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排气减震隔热吸音的塑料发泡地垫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96277阅读:23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族生活用品
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排气减震隔热吸音的塑料发泡地垫。
背景技术
:在洗浴中心、宾馆、酒家、娱乐场所、公共场所乃至家庭,地垫被广泛使用。公知的应用于前述场所的地垫大都使用发泡材料制成,但制作泡孔均为密实分布,透气性差、回弹性差的缺点。发明专利申请公开号201280039066.0本发明提供一种泡孔结构微细且均匀的聚酯类弹性体发泡体。本发明的聚酯类弹性体发泡体的特征在于,其是通过使包含聚酯类弹性体和经表面处理加工的无机物(氢氧化物除外)的聚酯类弹性体组合物发泡而形成的。制备出的弹性发泡体的泡孔结构均匀,受力后没法使力分散出来,碰撞缓冲性不佳。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号CN1524674A提供的自结皮软质泡沫塑料印花地垫由聚氨酯塑料发泡形成弹性中间层和发泡塑料相互粘结的纤维织物形成印花表皮层,这种地垫由于芯层采用的是聚氨酯塑料发泡层,因此抗老化性及耐用性较为理想,但透气性和防滑性以及柔软性并不会表现出令人满意的程度。实用新型专利授权公告号CN2831968Y推荐的一种弹性加底地垫,面层采用天然纤维,底层包括与面层连接的防水层和与防水层连接的弹性层,该方案提供的地垫具有一定的柔软、弹性和防滑效果,但是由于防水层位于底、面层之间,使透气性受到一定的影响,并且底层的拒水性并不能保障。发明专利申请公开号CN1736399A介绍的一种不易脱胶的地垫,将底层与面层两者粘贴连接,在底层的背面喷酒一层胶,并且在喷酒胶的同时将底层深入(渗透)到面层内,实现面底层的粘贴连接,这种结构对于增进地垫的强度有所建树,但是柔软性、防潮和透气性同样并不会表现出令人满意的效果。综上所述,在并不限于上述列举的文献中未见有集减震、透气性、隔热和吸音于一体的发泡地垫,为此,有必要研发一种排气减震隔热吸音的塑料发泡地垫。技术实现要素: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排气减震隔热吸音的塑料发泡地垫,从上至下具有不同比重的发泡孔,使整个塑料发泡地垫具有很好的透气和减震缓冲作用,重压后能够回弹,隔热吸音效果好。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排气减震隔热吸音的塑料发泡地垫,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上表部、中芯部和下表部,所述上表部与中芯部之间设置有第一渐变部,所述下表部与中芯部之间设置有第二渐变部,所述发泡地垫一体成型,所述上表部、第一渐变部和中芯部的比重逐渐减少,所述下表部、第二渐变部和中芯部的比重逐渐减少。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排气减震隔热吸音的塑料发泡地垫具有不同的比重,上表部和下表部的比重比较大,且位于地垫的上下侧,与物体接触产生挤压时能很好承受作用力,同时比重大耐磨性好,能将作用力均匀地分散到内侧的第一渐变部和第二渐变部,第一渐变部和第二渐变部的比重均比上表部和下表部的比重大,平均泡孔大小较大韧性好,继续将作用力均匀地分散到中芯部,中芯部的比重最大,平均泡孔大小大,承受作用力后挤压变形,能很好地起到排气作用,使整个地垫的透气性好,同时这样的逐渐变化的比重大小产生的孔结构能很好地起到吸音效果,不同大小的孔结构有效地吸收不同有音调的声音。比重的大小能够根据配方和倍率进行调整,本实用新型的发泡倍率为5-40倍,泡孔大小为0.001-3.0mm,从而能够控制上表部、第一渐变部、下表部、第二渐变部和中芯部的孔结构大小。其中,所述第一渐变部从上至下设置有上表渐变部和第一中芯渐变部,所述上表渐变部的比重比上表部的比重小1-1.2倍,所述第一中芯渐变部的比重比上表部的比重小1.5-2倍,第一渐变部从上至下的比重逐渐减小。