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电领域,特别是一种液体加热器。
背景技术:
液体加热器的壶盖一般包括上壶盖和下壶盖,其中下壶盖伸入壶体的内胆中且与内胆形成密封的加热空间,则下壶盖需要有足够的强度和耐高温能力,故下壶为金属壶盖,上壶盖作为装饰层连接于下壶盖,为减少壶盖的生产成本,上壶盖一般为塑料壶盖,由于上壶盖和下壶盖采用不同材质,其不可一体成型,一般采用两种连接方式。
一种是在上壶盖和下壶盖之间设置壶盖支架,且上壶盖和下壶盖都通过螺钉分别连接于壶盖支架的两端,通过螺钉和壶盖支架将上壶盖和下壶盖连接,其连接不易松脱,安全性和可靠性高,但增设壶盖支架增加了壶盖结构的复杂程度和成本,同时螺钉固定需要在上壶盖和下壶盖上设置螺钉孔,影响壶盖的美观度。
另一种是上壶盖和下壶盖通过卡扣连接,下壶盖的顶部设置翻边,上壶盖的内侧边缘设置凹槽,翻边和凹槽上设置相互配合的卡扣和扣槽,此种连接方式安装方便,但壶盖的密封性较差,沸腾后的液体容易进入上壶盖与下壶盖之间的间隙中,此时打开壶盖,上壶盖与下壶盖间隙中的液体又从壶盖边缘流出,不仅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而且流到手柄的沸腾液体会烫伤用户,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达到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液体加热器,其壶盖安装方便且密封性和安全性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液体加热器,包括壶体和壶盖,壶盖包括上壶盖和下壶盖,所述上壶盖的边缘设有向壶体方向延伸的上围边,下壶盖的边缘设有向上壶盖方向延伸的下围边,下围边位于上围边的外侧,所述上围边的外侧面和下围边的内侧面设有相互扣合的限位槽和限位凸起。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槽设于上围边的外侧面上,所述限位凸起设于下围边的内侧面上。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槽贯穿上围边。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槽设于下围边的内侧面上,限位凸起设于上围边的外侧面上。
进一步的,所述上围边的外侧设有密封圈,上壶盖位于上围边的外侧设有延伸面,所述延伸面和下围边的顶部夹紧密封圈。
进一步的,所述延伸面的外侧边缘设有凸边,凸边、延伸面和上围边形成放置密封圈的环形凹槽,下围边的顶部伸入环形凹槽内且抵在密封圈上。
进一步的,所述上壶盖为塑料壶盖,下壶盖为金属壶盖。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液体加热器,包括壶体和壶盖,所述壶盖的边缘设有向壶体方向延伸的壶盖侧壁,所述壶盖侧壁的外侧设有套装于壶盖侧壁上的壶盖支架,所述壶盖侧壁的外侧面和壶盖支架的内侧面设有相互扣合的限位槽和限位凸起。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凸起设于壶盖侧壁的外侧面上,所述限位槽设于壶盖支架的内侧面上;
或者,所述限位凸起设于壶盖支架的内侧面上,所述限位槽设于壶盖侧壁的外侧面上。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凸起的外侧设有便于壶盖支架安装的导向面。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1.一方面,上围边与下围边相互配合,限制上壶盖与下壶盖之间的相对滑动,也增加了上壶盖与下壶盖连接处的连接强度,同时,下围边位于下围边的内侧,不仅降低了上壶盖的强度和耐磨性需求,而且壶体内的液体不易流入上壶盖与下壶盖之间的空腔内,增强了上壶盖与下壶盖之间的密封性,保证了液体加热器的使用安全;另一方面,上围边与下围边的配合也为限位凸起卡入限位槽内提供导向,提高了上壶盖与下壶盖的安装效率,而限位凸起卡入限位槽后,实现了上壶盖和下壶盖在高度方向和周向上的定位,不仅保证了上壶盖与下壶盖连接的可靠性,而且有效防止上壶盖与下壶盖之间的相对转动,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同时,限位槽和限位凸起的结构简单,不仅易于成型和加工,而且不需要增设其他零部件即可实现上壶盖和下壶盖的固定,降低了壶盖生产成本。
