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菜机和用于炒菜机的配料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41648阅读:243来源:国知局
炒菜机和用于炒菜机的配料盒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炒菜机和用于炒菜机的配料盒。



背景技术:

家电的智能化、自动化已经成为一种趋势,而自动炒菜机的需求无疑会越来越强烈。相关技术中的自动炒菜机大多采用搅拌式,对其内食材翻炒不均匀,且容易将其内的食材搅碎,使得炒菜机的炒菜效果不佳,此外,相关技术中的炒菜机不具备自动添加配料和食材的功能,使得用户对炒菜机的操作不便,用户体验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在于提出一种炒菜机,所述炒菜机翻炒均匀,炒菜效果好。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在于提出一种用于上述炒菜机的配料盒。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炒菜机,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外侧设有显示控制界面;支架,所述支架设在所述壳体内;滚筒锅,所述滚筒锅绕水平的旋转中心轴可旋转地设在所述支架上,且所述滚筒锅的重心低于所述滚筒锅的旋转中心轴,所述滚筒锅内形成有顶部具有开口的翻炒腔;驱动件,所述驱动件的输出轴与所述滚筒锅相对固定地相连,所述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滚筒锅旋转;配料盒,所述配料盒设在所述滚筒锅的上方并与所述滚筒锅的顶部开口相对,所述配料盒上间隔布置有流质配料区、粉质配料区以及辅料及食材配料区,所述流质配料区、所述粉质配料区以及所述辅料及食材配料区中的任一个均具有相互间隔开的多个配料存放腔,且每个所述配料存放腔的底部均连接有开关,所述开关用于打开或封闭所述配料存放腔的底部开口;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配料盒的多个开关相连。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炒菜机,可以实现食材的均匀翻炒,且可以有效地避免弄碎食材,炒菜效果好,用户体验佳。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配料存放腔的下部在从上到下的方向上向内收缩形成渐缩口状,且所述开关为设在所述配料存放腔底部的电磁阀或泵。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滚筒锅的底部设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设在所述滚筒锅的外侧用于检测滚筒锅的温度,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温度传感器和所述配料盒相连,所述温度传感器用于根据所述滚筒锅的温度控制配料盒加料。

进一步地,所述温度传感器包括多个,多个所述温度传感器间隔布置在所述滚筒锅的外表面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滚筒锅的底部设有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为:电磁加热装置,所述电磁加热装置设在所述滚筒锅的外表面上,且所述支架上设有与所述电磁加热装置相对的加热线圈;或加热管,所述加热装置设在所述滚筒锅外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配料盒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支架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用于炒菜机的配料盒,所述炒菜机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所述的炒菜机,所述配料盒上间隔布置有流质配料区、粉质配料区和辅料及食材配料区,所述流质配料区、所述粉质配料区以及所述辅料及食材配料区中的任一个均具有相互间隔开的多个所述配料存放腔,每个所述配料存放腔的底部均连接有配料管,且所述配料管上串接有电池阀或泵。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用于炒菜机的配料盒,可以将不同的食材和配料放置在不同的配料区中的不同的配料存放腔内,在炒菜机炒菜的过程中根据炒菜程序,在适当的时间和温度的情况下,通过控制连接在配料存放腔底部配料管上的电磁阀或泵的打开或关闭,从而在不同的时间段投放不同的配料,从而实现对配料的投放时间和投放量的控制。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配料存放腔的下部在从上到下的方向上向内收缩形成渐缩口状。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炒菜机的一个角度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所示的炒菜机的另一个角度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所示的配料盒的示意图;

图4是3中所示的配料存放腔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

炒菜机100,

第一支撑部11,

滚筒锅2,传动轴21,开口22,

驱动件3,

显示控制界面4,加热装置5,

配料盒7,流质配料区71,粉质配料区72,辅料及食材配料区73,

配料存放腔701,开关702,

壳体8,

旋转中心轴a。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参考图1-图4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炒菜机100。

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炒菜机100,包括:壳体8、支架、滚筒锅2、驱动件3和配料盒7。

具体地,滚筒锅2绕水平的旋转中心轴a可旋转地设在支架上,也就是说,滚筒锅2设在支架上,且滚筒锅2可绕旋转中心轴a旋转,例如,滚筒锅2可以绕旋转中心轴a做整圈的旋转运动,滚筒锅2也可以绕旋转中心轴a在一定的角度范围内往复摆动。

