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电饭煲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55269阅读:36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智能电饭煲,尤其涉及一种能够自动向内胆送米送水的智能电饭煲。



背景技术:

目前智能电放煲一般来说,主流的电饭煲通常仅具有远程操控功能,实现自动煮饭功能。这种智能电饭煲需要事先在内胆上放置米和水,通过远程操控煮饭。

随着时间的推移,又出现了能够自动送米送水的智能电饭煲,例如:

1、专利申请号为“201410323098.4”,名称为“智能可手机操控自动加米、加水淘米电饭煲”的专利申请公开的技术方案:电饭煲主体、米箱和水箱,米箱和水箱包覆电饭煲周边,水箱设置在电饭煲后侧,电饭煲两侧分别设置一个米箱,整体体积庞大,占用空间大,而且视觉效果较差。

2、专利申请号为“201610607383.8”,名称为“自动加水及加米的智能电饭煲系统”的专利申请的专利申请公开的技术方案:智能电饭煲、电源模块以及储米箱,智能电饭煲包括移动架、锅体、感应器以及控制元件,锅体连接在移动架上,移动架的底部设驱动移动架移动的驱动移动结构,移动架上设有电源接头;储米箱内具有容腔,储米箱上设有管头,管头中具有出米通道以及与出水通道;控制元件中具有用于接收感应器位置信息且反馈给控制元件的追踪器。追踪器将感应器的位置信息反馈至控制元件,控制元件控制移动架移动至储米箱处,利用出米通道以及出水通道往锅体内自动加水以及加米,不需要人工手动操作,使得加水以及加米操作方便,提高智能电饭煲的煮饭效率,完善智能电饭煲的智能化程度。对于这种技术方案来说,采用移动电饭煲的方式实现自动加米加水,结构及其复杂。

3、在实际应用中的,电饭煲和米箱为分离结构,电饭煲承放在厨房操作台上,米箱放置在操作台下方的柜子里,通过送米管道连接电饭煲和米箱,操作台上需钻孔,用于通送米管道。对于已经厨房已经装修好,但之前未考虑使用自动送米的电饭煲,操作台上也未预留孔,对于这些用户来说,这种电饭煲就不是特别友好了,若用户购买了这种电饭煲,还需钻孔,即麻烦,又容易在钻孔时破坏操作台,甚至损坏操作台。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智能电饭煲,由于煲体的前侧为操作侧,尽量避免设置米箱和水源(包含通过连接管连接到自来水上,也包括储水装置),通常来说,米箱补充米时,相对补充水来说,更为方便,也不容易洒落,因此,首选地将米箱设置在煲体的后侧,使煲体的左右两侧用于连接水源,整体结构整洁、合理,体积相当较小,且整体视觉效果好。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主要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的:智能电饭煲,包括煲体,设置在煲体内的内胆,设置在煲体上的煲盖,以及用于控制电饭煲工作的智能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煲体后侧连接一可拆卸式米箱,所述煲体上设置一送米装置,所述的智能控制系统与所述送米装置信号连接,用于控制所述送米装置,使所述米箱中的米自动加到所述内胆中。

由于煲体的前侧为操作侧,尽量避免设置米箱和水源(包含通过连接管连接到自来水上,也包括储水装置),通常来说,米箱补充米时,相对补充水来说,更为方便,也不容易洒落,因此,首选地将米箱设置在煲体的后侧,使煲体的左右两侧用于连接水源,整体结构整洁、合理,体积相当较小,且整体视觉效果好。用户购买此种电饭煲后,无需对厨房操作台进行整改,即买即用,非常方便。

本文涉及的米为广义概念,包括大米、小米、燕麦等等颗粒状的粮食原料。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送一步完善和补充,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措施: 所述米箱的底部设置落米口,所述的落米口与所述的送米装置配合。通过米的自重,自动的落到送米装置上,由送米装置向内胆送米,充分利用了米的自重,避免采用动力从下往上输水米,即减少了提升米的机械结构,又节约了电能的消耗。

所述落米口设置在所述米箱底部的中央区域,所述送米装置在所述煲体的后侧具有延伸部,所述延伸部位于所述落米口的下方。延伸部一方面使送米装置的进米口与落米口相配合,同时,延伸部还能起到承接米箱的作用,能够承受米箱的一部分重量,因此米箱的强度相对来说要求能够降低一点,也有利于成本的节约。

所述落米口设置在所述米箱底部靠近煲体位置。对于这种方案来说,送米装置向煲体后侧延伸的幅度相对较小,能够空出延伸部后侧的空间。

所述煲体内设置一第一送水装置,所述送水装置的输水管内端与所述内胆配合,所述输水管的外端用于连接水源,所述第一送水装置与所述智能控制系统信号连接,用于控制所述第一送水装置,使所述水源的水自动加到所述内胆中。

所述输水管的外端位于所述煲体的一侧壁上。由于水的特性,容易滴落、洒落,若将水源设置在煲体后侧,补充水的时候,滴落、洒落的水容易落在电饭煲上,而电饭煲上具有电子控制部位,容易进水而损坏,若为了避免落到电饭煲上,转动电饭煲补水也是可行的,但是经常移动,也容易使人产生厌烦感,也容易损坏电饭煲。因此将水源连接在电饭煲的侧壁上,补充水时,无需经过电饭煲上方,即使滴落、洒落,也容易清理,也不容易对电饭煲造成不利影响。

