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空吸尘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12776阅读:417来源:国知局
真空吸尘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申请要求于2014年4月4日提交的61/975,332号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在此通过引用将其全部内容并入本文。



背景技术:

本发明涉及真空吸尘器,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真空吸尘器的过滤器布置。

真空吸尘器通常包括产生空气流的抽吸源。空气流一般被抽吸通过吸嘴并进入污物分离器。污物分离器可包括旋风分离器。在旋风分离器的下游处,真空吸尘器通常包括过滤器,其在空气流被排放到大气之前对空气流进行过滤。



技术实现要素:

在一个实施例中,本发明提供一种真空吸尘器,其包括抽吸源,主体,可移除地联接到主体的污物分离器,在垂直取向的平面内与主体接触接合的马达前过滤器,以及沿着垂直取向平面与主体接触接合的马达后过滤器。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本发明提供一种真空吸尘器,其包括抽吸源,主体,可移除地联接到主体的污物分离器,以及可移除地联接到主体的马达前过滤器。马达前过滤器被配置成以第一取向和第二取向联接到所述主体。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本发明提供一种真空吸尘器,其包括抽吸源,主体,以及可移除地联接到主体的污物分离器。所述污物分离器具有沿着轴线的出口以及在垂直取向的平面内与所述主体接触接合的马达前过滤器,所述马达前过滤器与轴线相交。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真空吸尘器的透视图。

图2是图1所示真空吸尘器的一部分的透视图。

图3是图1所示真空吸尘器的透视图,其中污物分离器被移除。

图4是图1所示真空吸尘器的透视图,其中污物分离器被移除并且过滤器室的门处于打开位置。

图5是图1所示真空吸尘器的放大透视图。

图6是图1所示真空吸尘器的放大前视图。

图7是图1所示真空吸尘器的局部横截面视图。

图8是图1所示真空吸尘器的放大透视图,其中污物分离器被移除。

在对本发明的任何实施例进行详细解释说明之前,应当理解的是,本发明并不将其应用限制到在以下描述中阐述或在附图中示出的构造细节和组件布置。本发明能够具有其它实施例并且可以各种方式实践或执行。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真空吸尘器10(以下简称为真空吸尘器)。真空吸尘器10包括基座11,抽吸源12,污物分离器14,和主体16。在所示的实施例中,主体16可枢转地联接到基座11,以使得主体16可相对于基座11在直立的存放位置(在图1中示出)和倾斜的操作位置之间枢转。图示的基座11包括轮子13,其允许基座11沿着要被清洁的表面移动。基座11还包括吸嘴15,其与污物分离器14和抽吸源12流体连通。

抽吸源12位于主体16内,以及在一个实施例中,抽吸源12包括电动马达和风扇。马达可操作成使得风扇旋转以便产生抽吸空气流。真空吸尘器10还包括入口导管20。入口导管20与吸嘴15和污物分离器14流体连通,以及入口导管20将空气流从吸嘴15引导到污物分离器14。在所示的实施例中,污物分离器14可移除地连接到主体16和入口导管20。

参照图2和图7,所示的污物分离器14包括旋风分离器24和污物杯26。旋风分离器24包括入口28(图5)和出口30,出口30沿着轴线31。孔32在旋风分离器24和污物杯26之间延伸。孔32允许由旋风分离器24从空气流分离出来的污物和碎屑行进到污物杯26以便存储,直到污物杯26由用户排空。滤网34位于旋风分离器24中邻近出口30处。滤网34被定位成使得空气流必须在通过出口30离开分离器24之前通过滤网34。滤网34防止相对大的碎屑通过出口30。在一个实施例中,滤网34还可包括过滤介质。如图7中可见以及如下面将要更详细论述的那样,污物分离器14还包括出口室36。在示出的实施例中,旋风分离器24是大体水平的,以及旋风气流围绕其行进的轴线31以大体垂直于主体16的方式延伸通过主体16。在其它实施例中,旋风分离器24可以是水平的,以及旋风气流围绕其行进的轴线31不延伸通过主体16(例如,旋风气流围绕其行进的轴线31平行于主体16)。在其它实施例中,旋风气流围绕其行进的轴线31可以垂直取向。

参照图2-图4,真空吸尘器10还包括第一过滤器40和第二过滤器42。第一过滤器40位于抽吸源12上游,因此第一过滤器40是马达前(pre-motor)的过滤器。第二过滤器42位于抽吸源12下游或位于抽吸源12后面,因此是马达后(post-motor)的过滤器。