2.限位凸起设于下围边的内侧面,限位槽设于上围边的外侧面,则限位槽被下围边完全遮挡,提高了壶盖的美观度。特别地,限位槽贯穿上围边,增加了限位凸起插入限位槽中的深度,限位凸起不易从限位槽中脱出,保证了连接的可靠性,同时,限位槽贯穿上围边,不仅易于模具成型加工,而且降低了限位凸起和限位槽配合的精度需求,提升产品合格率。
3.下围边的顶部与延伸面之间存在间隙,上围边的外侧设置密封圈,且延伸面和下围边的顶部夹紧密封圈,有效阻止下围边外侧的液体经过下围边与延伸面之间的间隙流入上壶盖与下壶盖之间的空腔内,提高了壶盖的防水密封性和安全性。
4.壶盖的边缘设置壶盖侧壁,则壶盖一体成型,简化装配程序,同时,其壶盖密封性和整体强度较好,壶体内的沸腾液体顺着壶盖侧壁重新流入壶体内,保证了用户的使用安全和使用体验;壶盖侧壁外侧套装有壶盖支架,则壶盖侧壁的外侧面与壶盖支架的内侧面为限位槽卡入限位凸起内提供导向,提高了壶盖与壶盖支架的安装效率,而限位凸起卡入限位槽后,实现了壶盖和壶盖支架在高度方向和周向上的定位,不仅保证了壶盖与壶盖支架连接的可靠性,而且有效防止壶盖与壶盖支架之间的相对转动,进一步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同时,限位槽和限位凸起的结构简单,不仅易于成型和加工,而且不需要增设其他零部件即可实现壶盖和壶盖支架的固定,降低了壶盖的生产成本。
5.限位凸起上设置导向面,则限位凸起沿着导向面卡入限位槽内,降低限位凸起和限位槽的安装难度,提高安装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一中液体加热器的正视图;
图2为实施例一中壶盖的透视图;
图3为实施例一中壶盖的爆炸图;
图4为图2中A处的放大图;
图5为实施例二中壶盖与壶盖支架连接的剖视图;
图6为图5中B处的放大图;
图7为实施例二中壶盖的透视图;
图8为实施例二中壶盖支架的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液体加热器,如图1至图3所述,包括壶体1、壶盖2和手柄3,壶盖2包括上壶盖4和下壶盖5,上壶盖4与下壶盖5之间设有与壶体1连接的转动支架6,且转动支架6通过螺钉固定于上壶盖4和下壶盖5上,所述上壶盖4的边缘设有向壶体1方向延伸的上围边41,下壶盖5的边缘设有向上壶盖4方向延伸的下围边51,下围边51位于上围边41的外侧,上围边41、下围边51、上壶盖4和下壶盖5形成壶盖空腔,所述上围边41的外侧面和下围边51的内侧面设有相互扣合的限位槽8和限位凸起9。首先,上围边41与下围边51相互配合,限制上壶盖4与下壶盖5之间的相对滑动,也增加了上壶盖4与下壶盖5连接处的强度,同时,下围边51位于下围边51的内侧,不仅降低了上壶盖4的强度和耐磨性需求,而且壶体1内的液体不易流入壶盖空腔内,增强了上壶盖4与下壶盖5之间的密封性,保证了液体加热器的使用安全;其次,壶盖空腔作为上壶盖4与下壶盖5的隔离层,减少下壶盖5传递至上壶盖4的热量,避免上壶盖4温度过高而烫伤用户,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最后,上围边41与下围边51的配合也为限位凸起9卡入限位槽8内提供导向,提高了上壶盖4与下壶盖5的安装效率,而限位凸起9卡入限位槽8后,实现了上壶盖4和下壶盖5在高度方向和周向上的定位,不仅保证了上壶盖4与下壶盖5连接的可靠性,而且有效防止上壶盖4与下壶盖5之间的相对转动,进一步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同时,限位槽8和限位凸起9的结构简单,不仅易于成型和加工,而且不需要增设其他零部件即可实现上壶盖4和下壶盖5的固定,降低了壶盖2的加工成本。
结合图4,所述上壶盖4的顶面为圆弧曲面,其美观度更高,上围边41为短圆筒结构,便于加工成型且可靠性高,限位槽8均匀分布于上围边41的外侧面上,且限位槽8沿壶盖2的径向贯穿上围边41,增加了限位凸起9插入限位槽8中的深度,则限位凸起9不易从限位槽8中脱出,保证了连接的可靠性,同时,限位槽8贯穿上围边41,不仅易于模具成型加工,而且降低了限位凸起9和限位槽8配合的精度需求。下壶盖5为圆盘状结构,所述下围边51位于下壶盖5的边缘处,下围边51也为短圆筒结构,保证上围边41与下围边51的贴合度更高,减少上围边41和下围边51之间的间隙,提高上围边41与下围边51的连接强度和密封性。限位凸起9位于下围边51的内侧面且向壶盖2内部延伸,则限位槽8和限位凸起9都被下围边51完全遮挡,提高了壶盖2的美观度,同时,液体只能通过下围边51的顶部才能进入壶盖空腔,下围边51沿高度方向延伸不易于液体进入壶盖空腔内,提高了壶盖2的防水密封性。
