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烤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27549阅读:288来源:国知局
一种烤箱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烤箱。



背景技术:

随着对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品质也随之不断提高,特别对饮食方面关注度非常高。用户在自己家使用烤箱做烘烤的情况也越来越多了,然而烤箱是一个密封的部件,食物在烘烤过程中会产生油烟,以及在烘烤肉类的食物时,由于对温度要求高,肉类表面的油脂经常会飞溅到内胆表面,如果不及时清洗,黏在内胆壁上面的污垢就很难清理。传统的烤箱其内胆组件与箱体之间固化连接不可拆卸,里面还安装了发热管,因此清洁内胆很不方便,且在烤箱使用了较长的一段时间后,还容易产生异味,当内胆严重脏污发黄时,只能整台扔掉,不环保。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提供一种内胆清洁方便的烤箱。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烤箱,包括箱体,箱体内设有固定内胆,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外壁能与固定内胆内壁贴合的可更换内胆,该可更换内胆可拆卸地设置在固定内胆内。

作为改进,所述固定内胆包括上胆板、右胆板、下胆板、左胆板和后胆板,上胆板、右胆板、下胆板和左胆板首尾相接,后胆板固定在胆板、右胆板、下胆板和左胆板后侧,从而使固定内胆形成有前开口,所述可更换内胆包含上侧板、右侧板、下侧板和左侧板,上侧板、右侧板、下侧板和左侧板首尾相接构成具有前开口和后开口的筒状,上侧板、右侧板、下侧板和左侧板能分别与固定内胆的上胆板、右胆板、下胆板、左胆板内壁贴合。

再改进,所述可更换内胆的上侧板和下侧板靠近后开口的端部设有折边,可更换内胆放入固定内胆后,上侧板通过上挡板与折变的连接固定在固定内胆的后胆板内壁,下侧板通过下挡板与折变的连接固定在固定内胆的后胆板内壁。

再改进,所述上侧板和下侧板上的折边与上侧板和下侧板之间形成的夹角为锐角。

再改进,所述上挡板和下挡板结构相同,均包括依次首尾相接的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和第三连接板,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连接呈L形,第一连接板能刚好与折边咬合,二连接板和第三连接板连接呈L形,第三连接板能刚好与固定内胆后胆板内壁贴合。

所述上挡板和下挡板的第三连接板通过螺钉固定在固定内胆的后胆板内壁。

所述上胆板和下胆板的前侧具有第一U型倒边,可更换内胆的上侧板和下侧板前侧具有能包裹第一U形倒边的第二U型倒边。

所述固定内胆的后侧壁外设有背部发热组件,该背部发热组件包括

背部热风室盖,固定在固定内胆的后胆板上,并与固定内胆的后胆板之间形成有封闭的热风室;

背部加热元件,设置在热风室内;

热风机或风扇,包括能在外力驱动下旋转的扇叶,该扇叶设置在热风室内;

背部热风室盖上开有与热风室连通的进风口和出风口。

在烧烤模式工作时,背部加热管和热风机开始工作,热风室内的空气被加热,热风机将烹饪腔体内的冷空气通过进风口吸入热风室内,被吸入的冷空气与热风室内的热空气混合后,再在热风机的作用下通过出风口被排入内胆内部,这两个过程不断循环,最终烹饪腔体内的温场会达到较高的均匀性。

所述后胆板外紧贴有背部保温棉层,背部保温棉层用于对热风室进行保温,防止热量散失。

所述背部保温棉层外侧安装有背部隔热板,背部隔热板可防止热风室热量散失而影响其它电子元器件。

所述进风口包括多个紧密分布的直径为3mm~5mm的通孔,所述出风口也包括多个紧密分布的直径为3mm~5mm的通孔。

所述进风口位于热风挡板的中间,所述出风口分布在热风挡板的两侧。

所述进风口和出风口分别在热风挡板上的同一平面内。

所述热风挡板包括底面板,和位于底板中部向烹饪腔体内凸起的的凸面板,该凸起面的四周通过倾斜面板与底面板连接;所述进风口设置在凸面板上,所述出风口设置在倾斜面板或底面板上。这样出风口所在平面与进风口所在平面呈一定角度,可以形成立体出风,保证冷空气与热空气充分混合,烹饪腔体1内部的温场更加均匀。

