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暖风烘干装置以及应用该暖风烘干装置的智能座便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05638阅读:174来源:国知局
一种暖风烘干装置以及应用该暖风烘干装置的智能座便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卫浴洁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用于智能座便器的暖风烘干装置和智能座便器。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座便器市场与技术的不断变化与发展,人们对智能座便器的功能与技术提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只有更具人性化的智能座便器,才能够满足更多人群的需求,才能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败的地位。因此,如何开发出更具人性化、实用性更强的产品,成为当今智能座便器技术开发的重中之重。

目前市场上大部分的智能座便器都具有送暖风烘干功能,其暖风烘干装置主要包括壳体、设置在壳体内的风机模组和加热单元。所述壳体内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在风机模组的作用下,空气从进风口吸入壳体内;空气在壳体内流动,并被加热单元加热达到设定的温度后,从出风口吹出。

但是,现有的加热单元上只设置一个温度检测单元,在温度检测单元出现问题等极端条件下容易出现误动作,造成加热单元一直发热,甚至出现着火风险,安全可靠性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与不足,提供一种安全可靠、风量大且集中的暖风烘干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暖风烘干装置,包括壳体,还包括风机模组、加热单元、限温单元和温度控制单元;所述风机模组设置在所述壳体内,以将空气吸入壳体;所述加热单元设置在所述壳体内,并与所述温度控制单元连接,以将所述风机模组吸入的空气加热到预设的温度后输出;所述限温单元与所述加热单元连接;所述限温单元包括第一限温单元和第二限温单元;所述第一限温单元实时检测所述加热单元的温度,并在所述加热单元达到第一温度值时自动断开,以停止加热;所述第二限温单元实时检测所述加热单元的温度,并在所述加热单元达到第二温度值时自动熔断,以停止加热。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通过将第一限温单元、第二限温单元和加热单元连接,使得在鼓风机不转、控制回路异常等导致加热单元温度超过第一温度值时,通过断开第一限温单元,以停止向加热单元供电,对暖风烘干装置起到第一层保护作用,在第一限温单元损坏或失灵等极端情况下,通过熔断第二限温单元,以停止向加热单元供电,对暖风烘干装置起到第二层保护作用,第一限温单元和第二限温单元的双层保护使得装置使用更加安全可靠。

进一步地,所述加热单元包括外壳、设置在外壳内的支架和发热丝;所述发热丝绕设在所述支架上;所述第一限温单元和第二限温单元固定在所述支架上;外界电源与所述第一限温单元、第二限温单元和发热丝串联,以对所述发热丝温度进行控制,确保用户的安全。

进一步地,所述支架包括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与所述第二固定板十字交叉固定,且所述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两端均设有多个便于发热丝绕设固定的凹槽。所述发热丝通过所述凹槽稳固固定于所述支架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限温单元和第二限温单元位于所述发热丝的中间,以准确检测所述发热丝的温度。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限温单元为一限温器;所述第一温度值在95°-115°之间。当检测到发热丝的温度达到第一温度值时,所述限温器断开,以确保所述发热丝可在正常的温度下工作,起到第一层保护作用。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限温单元为一温度保险丝;所述第二温度值在145°-165°之间。当所述限温器损坏或失灵时,所述温度保险丝检测到发热丝温度高于第二温度值时,进而断开电路,才能停止向发热丝供电,起到第二层保护作用。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内设有进风通道、空气流通通道和出风通道;所述空气流通通道沿所述进风通道向出风通道方向的口径逐渐缩窄,以获得量大且集中的暖风。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还包括风盖,所述风盖盖设在所述出风口处以更好的控制风的流向,同时防止水或其他液体暖风烘干装置内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的出风口处还设有多个用于控制风的流向的隔板,相邻隔板、隔板与壳体间形成供暖风通过的通道,以更好的控制风向。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通过将第一限温单元、第二限温单元和加热单元连接,使得在鼓风机不转、控制回路异常等导致加热单元温度超过第一温度值时,通过断开第一限温单元,以停止向加热单元供电,对暖风烘干装置起到第一层保护作用,在第一限温单元损坏或失灵等极端情况下,通过熔断第二限温单元,以停止向加热单元供电,对暖风烘干装置起到第二层保护作用,第一限温单元和第二限温单元的双层保护使得装置使用更加安全可靠。进一步地,通过设计沿进风风道向出风风道方向逐渐缩窄的空气流通通道,使暖风得以集中地吹向用户,提高了用户的体验。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智能座便器,所述智能座便器内设有暖风烘干装置,包括壳体、风机模组、加热单元、限温单元和温度控制单元;所述风机模组设置在所述壳体内,以将空气吸入壳体;所述加热单元设置在所述壳体内,并与所述温度控制单元连接,以将所述风机模组吸入的空气加热到预设的温度后输出;所述限温单元与所述加热单元连接;所述限温单 元包括第一限温单元和第二限温单元;所述第一限温单元实时检测所述加热单元的温度,并在所述加热单元达到第一温度值时自动断开,以停止加热;所述第二限温单元实时检测所述加热单元的温度,并在所述加热单元达到第二温度值时自动熔断,以停止加热。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通过将第一限温单元、第二限温单元和加热单元连接,使得在鼓风机不转、控制回路异常等导致加热单元温度超过第一温度值时,通过断开第一限温单元,以停止向加热单元供电,对暖风烘干装置起到第一层保护作用,在第一限温单元损坏或失灵等极端情况下,通过熔断第二限温单元,以停止向加热单元供电,对暖风烘干装置起到第二层保护作用,第一限温单元和第二限温单元的双层保护使得装置使用更加安全可靠。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实施,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暖风烘干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暖风烘干装置的剖视图;

