屉尺寸上的最佳比例。

[0009]图IA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图IB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图IC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侧视示意图;图ID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组装滑轨的侧视示意图;图IE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局部放大示意图;图2A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图2B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侧视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侧视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的侧视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五实施例的侧视示意图。其中,附图标记10 底板20 侧板30 门板40 背板120 前结合件130 插接件140 后结合件200 中空框件220 容置空间221 第一板件2210 转折部2213 第一延伸部2214 第二延伸部2215 抵持部222 第二板件223 第三板件224 第四板件300 槽状框件310 嵌槽311 第二连接部312 第一侧壁部313 第一连接部314 第二侧壁部315 抵持部500 滑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请参阅图IA至图IE所示。其中,图IA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图IB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图IC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侧视示意图,图ID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组装滑轨500的侧视示意图,图IE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局部放大示意图。在以下的具体实施例中,所附图式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根据本实用新型所揭露的抽屉的侧板20,包括有一中空框件200、一前结合件120及一槽状框件300。中空框件200包括一第一板件221、一第二板件222及一第三板件223,其第一板件221与第三板件223分别设置在第二板件222的相对二侧,以构成一容置空间220 (如图IC所示)。前结合件120设置在中空框件200的前端且位于容置空间220内。槽状框件300设置在中空框件200的底端。在本实施例中,槽状框件300还包括有一第一连接部313、一第一侧壁部312、一第二连接部311及一第二侧壁部314。其第一连接部313连结于第一板件221。第一侧壁部312设置在第一连接部313的一端。第二连接部311设置在第一侧壁部312的一端,且第二连接部311连结于第三板件223。第二侧壁部314设置在第一连接部313的另一端。如此,使得第一连接部313、第一侧壁部312及第二侧壁部314合围构成一嵌槽310。需注意的是,中空框件200的容置空间220具有一第一厚度,前结合件120具有一第二厚度,如此,可通过前结合件120的第二厚度决定容置空间220的第一厚度,进而决定侧板20的中空框件200与前结合件120于尺寸上的最佳比例。因此,本实用新型的抽屉的侧板20,用以连接一底板10、一门板30及一背板40。其主要将门板30藉由前结合件120与中空框件200相互结合。详言之,门板30设置有至少一插接件130,令门板30藉由插接件130组接于前结合件120内(如图IE所示),以使门板30与侧板20紧密结合。再者,背板40藉由一后结合件140设置在中空框件200的后端,使得背板40藉由后结合件140与中空框件200相互结合。另外,请参阅图IC及图ID所示,中空框件200的第一板件221具有一转折部2210,且转折部2210设置在第一板件221末端,令转折部2210与第一连接部313相互连接。再者,第二侧壁部314具有一穿孔,当底板10组设于嵌槽310后,可将一螺锁元件穿过穿孔后而锁抵底板10。并且槽状框件300还包括一抵持部315,其抵持部315垂直设置在第二侧壁部314的一端,可将一滑轨500抵靠于抵持部315。如此,即可完成本实用新型的抽屉整体组装。请参阅图2A及图2B所示。其中,图2A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图2B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侧视示意图。其具体实施方式
与前述第一实施例大致相同,以下仅就相异之处加以说明。在本实施例中,还包括有多个槽状框件300,这些槽状框件300相隔一距离。这些槽状框件300的第二连接部311连接于该第三板件223。请参阅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侧视示意图。其具体实施方式
与前述第一实施例大致相同,以下仅就相异之处加以说明。在本实施例中,中空框件200具有一第一板件221、一第二板件222、一第三板件223及一第四板件224。其第一板件221及第三板件223分别设置在第二板件222的相对二侧。第四板件224设置在第三板件223的一侦牝以构成容置空间220。槽状框件300还包括一第一连接部313、一第一侧壁部312、一第二侧壁部314及一抵持部315。其第一连接部313连结于第一板件221。第一侧壁部312设置在第一连接部313的一端,且第一侧壁部312连结于第四板件224。第二侧壁部314设置在第一连接部313的另一端,并使第一连接部313、第一侧壁部312及第二侧壁部314合围构成嵌槽310。抵持部315设置在第二侧壁部314的一端,使得滑轨500抵靠于抵持部315。请参阅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的侧视示意图。其具体实施方式
与前述第一实施例大致相同,以下仅就相异之处加以说明。在本实施例中,中空框件200具有一第一板件221、一第二板件222、一第三板件223、一第四板件224、一第一延伸部2213、一第二延伸部2214及一抵持部2215。其第一板件221及第三板件223分别设置在第二板件222 的相对二侧。第四板件224设置在第三板件223的一侧,以构成容置空间220。第一延伸部2214连接于第四板件224并焊接于第一板件221。第二延伸部2214连接于第一延伸部2213并与第四板件224及第一延伸部2213合围构成一嵌槽310。抵持部2215连接于第二延伸部2214的一端,使得滑轨500抵靠于抵持部2215。请参阅图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第五实施例的侧视示意图。其具体实施方式