如图7和图8中最佳看到的,马达前过滤器40邻近出口30定位以使得过滤器40与轴线31相交,以及马达前过滤器40位于垂直取向的平面43内。平面43相对于要被清洁的表面垂直取向,在所示实施例中该表面为基座11在其上移动的表面。马达前过滤器40还包括密封件46和过滤介质48。密封件46防止空气在过滤器40和主体16之间泄漏。当分离器14联接到主体16时,密封件46也接触污物分离器14,以使得密封件46防止空气在出口室36周围泄漏。过滤介质48包括在平面43中的过滤面49,以及过滤面49通常包括第一半部50和第二半部52。在图示的配置中,第一半部50邻近于旋风分离器24的出口30。然而,马达前过滤器40可被配置成以第一取向和第二取向联接到所述主体。在所示的实施例中,过滤器40可移除地联接到主体16,以使得过滤器40的取向可旋转180度,从而过滤介质48的第二半部52邻近出口30。例如,在真空吸尘器10被使用一段时间之后,过滤介质48的第一半部50(邻近出口30)可能比第二半部52更多地夹带碎屑,这会降低过滤器40的效率。第一半部50变得更多地夹带碎屑的原因是它更靠近出口30。当用户移除污物分离器14时,例如以排空污物分离器14时,用户可能会注意到过滤器40的第一半部50比第二半部52更脏。然后用户可将过滤器旋转180度,使得更洁净的第二半部52邻近出口30。在一个实施例中,室36包括垂直定中的水平壁,并且壁延伸到过滤器40。壁通常将过滤器半部50,52分离,这样只有一个过滤器半部50,52(邻近出口30的过滤器半部50或52)用于从空气流过滤碎屑。

参照图3和图4,马达后过滤器42包括密封件58和过滤介质60。密封件58防止空气在过滤器42和主体16之间泄漏。马达前过滤器40在垂直取向的平面43内与主体16接触接合(图7),以及马达后过滤器42沿着马达前过滤器40的垂直取向平面43与主体接触接合。在所示的实施例中,马达前过滤器40和马达后过滤器42都可移除地联接到主体16,以使得过滤器40,42沿着同一垂直平面43垂直地取向。备选地,马达前过滤器40和马达后过滤器42中的一个或两个可移除地联接到污物分离器14,以使得过滤器40,42沿着垂直平面43垂直地取向。马达后过滤器42可位于与马达前过滤器40相同的垂直平面43内,由此,平面43延伸通过马达后过滤器42。备选地,马达后过滤器42可位于从所述马达前过滤器40偏移的垂直平面内。在另一实施例中,马达后过滤器42可相对于垂直平面43稍微成角度并且垂直平面43延伸通过马达后过滤器42。

此外,在所示的实施例中,当污物分离器14从主体16移除或脱开联接时,两个过滤器40,42都保持附接到主体16。一般来说,两个过滤器40,42都位于污物分离器14的后面。主体16包括大体面向污物分离器14的第一侧61和与第一侧61相对的第二侧63。在所示的实施例中,过滤器40,42可从主体16的第一侧61接近。因此,当污物分离器14联接到主体16时,过滤器40,42通常是不可接近的,以及当污物分离器14从主体16脱开联接时,过滤器40,42是可接近的。在其它实施例中,过滤器40,42可从主体16的第二侧63接近,以使得当污物分离器14附接到主体16时,过滤器40,42是可接近的。门64允许接近马达后过滤器室65。过滤器室65接收马达后过滤器42以便将过滤器42联接到主体16。门64可包括通气孔66。在一个实施例中,门64可枢转地联接到主体16。在另一个实施例中,门64联接到污物分离器14以及当污物分离器14从主体16脱开联接时,门64从主体16移除。

主体16还包括手柄67(图1),其由用户抓握以便将真空清洁器10的基座11沿着要被清洁的表面移动。主体16还包括邻近基座11的下端部70和邻近手柄67的上端部72。马达后过滤器42在马达前过滤器40的下方、在马达前过滤器40和基座11的下端部70之间联接到主体16。马达前过滤器40在马达后过滤器42和主体16的上端部72之间联接到主体16。主体还包括导管68(图7),其提供在污物分离器16和抽吸源12之间的流体连通,以及马达前过滤器40位于导管68内。导管68包括邻近污物分离器16的入口74以及马达前过滤器40邻近入口74。

在操作中,抽吸源12产生空气流,其连同碎屑一起被吸入通过吸嘴15,通过入口导管20并进入旋风分离器24。在旋风分离器24中大部分碎屑从空气流中被分离并行进通过孔32且进入到污物杯26内。然后空气流行进通过滤网34,在此任何剩余的粗大的碎屑从空气流中被分离。然后空气流通过出口30排出,并大体垂直地行进通过马达前过滤器40的面49,通过马达前过滤器40并进入到主体16中的导管68内(图7)。马达前过滤器40将相对细小的碎屑或污物从空气流过滤掉。然后空气流行进通过导管68并到达抽吸源12。空气流可用于冷却抽吸源12的马达。抽吸源12将空气排放到马达后过滤器42。在空气流通过门64中的通气孔66或根据需要通过其它通气孔排放到大气之前,马达后过滤器42对空气流进行进一步的过滤。

当污物杯26满了时,用户将污物分离器14从主体16分离以清空污物杯26。同时,在所示的实施例中,过滤器40,42保持附接到主体16。用户可以打开门64以检查和更换马达后过滤器42。此外,用户可检查、更换或转动马达前过滤器40,如上所述的那样。

本发明的各种特征以及优点将在以下权利要求中阐述。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