滚筒锅2的重心低于滚筒锅2的旋转中心轴a,这样,当滚筒锅2旋转偏离初始位置时,滚筒锅2可以在重力作用下自动回落,最终恢复至初始位置(例如图1和图2中所示的滚筒锅2所在位置)。滚筒锅2内形成有翻炒腔,滚筒锅2的顶部具有连通翻炒腔的开口22,用户可以从开口22将食材和调料投放进翻炒腔,由炒菜机100翻炒炒菜。

驱动件3的输出轴与滚筒锅2相对固定地相连,驱动件3用于驱动滚筒锅2旋转,以通过滚筒锅2旋转实现翻转食材炒菜。

结合图1和图2,炒菜机100包括支架、滚筒锅2和驱动件3,滚筒锅2可旋转地设在支架上,驱动件3与滚筒锅2相连以驱动滚筒锅2旋转,具体地,在炒菜机100工作的过程中,驱动件3驱动滚筒锅2旋转,例如,驱动件3可以驱动滚筒锅2绕其旋转中心轴a往复摆动,当滚筒锅2在驱动件3的驱动下沿一个方向(例如图2中所示的顺时针方向)转动时,滚筒锅2内的食材在重力的作用下,会沿与滚筒锅2相反的方向滚动,从而实现对食材的翻炒。

另外,当滚筒锅2的转动速度较快时,滚筒锅2内的食材相对滚筒锅2静止不动,当滚筒锅2突然停止或突然反方向转动时,由于存在向心力,滚筒锅2内的食材会瞬间大幅度翻动,从而可以实现快速翻动食材的效果。

如图1和图2所示,配料盒7设在滚筒锅2的上方,用于放置炒菜所需的配料(例如食材、油、盐、酱油、醋等等),且配料盒7与滚筒锅2的顶部开口22相对,以便于在炒菜机100炒菜的过程中,可以将配料盒7中的配料直接从开口22投放进入滚筒锅2内,从而提高用户操作炒菜机100的便利性。

结合图3,配料盒7上间隔布置有流质配料区71、粉质配料区72以及辅料及食材配料区73,其中,流质配料区71用于放置液体配料,例如油、酱、醋等,粉质配料区72用于放置粉末配料,例如胡椒粉、辣椒粉等,辅料及食材配料区73用于放置食材或辅料,例如青椒、葱、蒜等。

此外,由于本实施例的炒菜机100的配料优选为流体形式,因此,在可能的情况下,将所有配料都制作为流体配料,此时配料盒7上可以只包括流质配料区71。

进一步地,流质配料区71、粉质配料区72以及辅料及食材配料区73中的任一个均具有相互间隔开的多个配料存放腔701,由此,可以将每一种食材和配料均单独放置,以便于炒菜机100在炒菜的过程中根据炒菜程序,在不同的时间段投放不同的配料。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炒菜机100,可以实现食材的均匀翻炒,且可以有效地避免弄碎食材,炒菜效果好,用户体验佳。此外,通过在滚筒锅2的上方设置配料盒7,用户可以提前将配料放置在配料盒7中,在炒菜时直接从配料盒7中将配料放入滚筒锅2内进行调味,由此,可以提高用户操作炒菜机100的便利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4所示,配料盒7上具有相互隔开的多个配料存放腔701,且配料存放腔701的个数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定,不同的配料存放腔701内可以用于放置不同的食材和配料。

结合图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配料存放腔701呈长方体形状,当然,配料存放腔701也可为圆柱体形状或锥形体等其他形状。进一步地,配料存放腔701的下部呈在从上到下的方向上向内收缩形成渐缩口状,以便于控制配料存放腔701的出料口的大小,还可以缩小配料存放腔的出口,以便于提高对投放配料控制的精确性。且配料存放腔701的出料口的口径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例如,位于流质配料区71和粉质配料区72的配料使用量小,所以流质配料区71和粉质配料区72的配料存放腔701的出料口口径可以设置为小值;而辅料及食材配料区73内放置的食材体积和用量均较大,所以辅料及食材配料区73的配料存放腔701的出料口口径可以设置较大。

