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一体化的背板单元的椅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87922阅读:126来源:国知局
具有一体化的背板单元的椅子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能够允许同时调节扶手和背板的位置的椅子。具体地,本发明公开的一种具有一体化的背板单元的椅子包括:一体化的背板单元,其包括靠背部和扶手部,扶手部从靠背部向前延伸;下部框架,其包括座板支承部和扶手支承部,扶手支承部从座板支承部向上延伸并联接于每个扶手部;以及固定杆,其将扶手部固定于扶手支承部,其中,一体化的背板单元能够相对于下部框架倾斜地移动。
【专利说明】具有一体化的背板单元的椅子
[0001]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0002]本申请要求于2013年I月23日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N0.10-2013-0007613的优先权,该专利申请的内部被全部以参引的方式结合到本文中。
【技术领域】
[0003]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涉及一种椅子,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能够同时调节扶手和背板的位置的具有一体化的背板单元的椅子。
【背景技术】
[0004]通常,椅子包括座板、联接于该座板的一侧的背板、以及联接于该座板的下侧的腿部。该椅子还包括扶手和头靠,该扶手联接于座板或背板以支承用户的手臂,该头靠联接于背板以支承用户的头部。
[0005]在该情况下,需要根据椅子中的用户的身体条件来调节每个扶手或背板的位置。然而,由于常规的椅子被构造成使得扶手和背板的位置被固定住或者分别对扶手和背板的位置进行调节,因此可能无法充分地满足用户的要求。因此,在现有技术中,必须反复实验性地调节该扶手和背板的位置,以使其对于用户的身体而言是最适宜的。
[0006]特别地,对于快速成长中的儿童和青少年而言,适当地调节背板的前后位置和扶手的上下位置是非常重要的。当背板远离用户的背部时,用户的上身会向前弯曲,这是因为用户并未适当地向后倾斜。此外,当斜靠在背板上时,用户会变成仰卧的姿势并且会对用户的腰部增加负担。因此,对于身材小的用户而言,应该使背板向前并向下移动,并且同时应将扶手降低。而对于身材大的用户,应该使背板向后并且向上移动,并且同时应将扶手抬闻。
[0007]根据常规的椅子,调节背板的位置是不可能的,或者需要复杂的结构以调节背板的位置。此外,根据常规的椅子,调节扶手的位置是不可能的,或者需要复杂的结构来对扶手的位置进行调节。特别地,对于儿童和青少年而言,需要将背板的前后位置与扶手的上下位置彼此适当地结合并对它们同时进行调节。然而,用户自己适当地且同时调节背板和扶手的位置是很困难的(参见专利文献1:韩国实用新型公开文献N0.20-0450550(2010年10月05日)和专利文献2:韩国实用新型公开文献N0.20-0336009 (2003年12月03日)

【发明内容】

[0008]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同时调节扶手和背板的位置并且结构简单紧凑以有助于位置调节和位置固定的椅子。
[0009]本发明的其它目的和优点可通过下列说明而得到理解,并且参照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而变得明白。此外,对于本申请所属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明显的是,本发明的目的和优点可通过如所要求保护的装置及其结合而得到实现。
[0010]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一种具有一体化的背板单元的椅子包括:一体化的背板单元,其包括靠背部和扶手部,该扶手部从该靠背部向前延伸;下部框架,其具有座板支承部和扶手支承部,该扶手支承部从座板支承部向上延伸并联接于每个扶手部;以及固定杆,其将扶手部固定于扶手支承部,其中,该一体化的背板单元能够相对于下部框架倾斜地移动。