上表部的比重相对于中芯部的比重大,通过设置第二渐变部能缓冲上表部与中芯部之间的受力情况,能够很好地承受作用力与分散作用,使减震效果更明显,受力后缓冲时间更长,降低作用力,避免受伤。其中,所述第二渐变部从下至上设置有下表渐变部和第二中芯渐变部,所述下表渐变部的比重比第二中芯部的比重大1-1.2倍,所述第二中芯渐变部的比重比上表部的比重小1.5-2倍,第二渐变部从下至上的比重逐渐减小。相同地,下表部的比重相对于中芯部的比重大,能够很好地承受作用力与分散作用,使减震效果更明显,受力后缓冲时间更长,降低作用力,避免受伤。第一渐变部与第二渐变部的结合,能大大地增加缓冲时间,减少作用力,同时隔热吸音效果好。其中,所述上表部上表面设置有压纹,所述压纹上表面设置有第一复膜层。其中,所述下表部的下表面设置有底纹。所述底纹下表面设置有第二复膜层。压纹和底纹均设置有凸起部和间沟,间沟设置于凸起部之间,凸起部能够起到防滑的作用,地垫弯曲时凸起部相互挤压,同时由于间沟给予凸起部挤压的空间,使地垫能够很好地适用于弯曲地面,与地面的贴合性好,附着力强,摩擦力大,防滑性好。同时第一复膜层和第二复膜层能够使地垫具有美观的图案,更具观赏性。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排气减震隔热吸音的塑料发泡地垫,从上至下具有不同比重的发泡孔,使整个塑料发泡地垫具有很好的透气和减震缓冲作用,重压后能够回弹,隔热吸音效果好。附图说明利用附图对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以下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排气减震隔热吸音的塑料发泡地垫的剖面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包括:1上表部、2中芯部、3下表部。具体实施方式结合以下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实施例一一种排气减震隔热吸音的塑料发泡地垫,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上表部1、中芯部2和下表部3,所述上表部1与中芯部2之间设置有第一渐变部,所述下表部3与中芯部2之间设置有第二渐变部,所述发泡地垫一体成型,所述上表部1、第一渐变部和中芯部2的比重逐渐减少,所述下表部3、第二渐变部和中芯部2的比重逐渐减少。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排气减震隔热吸音的塑料发泡地垫具有不同的比重,上表部1和下表部3的比重比较大,且位于地垫的上下侧,与物体接触产生挤压时能很好承受作用力,同时比重大耐磨性好,能将作用力均匀地分散到内侧的第一渐变部和第二渐变部,第一渐变部和第二渐变部的比重均比上表部1和下表部3的比重大,平均泡孔大小较大韧性好,继续将作用力均匀地分散到中芯部2,中芯部2的比重最大,平均泡孔大小大,承受作用力后挤压变形,能很好地起到排气作用,使整个地垫的透气性好,同时这样的逐渐变化的比重大小产生的孔结构能很好地起到吸音效果,不同大小的孔结构有效地吸收不同有音调的声音。比重的大小能够根据配方和倍率进行调整,本实施例的第一渐变部从上至下设置有上表渐变部和第一中芯渐变部,所述上表渐变部的比重比上表部1的比重平均小1.1倍,第一渐变部的泡孔平均大小为0.01mm,所述第一中芯渐变部的比重比上表部1的比重平均小1.2倍,第一中芯渐变部的泡孔平均大小为0.12mm,第一渐变部从上至下的比重逐渐减小。所述第二渐变部从下至上设置有下表渐变部和第二中芯渐变部,所述下表渐变部的比重比下表部3的比重平均小1.1倍,下表渐变部的泡孔平均大小为0.01mm,所述第二中芯渐变部的比重比上表部1的比重平均小1.6倍,第二中芯渐变部的平均泡孔大小为0.16mm,第二渐变部从下至上的比重逐渐减小。所述上表部1上表面设置有压纹,所述压纹上表面设置有第一复膜层。