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底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76788阅读:282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房炊具领域,尤其是一种平底锅。



背景技术:

平底锅是一种用来煎煮食物,低锅边并且向外倾斜的金属制平底煮食用器具,据现有技术,锅底为主要的受热部位,平底锅底为一平面,热量停留短,热效率低,造成大量的能源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以上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热量停留时间长、热效率高且不会造成能源浪费的平底锅。

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平底锅,包括锅体,所述的锅体包括锅底和与锅底连接的侧边,所述的锅底近锅体轴线的位置设有第一环形凹槽,所述的锅底远离锅体轴线的位置设有至少两个与第一环形凹槽同心的第二环形凹槽,所述的第二环形凹槽上设有至少三个用于把第二环形凹槽等分的隔板。

采用以上结构后,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在锅底设置第一环形凹槽,使热量集中在第一环形凹槽内且能停留时间长,热效率高,同时设置第二环形凹槽,对第二环形凹槽分隔成若干个凹槽,这样能把第一环形凹槽内的热量能收集起来,热量不会散去,同时互相之间能相互作用,热量停留的时间长,热效率高,不会造成能源浪费,如果都设置成环形凹槽,热量移动的距离长,热量容易散发出去,利用率低。

作为优选,所述的第二环形凹槽的数量为三个,热量利用率最高。

作为优选,所述的第一环形凹槽的轴线与锅体的轴线重合,成本低,热效率高。

作为优选,所述的隔板的数量为十个,所述的隔板与第三环形凹槽外环的直径重叠,热量移动的距离短,停留的时间长,利用率高。

作为优选,所述的侧边外表面上设有若干条凹纹,增加热量与锅体的接触面积,热量停留的时间长,热利用率高。

作为优选,所述的侧边远离锅底的一端设有突出于侧边的折边,所述的折边与锅底成钝角,防止倒汤的时候汤留到锅底而烧焦锅底,同时倒完汤后汤会沿着折边流回到锅体内,可靠性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平底锅的仰视示意图。

其中,1、锅体,2、锅底,3、侧边,4、第一环形凹槽,5、第二环形凹槽,6、隔板,7、折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平底锅,包括锅体1,所述的锅体1包括锅底2和与锅底2连接的侧边3,所述的锅底2近锅体1轴线的位置设有第一环形凹槽4,所述的锅底2远离锅体1轴线的位置设有至少两个与第一环形凹槽4同心的第二环形凹槽5,所述的第二环形凹槽5上设有至少三个用于把第二环形凹槽5等分的隔板6,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在锅底2设置第一环形凹槽4,使热量集中在第一环形凹槽4内且能停留时间长,热效率高,同时设置第二环形凹槽5,对第二环形凹槽5分隔成若干个凹槽,这样能把第一环形凹槽4内的热量能收集起来,热量不会散去,同时互相之间能相互作用,热量停留的时间长,热效率高,不会造成能源浪费,如果都设置成环形凹槽,热量移动的距离长,热量容易散发出去,利用率低。

所述的第二环形凹槽5的数量为三个,热量利用率最高。

所述的第一环形凹槽4的轴线与锅体1的轴线重合,成本低,热效率高。

所述的隔板6的数量为十个,所述的隔板6与第三环形凹槽5外环的直径重叠,热量移动的距离短,停留的时间长,利用率高。

所述的侧边3外表面上设有若干条凹纹,增加热量与锅体1的接触面积,热量停留的时间长,热利用率高。

所述的侧边3远离锅底2的一端设有突出于侧边的折边7,所述的折边7与锅底2成钝角,防止倒汤的时候汤留到锅底2而烧焦锅底,同时倒完汤后汤会沿着折边7流回到锅体1内,可靠性高。

具体来说,本实用新型在锅底2设置第一环形凹槽4,使热量集中在第一环形凹槽4内且能停留时间长,热效率高,同时设置第二环形凹槽5,对第二环形凹槽5分隔成若干个凹槽,这样能把第一环形凹槽4内的热量能收集起来,热量不会散去,同时互相之间能相互作用,热量停留的时间长,热效率高,不会造成能源浪费,如果都设置成环形凹槽,热量移动的距离长,热量容易散发出去,利用率低。

以上就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作了说明,但不能理解为是对权利要求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不仅局限于以上实施例,其具体结构允许有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独立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所作的各种变化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