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每个配料存放腔701的底部均连接有开关702,开关702用于打开或封闭配料存放腔701的底部开口,即用于打开或关闭配料存放腔701的出料口。例如,当需要往滚筒锅2内投放特定的食材或配料时,打开该配料存放腔701的底部的出料口,当按设定的量将该配料投放完毕之后,再关闭该配料存放腔701的底部的出料口。

优选地,开关702可以为设在配料存放腔701底部的电磁阀或泵。由此,可以便于控制配料存放腔701的底部出料口的打开和关闭,提高用户对炒菜机100操作的便利性。

此外,由于配料存放腔701的底部的出料口的口径固定,因此,可以通过控制配料存放腔701的出料口的开合时间对配料的出料量进行控制。当然,也可以通过在配料存放腔701内设置流量传感器或重量传感器对配料存放腔701内的出料量进行侦测控制。例如,可以在流质配料区71的配料存放腔701内的出料口设置流量传感器,在粉质配料区72的配料存放腔701内设置重量传感器。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辅料及食材,每次炒菜时可在辅料及食材配料区73的配料存放腔701内放置一次炒菜的辅料及主要食材,炒菜时将配料存放腔701内的辅料或食材一次性出料完毕,无需对用量进行控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例中,配料盒7上可以布置为固定用途配料区和自定义配料区,例如,用户可以将最常用的几个配料(例如食用油、盐、酱油、醋等)固定配置到固定用途配料区中,并由炒菜机100的炒菜系统默认,例如,将食用油放入固定用途配料区中的食用油存放腔中,这样用户在使用时无需再对食用油存放腔的用途进行设置。而在自定义配料区中,用户需在炒菜系统中对自定义配料区中的配料存放腔进行自定义设置,这样,系统在调用某个菜单进行炒菜,当需要自定义配料区中的某一配料存放腔内的配料时,才能打开该配料存放腔内的开关,以加入该配料存放腔内中的配料。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参照图1,支架可以包括:底座、第一支撑部11和第二支撑部,第一支撑部11与底座相连并向上延伸;第二支撑部也与底座相连并向上延伸,且第二支撑部与第一支撑部11在水平方向(例如图1中所示的前后方向)上间隔布置,滚筒锅2支撑在第一支撑部11和第二支撑部上,且滚筒锅2可旋转地设在第一支撑部11和第二支撑部之间,驱动件3设在第一支撑部11和第二支撑部中的一个上,例如,驱动件3可以设在第一支撑部11上,也可以设在第二支撑部上,以便于由第一支撑部11或第二支撑部支撑驱动件3,同时缩短驱动件3与滚筒锅2之间的距离,便于驱动件3驱动滚筒锅2旋转。

进一步地,参照图1,底座的上表面上设有显示控制界面4,显示控制界面4位于第一支撑部11和第二支撑部之间区域的外侧。由此,可以便于将显示控制界面4与滚筒锅2有效地间隔开,便于用户观察和操控显示控制界面4,避免用户烫伤等。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1,滚筒锅2的底部可以设有加热装置5,加热装置5设在滚筒锅2的外侧,例如,加热装置5可以设在滚筒锅2的外表面上,加热装置5也可以邻近并环绕滚筒锅2的外周面设置,且加热装置5覆盖滚筒锅2的外表面的至少一部分。由此,可以便于加热装置5直接加热滚筒锅2,提高加热效率。

具体地,加热装置5可以为电磁加热装置,电磁加热装置设在滚筒锅的外表面上,且支架上设有与电磁加热装置相对的加热线圈,这样,可以利用电磁感应效应实现对滚筒锅的加热,提高加热效率,使得滚筒锅的受热更加均匀。例如,滚筒锅2可以为导磁材料件或滚筒锅2上设有导磁涂层,通过电磁感应效应实现对滚筒锅2的加热。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例中,加热装置5还可以为加热管,且加热管设在滚筒锅的外侧。由此,可以实现对滚筒锅2的加热效果的同时,降低成本。

