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加热学生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02873阅读:210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加热学生椅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教学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加热学生椅。



背景技术:

学生椅是在学生学习时用到的座椅,在北方冬季,天气寒冷,学生椅通常温度较低,无法保证学生的舒适度,在一定程度上分散了学生学习的注意力。申请号为:201420866399.7的中国专利,具体内容为:电热学生椅,由金属管材折弯成型为电热学生椅的架子、背部发热板、座部发热板、坐高调节器及开关、电源线组成,背部发热板、座部发热板均由铝镁合金材料构成,其内部均有发热材料,坐高调节器为可旋转的螺纹旋钮,开关、电源线安装在座板上,架子将背部发热板、座部发热板连接起来,坐高调节器安装在架子的四个腿的调节孔上,并在架子的管内布电线。上述专利直接将发热板与学生衣物接触,危险性较大,且无法对加热温度进行自动控制,使用不便。因此,需要一种能够对加热温度进行自动控制的电热学生椅,以解决上述专利中存在的不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电加热学生椅。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电加热学生椅,包括前椅腿、后椅腿、连接所述前椅腿与所述后椅腿的固定连杆、背板、椅座,所述后椅腿与所述椅座的接点内侧安装有控制器,所述前椅腿与所述后椅腿底端均设置有脚垫,所述背板包括基板、位于所述基板上方的电热丝、第一防火棉垫、保护垫、位于所述第一防火棉垫顶部一侧的第一温度监测器,所述椅座包括坐板、加热板、第二防火棉垫、位于所述第二防火棉垫顶部一侧的第二温度监测器、坐垫。

上述结构中,通过所述控制器打开加热开关后,所述电热丝与所述加热板即可分别对所述背板和所述座椅进行加热,加热过程中,所述第一温度监测器与所述第二温度监测器能够将检测到的温度信号实时传输给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能够根据反馈信号对加热功率进行自动调节,从而使所述背板与所述椅座的温度保持稳定。

进一步的,所述电热丝外部包裹有导热绝缘材料制成的外壳。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温度监测器与所述第二温度监测器均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器内部设置有两组分别用于控制所述电热丝与所述加热板加热功率的调功器。

进一步的,所述保护垫与坐垫采用橡胶材料或皮质材料制成。

进一步的,所述脚垫采用橡胶材料制成,且通过自身预紧力套在所述前椅腿与所述后椅腿底端。

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能够在冬季对所述椅座和所述背板进行加热,使学生更加舒适,同时能够根据反馈信号对加热温度进行自动控制调节,操作简单,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电加热学生椅的立体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电加热学生椅背板的剖面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电加热学生椅椅座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1、固定连杆;2、后椅腿;3、控制器;4、背板,401、基板,402、电热丝,403、第一防火棉垫,404、保护垫,405、第一温度监测器;5、椅座,501、坐板,502、第二温度监测器,503、第二防火棉垫,504、坐垫,505、加热板;6、前椅腿;7、脚垫。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3所示,一种电加热学生椅,包括前椅腿6、后椅腿2、连接前椅腿6与后椅腿2的固定连杆1,固定连杆1用于配合前椅腿6与后椅腿2后形成学生椅的主体框架、背板4、椅座5,后椅腿2与椅座5的接点内侧安装有控制器3,前椅腿6与后椅腿2底端均设置有脚垫7,背板4包括基板401,基板401采用隔热防火材料制成、位于基板401上方的电热丝402、第一防火棉垫403、保护垫404、位于第一防火棉垫403顶部一侧的第一温度检测器405,第一温度检测器405用于检测背板4的温度,椅座5包括坐板501,坐板501采用隔热防火材料制成、加热板505、第二防火棉503垫、位于第二防火棉503垫顶部一侧的第二温度监测器502、坐垫504,坐垫504用于将加热板505、第二防火棉503垫密封在坐板501与坐垫504形成的密封腔体中。

上述结构中,通过控制器3打开加热开关后,电热丝402与加热板505即可分别对背板4和座椅进行加热,加热过程中,第一温度检测器405与第二温度监测器502能够将检测到的温度信号实时传输给控制器3,控制器3能够根据反馈信号对加热功率进行自动调节,从而使背板4与椅座5的温度保持稳定。

进一步的,电热丝402外部包裹有导热绝缘材料制成的外壳,第一温度检测器405与第二温度监测器502均与控制器3电性连接,控制器3内部设置有两组分别用于控制电热丝402与加热板505加热功率的调功器,保护垫404与坐垫504采用橡胶材料或皮质材料制成,脚垫7采用橡胶材料制成,且通过自身预紧力套在前椅腿6与后椅腿2底端。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