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煮食物的小家电,一种电磁加热式智能电饭煲。
背景技术:
现在电饭煲的加热装置以发热板、发热管、电热丝传统的加热方式为主,发热板、发热管、电热丝都是通过本体发热后再传递热量给锅内胆加热,进而加热食物,在热传递过程中大部分的热量从本体无与锅内胆接触部分的侧边、反面等散发,不利于热量集中向锅内胆加热,造成热量散发严重,发热板、发热管会因工作时间长了而容易老化、功率承受力弱、损耗快,容易将发热板、发热管烧坏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合理,加热快、热量集中、食物熟透度好、食物营养高的电磁加热式智能电饭煲。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方案为:
一种电磁加热式智能电饭煲,包括底座(1),底座(1)顶边固定有连接环(2),连接环(2)上固定连接有中环(3),中环(3)内壁卡紧有隔热环(4);所述的底座(1)上固定有电磁线圈盘(5),电磁线圈盘(5)与隔热环(4)之间固定有隔热锅圈(6);所述的底座(1)内固定有抽风扇(11);所述的中环(3)外套有一外壳(31),外壳(31)的前端设有一液晶显示窗口(311),液晶显示窗口(311)上固定有一IMD控制面板(312);所述的中环(3)前端固定有功能控制组件(32);所述中环(3)顶部设有冷凝水收集槽(320),后部设有冷凝水收集盒(33)及延伸有锅盖铰接头 (34),锅盖铰接头(34)上铰链有锅盖(7);所述的电磁线圈盘(5)上坐落有锅内胆(8)。
进一步:所述的功能控制组件(32)包括控制器(321)、线路板支架(322),线路板支架(322)反面固定控制器(321),正面固定有带显示器的电路板(323),带显示器的电路板(323)上设有显示器固定支架(324);所述带显示器的电路板(323)的显示器布置在IMD控制面板(312)透明窗口部分;所述的带显示器的电路板(323)的电路板部分固定有功能操作旋钮(325)。
进一步:所述的锅盖(7)包括上盖(71)及下盖(72),下盖(72)的中部穿接固定有一活动旋转调节件(721),活动旋转调节件(721)延伸有一调节臂(72A)及固定连接有一调节棒(72B);所述的下盖(72)上表面固定有微动开关(722)、电磁开关(723)及金属探测传感器(724);所述的调节臂(72A)尾部靠近在微动开关(722)的触片旁边;所述的调节臂(72A)尾部活动连接有滑动杆(72A1),滑动杆(72A1)连接有金属探测传感器调节金属片(72A2),金属探测传感器调节金属片(72A2)后段穿过下盖(72)本体布置在金属探测传感器(724)的下方;所述的下盖(72)穿装固定有顶针(725),顶针(725)顶部固定有调节臂限位件(726);所述的下盖(72)设有蒸汽流出调节腔(727),蒸汽流出调节腔(727)的顶部设有蒸汽出口(7271),电磁开关(723)的推杆伸入在蒸汽流出调节腔(727)内;所述的活动旋转调节件(721)底端固定吊接有可拆式顶盖(728),可拆式顶盖(728)上设有蒸汽调节球阀(729),蒸汽调节球阀(729)布置在蒸汽流出调节腔(727)内;所述的下盖(72)上穿接有人工调节泄蒸汽的蒸汽调 节杆(730);所述的下盖(72)一侧设有弧形长条孔(731);所述的可拆式顶盖(728)与下盖(72)反面之间设有活动旋转锅盖锁圈(732),活动旋转锅盖锁圈(732)的一侧顶部延伸有凸柱(7321),凸柱(7321)穿过弧形长条孔(731)与调节棒(72B)的尾部连接;所述的中环(3)前端上方设有锁扣勾(35),下盖(72)上面前部固定有弹性解锁按钮(72C),弹性解锁按钮(72C)与锁扣勾(35)配合锁定/解锁锅盖(7);所述的上盖(71)上面固定有面板(711)、装饰圈(712)、面板衬件(713);所述的蒸汽出口(7271)上方连接有蒸汽破泡件(7272),蒸汽破泡件(7272)布置在面板衬件(713)上;所述的活动旋转调节件(72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旋转把手(7211)。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磁加热式智能电饭煲有益效果为:一种加热快、效率高、热利用率高、加热全面、食物加热均匀、加热装置本体无发热功能,利用电流通过线圈产生磁场,该磁场的磁力线通过铁质锅底部的磁条形成闭合回路时会产生无数小涡流,使铁质锅体的铁分子高速动动产生热量,然后加热锅中的食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产品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产品的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产品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产品锅盖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产品锅体的爆炸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