进一步地,滚筒锅2的底部还可以设有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设在滚筒锅的外侧,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滚筒锅2的温度,通过将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温度数据反馈至炒菜机100的控制器,可以实现对滚筒锅2的控温效果。更进一步地,控制器分别与温度传感器和配料盒相连,温度传感器用于根据滚筒锅的温度控制配料盒加料,由此,可以在更加适当的时间加入配料,使得对整个炒菜过程的控制更加精确,从而提高炒菜机的烹饪质量,提升菜肴的口感。

有利地,温度传感器可以包括多个,多个温度传感器间隔布置在滚筒锅的外表面上,由此,可以同时测量滚筒锅外表面的多个位置的温度,从而提高温度传感器对滚筒锅测温的准确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1,配料盒可拆卸地安装在支架相连;当用户需要清洗配料盒时,可以将配料盒从支架上拆卸下来,清洗完成后,再将配料盒安装在支架上,从而可以便于用户清洗,避免在清洗配料盒时炒菜机进水。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1,滚筒锅2可拆卸地安装在支架相连;当用户需要清洗滚筒锅2时,可以将滚筒锅2从支架上拆卸下来,清洗完成后,再将滚筒锅2安装在支架上,从而可以便于用户清洗,避免在清洗滚筒锅时炒菜机进水。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滚筒锅2可以包括外锅和内锅,外锅设在支架上,且内锅可拆卸地设在外锅内,内锅的内部形成为翻炒腔。当炒菜完成后用户需要清洗时,可以将内锅从外锅上拆卸下来,清洗完成后,再将内锅安装在外锅内,从而便于用户对炒菜机100进行清洗操作,提高安全性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1和图2,滚筒锅2呈中空且顶部具有开口22的球形或椭球形,由此,可以进一步提高炒菜机100翻炒的均匀性。当然,滚筒锅2还可以呈中空且顶部具有开口22的卧式的柱状,且滚筒锅2的垂直于旋转中心轴a的截面可以为圆形或椭圆形,由此,可以简化滚筒锅2的结构,便于加工成型。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炒菜机100的炒菜方法,所述炒菜方法包括:

滚筒锅2沿环绕旋转中心轴a的方向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往复转动,滚筒锅2在第一位置时朝第一方向(例如图2中所示的顺时针方向)偏离滚筒锅2的铅垂位置(例如图2中所示的滚筒锅2所在位置,滚筒锅2处于自然状态下所在的位置)第一预定角度,滚筒锅2在第二位置时朝第二方向(例如图2中所示的逆时针方向)偏离滚筒锅2的铅垂位置第二预定角度,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分别为环绕旋转中心轴a的方向,且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相反,第一预定角度和第二预定角度均小于180°,例如,第一预定角度和第二预定角度均可以为40°、55°、70°、90°、120°等等。

结合图1和图2,所述炒菜方法为:滚筒锅2环绕旋转中心轴a往复摆动,具体地,炒菜开始前,滚筒锅2位于铅垂位置(图2中所示的滚筒锅2所在位置),当炒菜开始后,滚筒锅2在驱动件3的驱动下沿图2中所示的顺时针方向转动至第一位置,且第一位置与竖直方向的夹角第一预定角度小于180°;然后驱动件3驱动滚筒锅2沿图2中所示的逆时针方向转动,滚筒锅2从第一位置转动至第二位置,且第二位置与竖直方向的夹角第二预定角度小于180°,然后驱动件3再次驱动滚筒锅2沿顺时针方向从第二位置转动到第一位置,如此往复,以实现对滚筒锅2内的食材进行翻炒。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炒菜机100的炒菜方法,可以提高对滚筒锅2翻炒腔内食材翻炒的均匀性,提高食材受热的均匀性,且不易搅碎食材。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炒菜方法可以包括第一工作模式,在第一工作模式,滚筒锅2以第一预定速度转动至第一位置或第二位置停止预定时间后反向旋转。例如,在第一工作模式,滚筒锅2可以先以第一预定速度从铅垂位置顺时针转动至第一位置,停止预定时间,然后再以第一预定速度沿逆时针方向由第一位置转动至第二位置,再停止预定时间,然后再反向以第一预定速度从第二位置转至第一位置,如此反复。

