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机考用桌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可升降屏风桌。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计算机考试已经成为当今社会中,例如学校和国家机关等组织考试的常规形式。
现有技术中用于机考的可升降屏风桌,通过设置横竖交错焊接的方钢管,将两个圆柱形导轨对称设置于电动推杆的两侧的钢管上,起到屏风导向作用。然后,在上述结构的外部包覆板材。使得该可升降屏风桌降部分占体积较大,让桌面下空间变得狭小,影响考试腿部自由度,并影响电脑主机箱的放置,结构笨重,搬运、安装及其不便,且成本高昂。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能够节约安装空间,且安装运输方便的可升降屏风桌。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升降屏风桌,包括沿着一定方向依次连接的多个单元,各个单元分别包括:
底座,用于支撑所述单元,
桌壁,包括侧壁和隔壁,所述隔壁与侧壁连接,并将屏风桌分隔成两个桌区,其中,所述侧壁和隔壁为双层结构,
桌面板,水平固定于所述各个桌区内的侧壁和隔壁上,
屏风,位于所述双层结构内,
导轨组件,固定于所述桌壁的双层结构内,用于支撑所述屏风,并为所述屏风运动导向,
驱动器,固定于所述桌壁的外侧面上,并与所述屏风连接,用于驱动所述屏风上升或下降。
优选地,所述屏风为山字形,包括彼此平行的第一屏风板、第二屏风板和第三屏风板,以及分别与所述第一屏风板、第二屏风板和第三屏风板垂直连接的第四屏风板,其中,
所述第一屏风板位于所述第二屏风板和第三屏风板之间,所述第二屏风板和第三屏风板位于所述第四屏风板的两端。
优选地,所述桌壁的双层结构的形状分别与所述屏风相配。
优选地,所述导轨组件包括导轨,以及固定于所述导轨上的连接板,
所述导轨为偏平结构,
所述连接板用于将屏风连接到所述导轨上。
优选地,所述导轨组件的数目为多个。
优选地,在固定所述导轨组件的双层结构内固定有多个支撑装置,用于在屏风降下状态时支撑屏风,并使屏风上沿和侧壁上沿水平。
优选地,所述支撑装置,包括L形侧板,以及连接于所述L形侧板上的调节螺栓。
优选地,还包括多个连接组件,各个所述连接组件分别包括一第一连接柱和两个第二连接柱,两个所述第二连接柱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柱在相垂直的方向上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柱的相邻外侧面上分别设有第一连接滑槽和第二连接滑槽,所述第一连接滑槽和第二连接滑槽彼此垂直,所述第二连接柱上相对的设置有第三连接滑槽和卡槽,
其中,所述第三连接滑槽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滑槽和第二连接滑槽相配,所述卡槽用于卡接所述桌壁的双层结构的板材。
优选地,所述驱动器为电动推杆,且所述电动推杆紧贴所述第二隔壁板的外侧面,靠近所述内侧壁板,并且从第二隔壁板的长槽口内伸出的悬臂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升降屏风桌结构设计合理,桌壁具有较小的厚度,甚至仅有14mm左右,节约安装空间,且安装搬运方便。
附图说明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将更为清楚。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可升降屏风桌两个单元相连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可升降屏风桌一个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可升降屏风桌屏风收起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的A部放大图。
图5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连接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支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底座1、桌壁2、桌面板3、屏风4、导轨组件5、驱动器6、内侧壁板21、外侧壁板22、第一隔壁板23、第二隔壁板24、悬臂40、第一屏风板41、第二屏风板42、第三屏风板43、第四屏风板44、导轨51、连接板52、支撑装置7、L形侧板71、调节螺栓72、第一连接柱81、第二连接柱82、第一连接滑槽811、第二连接滑槽812、第三连接槽821、卡槽822、护板9、单元100。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各种实施例。在各个附图中,相同的元件采用相同或类似的附图标记来表示。为了清楚起见,附图中的各个部分没有按比例绘制。
