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清洁拖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40755阅读:673来源:国知局
多功能清洁拖把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用于清洁毛发的多功能清洁拖把。



背景技术:

拖把应源于抹布。当需被清洁的地面为泥土时,人们恐怕只是想将其扫净,未必就想将其擦净。随着生产力的进步,生活环境的改变,需被清洁的地面也由泥土变为光洁的木板、石板时,擦洗的需要就产生了。擦洗地面最早应是抹布。擦洗虽使地面干净了,可操作者的第一个问题也来了——太累。问题是灵感的源泉,某人便在抹布上安装了一个长柄,哦,天壤之别——效益看到了,起了个形象的名字——“拖把”。拖把来到了这个世界上。实现了“直立行走”。

日子久了,新的问题又来了。拖把的工作部分——拖把头,自身也需要不断地洗洁。拖把头的洗洁对作业者手的伤害上升为了需要解决的问题。一日,一聪明人假定清洁头材料不变,搞出了“拧水拖把”,终于实现了“手水分离”。

随着科学之树的不断地长大。某日,有位不服气的家伙,面对拖把头材料(布条)的诸多不足,一使劲,憋出了胶棉拖把。实现了“宽面、富水、不脱毛”。如右图,称“辊棒拖把”。后来有人又改出新花样,造出对板挤水拖把。

今天,拖把的功能在不断的被扩大的,辅具也层出不穷,呈现出了百花齐放的局面。

但是,现有的拖把使用过程中需要频繁的清理拖把头。使得拖把使用不甚方便。

另外,为了清洁毛发。人们通常采用刷子或者粘尘纸。但是,上述物品使用繁琐,而且,毛发清理不稳定。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清洁方便且结构紧凑并用于清洁毛发的多功能清洁拖把。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多功能清洁拖把,包括呈长管状的大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大管端部固连有内部为空腔的外壳,还包括中手把和清洗板,上述中手把呈筒状且其套在大管上,上述清洗板位于外壳内且清洗板与上述的中手把相联,所述外壳上具有贯穿的清理口且在清理口处具有能开闭的翻盖,上述清洗板与外壳之间具有当两者接触时能将清洗板上的杂物推送至清理口处的清理结构,上述中手把在外力作用下下移后能带动上述清洗板由外壳内伸出。

初始状态时清洗板位于外壳中,整个拖把占用空间少,便于存放和携带。

清理过程中施加外力推动中手把,中手把推动后清洗板伸出外壳,从而能使本拖把能正常使用。

使用一段时间后需要清理清洗板上的杂质,例如:毛发。推动中手把上移,清洗板随着缩入外壳内,此时,在清理机构的作用下清洗板上的杂质顺畅的脱落。

打开翻盖后就能方便的将脱落的杂质由清理口处排出。当然,拖把正常使用过程中翻盖是关闭状态的。

在上述的多功能清洁拖把中,所述的清理结构包括固连在清洗板上的纤维布一和固连在外壳内侧的纤维布二。

纤维布能将杂质稳定的粘附在其上,当纤维布一与纤维布二相接触时,能将粘附在其上的杂质顺畅的脱落。

当然,脱落的杂质位于清理口处。

同时,纤维布是一种能稳定粘附毛发的特殊材料。

在上述的多功能清洁拖把中,所述纤维布一通过胶水固连在清洗板上。

在上述的多功能清洁拖把中,所述纤维布二通过胶水固连在外壳内侧。

在上述的多功能清洁拖把中,还包括一根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位于大管内,连接杆上端与中手把相联,连接杆下端与清洗板相联。

在上述的多功能清洁拖把中,所述连接杆下端与清洗板相铰接。

由于连接杆位于大管内部,因此这样的结构提高了整个拖把的结构紧凑性。

在上述的多功能清洁拖把中,所述大管上沿其轴向具有呈条形贯穿的条形孔,上述条形孔处具有一连接销,所述连接销的两端分别固连在中手把和连接杆上。

条形孔的设置能使中手把在设定的行车能沿大管平移。

在上述的多功能清洁拖把中,所述的外壳呈扁平状且在外壳内边沿的中心处具有呈圆筒状的连接部,上述连接部与大管相固连,所述外壳的外边沿处呈开口状。

连接部由于与大管相匹配,因此,外壳与大管能稳定的连接在一起。

在上述的多功能清洁拖把中,所述的清理口靠近于外壳的连接部处。

在上述的多功能清洁拖把中,所述的清理口呈长条状,上述的翻盖与清理口相匹配且翻盖的铰接在清理口处。

长条状的清理口和与其匹配的翻盖能使杂质稳定的脱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多功能清洁拖把由于清洗板能相对于外壳伸缩,因此,收纳状态时不占用空间,而且还不会致使清洗板被弄脏,其稳定性比较高。

同时,清洗板伸缩过程中通过清理结构就能将粘附在清洗板上的杂质顺畅脱落,并且脱落后的杂质能经清理口顺畅排出,整个拖把的使用也比较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多功能清洁拖把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多功能清洁拖把的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多功能清洁拖把中大管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多功能清洁拖把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大管;2、外壳;2a、清理口;2b、连接部;3、清洗板;4、中手把;5、翻盖;6、纤维布一;7、纤维布二;8、连接杆。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和图3和图4所示,本多功能清洁拖把包括呈长管状的大管1,所述大管1端部固连有内部为空腔的外壳2,还包括中手把4和清洗板3,上述中手把4呈筒状且其套在大管1上,上述清洗板3位于外壳2内且清洗板3与上述的中手把4相联,所述外壳2上具有贯穿的清理口2a且在清理口2a处具有能开闭的翻盖5,上述清洗板3与外壳2之间具有当两者接触时能将清洗板3上的杂物推送至清理口2a处的清理结构,上述中手把4在外力作用下下移后能带动上述清洗板3由外壳2内伸出。

所述的清理结构包括固连在清洗板3上的纤维布一6和固连在外壳2内侧的纤维布二7。

所述纤维布一6通过胶水固连在清洗板上。

所述纤维布二7通过胶水固连在外壳内侧。

还包括一根连接杆8,所述连接杆8位于大管1内,连接杆8上端与中手把4相联,连接杆8下端与清洗板3相联。

所述连接杆8下端与清洗板3相铰接。

所述大管1上沿其轴向具有呈条形贯穿的条形孔,上述条形孔处具有一连接销,所述连接销的两端分别固连在中手把4和连接杆8上。

所述的外壳2呈扁平状且在外壳2内边沿的中心处具有呈圆筒状的连接部2b,上述连接部2b与大管1相固连,所述外壳2的外边沿处呈开口状。

所述的清理口2a靠近于外壳2的连接部2b处。

所述的清理口2a呈长条状,上述的翻盖5与清理口2a相匹配且翻盖5的铰接在清理口2a处。

初始状态时清洗板位于外壳中,整个拖把占用空间少,便于存放和携带。

清理过程中施加外力推动中手把,中手把推动后清洗板伸出外壳,从而能使本拖把能正常使用。

使用一段时间后需要清理清洗板上的杂质,例如:毛发。推动中手把上移,清洗板随着缩入外壳内,此时,在清理机构的作用下清洗板上的杂质顺畅的脱落。

打开翻盖后就能方便的将脱落的杂质由清理口处排出。当然,拖把正常使用过程中翻盖是关闭状态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