实施例二一种排气减震隔热吸音的塑料发泡地垫,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上表部1、中芯部2和下表部3,所述上表部1与中芯部2之间设置有第一渐变部,所述下表部3与中芯部2之间设置有第二渐变部,所述发泡地垫一体成型,所述上表部1、第一渐变部和中芯部2的比重逐渐减少,所述下表部3、第二渐变部和中芯部2的比重逐渐减少。比重的大小能够根据配方和倍率进行调整,所述第一渐变部从上至下设置有上表渐变部和第一中芯渐变部,所述上表渐变部的比重比上表部1的比重平均小1.2倍,上表渐变部的泡孔平均大小为0.012mm,第一中芯渐变部的比重比上表部1的比重平均小1.3倍,第一中芯渐变部的泡孔平均大小为0.13mm,第一渐变部从上至下的比重逐渐减小。所述第二渐变部从下至上设置有下表渐变部和第二中芯渐变部,所述下表渐变部的比重比下表部3的比重小1.2倍,上表渐变部的泡孔平均大小为0.012mm,所述第二中芯渐变部的比重比上表部1的比重小1.8倍,上表渐变部的泡孔平均大小为0.18mm,第二渐变部从下至上的比重逐渐减小。所述上表部1上表面设置有压纹,下表部3的下表面设置有底纹。实施例三一种排气减震隔热吸音的塑料发泡地垫,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上表部1、中芯部2和下表部3,所述上表部1与中芯部2之间设置有第一渐变部,所述下表部3与中芯部2之间设置有第二渐变部,所述发泡地垫一体成型,所述上表部1、第一渐变部和中芯部2的比重逐渐减少,所述下表部3、第二渐变部和中芯部2的比重逐渐减少。比重的大小能够根据配方和倍率进行调整,所述第一渐变部从上至下设置有上表渐变部和第一中芯渐变部,所述上表渐变部的比重比上表部1的比重平均小1倍,上表渐变部的泡孔的平均大小为0.01mm,所述第一中芯渐变部的比重比上表部1的比重平均小1倍,第一中芯渐变部的泡孔的平均大小为0.01mm,第一渐变部从上至下的比重逐渐减小。所述第二渐变部从下至上设置有下表渐变部和第二中芯渐变部,所述下表渐变部的比重比下表部3的比重平均小1倍,所述第二中芯渐变部的比重比上表部1的比重平均小1倍,第二渐变部从下至上的比重逐渐减小。所述上表部1上表面设置有压纹,下表部3的下表面设置有底纹,压纹上表面设置有第一油墨层,底纹下表面设置有第二油墨层。实施例四一种排气减震隔热吸音的塑料发泡地垫,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上表部1、中芯部2和下表部3,所述上表部1与中芯部2之间设置有第一渐变部,所述下表部3与中芯部2之间设置有第二渐变部,所述发泡地垫一体成型,所述上表部1、第一渐变部和中芯部2的比重逐渐减少,所述下表部3、第二渐变部和中芯部2的比重逐渐减少。比重的大小能够根据配方和倍率进行调整,所述第一渐变部从上至下设置有上表渐变部和第一中芯渐变部,所述上表渐变部的比重比上表部1的比重平均小1倍,上表渐变部的泡孔的平均大小为0.01mm,所述第一中芯渐变部的比重比上表部1的比重平均小1倍,上表渐变部的泡孔的平均大小为0.1mm,第一渐变部从上至下的比重逐渐减小。所述第二渐变部从下至上设置有下表渐变部和第二中芯渐变部,所述下表渐变部的比重比下表部3的比重平均小1倍,下表渐变部的泡孔的平均大小为0.01mm,所述第二中芯渐变部的比重比上表部1的比重平均小1倍,第二中芯渐变部的泡孔的平均大小为0.01mm,第二渐变部从下至上的比重逐渐减小。所述上表部1上表面设置有压纹,下表部3的下表面设置有底纹,压纹上表面设置有第一油墨层,底纹下表面设置有第二油墨层。性能测试:地垫重量Kg/m²厚度(mm)跌落高度临界值(m)隔热率(%)吸音率(%)实施例112.41213.235.25.2实施例213.81313.1365.4实施例312.912.514.536.26.2实施例413.113.412.936.23.4从上面性能测试可知道,利用本发明制备出的排气减震隔热吸音的塑料发泡地垫具有很好的减震缓冲隔热吸音的效果,跌落高度临界值最高可达到14.5m,隔热率最好可达到36.2%的隔热效果,吸音率最好可达到6.2%吸收效果,吸音效果好。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细地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