如图1-4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可升降屏风桌,可布置于机房中,进行机考。该可升降屏风桌,包括沿着一定方向依次连接的多个单元100,各个单元分别包括底座1、桌壁2、桌面板3、屏风4、导轨51组件5和驱动器6。所述底座1,用于支撑所述单元。所述桌壁2,包括侧壁和隔壁,所述隔壁与侧壁连接,并将屏风桌分隔成两个桌区,其中,所述侧壁和隔壁为双层结构。所述桌面板3,水平固定于所述各个桌区内的侧壁和隔壁上。所述屏风4,位于所述双层结构内。所述导轨51组件5,固定于所述桌壁2的双层结构内,用于支撑所述屏风4,并为所述屏风4运动导向。
在该实施例中,所述隔壁连接于所述侧壁的中间,共同形成山字形结构。所述侧壁包括内侧壁板21和外侧壁板22,所述隔壁包括第一隔壁板23和第二隔壁板24。
所述屏风4为山字形,包括彼此平行的第一屏风板41、第二屏风板42和第三屏风板43,以及分别与所述第一屏风板41、第二屏风板42和第三屏风板43垂直连接的第四屏风板44。其中,所述第一屏风板41位于所述第二屏风板42和第三屏风板43之间,所述第二屏风板42和第三屏风板43位于所述第四屏风板44的两端。所述桌壁2的双层结构的形状分别与所述屏风4相配。
参考图2,在图2中,为了清楚示出驱动器6的安装位置,拿掉了驱动器6外部的护板9。所述驱动器6,固定于所述桌壁2的外侧面上,并与所述屏风4连接,用于驱动所述屏风4运动。在该实施例中,驱动器6为电动推杆,其导套固定于第二隔壁24板的外侧面上,推杆与屏风4连接。具体的,参考图3-4,所述电动推杆紧贴所述第二隔壁板24的外侧面,靠近所述内侧壁板,并且从第二隔壁板24的长槽口内伸出的悬臂40连接。当电动推杆变长时,推动悬臂上升,屏风上升;当电动推杆变短时,屏风下降。
在图2中,为了清楚的示出导轨组件5,拿掉了外侧壁板的一部分。所述导轨组件5包括导轨51,以及固定于所述导轨51上的连接板52。所述连接板52用于将屏风4连接到所述导轨51上。所述导轨组件5的数目为多个。在该实施例中,所述导轨51选为多级导轨,例如两级导轨,并且导轨51为偏平形结构的导轨,多个所述导轨51安装于内侧壁板21的内壁上,以及第一隔壁板23或者第二隔壁24板的内壁上。较佳的,可在所述第一隔壁板23或者第二隔壁板24上固定两个与所述第一屏风板41连接的导轨51,在内侧壁板21的内侧面上固定两个与所述第二屏风板42连接的导轨51、两个与所述第三屏风板43连接的导轨51、两个与所述第四屏风板44连接的导轨51。导轨51的分布整体上成对称状态。如此,可使屏风4稳定的升降,防止屏风4卡死。为了防止屏风4升起时左右摆动,在屏风4上升到最上端时,导轨51完全伸出。
参考图6,在固定所述导轨组件5的板层的内侧面上固定有多个支撑装置7,用于在屏风4落下状态时支撑屏风4。同时,在安装屏风4时,可起到对屏风4调平以及暂时支撑屏风4的作用。所述支撑装置7,包括L形侧板71,以及连接于所述L形侧板71上的调节螺栓72。
参考图5,该升降屏风4桌还包括多个连接组件,各个所述连接组件分别包括一第一连接柱81和两个第二连接柱82,两个所述第二连接柱82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柱81在相垂直的方向上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柱81的相邻外侧面上分别设有第一连接滑槽811和第二连接滑槽812,所述第一连接滑槽811和第二连接滑槽812彼此垂直,所述第二连接柱82上相对的设置有第三连接滑槽821和卡槽822。其中,所述第三连接滑槽821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滑槽811和第二连接滑槽812相配,所述卡槽822用于卡接所述桌壁2双层结构的板材。这种连接组件,能够实现对该升降屏风桌的快速组装,提高装配效率。
本申请中的可升降屏风桌,采用双层板材结构,在组装时,可先安装第内侧壁板,然后安装导轨51以及屏风4等内部部件,最后组装第外侧壁板,即外侧板。驱动器6体积较大,但安装于双层板结构的外侧面上,使得该可升降屏风桌结构设计合理,桌壁2具有较小的厚度,甚至仅有14mm左右,节约安装空间,且安装搬运方便。
应当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最后应说明的是: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申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