[0011]扶手部可设置有杆联接孔,扶手支承部可设置有多个杆接收槽,并且固定杆可包括杆轴部,该杆轴部通过杆联接孔插入到多个杆接收槽中的任一个中。
[0012]固定杆可还包括弹性构件,该弹性构件装配到杆轴部的外周面上以朝向杆接收槽弹性地偏压该杆轴部。
[0013]固定杆可还包括卡定构件,该卡定构件联接于杆联接孔的一侧,使得杆轴部穿过该卡定构件并支承该弹性构件的一端。
[0014]该弹性构件的另一端可由卡定台肩支承,该卡定台肩突出地形成于杆轴部的外周面的一侧。
[0015]固定杆可还包括杆接收部,该杆接收部联接于杆轴部的一端。
[0016]杆接收部的一侧可形成有组装槽,使得该组装槽从杆接收部的该侧凹进,组装槽可在其底面的中央形成固定孔,并且组装槽可与杆帽联接。
[0017]具有一体化的背板单元的椅子可还包括背板块,该背板块在其一侧固定于扶手部的一侧,并且在其另一侧可滑动地联接于扶手支承部。
[0018]扶手支承部的一侧可安装有第一轨道,并且背板块的一侧可安装有第二轨道,该第二轨道对应地联接于第一轨道。
[0019]扶手支承部可包括由弹性体支承的固定球,并且该固定球可由设置在背板块上的多个固定球接收槽中的任一个支承。
[0020]将会了解到的是,本发明的前述概括性描述和下列详细描述是示例性的且是说明性的并且旨在提供对于所要求保护的发明的进一步解释。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1]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其它优点将通过下列结合附图进行的说明而得到更为清楚的理解,附图中:
[0022]图1为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的具有一体化的背板单元的椅子的立体图。
[0023]图2为示出了本发明的该实施方式的具有一体化的背板单元的椅子的使用状态的侧视图。
[0024]图3为根据本发明的该实施方式的具有一体化的背板单元的椅子的分解立体图。
[0025]图4为示出了图3中的背板块及扶手支承部的局部放大的立体图。
[0026]图5为示出了图3中的扶手支承部与扶手部之间的斜面的剖视图。
[0027]图6为示出了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的第一轨道与辊子之间的联接的剖视图。
[0028]图7为示出了图3中的扶手部及固定杆的局部分解立体图。
[0029]图8为示出了图3中的扶手部、扶手支承部及固定杆的剖视图。
[0030]图9为示出了图3中的靠背部的分解立体图。
[0031]图10为示出了将背板衬垫联接于图9中的靠背部的状态的剖视图。
[0032]图11为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的将背板衬垫联接于靠背部的状态的首1J视图。
[0033]图12为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再一实施方式的将背板衬垫联接于靠背部的状态的首1J视图。
[0034]图13A为图12中所示的卡合件的俯视图。
[0035]图13B为图12中所示的卡合件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6]下面将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进行说明。然而,本发明可以不同的形式体现,并且不应被理解成被限制于在此阐述的实施方式。更确切地说,这些实施方式被提供成使得本公开将是详尽而完整的,并且对于所属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完全传达了本发明的范围。在整个公开内容中,在本发明的多副视图和实施方式中,类似的附图标记指代了类似的部件。附图无需成比例绘制,并且在某些情况下,可以夸大比例以清楚地示出这些实施方式的特征。