图3是图1所示暖风烘干装置的爆炸图;

图4是图1所示加热单元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所示加热单元、第一限温单元和第二限温单元的爆炸图;

图6是图4所示第一限温单元、第二限温单元和发热丝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4所示第一限温单元、第二限温单元和发热丝固定在支架上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4所示第一限温单元、第二限温单元和发热丝固定在支架上的上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同时参阅图1至图3,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暖风烘干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暖风烘干装置的剖视图;图3是图1所示暖风烘干装置的爆炸图。

本实施例的暖风烘干装置包括壳体1、风机模组2、加热单元3、限温单元4和温度控制单元;所述风机模组2设置在所述壳体1内,以将空气吸入壳体1;所述加热单元3设置在所述壳体1内,并与所述温度控制单元连接,以将所述风机模组2吸入的空气加热到预设的温度后输出;所述限温单元4与所述加热单元3连接;所述限温单元4包括第一限温单元41和第二限温单元42;所述第一限温单元41实时检测所述加热单元3的温度,并在所述加热单元3达到第一温度值时自动断开,以停止加热;所述第二限温单元42实时检测所述加热单元3的温度,并在所述加热单元3达到第二温度值时自动熔断,以停止加热。

所述壳体1包括上壳11和下壳12,所述上壳11和下壳12扣合形成所述壳体1。所述壳体1设有进风口(图中未示)和出风口13。所述壳体1内还设有进风通道14、空气流通通道 15和出风通道16;所述空气流通通道15沿所述进风通道14向出风通道16方向的口径逐渐缩窄。

所述风机模组2设置在所述上壳11与下壳12之间,并位于所述进风通道14内。本实施例中,所述风机模组2为一鼓风机,且所述风机模组2设有空气吸入口(图中未示)和空气排出口,所述空气吸入口与所述下壳12相接形成该进风口;所述空气排出口与所述空气流通通道15相通。所述上壳11和下壳12的扣合处设置该出风口13。

请同时参阅图4至图8,是图1所示加热单元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所示加热单元、第一限温单元和第二限温单元的爆炸图;图6是图4所示第一限温单元、第二限温单元和发热丝33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4所示第一限温单元、第二限温单元和发热丝33固定在支架32上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图8是图4所示第一限温单元、第二限温单元和发热丝33固定在支架32上的上视结构示意图。

所述加热单元3包括外壳31、设置在外壳内的支架32和发热丝33。所述发热丝33绕设在所述支架32上;所述第一限温单元41和第二限温单元42固定在所述支架32上;外界电源通过电线34与所述第一限温单元41、第二限温单元42和发热丝33串联。所述第一限温单元41实时检测所述发热丝33的温度,并在所述发热丝33达到第一温度值时自动断开,以停止加热;所述第二限温单元42实时检测所述发热丝33的温度,并在所述发热丝33达到第二温度值时自动熔断,以停止加热。本实施例中,所述加热单元3为一云母加热器。