所述煲体内设置一第二送水装置,所述第二送水装置的输水管内端与所述内胆配合,所述输水管的外端设置在所述煲体的另一侧壁上,所述第二送水装置与所述智能控制系统信号连接,用于控制所述第二送水装置,使所述水源的水自动加到所述内胆中。煲体上设置两个送水装置,用户能够根据自己厨房环境及使用习惯选择合适的一侧来连接水源和送水装置,提高用户体验。水源可以为自来水,通过具有快接头的水管连接水源和送水装置;可以是矿泉水,通过连接座连接送水装置实现送水;可以是储水盒(储自来水或矿泉水),通过连接座连接送水装置实现送水。

所述水源为一个可拆卸式的储水装置,所述储水装置设置在所述煲体一侧,与所述第一送水装置输水管的外端可拆卸式连接。

所述水源为一个可拆卸式的储水装置,所述储水装置设置在所述煲体另一侧,与所述第二送水装置输水管的外端可拆卸式连接。

为了防止漏水,所述储水装置与所述第一送水装置输水管的外端或者第二送水装置输水管的外端形成水密封连接。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1、米箱设置在煲体的后侧,使煲体的左右两侧用于连接水源,整体结构整洁、合理,体积相当较小,且整体视觉效果好。2、水源连接在煲体的侧壁。3、煲体内设置两条送水装置,分别与煲体的两侧相对应设置,用户能够根据自己厨房环境及使用习惯选择合适的一侧来连接水源和送水装置,提高用户体验。4、水源即可以是通过水管直接连接的自来水,也可以通过连接座连接煲体的储水装置,选择范围广,适应性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送一步具体的说明。

实施例:智能电饭煲,如图1所示,它包括煲体1,设置在煲体内的内胆,设置在煲体上的煲盖2,以及用于控制电饭煲工作的智能控制系统。

对于本技术方案来说,改进点之一体现在:所述煲体后侧连接一可拆卸式米箱3,所述煲体上设置一送米装置4,所述的智能控制系统与所述送米装置信号连接,用于控制所述送米装置,使所述米箱中的米自动加到所述内胆中。

由于煲体的前侧为操作侧,尽量避免设置米箱和水源5(包含通过连接管连接到自来水上,也包括储水装置),通常来说,米箱补充米时,相对补充水来说,更为方便,也不容易洒落,因此,首选地将米箱设置在煲体的后侧,使煲体的左右两侧用于连接水源,整体结构整洁、合理,体积相当较小,且整体视觉效果好。用户购买此种电饭煲后,无需对厨房操作台进行整改,即买即用,非常方便。

作为优选:所述米箱的底部设置落米口,所述的落米口与所述的送米装置配合。通过米的自重,自动的落到送米装置上,由送米装置向内胆送米,充分利用了米的自重,避免采用动力从下往上输水米,即减少了提升米的机械结构,又节约了电能的消耗。

优选方案之一为:所述落米口设置在所述米箱底部的中央区域,所述送米装置在所述煲体的后侧具有延伸部,所述延伸部位于所述落米口的下方。延伸部一方面使送米装置的进米口与落米口相配合,同时,延伸部还能起到承接米箱的作用,能够承受米箱的一部分重量,因此米箱的强度相对来说要求能够降低一点,也有利于成本的节约。

优选方案之二为:所述落米口设置在所述米箱底部靠近煲体位置。对于这种方案来说,送米装置向煲体后侧延伸的幅度相对较小,能够空出延伸部后侧的空间。

具有采用优选方案之一或优选方案之二根据用户反馈及市场需要而定。

对于本技术方案来说,改进点之二体现在:所述煲体内设置一第一送水装置,所述送水装置的输水管内端与所述内胆配合,所述输水管的外端用于连接水源,所述第一送水装置与所述智能控制系统信号连接,用于控制所述第一送水装置,使所述水源的水自动加到所述内胆中。

所述输水管的外端位于所述煲体的一侧壁上。由于水的特性,容易滴落、洒落,若将水源设置在煲体后侧,补充水的时候,滴落、洒落的水容易落在电饭煲上,而电饭煲上具有电子控制部位,容易进水而损坏,若为了避免落到电饭煲上,转动电饭煲补水也是可行的,但是经常移动,也容易使人产生厌烦感,也容易损坏电饭煲。因此将水源连接在电饭煲的侧壁上,补充水时,无需经过电饭煲上方,即使滴落、洒落,也容易清理,也不容易对电饭煲造成不利影响。

改进点之二的方案二为:所述煲体内设置一第二送水装置,所述第二送水装置的输水管内端与所述内胆配合,所述输水管的外端设置在所述煲体的另一侧壁上,所述第二送水装置与所述智能控制系统信号连接,用于控制所述第二送水装置,使所述水源的水自动加到所述内胆中。煲体上设置两个送水装置,用户能够根据自己厨房环境及使用习惯选择合适的一侧来连接水源和送水装置,提高用户体验。水源可以为自来水,通过具有快接头的水管连接水源和送水装置;可以是矿泉水,通过连接座连接送水装置实现送水;可以是储水盒(储自来水或矿泉水),通过连接座连接送水装置实现送水。

进一个步来说,所述水源为一个可拆卸式的储水装置,所述储水装置设置在所述煲体一侧,与所述第一送水装置输水管的外端可拆卸式连接。

或者,所述水源为一个可拆卸式的储水装置,所述储水装置设置在所述煲体另一侧,与所述第二送水装置输水管的外端可拆卸式连接。

为了防止漏水,所述储水装置与所述第一送水装置输水管的外端或者第二送水装置输水管的外端形成水密封连接。

最后,再作一声明,对于本技术方案来说,关于煲体、煲盖、米箱和储水装置来说,具体的外部结构不局限于附图所示,附图的目的仅在于体现煲体、煲盖、米箱和储水装置的位置关系。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在上述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送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