[0037]将会了解到的是,当将一种元件称之为“联接”于另一元件时,它可直接联接至其它元件或者还可存在中间元件。相反,当一种元件被称之为“直接联接”于另一元件时,就不存在中间元件。将会进一步了解到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时,术语“包括”详细说明了所述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和/或部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一种或更多种其它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部件、和/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
[0038]下文中,将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更为详细的说明。
[0039]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的具有一体化的背板单元的椅子的立体图。图2为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该实施方式的具有一体化的背板单元的椅子的使用状态的侧视图。图3为根据本发明的该实施方式的具有一体化的背板单元的椅子的分解立体图。
[0040]如图1中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的具有一体化的背板单元的椅子(下文中,称之为“椅子”)1包括一体化的背板单元10和联接于该一体化的背板单元10的下侧的下部框架20。
[0041]此外,椅子I可还包括:腿部30,其联接于下部框架20的下侧;背板衬垫40,其联接于该一体化的背板单元10的一侧以支承用户的背部;以及座板衬垫50,其设置于下部框架20的上侧以支承用户的臀部。
[0042]如图2中所示,该一体化的背板单元10可相对于下部框架20倾斜地移动,并且稍后将对其进行详细的描述。
[0043]如图3中所示,该一体化的背板单元10可包括靠背部11和一对扶手部12,这一对扶手部12从靠背部11的两侧向前延伸。
[0044]在本发明中,术语“一体化的背板单元”意味着这样一种构件,在该构件中,能够支承用户的背部的靠背部11联接于能够支承用户的手臂的扶手部12,并且并非意指靠背部11和扶手部12必须由一个结构件制成。此外,一体化的背板单元10可与诸如腰置靠部(腰部支承件)之类的其它元件一体地或单独地联接。
[0045]下部框架20可包括座板支承部21和一对扶手支承部22,这一对扶手支承部22分别从座板支承部21的两侧向上延伸。
[0046]在这种情况下,下部框架20可以下列方式构造而成:各自均是分离开的部件的座板支承部21和扶手支承部22彼此联接,或者座板支承部21和扶手支承部22 —体地形成。
[0047]在这种情况下,可于座板支承部21的上侧处,将该座板支承部21与座板或座板衬垫50相联,并且扶手支承部22可倾斜移动地联接于一体化的背板单元10的扶手部12。
[0048]为此,在一体化的背板单元10的每个扶手部12与下部框架20的每个扶手支承部22之间设置背板块60。
[0049]在这种情况下,背板块60可被插入到例如形成于一体化的背板单元10的扶手部12的下侧的开口部(未示出)中,以使得该背板块60能够被固定于扶手部12。
[0050]这里,当一体化的背板单元10的扶手部12的下端与下部框架20的扶手支承部22的上端倾斜地形成以彼此对应时,一体化的背板单元10可相对于下部框架20倾斜地移动。
[0051]S卩,如图2中所示,一体化的背板单元10可相对于固定住的下部框架20沿A方向和B方向中的每个方向移动。由于这种倾斜运动,可同时调节靠背部11和扶手部12的垂直位置及前后位置。
[0052]例如,当一体化的背板单元10相对于下部框架20沿A方向移动时,靠背部11被降低并且被向前移动(即,座板上可用来支承用户的臀部的区域变小),并且同时扶手部12被降低。相反,当一体化的背板单元10相对于下部框架20沿B方向移动时,靠背部11被抬高并且被向后移动(即,座板上可用来支承用户的臀部的区域变大),并且同时扶手部12被抬闻。
[0053]因此,提供能够同时调节靠背部11和扶手部12的位置的结构简单而紧凑的椅子I会是可能的。此外,用户可维持适当的就座姿势并且防止由于不良姿势所引起的脊柱变形等会是可能的。
[0054]此时,当一体化的背板单元10相对于下部框架20倾斜移动的角度过大或过小时,同时调节靠背部11和扶手部12的位置可能并不是非常有意义的。因此,向用户提供适当的就座感就会是不可能的。特别地,适于儿童的成长速度的背板的深度与扶手的高度之间的调节比率为约1:1。
