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擦玻璃机器人的单履带悬挂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57365阅读:368来源:国知局
一种应用于擦玻璃机器人的单履带悬挂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擦玻璃机器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擦玻璃机器人的单履带悬挂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地发展进步以及人们的生活不断地提高,越来越多的智能生活用品进入至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作为一种新式玻璃清洗装置,擦玻璃机器人凭借着自动化程度高、智能化程度高的优点正不断地推广应用。需进一步指出,现有技术中存在形式各样的擦玻璃机器人产品;然而,对于现有的擦玻璃机器人而言,其一般通过双履带方式来实现行走、转向,结构复杂且稳定可靠性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应用于擦玻璃机器人的单履带悬挂装置,该应用于擦玻璃机器人的单履带悬挂装置结构设计新颖、稳定可靠性好。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应用于擦玻璃机器人的单履带悬挂装置,包括有固定支撑架,固定支撑架的下端侧可相对上下活动地装设有活动安装座,活动安装座装设有行走履带、履带驱动电机,履带驱动电机的动力输出轴与行走履带驱动连接,固定支撑架的上端部装设有升降驱动组件,升降驱动组件与活动安装座驱动连接;

升降驱动组件包括有螺装于固定支撑架上端部的电机支架,电机支架装设有升降驱动电机,活动安装座的上端部可相对转动地装设有连接圆盘,升降驱动电机的动力输出轴连设有呈竖向布置的升降驱动丝杆,连接圆盘对应升降驱动丝杆装设有升降丝杆螺母,升降驱动丝杆与升降丝杆螺母相配合;

电机支架与连接圆盘之间装设有左右对称且间隔布置的左侧连杆组、右侧连杆组,左侧连杆组包括有左侧上端连杆、左侧下端连杆,左侧上端连杆的上端部与电机支架铰接,左侧上端连杆的下端部与左侧下端连杆的上端部铰接,左侧下端连杆的下端部与连接圆盘铰接;右侧连杆组包括有右侧上端连杆、右侧下端连杆,右侧上端连杆的上端部与电机支架铰接,右侧上端连杆的下端部与右侧下端连杆的上端部铰接,右侧下端连杆的下端部与连接圆盘铰接。

其中,所述连接圆盘对应所述左侧连杆组件、所述右侧连杆组件分别装设有朝上凸出延伸的顶出块。

其中,所述连接圆盘通过轴承安装于所述活动安装座的上端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应用于擦玻璃机器人的单履带悬挂装置,其包括固定支撑架、活动安装座,活动安装座装设行走履带、履带驱动电机,固定支撑架上端部装设升降驱动组件;升降驱动组件包括电机支架、升降驱动电机,活动安装座上端部装设连接圆盘,升降驱动电机的动力输出轴连设升降驱动丝杆,连接圆盘装设升降丝杆螺母;电机支架与连接圆盘之间装设左、右侧连杆组,左、右侧连杆组分别包括上端连杆、下端连杆,上端连杆的上端部与电机支架铰接,上端连杆下端部与相应侧的左侧下端连杆上端部铰接,下端连杆下端部与连接圆盘铰接。通过上述结构设计,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设计新颖、稳定可靠性好的优点。

附图说明

下面利用附图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说明,但是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示意图。

在图1和图2中包括有:

1——固定支撑架 2——活动安装座

31——行走履带 32——履带驱动电机

4——升降驱动组件 41——电机支架

42——升降驱动电机 43——连接圆盘

431——顶出块 44——升降驱动丝杆

45——升降丝杆螺母 51——左侧连杆组

511——左侧上端连杆 512——左侧下端连杆

52——右侧连杆组 521——右侧上端连杆

522——右侧下端连杆 6——轴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应用于擦玻璃机器人的单履带悬挂装置,包括有固定支撑架1,固定支撑架1的下端侧可相对上下活动地装设有活动安装座2,活动安装座2装设有行走履带31、履带驱动电机32,履带驱动电机32的动力输出轴与行走履带31驱动连接,固定支撑架1的上端部装设有升降驱动组件4,升降驱动组件4与活动安装座2驱动连接。

进一步的,升降驱动组件4包括有螺装于固定支撑架1上端部的电机支架41,电机支架41装设有升降驱动电机42,活动安装座2的上端部可相对转动地装设有连接圆盘43,升降驱动电机42的动力输出轴连设有呈竖向布置的升降驱动丝杆44,连接圆盘43对应升降驱动丝杆44装设有升降丝杆螺母45,升降驱动丝杆44与升降丝杆螺母45相配合。

更进一步的,电机支架41与连接圆盘43之间装设有左右对称且间隔布置的左侧连杆组51、右侧连杆组52,左侧连杆组51包括有左侧上端连杆511、左侧下端连杆512,左侧上端连杆511的上端部与电机支架41铰接,左侧上端连杆511的下端部与左侧下端连杆512的上端部铰接,左侧下端连杆512的下端部与连接圆盘43铰接;右侧连杆组52包括有右侧上端连杆521、右侧下端连杆522,右侧上端连杆521的上端部与电机支架41铰接,右侧上端连杆521的下端部与右侧下端连杆522的上端部铰接,右侧下端连杆522的下端部与连接圆盘43铰接。

需进一步指出,连接圆盘43对应左侧连杆组51件、右侧连杆组52件分别装设有朝上凸出延伸的顶出块431。

另外,连接圆盘43通过轴承6安装于活动安装座2的上端部。

在本实用新型工作过程中,升降驱动电机42通过由升降驱动丝杆44与升降丝杆螺母45所组成的丝杆传动机构驱动连接圆盘43上下移动,上下移动的连接圆盘43带动活动安装座2同步上下移动,上下移动的活动安装座2带动行走履带31、履带驱动电机32同步上下移动。

需进一步解释,当升降驱动电机42驱动活动安装座2下移至下限位置时,左侧连杆组51、右侧连杆组52处于处于死点位置,即本实用新型利用连杆机构死点的原理完成连杆机构受力的设计,这样就可以有效地避升降驱动电机42的动力输出轴承6受轴向作用力;在上升阶段,由于连杆机构死点的原因无法单一的通过螺旋结构完成,本实用新型设置相应的顶出块431,上升时,顶出块431驱动相应侧的左侧连杆组51、右侧连杆组52退离死点位置。

综合上述情况可知,通过上述结构设计,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设计新颖、稳定可靠性好的优点。

以上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