进一步地,炒菜方法还包括第二工作模式,在第二工作模式,滚筒锅2以预定周期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转动,且滚筒锅2在第二工作模式的旋转速度低于滚筒锅2在第一工作模式的旋转速度,也就是说,第二工作模式下的旋转速度低于第一预定速度,例如,当第二工作模式下的旋转速度为第二预定速度时,第二预定速度小于第一预定速度。

例如,炒菜方法包括第一工作模式和第二工作模式,在第一工作模式,滚筒锅2以第一预定速度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转动,在第二工作模式,滚筒锅2以第二预定速度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转动,其中,第一预定速度大于第二预定速度,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在45°到90°范围内。

在第一工作模式下,滚筒锅2以第一预定速度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转动时,由于第一预定速度较快,滚筒锅2内的食材与滚筒锅2同步转动,当滚筒锅2突然停止或反向转动时,由于向心力的作用,锅内的食材会瞬间大幅度翻动,实现快速翻动的目的。

在第二工作模式下,滚筒锅2以第二预定速度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转动时,由于第二预定速度相对较慢,在滚筒锅2转动的过程中,滚筒锅2内的食材沿与滚筒锅2转动方向相反的方向滚动,从而实现对食材的翻炒。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在炒菜的过程中,炒菜机100可以仅采用第一工作模式进行快速翻炒,也可以仅采用第二工作模式翻炒,还可以根据不同的炒菜阶段在第一工作模式和第二工作模式之间切换运行。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用于炒菜机的配料盒,所述炒菜机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炒菜机,所述配料盒上间隔布置有流质配料区、粉质配料区和辅料及食材配料区,流质配料区、粉质配料区以及辅料及食材配料区中的任一个均具有相互间隔开的多个所述配料存放腔,每个配料存放腔的底部均连接有配料管,且配料管上串接有电池阀或泵。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炒菜机的配料盒,可以将不同的食材和配料放置在不同的配料区中的不同的配料存放腔内,在炒菜机100炒菜的过程中根据炒菜程序,在适当的时间和温度的情况下,通过控制连接在配料存放腔701底部配料管上的电磁阀或泵的打开或关闭,从而在不同的时间段投放不同的配料,从而实现对配料的投放时间和投放量的控制。

进一步地,配料存放腔701的下部在从上到下的方向上向内收缩形成渐缩口状,由此,可以缩小配料存放腔的出口,以便于提高对投放配料控制的精确性。且配料存放腔701的出料口的口径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三方面的炒菜机的加料方法,所述炒菜机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炒菜机,所述加料方法包括:

控制器接收食谱,并根据食谱确定配料添加步骤,确定每个配料添加步骤中的配料添加预设量,确定配料添加条件。

每个配料添加步骤均包括:如果达到配料添加条件,则控制器控制对应的配料存放腔的开关打开,直到对应配料的添加量达到配料添加预设量,然后控制器控制关闭对应配料存放腔的开关。

其中,配料添加条件包括翻炒时间达到预定时间,或滚筒锅的温度达到预定值。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炒菜机的加料方法,可以实现对炒菜机加料的精确控制,提高菜肴的烹饪质量。

下面将参考图1和图2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炒菜机100。

参照图1,炒菜机100包括支架、滚筒锅2、驱动件3、显示控制界面4、加热装置5、温度传感器、控制器、壳体8和配料盒7,其中,支架、滚筒锅2、驱动件3和加热装置5均设在壳体内,驱动件3为电机。

具体地,如图1所示,支架包括:底座、第一支撑部11和第二支撑部,第一支撑部11和第二支撑部均设在底座上,且第一支撑部11和第二支撑部均沿竖直向上的方向延伸且相互平行,其中,第一支撑部11连接在底座后端的中部,第二支撑部与第一支撑部11前后相对并间隔开。

滚筒锅2呈中空且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圆柱状,滚筒锅2内形成有用于炒菜的翻炒腔,且滚筒锅2的顶部具有连通翻炒腔的开口22。滚筒锅2上设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传动轴21,滚筒锅2通过传动轴21可转动地支撑在第一支撑部11和第二支撑部上,且位于第一支撑部11和第二支撑部之间,滚筒锅2的最下端与底座11间隔开预定距离,以便于放置餐盘6。电机设在第二支撑部的上部,且电机的电机轴与滚筒锅2的传动轴21传动连接,用于驱动滚筒锅2旋转。滚筒锅2与电机可拆卸连接,以便于将滚筒锅2拆卸下来清洗。