[0055]因此,以地面为基准,一体化的背板单元10相对于下部框架20倾斜移动的角度为优选地处于30°至60°的范围内。这是由于当倾斜移动角度小于30°时,对扶手部12进行高度调节是不容易的,并且当倾斜移动角度大于60°时,对靠背部11进行深度调节是不容易的。
[0056]图4为示出了图3中的背板块及扶手支承部的局部放大的立体图。图5为示出了图3中的处于扶手支承部与扶手部之间的斜面的剖视图。
[0057]如图4中所示,下部框架20的扶手支承部22的上端部的一侧形成有呈“”形状的上部联接部220,并且该上部联接部220的一侧形成接收槽221。
[0058]在这种情况下,下部框架20的上部联接部220对应地联接于稍后予以描述的背板块60的接收槽63,并且下部框架20的接收槽221与稍后予以描述的背板块60的块联接部62对应地联接。
[0059]此外,上部联接部220设置有多个杆接收槽222、螺栓接收槽223、及弹性体接收槽224,如图5中所示。可将弹性体24和固定球25插入到弹性体接收槽224中。弹性体24可以例如为螺旋弹簧,并且固定球25可以例如为钢珠(铁珠)。
[0060]在将弹性体24及固定球25接收在弹性体接收槽224的状态下,固定球防分离框架26通过螺栓23固定于扶手支承部22的上部联接部220。
[0061]在这种情况下,固定球防分离框架26贯穿地形成有紧固孔27和多个孔洞,这些紧固孔27分别对应于多个杆接收槽222,这多个孔洞分别对应于螺栓接收槽223及弹性体接收槽224。
[0062]此外,在固定球25被弹性体24弹性支承的状态下,固定球25在其外周面的一侧对应于弹性体接收槽224,并且通过形成在固定球防分离框架26上的孔洞向外突出。突出的固定球25的外周面的一侧由设置在背板块60上以例如呈楔形的多个固定球接收槽65中的任一个支承。
[0063]因此,当一体化的背板单元10相对于下部框架20滑动时,固定球25以通过与背板块60接触的接触压力来抵抗弹性体24的弹力的方式向内移动,并且随后,固定球25到达新的固定球接收槽65。这样一来,一体化的背板单元10可以固定于相对于下部框架20阶梯式地(stepwisely)确定的位置处(在这种情况下,阶梯的数量根据固定球接收槽的数量来确定)。
[0064]此时,背板块60包括块本体部61和块联接部62,该块联接部62联接于块本体部61的下端部的一侧,呈《?_ ”形,并且块联接部62的一侧形成有接收槽63。在这种情况下,如上所述,背板块60的块联接部62的接收槽63与下部框架20的上部联接部220的接收槽221对应地联接。
[0065]扶手支承部22的上部联接部220和背板块60的块联接部62可以彼此联接以通过移动轨道70相对于彼此滑动。
[0066]在这种情况下,移动轨道70包括可相对移动地彼此联接的第一轨道71及第二轨道72。第一轨道71可固定于上部联接部220,并且第二轨道72可固定于块联接部62。因此,背板块60可移动地联接于扶手支承部22。
[0067]图6为示出了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的第一轨道与辊子之间的联接的剖视图。
[0068]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背板块60以可通过第一轨道71和第二轨道72移动的方式联接于扶手支承部22,第一轨道71固定于上部联接部220,并且第二轨道72固定于块联接部62。
[0069]与此不同的是,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如图6中所示,块联接部62的一侧可设置有移动辊子73来代替第二轨道72。在这种情况下,移动辊子73可旋转地且对应地联接于第一轨道71的轨道沟槽,并且移动辊子73的旋转轴74联接于块联接部62的一侧。
[0070]由此,当移动辊子73在沿着第一轨道71旋转的同时移动时,一体化的背板单元10与背板块60 —起相对于下部框架20的扶手支承部22滑动。
[0071]图7为示出了图3中的扶手部及固定杆的局部分解立体图。图8为示出了图3中的扶手部、扶手支承部、及固定杆的剖视图。
[0072]如图7及图8中所示,扶手部12在其外侧以突出的方式形成有圆筒形的轴支承部13。通过设置在轴支承部13上的杆联接孔14插入的固定杆80联接于背板块60和扶手支承部22,以将扶手部12固定于扶手支承部22。
