浆渣自动过滤商用豆浆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34990阅读:414来源:国知局
浆渣自动过滤商用豆浆桶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豆浆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浆渣自动过滤商用豆浆桶。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市场同类产品中的过滤方法都是在桶外手动过滤,其具体的过滤方法是用手拿着一个小过滤筛网放在豆浆桶的出浆阀下方,然后打开出浆阀,把豆浆放出来,然后依靠手拿筛网吧豆渣滤掉。操作复杂,需要更多的人力,并且容易烫伤操作人员。而且,传统的同类产品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豆浆回流到机头内部,导致豆浆被污染,甚至造成机头内部的主板或电机烧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浆渣自动过滤商用豆浆桶,不仅可以实现在桶内自动浆渣分离的效果,同时可以避免豆浆被污染或存在异味,降低主板或电机烧坏的可能。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浆渣自动过滤商用豆浆桶,包括桶体和位于桶体开口处的机头,桶体的底部外侧设有出浆阀,机头内安装设有控制电路以及与控制电路连接的粉碎电机和电热管,粉碎电机的输出端连接转轴,转轴和电热管露于机头外并伸入桶内底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桶体内还设有滤桶,滤桶的桶底和桶边均设有过滤网孔,所述机头的底部一体设有套筒,转轴穿过并露出套筒连接粉碎刀片,所述转轴露出套筒处设有防水密封组件。

作为优选的,所述的防水密封组件包括用于固定转轴的套管组件、硅胶密封垫、金属垫片和弹性密封垫圈,所述的套管组件套于转轴外部并设于套筒内,所述的硅胶密封垫和金属垫片依次紧贴于套管组件的底部,并通过螺丝固定在套筒的底部,弹性密封垫圈套设于转轴上并紧贴着金属垫片底部。

进一步的,所述的硅胶密封垫的上端面设有用于容纳套管组件底端的凹槽,硅胶密封垫上端面的周边与套筒的底部贴合。

优选的,所述机头的上端一体设有用于提手。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豆浆的浆液通过滤桶桶底和桶边的过滤网孔滤出,而浆渣却保留在滤桶内,可实现在桶内自动浆渣分离的效果,不仅可以实现在桶内自动浆渣分离的效果;同时,可实现机头内部与外部隔离和密封的效果,降低粉碎电机烧坏的可能,避免同时可以避免豆浆被污染或存在异味,减少使用后清洁的工作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浆渣自动过滤商用豆浆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豆浆桶中防水密封组件的剖视图。

图3是防水密封组件的仰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2所示,浆渣自动过滤商用豆浆桶包括桶体1和位于桶体1开口处的机头2,桶体1的底部外侧设有出浆阀3,机头2内安装设有控制电路以及与控制电路连接的粉碎电机和电热管4,粉碎电机的输出端连接转轴5,转轴5和电热管4露于机头2外并伸入桶内底部,桶体1内还设有滤桶6,滤桶6的桶底和桶边均设有过滤网孔。在打浆和加热的过程中,豆浆的浆液通过滤桶6桶底和桶边的过滤网孔滤出,而浆渣却保留在滤桶6内,可实现在桶内自动浆渣分离的效果。

机头2的底部一体设有套筒21,转轴5穿过并露出套筒21连接粉碎刀片7,转轴5露出套筒21处设有防水密封组件8。见图2-3,防水密封组件8包括用于固定转轴5的套管组件81、硅胶密封垫82、金属垫片83和弹性密封垫圈84,套管组件81套于转轴5外部并设于套筒21内,硅胶密封垫82和金属垫片83依次紧贴于套管组件81的底部,并通过螺丝固定在套筒21的底部,弹性密封垫圈84套设于转轴5上并紧贴着金属垫片83底部。进一步的,在硅胶密封垫82的上端面设有用于容纳套管组件81底端的凹槽,硅胶密封垫82上端面的周边与套筒21的底部贴合,实现机头2内部与外部隔离和密封的效果,降低粉碎电机烧坏的可能,避免同时可以避免豆浆被污染或存在异味,减少使用后清洁的工作量。

同时,为了方面机头2从桶体1中拿出,在机头2的上端一体设有用于提手22。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同等替换和改进等,均应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