所述固定内胆及可更换内胆内均设有上加热元件安装柱孔,因此可以在内胆上方设置上加热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通过在固定内胆内设置方便更换的可更换内胆,烤箱在使用时,只会弄脏可更换内胆,当可更换内胆弄脏以后,可将可更换内胆拆卸下来直接进行清洁,固定内胆内壁会一直保持干净,因此可实现烤箱内胆的轻松清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烤箱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烤箱固定内胆及可更换内胆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I部放大图;

图4为图1中II部放大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背部热风室盖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背部热风室盖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4所示的烤箱,包括箱体,箱体内设有固定内胆,及外壁能与固定内胆内壁贴合的可更换内胆,该可更换内胆可拆卸地设置在固定内胆内。

其中,固定内胆包括上胆板21、右胆板(图中未示出)、下胆板23、左胆板(图中未示出)和后胆板25,上胆板21、右胆板、下胆板23和左胆板首尾相接,后胆板25固定在胆板、右胆板、下胆板和左胆板后侧,从而使固定内胆形成有前开口,所述可更换内胆包含上侧板31、右侧板32、下侧板33和左侧板(图中未示出),上侧板31、右侧板32、下侧板33和左侧板首尾相接构成具有前开口和后开口的筒状,上侧板31、右侧板32、下侧板33和左侧板能分别与固定内胆的上胆板21、右胆板、下胆板23、左胆板的内壁贴合。

为了拆卸方便,可更换内胆的上侧板31和下侧板33靠近后开口的端部设有折边35,折边35与上侧板和下侧板之间形成的夹角为锐角;可更换内胆放入固定内胆后,上侧板通过上挡板与折变的连接固定在固定内胆的后胆板内壁,下侧板通过下挡板与折变的连接固定在固定内胆的后胆板内壁;上挡板和下挡板结构相同,均包括依次首尾相接的第一连接板41、第二连接板42和第三连接板43,第一连接板41和第二连接板42连接呈L形,第一连接板41能刚好与折边咬合,二连接板42和第三连接板43连接呈L形,第三连接板44能刚好与固定内胆后胆板25内壁贴合,参见图3所示。上挡板和下挡板的第三连接板43通过螺钉5固定在固定内胆的后胆板内壁。所述上胆板和下胆板的前侧具有第一U型倒边26,可更换内胆的上侧板和下侧板前侧具有能包裹第一U形倒边的第二U型倒边36,参见图4所示。

所述固定内胆及可更换内胆内均设有上加热元件安装柱孔,这样可以在固定内丹及出可更换内胆内设置上加热元件,上加热元件安装在上加热元件安装柱上。

所述固定内胆的后胆板外设有背部发热组件,该背部发热组件包括

背部热风室盖6,固定在固定内胆1的后胆板25上,并与固定内胆1的后胆板25之间形成有封闭的热风室A;

背部加热元件7,设置在热风室A内;

热风机或风扇,包括能在外力驱动下旋转的扇叶8,该扇叶8设置在热风室A内;

背部热风室盖6上开有与热风室A连通的进风口61和出风口62。

所述后胆板25外紧贴有背部保温棉层9,背部保温棉层9外侧安装有背部隔热板10。

所述进风口61包括多个紧密分布的直径为3mm~5mm的通孔,所述出风口62也包括多个紧密分布的直径为3mm~5mm的通孔;所述进风口61位于背部热风室盖6的中间,所述出风口62分布在背部热风室盖6的两侧。

所述进风口61和出风口62可以分布在背部热风室盖6上的同一平面内,参见图5所示。

所述背部热风室盖6包括底面板,和位于底板中部向固定内胆内凸起的的凸面板,该凸起面的四周通过倾斜面板与底面板连接;所述进风口61设置在凸面板上,所述出风口62设置在倾斜面板或底面板上,参见图6所示。

在烧烤模式工作时,背部加热管和热风机开始工作,热风室内的空气被加热,热风机将烹饪腔体内的冷空气通过进风口吸入热风室内,被吸入的冷空气与热风室内的热空气混合后,再在热风机的作用下通过出风口被排入烹饪腔体内,这两个过程不断循环,最终烹饪腔体内的温场会达到较高的均匀性。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