[0073] 这里,固定杆80包括:杆接收部81,该杆接收部81由用户握持并操作;杆轴部82,该杆轴部82在其一端处联接于杆接收部81,而在其另一端处被插入到扶手支承部22的杆接收槽222中;弹性构件83,该弹性构件83将杆轴部82朝向杆接收槽222弹性偏压;卡定构件84,该卡定构件84联接于杆联接孔14以支承弹性构件83的一端。
[0074]在这种情况下,杆接收部81形成为呈圆筒形或多边形的块形,使得用户可以容易地握持并操作杆接收部81。
[0075]此外,杆接收部81的一侧形成有组装槽811,使得组装槽811从该杆接收部81的该侧凹进,并且杆接收部81的另一侧形成有轴支承部接收槽812,使得轴支承部接收槽812从杆接收部81的该另一侧凹进。杆接收部81的一侧联接于扶手部12,使得轴支承部接收槽812环绕轴支承部13的外周面。
[0076]此外,组装槽811在其底面的中央形成固定孔813。如后所述,杆轴部82的一端被插入到固定孔813中以通过诸如螺栓815之类的紧固件固定住。
[0077]在这种情况下,杆帽85装配到杆接收部81的组装槽811中以封闭住组装槽811。在组装槽811的内周面上形成有多个装配槽814,并且在杆帽85的一侧处突出地形成有多个装配突起851以对应地联接于组装槽811的装配槽814。
[0078]杆轴部82在其一端处通过螺栓815固定于杆接收部81,并且在其另一端处经由轴支承部13的杆联接孔14、背板块60的通孔64、及固定球防分离框架26的紧固孔27插入到扶手支承部22的杆接收槽222中。
[0079]在这种情况下,杆轴部82的固定于杆接收部81的一端与其插入到杆接收槽222中的另一端相比优选地具有较小的宽度。
[0080]此外,当一体化的背板单元10相对于下部框架20倾斜地移动时,杆轴部82被选择性地插入到形成在扶手支承部22上的多个杆接收槽222中的任一个中,从而相对于下部框架20固定住一体化的背板单元10的位置。
[0081]此外,杆轴部82被装配到杆轴部82的外周面上的诸如螺旋弹簧之类的弹性构件83朝向杆接收槽222弹性地偏压。
[0082]在这种情况下,杆轴部82的外周面的一侧以突出的方式形成有环形的卡定台肩821,并且背板块60的通孔64的边缘形成有安置槽641,该安置槽641被凹进卡定台肩821的厚度,从而在将杆轴部82插入到杆接收槽222中的期间,接收卡定台肩821。
[0083]此外,卡定构件84联接于轴支承部13的杆联接孔14的外侧。在这种情况下,卡定构件84形成为圆柱形,在该卡定构件84的中央处具有通孔843。卡定构件84包括插入部841和本体部842,其中,该插入部841在其一侧被插入到杆联接孔14中,并且本体部842沿着插入部841的外周面的边缘具有扩大的宽度并沿着杆联接孔14的外侧的边缘通过诸如螺栓844之类的紧固件予以固定。
[0084]在这种情况下,弹性构件83的一端被卡定构件84的插入部841的一端弹性地支承,并且弹性构件83的另一端被杆轴部82的卡定台肩821弹性地支承。
[0085]照这样,卡定构件84固定于轴支承部13的杆联接孔14的边缘,并且杆轴部82插入穿过卡定构件84的通孔。由此,当将杆轴部82通过向外拉动扶手部12而使其与杆接收槽222分离开时,插置在杆轴部82与卡定构件84之间的弹性构件83在杆轴部82的卡定台肩821朝向卡定构件84移动的同时被缩短。当除去压迫杆轴部82的力时,杆轴部82通过弹性构件83的弹性回复力被再次插入到杆接收槽222中。
[0086]即,当用户朝向扶手部12的外侧拉动杆接收部81时,杆轴部82与扶手支承部22的杆接收槽222分离开,并且扶手部12与背板块60可相对于扶手支承部22随意移动。因此,用户可使一体化的背板单元10相对于下部框架20倾斜地移动。
[0087]当用户使一体化的背板单元10相对于下部框架20倾斜地移动并且随后松开该杆接收部81时,杆轴部82通过弹性构件83的弹性回复力而被再次插入到扶手支承部22的杆接收槽222中,从而能够相对于下部框架20固定住一体化的背板单元10的位置。
[0088]图9为示出了图3中的靠背部的分解立体图。图10为示出了将背板衬垫联接于图9中的靠背部的状态的剖视图。
[0089]如图9中所示,一体化的背板单元10的靠背部11可与背板衬垫40以可拆装的方式联接。在下文中,将参照图10对于靠背部11与背板衬垫40之间的联接结构进行描述。
[0090]一体化的背板单元10的靠背部11设置有向前突出的突出部110,并且该突出部110设置有螺栓接收槽111。
