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床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26251阅读:550来源:国知局
一种床芯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卧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床芯。



背景技术:

现有床垫通过其内的床芯为人们提供舒适支撑。现有的床芯一般包括弹簧以及包裹弹簧的外罩,所述弹簧分为整体式结构或紧密排布的分体式结构,这种弹簧结构的床芯存在以下缺陷:在使用过程中,床芯会因弹簧结构原因造成局部间支撑力度差异,影响使用者体验;此外,在运输过程中,弹簧结构的床芯存在量重大、体积大的缺陷,且不能通过弯折缩小体积,增加运输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床芯,采用聚氨酯制作带支撑柱的床垫,既确保床芯上表面各部支撑力度均衡,又能降低运输成本。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方式实现:一种床芯,包括芯体,所述芯体上表面设有若干间隔设置的支撑柱,相邻所述支撑柱间预留间隙,所述支撑柱通过其顶面承受外界作用力并向其周缘的间隙扩展形变。在原有床芯上增设间隔设置的支撑柱,支撑柱利用其横向形变来缓冲其顶面受到的作用力,使得使用者躺卧在床芯上具有较为均衡的支撑力度,确保较好的使用体验。相邻支撑柱间的间隙为支撑柱受力形变提供空间,确保各支撑柱均能独立抗压。芯体为一体结构,其通过支撑柱顶面支撑使用者,使得支撑柱在单独抗压的同时,相邻支撑柱间通过芯体本体传递作用力,有效避免床芯局部过度形变。

作为优选,所述支撑柱以矩阵方式排列,所述间隙串连成纵横交错的气流通道。支撑柱呈矩阵排布,使得支撑柱均匀地布满芯体上表面,确保芯体上表面各部均能为使用者提供支撑;支撑柱以矩阵方式排列后,位于相邻支撑柱间的间隙相互通连并形成若干纵向和横向平行的气流通道,由于人体表面抵触在支撑柱顶面,使得气流通道能快速疏散积聚在芯体与人体表面间的潮气。

作为优选,所述支撑柱横截面呈方形,使得相邻支撑柱间的间隙等宽设置,为人体提供均衡支撑,顶面与侧壁间为圆角过渡,使得支撑柱顶部不存在尖锐的、与人体接触会产生不适的轮廓形状,提高使用者使用感受。

作为优选,所述气流通道底面设有若干贯穿所述芯体的气孔。气孔用于快速外排潮气,有效避免潮气因气流通道水平向距离过长而无法外排。

作为优选,所述气孔设置在横置和纵置气流通道的重叠区域内,使得气孔能同时将来自横置气流通道和纵置气流通道的潮气外排。

作为优选,所述芯体下表面设有凸筋,所述凸筋表面设有防滑纹路。凸筋用于增加芯体与下部支撑物间的摩擦力,防滑纹路起到进一步增加摩擦力的作用。

作为优选,所述芯体为一体结构,由聚氨酯材料注塑形成。利用聚氨酯材料回弹好、重量轻的特点,使得床芯在运输过程中可折叠压缩,通过减小单个芯体重量和体积来减小运输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原有床芯上增设间隔设置的支撑柱,支撑柱利用其横向形变来缓冲其顶面受到的作用力,使得使用者躺卧在床芯上具有较为均衡的支撑力度,确保优秀的使用体验,此外,利用床芯材料回弹好、重量轻的特点,使得床芯在运输过程中可折叠压缩,通过减小单个芯体重量和体积来减小运输成本。

附图说明

图1 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 为本实用新型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 为本实用新型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4 为支撑柱受力形变时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芯体,2、支撑柱,3、气流通道,4、气孔,5、圆角,6、凸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实质性特点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的一种床芯,由芯体1组成,所述芯体1上表面设有若干间隔设置的支撑柱2,相邻所述支撑柱2间预留间隙,所述支撑柱2通过其顶面承受外界作用力并向其周缘的间隙扩展形变。

在实际操作中,所述支撑柱2顶面形成供使用者躺卧抵触的支撑面,支撑柱2下端与芯体1一体连接,预留间隙为支撑柱2提供形变空间。当使用者躺卧在床芯上时,人体表面抵触在支撑柱2的顶面,支撑柱2受力压缩,支撑柱2利用其侧壁向外形变来抵消人体重力,当支撑柱2形变已不能满足抗压需求时,支撑柱2将多余作用力通过芯体1四向扩散(如图4所示),使得芯体1局部整体受力下陷形变,有效避免弹簧结构中因局部受力而过度形变的情况发生。

在实际操作中,所述支撑柱2以矩阵方式排列,所述间隙串连成纵横交错的气流通道3。支撑柱2的尺寸一致,并排列成矩阵状,使得各支撑柱2的抗压能力均衡,有效防止因相邻支撑柱2间因抗压能力差异而给使用者带来软硬差异的体验。此外,所述支撑柱2的尺寸可以有差异化设置,其排布也可以根据需要进行疏密分区,进而能满足不同使用者对床芯支撑状态的要求,例如在腰腹部提供较大尺寸的支撑柱2,使得腰部获得平坦支撑,在小腿或手臂处提供更小尺寸的支撑柱2,使得支撑柱2顶面能贴合腿部曲线提供支撑,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此外,支撑柱2间的气流通道3路径也会根据支撑柱2的分布情况出现变化,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

在实际操作中,所述支撑柱2横截面呈方形,顶面与侧壁间为圆角5过渡,使得横置和纵置的气流通道3减小对气流的阻力,确保气流通畅。所述支撑柱2的横截面还可以设置为其它便于生产,例如圆形或多边形等,均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

在实际操作中,所述气流通道3底面设有若干贯穿所述芯体1的气孔4(如图2所示),所述气孔4设置在横置和纵置气流通道3的重叠区域内。当使用者躺卧在芯体1上时,人体表面与支撑柱2顶面接触并将气流通道3顶面封闭,使用者进行肢体运动或翻身时,支撑柱2由于顶面受力变化而改变了支撑柱2侧壁的形变凸起程度,进而改变了气流通道3局部区段的体积,对积聚在气流通道3内的潮气起到驱散排离的作用。

在实际操作中,所述芯体1下表面设有凸筋6(如图3所示),所述凸筋6表面设有防滑纹路。此外,芯体1小表面还可以专门设置与下方支撑件固定的连接件,亦能实现芯体1定位,均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

在实际操作中,所述芯体1为一体结构,由聚氨酯材料注塑形成,使得芯体1在运输过程中可以压缩、折叠,便于装车运输,在使用时,芯体1会利用其自身的回弹特性恢复至使用状态。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