显示控制界面4设置在壳体8上表面的前侧。

滚筒锅2的底部设有加热装置5和温度传感器,以便于对滚筒锅2进行加热和控温。加热装置5设在滚筒锅2的外侧。

如图1和图2所示,配料盒7设在壳体8上且位于滚筒锅2的上方,配料盒7上间隔布置有流质配料区71、粉质配料区72以及辅料及食材配料区73,且流质配料区71、粉质配料区72以及辅料及食材配料区73中均具有相互间隔开的多个配料存放腔701。每个配料存放腔701的下部呈在从上到下的方向上向内收缩形成渐缩口状,并限定出配料存放腔701的出料口,且配料存放腔701的出料口均连接有电磁阀,每个电磁阀均与控制器相连。每个配料存放腔701的出料口均与滚筒锅2的开口22上下相对。

下面描述上述实施例的炒菜机100的炒菜方法:

炒菜方法包括第一工作模式和第二工作模式,第一工作模式时,滚筒锅2环绕旋转中心轴a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以第一预定速度往复转动,且滚筒锅2以第一预定速度转动至第一位置或第二位置停止预定时间后反向旋转。其中,第一位置为滚筒锅2从铅垂位置沿顺时针方向转动50°到70°范围后所在位置,第二位置为滚筒锅2从铅垂位置沿逆时针方向转动50°到70°范围后所在位置,第一预定速度较高。

第二工作模式时,滚筒锅2环绕旋转中心轴a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以第二预定速度往复转动,第一位置为滚筒锅2从铅垂位置沿顺时针方向转动70°到90°范围后所在位置,第二位置为滚筒锅2从铅垂位置沿逆时针方向转动70°到90°范围后所在位置,第二预定速度小于第一预定速度。

当电机以较快的第一预定速度驱动滚筒锅2沿顺时针转动一定角度(例如60度)时立即停止或以相反的方向进行转动,当滚筒锅2转动较快时,锅内的食材相对内锅不动;而当转动突然停止或以反方向转动时,由于存在向心力,锅内的食材会瞬间大幅度翻动,从而实现快速翻动的目的。

当电机以第一预定速度驱动内锅顺时针转动一定角度(例如75度),锅内的食材由于重力作用,在整个转动过程中会以与滚筒锅2相反的方向滚动,从而对食材进行翻炒;同理,当电机驱动滚筒锅2逆时针转动时反之。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炒菜机100,通过电机驱动滚筒锅2往复摆动,当电机转动时,其带动滚筒锅2转动,可以实现对锅内食材进行自动翻炒。此外,通过调整电机转动的角度和速度,炒菜机100还可以有其他的工作模式,从而可以实现对锅内食材的翻炒进行调节。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炒菜机100,在炒菜前,用户可以将餐盘6放置在滚筒锅2的正下方,炒菜时,用户通过显示控制界面4选择开启相对应的炒菜程序,该炒菜程序可以是自动炒菜机100出厂时固有的程序,也可以是从网上下载的程序,比如原厂或菜单服务商在网上发布的程序,或网友做过的菜共享的程序。

程序启动后,炒菜机开始炒菜,且在炒菜的过程中,炒菜机的加料方法为:

根据食谱确定配料添加步骤,确定每个配料添加步骤中的配料添加预设量,确定配料添加条件。配料添加条件包括翻炒时间达到预定时间,或滚筒锅的温度达到预定值。

每个配料添加步骤均包括:如果达到配料添加条件,则控制器控制对应的配料存放腔的开关打开,直到对应配料的添加量达到配料添加预设量,然后控制器控制关闭对应配料存放腔的开关。

例如,当滚筒锅的温度达到预定值时,控制打开食用油所在的配料存放腔的开关,当倒入预定量的食用油后,关闭该存放腔开关;当滚筒锅温度再次达到预定值,打开对应的主料所在的存放腔的开关,主料投放完毕后滚筒锅开始翻炒,当翻炒时间达到预定时间后,控制配料存放腔的开关放入需要加入的调料,再翻炒预定时间。

当菜炒好后,可以将滚筒锅2从壳体8内取出,将菜肴盛出。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还可以是通信;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