与前述第一实施例大致相同,以下仅就相异之处加以说明。在本实施例中,中空框件200包括一第一板件221、一第二板件222、一第三板件223及一第四板件224,各板件221、222、223、224相互合围有容置空间220。中空框件200还包括一第一延伸部2213及一第二延伸部2214。其第一延伸部2213自第一板件221末端延伸而出,而第二延伸部2214则垂直设置在第一延伸部2213,使得第四板件224、第一延伸部2213及第二延伸部2214合围构成嵌槽310。另外,第二延伸部2214具有一穿孔,当底板10组设于嵌槽310后,可将螺锁元件穿过穿孔后而锁抵底板10。并且中空板件还包括一抵持部2215,其抵持部2215垂直设置在第二延伸部2214的一端,可将滑轨500抵靠于抵持部2215。上述实施例的抽屉的侧板,通过易装卸的前结合件及插接件来与门板组装、拆卸及调整。如此一来,可大幅减少组装人员调整各门板位置的时间。此外,嵌槽设置于侧板的底端,使得具有上述的侧板的抽屉可获得较大的容量来容置物品。
权利要求1.一种抽屉的侧板,用以连接一底板及一门板,该底板组设有一滑轨,其特征在于,该侧板包括 一中空框件,具有一容置空间; 一前结合件,设置在该中空框件的前端且位于该容置空间内,该门板藉由该前结合件与该中空框件相互结合;以及 一槽状框件,设置在该中空框件的底端,该槽状框件具有一嵌槽,该嵌槽供该底板的一端组设于其内; 其中,该中空框件的该容置空间具有一第一厚度,该前结合件具有一第二厚度,该前结合件的该第二厚度决定该容置空间的该第一厚度。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抽屉的侧板,其特征在于,该前结合件另包括有一插接件,该插接件设置于该门板,且用以组接于该前结合件。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抽屉的侧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后结合件,该后结合件设置在该中空框件的后端,该中空框件藉由该后结合件与一背板相互结合。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抽屉的侧板,其特征在于,该中空框件具有一第一板件、一第二板件及一第三板件,该第一板件及该第三板件分别设置在该第二板件的相对二侧,以构成该容置空间,该槽状框件还包括 一第一连接部,连结于该第一板件; 一第一侧壁部,设置在该第一连接部的一端; 一第二连接部,设置在该第一侧壁部的一端,且该第二连接部连结于该第三板件;以及 一第二侧壁部,设置在该第一连接部的另一端,该第一连接部、该第一侧壁部及该第二侧壁部合围构成该嵌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抽屉的侧板,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板件具有一转折部,该转折部设置在该第一板件末端且与该第一连接部相互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抽屉的侧板,其特征在于,该槽状框件还包括一抵持部,垂直设置在该第二侧壁部的一端,该滑轨抵靠于该抵持部。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抽屉的侧板,其特征在于,该第二侧壁部具有一穿孔,该穿孔供一螺锁元件穿过而锁抵该底板。
8.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抽屉的侧板,其特征在于,该中空框件具有一第一板件、一第二板件、一第三板件及一第四板件,该第一板件及该第三板件分别设置在该第二板件的相对二侧,该第四板件设置在该第三板件的一侧,以构成该容置空间,该槽状框件还包括 一第一连接部,连结于该第一板件; 一第一侧壁部,设置在该第一连接部的一端,且该第一侧壁部连结于该第四板件; 一第二侧壁部,设置在该第一连接部的另一端,该第一连接部、该第一侧壁部及该第二侧壁部合围构成该嵌槽;以及 一抵持部,设置在该第二侧壁部的一端,该滑轨抵靠于该抵持部。
9.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抽屉的侧板,其特征在于,该中空框件具有一第一板件、一第二板件、一第三板件、一第四板件、一第一延伸部、一第二延伸部及一抵持部,该第一板件及该第三板件分别设置在该第二板件的相对二侧,该第四板件设置在该第三板件的一侧,以构成该容置空间,该第一延伸部连接于该第四板件并焊接于该第一板件,该第二延伸部连接于该第一延伸部并与该第四板件及该第一延伸部合围构成该嵌槽,该滑轨抵靠于该抵持部。
10.一种抽屉的侧板,用以连接一底板及一门板,该底板组设有一滑轨,其特征在于,该侧板包括 一中空框件,并列有一容置空间及一嵌槽,该嵌槽供该底板的一端组设于其内;以及 一前结合件,设置在该中空框件的前端且位于该容置空间内,该门板藉由该前结合件与该中空框件相互结合; 其中,该中空框件的该容置空间具有一第一厚度,该前结合件具有一第二厚度,该前结合件的该第二厚度决定该容置空间的该第一厚度。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抽屉的侧板,其特征在于,该前结合件包括一插接件,该插接件设置于该门板,且用以组接于该前结合件。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抽屉的侧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后结合件,该后结合件设置在该中空框件的后端,该中空框件藉由该后结合件与一背板相互结合。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抽屉的侧板,其特征在于,该中空框件具有一第一板件、一第二板件、一第三板件及一第四板件,各该板件相互合围有该容置空间,该中空框件还包括 一第一延伸部,自该第一板件末端延伸;以及 一第二延伸部,垂直设置在该第一延伸部,该第四板件、该第一延伸部及该第二延伸部合围构成该嵌槽。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抽屉的侧板,其特征在于,该中空板件还包括一抵持部,垂直设置在该第二延伸部的一端,该滑轨抵靠于该抵持部。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抽屉的侧板,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延伸部具有一穿孔,该穿孔供一螺锁元件穿过而锁抵该底板。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有关于一种抽屉的侧板,用以连接一门板。侧板包括有一中空框件及一前结合件。中空框件具有一容置空间,以供前结合件组设于容置空间内。门板藉由前结合件与中空框件相互结合。中空框件的容置空间具有一第一厚度,而前结合件则具有一第二厚度。藉由前结合件的第二厚度决定容置空间的第一厚度,以获得抽屉的侧板最佳尺寸的比例设计。
文档编号A47B88/00GK202636174SQ201220220338
公开日2013年1月2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10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10日
发明者杨瑞链 申请人:东莞世巨五金塑胶制品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