所述上围边41的外侧面设有密封圈10,上壶盖4位于上围边41的外侧设有延伸面42,所述延伸面42与上壶盖4光滑过渡,保证上壶盖4的整体性和美观度,延伸面42的外边缘设有向下延伸的凸边43,则凸边43、延伸面42和上围边41形成放置密封圈10的环形凹槽,密封圈10与环形凹槽中过盈配合,具体地,凸边43与上围边41之间的距离小于密封圈10的径向宽度,则密封圈10卡紧于环形凹槽中,便于密封圈10的定位和安装。
本实施例中,上壶盖4为塑料壶盖,下壶盖5为金属壶盖,上壶盖4采用塑料材质可减轻壶盖2的整体重量,同时,由于下壶盖5伸入壶体1的内腔中,且壶体1的内腔温度较高,采用金属壶盖可保证下壶盖5不因温度过高而变形。
由于下壶盖5是金属壶盖,下围边51的厚度较薄,不能直接压在密封圈10上,因此在下围边51的顶部设有沿壶盖2的径向向外延伸的翻边52,翻边52抵在密封圈10上,翻边52的设置增大了下围边51与密封圈10的接触面积,稳定性更好,也避免密封圈10局部应力过大而受损,翻边52和延伸面42沿高度方向夹紧密封圈10,防止下围边51外侧的液体经过下围边51与延伸面42之间的间隙流入壶盖空腔中,提高了壶盖2的密封性和安全性。同时,凸边43的底面设有限位凹槽44,翻边52置于限位凹槽44内,且限位凹槽44在高度方向上的深度大于翻边52的厚度,则限位凹槽44将翻边52隐藏起来,避免翻边52的外缘裸露,不仅更加美观,而且避免翻边52的外缘裸露而割伤用户,提高产品使用的安全性。
本实施例中,限位槽8也可以设于下围边51的内侧面上,对应地,限位凸起9设于上围边41的外侧面上,限位凸起9卡入限位槽8内实现上壶盖4与下壶盖5的连接。
本实施例中,对上下的描述,以参考图1来定义,图1的上方为上,下方为下,例如壶盖2位于手柄3的上方,壶体1位于壶盖2的下方。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液体加热器,如图5和图6所述,所述壶盖2的边缘设有向壶体1方向延伸的壶盖侧壁21,所述壶盖侧壁21的外侧设有套装于壶盖侧壁21上的壶盖支架7,壶盖支架7为环形结构,壶盖支架7的周侧面上设有转动支架6,转动支架6与壶体1铰接实现壶盖2相对壶体1的翻转,所述壶盖侧壁21的外侧面和壶盖支架7的内侧面设有相互扣合的限位槽8和限位凸起9。壶盖2的边缘设置壶盖侧壁21,则壶盖2一体成型,简化装配程序,其壶盖2的密封性和整体强度较好,壶体1内沸腾的液体顺着壶盖侧壁21重新流入壶体1内,保证了用户的使用安全和使用体验;壶盖侧壁21的外侧套装有壶盖支架7,则壶盖侧壁21的外侧面与壶盖支架7的内侧面为限位槽8卡入限位凸起9内提供导向,提高了壶盖2与壶盖支架7的安装效率,而限位凸起9卡入限位槽8后,实现了壶盖2和壶盖支架7在高度方向和周向上的定位,不仅保证了壶盖2与壶盖支架7连接的可靠性,而且有效防止壶盖2与壶盖支架7之间的相对转动,进一步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同时,限位槽8和限位凸起9的结构简单,不仅易于成型和加工,而且不需要增设其他零部件即可实现壶盖2和壶盖支架7的固定,降低了壶盖2成本。
具体地,结合图7和图8,限位凸起9设于壶盖侧壁21的外侧面,限位槽8设于壶盖支架7的内侧面,所述限位凸起9的外侧设有导向面91,所述导向面91从下至上向远离壶盖侧壁21的方向倾斜,壶盖支架7的内侧边缘沿导向面91从下至上滑动使限位凸起9卡入限位槽8内,便于操作者的安装。限位槽8内设有第一限位面,当限位凸起9卡入限位槽8后,限位凸起9的上端面抵在第一限位面上,第一限位面的设置限制壶盖支架7从壶盖侧壁21的的底部脱落。同时,限位凸起9与限位槽8在壶盖2的径向上存在间隙,为壶盖侧壁21和壶盖支架7的热胀冷缩预留了活动空间。所述壶盖2位于壶盖侧壁21的外侧设有环形凸起22,环形凸起22面向壶体1的一侧设有第二限位面,限位凸起9卡入限位槽8时,壶盖支架7的顶部抵在第二限位面上,避免壶盖支架7安装过程中移动过量而从壶盖2顶部脱出。
本实施例中,壶盖支架7的内侧面也可以设置限位凸起9,对应地,壶盖侧壁21的外侧面设置限位槽8,所述限位凸起9的外侧设有导向面91,且导向面91从上至下向壶盖2内部倾斜,则壶盖侧壁21的外侧边缘沿导向面91滑动,便于限位凸起9卡入限位槽8内。
其它未描述结构参考实施例一。
除上述优选实施例外,本实用新型还有其他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作出各种改变和变形,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所定义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