[0091]在这种情况下,诸如永磁体之类的磁性物质M可通过螺栓112固定于突出部110的前部,并且背板衬垫40的本体部41可设置有对应于突出部110的联接构件42。该联接部件42可以是能够与磁性物质M相结合的金属。这种金属可通过嵌件注塑成型而附连于背板衬垫40的一侧。与此不同的是,该联接构件42可以是磁性物质。
[0092]此时,背板衬垫40可还包括衬垫部43,该衬垫部43由诸如织物、皮革、或者树脂之类的材料制成并且为用户提供舒适感。在这种情况下,衬垫部43设置于本体部41的一侧或者环绕该本体部41。
[0093]背板衬垫40可以可拆装的方式联接于一体化的背板单元10。结果,提高用户的就座感并提高了在背板衬垫40被污染期间对该背板衬垫40进行清洗或清洁的便利性会是可能的。
[0094]此时,尽管上述说明表明靠背部11设置有磁性物质M,并且背板衬垫40设置有联接构件42,但靠背部11也可以设置有联接构件而背板衬垫40也可以设置有磁性物质M。
[0095]图11为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的将背板衬垫联接于靠背部的状态的首1J视图。
[0096]图11中所示的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与前述实施方式的相似之处在于,背板衬垫40以通过磁性物质M以可拆装的方式联接于靠背部11,但与上述实施方式的不同之处在于,联接构件42形成有紧固孔421。
[0097]在这种情况下,在将磁性物质M附连至背板衬垫40的本体部41的联接构件42的状态下,用户可通过将螺栓112穿过紧固孔421紧固于螺栓接收槽111而将背板衬垫40联接于靠背部11。
[0098]此外,类似于图10中所示的实施方式,在将磁性物质M固定于突出部110的状态下,背板衬垫40的本体部41的联接构件42可同样附连于磁性物质M。在这种情况下,由于通过紧固孔421来确认磁性物质M的位置,因此可准确地且容易地将背板衬垫40附连于靠背部11。
[0099]此外,可将用于强化磁力的垫圈113插置在突出部110与磁性物质M之间。该垫圈113同样可类似地应用于参照图10进行说明的上述实施方式。
[0100]图12为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再一实施方式的将背板衬垫联接于靠背部的状态的剖视图。图13A为图12中所示的卡合件的俯视图。图13B为图12中所示的卡合件的立体图。[0101]根据图12中所示的本发明的再一实施方式,背板衬垫40通过卡合件100以可拆装的方式联接于靠背部11。
[0102]在这种情况下,一体化的背板单元10的靠背部11设置有向前突出的突出部110,并且圆筒形的卡合件100通过螺栓112固定于突出部110的前部。
[0103]此外,背板衬垫40的本体部41可设置有联接构件42,该联接构件42对应于突出部Iio并且形成有紧固孔421。背板衬垫40可通过将卡合件100装配到紧固孔421中而被联接于靠背部11。
[0104]这里,如图13A和图13B中所示,卡合件100通常包括圆筒形的本体101和卡定部103,其中,圆筒形的本体101具有中空体,卡定部103沿着本体101的上端的边缘向外突出。卡定部103形成有多个切口槽105,这多个切口槽105彼此间隔开预定间隔,并且由此可使卡定部103弹性地变形。
[0105]此外,本体101在其底面处形成有螺栓支承部107,该螺栓支承部107沿着该中空体的边缘支承螺栓112的头部。
[0106]本发明的再一实施方式的背板衬垫的组装方法执行如下。
[0107]首先,通过螺栓112将卡合件100紧固于突出部110。在这种情况下,螺栓112的头部由卡合件100的螺栓支承部107支承。
[0108]随后,在将背板衬垫40设置成使得联接构件42面对卡合件100之后,将背板衬垫40朝向靠背部11按压,从而使得卡合件100的卡定部103能够被联接构件42的紧固孔421的边缘支承。
[0109]在这种情况下,卡定部103的外周面平缓地形成在凸起的曲面中,将该卡定部103在其被弹性变形的同时插入到紧固孔421中,并且当该卡定部103通过紧固孔421时,该卡定部103被紧固孔421的边缘弹性地支承。
[0110]如从上述说明而清楚获知的那样,根据本发明的具有一体化的背板单元的椅子具有能够有助于同时调节和固定扶手和背板的位置的简单而紧凑的结构。
[0111]特别地,对于儿童和青少年而言,用户可通过将背板的前后位置与扶手的上下位置适当地彼此结合以对它们同时进行调节而保持适当的就座姿势。因此,为用户提供较高的就座感并防止因不良姿势而引起的脊柱变形等会是可能的。