产品锅盖的爆炸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产品电磁线圈盘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7所示:一种电磁加热式智能电饭煲,包括底座1,底座1顶边固定有连接环2,连接环2上固定连接有中环3,中环3内壁卡紧有隔热环4;所述的底座1上固定有电磁线圈盘5,电磁线圈盘5与隔热环4之间固定有隔热锅圈6;所述的底座1内固定有抽风扇11,工作时启动抽风扇11对内部降温;所述的中环3外套有一外壳31,外壳31的前端设有一液晶显示窗口311,液晶显示窗口311上固定有一IMD控制面板312;所述的中环3前端固定有功能控制组件32;所述中环3顶部设有冷凝水收集槽320,后部设有冷凝水收集盒33及延伸有锅盖铰接头34,锅盖铰接头34上铰链有锅盖7,所述的电磁线圈盘5上坐落有锅内胆8;冷凝水收集槽320与冷凝水收集盒33相通,煮食物产生的冷凝水直接流到冷凝水收集盒33上。
所述的电磁线圈盘5包括底盘51、圈磁感线圈一52、磁感线圈二53;底盘51的正面设有圆形的凹入部501,凹入部501的中间设有安装传感器的通孔502;所述的底盘51外侧边设有向外底部延伸过度的角位弧形部503,角位弧形部503上设有若干圈磁感线圈一52,此部位的磁感线圈主要是对锅内胆底部与锅身过度部位的食物进行加热,底盘51的中部位置设有若干圈磁感线圈二53,此部位的磁感线圈主要是对锅内胆底部的食物加热,这样整个锅内胆下段都形成一个全面加热部位,使锅内食物从边缘到中间都受热均匀;所述的底盘51为塑料底盘,塑料底盘不会对磁场产生干扰。
所述的底盘51中间设有温度传感器504。
所述的功能控制组件32包括控制器321、线路板支架322,线路板支架322反面固定控制器321,正面固定有带显示器的电路板323,带显示器的电路板323上设有显示器固定支架324;所述带显示器的电路板323的显示器布置在IMD控制面板312透明窗口部分;所述的带显示器的电路板323的电路板部分固定有功能操作旋钮325。
所述的锅盖7包括上盖71及下盖72,下盖72的中部穿接固定有一活动旋转调节件721,活动旋转调节件721延伸有一调节臂72A及固定连接有一调节棒72B;所述的下盖72上表面固定有微动开关722、电磁开关723及金属探测传感器724;所述的调节臂72A尾部靠近在微动开关722的触片旁边;所述的调节臂72A尾部活动连接有滑动杆72A1,滑动杆72A1连接有金属探测传感器调节金属片72A2,金属探测传感器调节金属片72A2后段穿过下盖72本体布置在金属探测传感器724的下方;所述的下盖72穿装固定有顶针725,顶针725顶部固定有调节臂限位件726;所述的下盖72设有蒸汽流出调节腔727,蒸汽流出调节腔727的顶部设有蒸汽出口7271,电磁开关723的推杆伸入在蒸汽流出调节腔727内;所述的活动旋转调节件721底端固定吊接有可拆式顶盖728,可拆式顶盖728上设有蒸汽调节球阀729,蒸汽调节球阀729布置在蒸汽流出调节腔727内;所述的下盖72上穿接有人工调节泄蒸汽的蒸汽调节杆730;所述的下盖72一侧设有弧形长条孔731;所述的可拆式顶盖728与下盖72反面之间设有活动旋转锅盖锁圈732,活动旋转锅盖锁圈732的一侧顶部延伸有凸柱7321,凸柱7321穿过弧形长条孔731与调节棒72B的尾部连接;所述的中环3前 端上方设有锁扣勾35,下盖72上面前部固定有弹性解锁按钮72C,弹性解锁按钮72C与锁扣勾35配合锁定/解锁锅盖7;所述的上盖71上面固定有面板711、装饰圈712、面板衬件713;所述的蒸汽出口7271上方连接有蒸汽破泡件7272,蒸汽破泡件7272布置在面板衬件713上;所述的活动旋转调节件72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旋转把手7211;所述的可拆式顶盖728上套有一锅口密封硅胶圈7281。
锅盖7的关闭/打开工作过程:锅盖7下压合拢后,弹性解锁按钮72C与锁扣勾35配合锁定,可拆式顶盖728将顶针725往上顶,使其升高,顶针725顶部的调节臂限位件726同步升高,使调节臂限位件726脱离调节臂72A尾部(让调节臂72A可以旋转通过),然后用手扭动旋转把手7211,旋转把手7211同时带动活动旋转调节件721旋转,调节臂限位件726的尾部将微动开关722顶压接触导通控制器321电源,同时,调节棒72B通过凸柱7321将活动旋转锅盖锁圈732带动旋转,使活动旋转锅盖锁圈732的内卡齿与锅内胆8的外卡齿相卡合,同时,金属探测传感器调节金属片72A2会被拉出,脱离金属探测传感器724下方,无法探测下方的金属探测传感器调节金属片72A2,表示活动旋转锅盖锁圈732已锁好,可以启动下一步的工作;当食物煮好后,需要放出锅内蒸汽时,通过功能控制组件32对应操作按钮启动电磁开关723,通过电磁开关723的推杆将蒸汽调节球阀729的球体推开,放出内部蒸汽,然后用手扭动旋转把手7211,使活动旋转锅盖锁圈732的内卡齿与锅内胆8的外卡齿分离,同时,打开弹性解锁按钮72C,此时,锅盖7被打开;当电磁开关723、微动开关722、金属探测传感器724故障时,可以通过人工调节泄蒸汽的蒸汽调节杆730,放出内部 蒸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