所述外壳31两端设有通风口311,以接收所述风机模组2输送的空气,并对其进行加热后输出。

所述支架32包括第一固定板321和第二固定板322。所述第一固定板321与所述第二固定板322十字交叉固定;且所述第一固定板321和第二固定板322两端分别设有多个便于发热丝33绕设固定的凹槽323。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限温单元41固定在所述第二固定板322的上表面,所述第二限温单元42固定在所述第二固定板322的下表面;并且所述第一限温单元41和第二限温单元42位于所述发热丝33的中间。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限温单元41为一限温器;所述第一温度值在95°-115°之间。优选的,所述第一温度值为115度。所述限温器单元实时检测所述发热丝33的温度,当风机模组2不转、控制回路异常等导致发热丝33温度超过第一温度值时自动断开,以停止向所述发热丝33供电,进而停止所述发热丝33发热。当外界对仪器进行修复后,在发热丝33温度回到72°-82°的温度时,可将断开的所述限温器连接起来,重复利用。所述第一限温单元41还可以为温控器或其他的温度敏感控制器。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限温单元42为一温度保险丝;所述第二温度值在145°-165°之间。优选的,所述第二温度值为160°。所述温度保险丝实时检测所述发热丝33的温度,当限温器损坏或失灵时,导致发热丝33温度超过第二温度值时自动熔断,以停止向所述发热丝33供电,进而停止所述发热丝33发热。所述温度保险丝的熔断是不可恢复的,需要重新更换所述温度保险丝才能使发热丝33回到正常工作。所述第二限温单元42还可以为其他可根据感应温度以切断回路的热熔断体。

所述温度控制单元包括热敏电阻5和控制器(图中未示)。所述热敏电阻5设置在所述空气流通通道15内,并检测所述加热单元输出的风温大小,且实时发送风温信号到所述控制器信号。所述控制器与所述风机模组2连接,并控制所述风机模组2打开或关闭。所述控制器与所述加热单元连接,并发送信号调节所述加热单元的加热功率。在所述控制器内设定需求的温度,通过所述控制器打开所述风机模组2;所述控制器实时接收所述热敏电阻5反馈的风温,并通过智能PID算法,调节所述加热单元的加热功率,使输出的风的温度在7秒左右到达设定温度,并通过4秒左右的调整,使风温精准稳定在设定温度范围内。

为更好的控制风的流向,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壳体1的出风口13还设有多个用于控制风的流向的隔板6,相邻隔板6、隔板6与壳体1间形成供暖风通过的通道。

为更好的控制风的流向,同时防止水或其他液体暖风烘干装置内,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还包括风盖7,所述风盖7盖设在所述出风口13处。

使用时,风机模组2工作,将空气从所述进风口吸入所述壳体1内,经所述风机模组2的空气排出口后通向通风道内的所述加热单元内,所述加热单元的发热丝33发热,进而将空气加热到设定的温度后排出,空气沿着逐渐缩窄的空气流通通道15集中排向所述出风通道16,并在隔板6和风盖7的作用下集中地吹出。在这过程中,所述第一限温单元41实时检测所述发热丝33的温度,当风机模组2不转、控制回路异常等导致发热丝33温度超过第一温度值时自动断开,以停止所述发热丝33发热;同时,所述第二限温单元42实时检测所述发热丝33的温度,当第一限温单元41损坏或失灵时,导致发热丝33温度超过第二温度值时自动熔断,以停止所述发热丝33发热。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通过将第一限温单元、第二限温单元和加热单元连接,使得在鼓风机不转、控制回路异常等导致加热单元温度超过第一温度值时,通过断开第一限温单元,以停止向加热单元供电,对暖风烘干装置起到第一层保护作用,在第一限温单元损坏或失灵等极端情况下,通过熔断第二限温单元,以停止向加热单元供电,对暖风烘干装置起到第二层保护作用,第一限温单元和第二限温单元的双层保护使得装置使用更加安全可靠。进一步地,通过设计沿进风风道向出风风道方向逐渐缩窄的空气流通通道,使暖风得以集中 地吹向用户,提高了用户的体验。

本实用新型同时提供一种智能座便器,所述智能座便器设有暖风烘干装置,所述暖风烘干装置与上述的结构完全相同,这里不加赘述。

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如果对本实用新型的各种改动或变形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倘若这些改动和变形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等同技术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形。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