[0112]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效果并不限于上文中所述的技术效果,并且所属领域技术人员可通过详细地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而清楚地理解于此并未陈述的其它技术效果。
[0113]尽管已经参照【具体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发明,但所属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明白的是,在不背离如在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限定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作出多种变化和改型。
【权利要求】
1.一种具有一体化的背板单元的椅子,包括: 一体化的背板单元,所述一体化的背板单元包括靠背部和扶手部,所述扶手部从所述靠背部向前延伸, 下部框架,所述下部框架包括座板支承部和扶手支承部,所述扶手支承部从所述座板支承部向上延伸并联接于每个扶手部;以及 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用于将所述扶手部固定于所述扶手支承部; 其中,所述一体化的背板单元能够相对于所述下部框架倾斜地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一体化的背板单元的椅子,其中: 所述扶手部设置有杆联接孔,并且所述扶手支承部设置有多个杆接收槽;以及 所述固定杆包括杆轴部,所述杆轴部被穿过所述杆联接孔插入到所述多个杆接收槽中的任一个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一体化的背板单元的椅子,其中,所述固定杆还包括弹性构件,所述弹性构件被装配到所述杆轴部的外周面上以便朝向所述杆接收槽弹性地偏压所述杆轴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一体化的背板单元的椅子,其中,所述固定杆还包括卡定构件,所述卡定构件联接于所述杆联接孔的一侧,使得所述杆轴部穿过所述卡定构件并支承所述弹性构件的一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一体化的背板单元的椅子,其中,所述弹性构件的另一端由卡定台肩支承,所述卡定台肩突出地形成于所述杆轴部的所述外周面的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一体化的背板单元的椅子,其中,所述固定杆还包括杆接收部,所述杆接收部联接于所述杆轴部的一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具有一体化的背板单元的椅子,其中,所述杆接收部的一侧形成有组装槽,使得所述组装槽从所述杆接收部的所述一侧凹进,所述组装槽在所述组装槽的底面的中央形成有固定孔,并且所述组装槽与杆帽相联。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一体化的背板单元的椅子,还包括背板块,所述背板块在所述背板块的一侧固定于所述扶手部的一侧,并且所述背板块在所述背板块的另一侧可滑动地联接于所述扶手支承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具有一体化的背板单元的椅子,其中,所述扶手支承部的一侧安装有第一轨道,并且所述背板块的一侧安装有第二轨道,所述第二轨道对应地联接于所述第一轨道。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具有一体化的背板单元的椅子,其中,所述扶手支承部包括由弹性体支承的固定球,并且所述固定球由设置在所述背板块上的多个固定球接收槽中的任一个支承。
【文档编号】A47C7/40GK103932520SQ201410029393
【公开日】2014年7月23日 申请日期:2014年1月22日 优先权日:2013年1月23日
【发明者】李锺雨, 柳泰希 申请人:喜迪世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